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頻率越高越好嗎】現在的內存頻率諸多,如DDR3內存分為1333Hz、1600Hz、2133Hz等頻率,而DDR4則分為2133Hz、2400Hz、3000Hz等頻率,那麼內存頻率高有什麼好處?內存頻率越高越好嗎? 這裡為大家介紹下,一起來看看。
內存主頻是什麼意思?
內存主頻和CPU主頻一樣,習慣上被用來表示內存的速度,它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主頻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內存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內存主頻決定著該內存最高能在什麼樣的頻率正常工作。目前較為主流的內存頻率是333MHz和400MHz的DDR內存,667MHz、800MHz和1066MHz的DDR2內存,1066MHz、1333MHz、1600MHz的DDR3內存,2133MHz、2400MHz、2666MHz、2800MHz、3000MHz、3200MHz的DDR4內存。
內存頻率高有什麼好處?
由於決定內存性能的核心因素有內存容量、帶寬和頻率,而如果在同代內存,相同容量條件下,內存頻率越高,性能就越好。如果是不同代內存,比如DDR3和DDR4內存,如果是相同容量下,DDR4內存性能肯定在DDR3之上,畢竟DDR4內存頻率均在DDR3之上,加之新一代內存還在帶寬上有升級,功耗更低等。
關於內存和頻率的關係就介紹到這裡,簡單來說,頻率是決定內存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代內存往往頻率都不同,在相同容量下,內存頻率越高,其性能往往更好。而在現實使用中,有適合不僅看理論,比如買的是DDR4 3000內存,但由於主板僅支持DDR4 2400,那麼DDR4 3000高頻內存只能識別到DDR4 2400,對於這部分用戶來說,DDR4 3000由於電腦不能完全識別,顯得並不是特別合適,因此實際內存選擇時,還需要看實際需求與價格。
內存頻率越高越好嗎?
理論上來講,在同代相同容量內存中,內存頻率越高,速度就越快。也就是說,頻率是決定內存性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實,電腦內存由第一代的DDR,發展到現在最想的DDR4,可以看到,越是最新的內存,頻率往往更高,通過內存頻率,我們有時候也基本可以判斷內存是第幾代的產品。
第一代DDR古董內存就不說了,下面主要從DDR3第二代內存說起:
DDR2內存 頻率:333MHz/400MHz/667MHz/800MHz/1066MHz 工作電壓1.8V;
DDR3內存 頻率:1066MHz、1333MHz、1600MHz、2133 工作電壓1.5V;
DDR4內存:頻率:2133MHz、2400MHz、3000MHz、3200 工作電壓1.2V;
可以看到,越是新一代內存,頻率越高,並且工作電壓由於工藝的提升,電壓更低,功耗還更低。
相信大家看完以上的介紹,對內存頻率高有什麼好處以及內存頻率越高越好嗎的問題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認知了。更高的內存頻率的確可以提升電腦性能,但在選擇內存時我們還要綜合主板、處理器等方面考慮,以充分發揮1+1>2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