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Analogy:成為兒童核心概念,引導思考,增加自身學習能力

2021-01-08 萌聲談教育

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上下了不少功夫,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領先他人一步,從小就給他們報名各種的補習班,培訓班。

可是,家長們卻發現這種方法並沒有太大的用處,反而還會讓孩子開始牴觸學習,變得「提前叛逆」,因此讓不少家長上火。

其實,父母們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用的方法很欠缺。

歸納Analogy(類比)

歸納Analogy翻譯過來是歸納類比,是從尋找各種事物之間存在相似關係的學習方法。

成功的運用歸納類比,可以幫助兒童理解事物之間存在的規律,引導他們的思考,增加他們的學習能力。孩子們還會在新的情景,靈活運用類比能力選擇其中的規律。

類比推理常常被演變成各種各樣的形式,可以運用的各種領域當中。會幫助兒童從小提高他們的詞彙量、知識面、創造力。

類比也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

可以增加孩子對事物之間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或者說是學習過程中,可以良好有效的運用類比能力經行解決當孩子學會類比能力後,可以有效利用這個能力還引導自身的思考學習。歸納類比的原理是什麼

歸納類比的原理是來自與事物和事物的「表面特徵」,所謂的表明特徵就是兒童一眼就能看出來的特徵。

比如:橘子是有皮的,手機是需要充電,石頭是硬的,這種一目了然的特徵。

除了,「表明特徵」之外,還要有「深層結構」,指的是事物和事物之間內在關係。

比如:橘子和西瓜他們的內在原詞是水果,手機和電腦內在原詞是電子產品。

孩子們利用類比能力,要從事物的外表之間找到他們內在的共通原理,說簡單,就是兩個「圓圈相交的共同之處」。

如何用類比能力來幫助孩子學習

學習類比能力主要有兩種方法

1. 在給孩子們講解一個事物時,把這個事物變成一個孩子熟悉的事物進行舉例

2. 提供更多相似的類比事物,讓孩子在這些事物中找到共同支撐(深層結構),至少是3個類比事物起。

給大家舉個幾個例子簡單的說明一下:

很多父母會把桃的結構和地層的結構進行對比,還有的父母會把皮球和地球拿來對比,這就是在進行類比的講解,告訴孩子其中的共同之處是什麼。

有的父母甚至質疑覺得類比能力真的會幫助孩子嗎?

類比能力的成功,其實早已經早科技的道路上證實:

科學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莫過於克卜勒的萬有引力定律,這一概念成功地解釋了行星按橢圓形軌道運行的原理(Gentner et al.,1997)。他從太陽光芒強弱程度變化的類比中獲得啟發:光線照得越遠,強度就會越弱,以此類推,萬有引力亦是如此。

這個就是一個很典型的類比能力的成功。

由此可見,如果想讓孩子能良好的運用類比能力,需要父母在孩子身邊對對給他們舉例說明,主動帶他們去尋找事物和事物之間的共同點。

類比能力的學習方法

上面已經介紹了類比能力的學習方法有兩種,其中最佳的學習方法就是第二種,提供至少三種的類比事物,讓孩子們從中找出共同點。

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其中的規律,遠比父母們直接告訴孩子有用的多,直接給的東西,往往是最不會珍惜的。

在美國的中小學中,就經常使用類比學習法。他們會先展示一個例子進行講解,讓學生們懂得這個例子,然後找舉出3個類似於這個例子的題,讓孩子們找到共同點。

當孩子們渴望又積極的表現時,說明他們已經融入到了學習當中。

兒童運用類比能力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類比能力可以幫助孩子從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質。

有很多家長都是過度依賴事物的表明而決定它是否是好與壞的,但是看不到事物的內在。正式因為家長的這種光看表明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影響。

比如,一個數學題,明明需要去找一下題中的共同點,但是卻被題的外表所矇騙,最後答錯了。

有項研究充滿的體現了類比能力的重要性:作為研究的一部分,學生們會結合一種物品來學習組合數的計算(例如藉助小汽車模型),學習排列數的計算時則會藉助另一種物品(例如骰子)。在實驗後測中,如果測試題目討論的物品與學習案例中的一致(即學的時候計算小汽車的組合排列,後測題目也圍繞小汽車來討論),學生們的表現就都還基本令人滿意。

學生們通過運用類比能力,成功的發現問題所在。

如何培養孩子的類比能力

家長可以教孩子學會類比能力,這樣孩子們會類比的方式去思考來輔助學習。

在一項3到5歲的兒童研究中極好地證明了這點,這項眼睛是通過好幾組的話劇教學進行對比出來的。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時隨地的來鍛鍊孩子的類比能力,甚至有時還可以刻意的去培養孩子。

