當前正值冬季流感高發季,往年這時,恰恰是各醫院感冒發燒患者扎堆兒看病的關鍵期。連日來,記者分別探訪了北京市多家醫院的發熱門診、哨點後發現,各醫院接診的感冒發燒患者明顯少了許多,有的大醫院發熱門診接診量較去年同期降了三分之二,其中流感病例更是非常少見。
友誼醫院通州院區:
流感病例很少見
「男性,38歲,咳嗽5天,未發熱,曾在成都停留過2天,於12月8日返回北京,目前核酸檢測結果還沒有出來……」昨天下午,在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發熱門診,二線值班醫生李世榮迅速將這名患者的信息發送到主檢醫師群裡,同時提交了患者的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肺部CT、血常規檢測結果。
「儘快將患者轉至隔離病房,核酸至少要篩查兩次……」得到指示後,醫護人員迅速分流了其他就診患者,第一時間將這名男性患者送往隔離病房,同時對他之前待過的診室進行開窗通風。
沒一會兒,63歲的張大媽在兒子的陪同下走進發熱門診。在導醫的指導下,他們很快完成預檢分診,並取了號。「您有什麼不舒服?」「昨天開始發燒,頭疼。」「14天內您去過天津、成都、內蒙古滿洲裡的中高風險地區嗎?」「沒有,一個多月前從河北邯鄲來的北京。」……仔細為老人聽診並測量完血壓、指脈氧後,醫生李世榮給老人開出了核酸檢測、抗體檢測、肺部CT、血常規檢測等化驗單據。
發熱門診設有一個獨立的核酸採樣工作站。「來,張大點兒嘴,很快就好了……」工作站內,負責採樣的護士將手放入連接外部的手套操作口,麻利地為老人做了咽拭子採樣……
「除了核酸檢測結果,其他幾項檢查大約2小時左右能出結果,如果老人沒有明顯的肺部感染或患有流感,就可以開點藥先回家休息了。」李世榮叮囑老人的兒子。
昨天,友誼醫院通州院區發熱門診全天共接診23名患者。
「去年冬天,我們醫院通州院區發熱門診每天接診量大約在上百人,且大部分都是甲流和乙流患者。」李世榮表示,最近,醫院發熱門診平均每天的接診量大約在二三十人左右,數量明顯減少不說,患者大多數都是普通感冒、發燒,流感病例很少,還有個別患者是因患闌尾炎、膽囊炎而引起發燒的。
分析原因,她表示,今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大提升了人們對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意識,在公共場所,大家很注意佩戴口罩、保持手衛生及減少社交、聚餐。現在本市很多學校把關也非常嚴格,感冒發燒的孩子都被隔離在家,避免了孩子之間發生交叉感染的情況。此外,今年人們主動接種流感疫苗的意願更高了。綜合來看,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保護了人們遠離疾病。
安貞醫院:
發熱患者數量較往年偏少
今年11月13日,作為北京市首家升級改造後重啟的發熱門診,北京安貞醫院發熱門診正式啟用。目前安貞醫院發熱門診已經運行近一個月,每日接診患者數量在40人左右,主要為普通呼吸道疾病感染者。
「往年,醫院每日接診發熱病人數量在100人至200人,相較之下,今年接診發熱患者數量有明顯下降。」北京安貞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陳吉祥介紹,這與北京市大力宣傳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及市民日常防控意識提高,密不可分。「市民更注意個人衛生了,都養成了勤洗手、戴口罩的好習慣,尤其是在公共場所更加注意防護了。這預防了許多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安貞醫院改造後的發熱門診增設獨立的核酸採樣室、核酸檢測實驗室、CT檢查室、隔離病房和負壓病房,每間病房內均配有獨立衛生間。
雖然今年發熱患者較少,但這些設施設備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過程中還是派上了大用場。
不久前,一位80多歲的老大爺發熱超過38℃,由120送至安貞醫院發熱門診。經檢測,該患者白細胞偏高,肺部有感染,新冠病毒抗體lgM呈弱陽性。雖然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但並不能排除患病可能,於是,醫生將老人留觀在門診隔離病房。後來,經進一步檢查,老人被診斷為普通肺炎,在隔離病房治療和觀察了一周後出院。
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方艙式哨點護航基層防控
在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基層醫療機構承擔著發熱篩查的前沿「哨兵」作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根據市衛健委要求,發熱哨點也須設立「三區兩通道」。這不免讓一些空間緊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之「犯難」。
今年,西城區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率先打造了一間方艙式「智能無接觸發熱哨點」。
該中心大門前,一套智能預檢分診系統替代了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體溫檢測、信息登記、流行病史與症狀問詢。過了第一關,醫務人員會引導體溫或健康信息異常的人員從一條院外通道進入由三道隔離門構成的隔離候診區域。接下來,患者將在方艙裡接受一系列診療和篩查。
工作人員打開腳踏式無接觸電動艙門後,一間小型診室立刻映入眼帘。方艙被一個透明玻璃隔斷從中一分為二,形成醫生端(清潔區)和患者端(汙染區)兩部分,與室外區域(半汙染區)共同形成「三區」。無接觸電動門則將人流通道分為醫生端和患者端,而物流通道則分為清潔物品通道和汙染物品通道。
在玻璃隔斷兩端,醫患雙方可通過一體機、一鍵通可視電話進行溝通,完成轉診和信息報送,完成無接觸流行病學史採集、醫學檢查、隔離患者、轉診呼叫、信息報送等。
「方艙面積雖小但功能強大。」 德勝社區衛生中心副主任張磊介紹,方艙兩端具有各自獨立的清風系統、空氣消毒設備、冷暖空調、紫外線燈、清潔物品傳遞窗口。在患者端還設有核酸檢測清潔試管傳遞窗口、核酸檢測汙染試管傳遞窗口和醫療廢棄物傳出管道。無需接觸,醫生便可完成對患者的核酸檢測、血常規檢測等操作。
一旦發現符合新冠肺炎等傳染病診斷標準的患者或需要作進一步診斷的疑似患者,將由120或專用車輛轉運至指定的醫院發熱門診。患者轉出後,醫務人員可以通過遙控設備,為方艙開窗、開門並完成終末消毒。
張磊透露,由於北京市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行之有效,到目前為止,發熱哨點尚未接診發熱患者,但是,方艙式發熱哨點的模式,已被整理為建設標準,開始在全市推廣試行。
針對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疾病特點和疫情防控要求,今年,北京市啟動了發熱門診設置及改擴建工作,全部改造完畢開診後,全市發熱門診將達到101所。同時,北京市已完成23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篩查哨點建設。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歡 孫樂琪 方非
編輯:王雯淼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