1. 多讓孩子進行事物之間的對比

類比能力是事物之間的對比透過表面,看到事物的內在,所以家長可以在家裡讓孩子進行事物之間的對比。

2. 多提問

家長可以多問問孩子,事物之間的不同。比如吃飯的時候問孩子哪個菜好吃,看動畫片的時候哪個人物好看,要讓孩子說出具體的原因,這樣可以充分的鍛鍊到孩子的類比能力。

孩子運用類比時,容易出現的問題

孩子在運營類比進行學習時,很容易出現兩種問題:

1. 孩子可能無法從事物中,總結出共同點,甚至還有可能跑偏。

比如孩子在了解足球和籃球時,他們可能第一時間沒有想到都是圓的,反而想的是一個是用腳踢的,一個是用手打的,這樣就很難找出共同點。

因為孩子沒有徹底掌握類比能力,所以在他們進行思考找共同點時,容易跑偏。

2. 孩子容易按自己的思路去想。

剛剛學會運用類比能力的孩子,他們很容易在自己已知的記憶中,找一些相似的類比對象,但卻很難從全新的校對去思考問題。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父母最擔心的話題,但是家長們千萬不要盲目的去跟風,反管要先了解這這個方法在去教孩子。

類比能力已經成為兒童的核心教育概念,很適合從小就教給孩子,這樣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會積累許多類比對象,這樣有益於孩子的思考成長,還能幫助他們更好的讀懂書本上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兒童的經驗、思維與有過程的歸納教學
    有過程的歸納教學之內涵 率性教學是遵循知識經驗、能力和智慧發生規律、兒童成長發展規律與階段性特點,促進兒童在共同體中成長的教學。率性教學指向經驗與知識教育,指向抽象能力、想像能力培養,指向智慧教育。率性教學有三個核心關鍵詞:有根源、有過程、有個性。
  • 兒童認知發展能力及認知訓練順序
    認知是個體知識獲得的歷程,其中包含知覺、記憶、想像、辨認、思考、推理、判斷、創造等複雜的心理活動,大致指一個人學習、思考、應付環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適應生活的能力。 一般兒童的認知發展會隨著年齡而增長,並遵循一定的模式發展。
  • 如何引導幼兒深度學習?沙坪垻區實驗幼兒園第十二屆「雅韻課堂...
    在強調幼兒核心素養的今天,學前教育課程改革已進入「3.0時代」,如何讓幼兒成為課程的主體?培養幼兒深度學習? 沙坪垻實驗幼兒園歷經10年探索,秉承「愛啟未來,雅行一生」的辦園理念,著力構建愛雅園本課程,主張「把兒童放在課程的中央」「讓兒童在真實的情境裡忙起來」「相信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讓兒童真正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自己成長與發展的主人。
  • 注意缺失多動障礙兒童寫作能力及提高方法
    ADHD是一種常見的發展性疾患,ADHD兒童因不專注及衝動,常有較差的學習能力及表現,且持續至成年時期,影響其人際關係、學習、工作表現等。書寫表達是許多ADHD兒童常出現的問題,高達65%的ADHD兒童在書寫表達上有顯著困難。
  • 如今,分析、總結和歸納能力,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
    我們從小時候開始學習的時候,就經常被老師要求分析問題,歸納問題,寫出總結。那時候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直到工作了,領導要求我們對市場調研作出分析,對市場狀況和競爭狀況作出分析,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作出歸納,對每周工作作出小結,對每月工作作出總結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哦,原來小時候學習的東西,還有這個用處啊。
  • 用遊戲激發兒童網球學習的熱情
    網球上手較難的項目特徵,加之一些兒童手眼協調能力和運動能力較差,所以適當增加一些小遊戲會使得兒童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增加學習熱情。一、寓教於樂,樂中好學遊戲能使兒童產生樂趣,在網球課上,大多數兒童開始是有興趣學習網球的,但隨著長時間的機械和枯燥學習逐漸使得兒童失去了學習的激情,從而開始牴觸上網球課。
  • 《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學會思考,做出決策,告別失敗和平庸
    本書介紹了一種超越批判性思維的進化思維學———敏捷思考。它包括概念思維、創新思考和最優化決策三個層級,並在每個層級中探索我們陷入思維誤區的原因,提供了實踐可行的解決路徑,幫助我們擺脫權威的觀點,獨立思考,擺脫不可靠直覺的影響,大膽地思考,掌控現狀和期望,看穿表象,找到本質的知識生產術。
  • 如何養成深度思考的能力?
    來源:舒凡會長雲講堂| 五分鐘商學院文章:如何養成深度思考的能力?細細研究各個領域成績斐然的大咖所做的演講、寫的文章無不是對某個領域深刻思考的結晶,思考的深度及遠見一般人望塵莫及。深度思考能力,決定人生的層次。很多人都知道深度思考的意義,但不是每個人都在認真地實踐。究其原因,是沒有清晰的方法論。
  • 兒童數學思維能力不好,怎麼辦?
    那去哪裡能學到這麼厲害的兒童數學思維呢?當然是豌豆思維。豌豆思維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孩子思維活動的特點設計了6steps的課程,將大流量的「超級飛俠」動畫引入到數學趣題中,在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從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邏輯與推理、概率與統計、生活應用五大模塊入手,助力低年級兒童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 哲學與探險小說的結合:讓孩子在刺激的閱讀中習得知識與思考能力
    關於兒童為什麼要學習哲學,周國平曾這樣回答:如果你只想讓孩子現在做一架應試的機器,將來做一架就業的機器,當然就不必讓他「學」哲學了。可是,倘若不是如此,你更想使孩子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哲學就是「必修課」。
  • 金字塔原理(5):橫向結構,每個leader都該學會的策略思考能力
    編輯導語:在職場中,一個leader往往需要具備很多種能力,這樣才可以整合團隊,少走彎路,完成一個滿意的項目或者目標。本文作者今天就提出了橫向結構的策略思考能力,並舉例分析了應該如何運用這種能力,讓我們一起來思考學習吧。上篇講到如何運用金字塔原理的縱向結構拆解問題,找到問題的真正本質所在,回顧《縱向結構:如何像高手一樣深度思考、分析問題?》。
  • 厲害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6個方法有效提高你的分析能力
    學習時,你需要把握重點,深入思考,總結復盤,實現個人的快速成長。 …… 大數據時代,分析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它是每一個想要在自身領域成為高手的人,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 本期,唐歌為你分享的主題是:怎樣提高分析能力?厲害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
  • 企業數位化轉型-核心要素和能力框架構建思考
    企業的數位化應立足於頂端設計,結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產品設計能力、社會化服務能力、渠道終端覆蓋力,以及未來的產業互聯、生態發展方向,依託企業自身優勢,抓取企業自身的數位化本質。那企業數位化的本質是什麼?
  • 學術分享丨機器人學習的思考
    今年以來,CAAI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委會積極倡導學會「疫情防控不放鬆,學習充電不間斷」的理念,邀請年輕學者結合本專委會自身領域研究精選相關文獻進行研究與再解讀,本期與大家分享《機器人學習的思考》。近期,在《Science》期刊中刊登了《The foundation of efficient robot learning》文章。
  • 讓孩子「坐得住」 兒童學習桌會成為剛需嗎?
    未來兒童學習桌或將會成為剛性需求。為了給孩子創造舒適的學習環境,許多家長選擇在家中置辦一套兒童學習桌,增強孩子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調查顯示,去年國內功能性兒童學習用品的市場規模已超過百億元,然而在功能性兒童學習用品迅速發展的同時,市場上也存在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亟需制定行業統一生產標準。  主打健康、安全、智能概念  為什麼會選擇兒童學習桌?
  • 【芥末翻】學習科學告訴你,設計兒童教育app的四個要素
    我們會在下面具體描述這些以兒童為中心的核心要素,即用這些核心來判斷孩子是否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孩子頭腦主動思考了嗎?孩子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並專注任務了嗎?孩子有沒有在使用app的過程中發現有意義的事情呢?當孩子不斷觸控螢幕幕的時候是否與他人產生了高質量的社會互動呢?還有就是app提供了學習目標嗎?
  • 聚焦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小學生合情推理能力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共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素養,科學精神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
  • 9個訓練方法,提升自閉症兒童的認知理解能力
    但是,兒童的認知能力發展其實是可以從身邊熟悉的事物開始。  人的認知發展絕對不是孤立的,而認知發展又具有明顯的階段性、漸進性。因此,我們不能單獨訓練孩子的認知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和其他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在自閉症兒童的認知發展過程中,家長既要把握與之心理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教育教學內容的安排,更要注意引導孩子向更高層次發展。
  • 在速變的區塊鏈行業,如何高效地學習與思考?
    在快速變化的區塊鏈行業,新概念、新模式、新項目總是層出不窮,其中又混雜著大量的無效與垃圾信息。在這種背景下,區塊鏈行業參與者們如何增強自身的區塊鏈學習能力?如何建立靠譜的信息獲取渠道?如何更好地篩選優質信息與降噪?
  • 居家學習寶典:自學《二次根式》總目標,抓住三大核心關鍵詞
    因此,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整體思路。具體包括:1.對於二次根式概念的自學,要從運算的角度提出學習任務,在分析開方運算的意義中,要正確認識被開方數為非負數的合理性,並通過簡單的變式,自覺養成「看到根號就要注意被開方的符號」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