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基金大爆發 2020公募基金閃耀資本市場

2020-12-28 網易財經

(原標題:權益基金大爆發 2020公募基金閃耀資本市場)

對於公募基金來說,2020年是一個歷史性的「超級大年」。

數據顯示,2020年公募新基金髮行數量和規模均創出歷史新高,尤其是新發基金規模超3.1萬億,助推公募基金規模節節攀升,11月底創出歷史最高值——18.75萬億。其中,權益基金成為最亮眼的明星,全年新基金髮行超2萬億,創出歷史新高;偏股混合型、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都超過了40%,更多基金經理管理規模超百億。

公募基金頻頻刷新紀錄背後,是投資者對公募基金越來越廣泛的認知和認可。證監會日前提出,2021年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這更有利於繼續提升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的佔比,將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繼續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增強公募基金財富管理和普惠金融的功能,更利於我國資本市場繼續高質量健康發展。

新基金髮行3.1萬億創新高

今年新基金髮行爆款不斷:開年僅用3個月時間發行總規模就突破5000億,6月份突破1萬億,8月份突破2萬億,截至12月16日,新基金髮行總規模突破3萬億,而最新數據已超3.1萬億。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年內成立新基金1399隻,合計募集規模達到3.12萬億元,這是基金業史上首次出現單年度新基金成立規模超過3.1萬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權益基金唱起主角,整體發行規模史上首超2萬億元,達到2.001萬億,佔比達64.15%。

年度權益新基金募集上一次超過萬億,還是在2015年牛市。當時權益基金同樣上演爆款基金「連環炸」,整體募集規模至少在1.4萬億,今年已大幅超越這一紀錄。

百億爆款基金層出不窮。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年內已有40隻基金髮行規模超過百億,大幅刷新去年創下的26隻百億基金的紀錄。其中,南方成長先鋒以321.15億元位居榜首,這也是歷史上第三大主動權益基金;緊隨其後的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鵬華匠心精選、華安聚優精選、易方達均衡成長、匯添富穩健收益等,首發規模均超200億元,其中,鵬華匠心精選首募當日吸引認購資金高達1371億元,創下新的認購紀錄。

從基金公司看,大中型公司明顯佔據新發市場的多數份額,易方達、匯添富、鵬華、南方、廣發、嘉實、華夏等8家公司新發基金募集規模均超1000億元,易方達和匯添富更是超過2000億元。

在權益基金大發展的助推之下,公募基金總規模也在「勇攀高峰」。基金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2家,這些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8.75萬億元,創出公募基金總規模的歷史最高值。其中,權益類基金規模激增2.7萬億,是最重要的主力軍,目前權益類基金總規模達到5.88萬億元,在公募基金總規模中佔比31.37%,實現大幅提升。

業績冠軍收益超163%

從基礎市場看,今年以來主流指數都呈現上漲態勢,表現最好的是創業板指,漲幅已達到57.99%,此外,中小板指、深證成指的漲幅也超過34%。公募基金整體表現要好於主流指數。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今年以來權益基金整體獲得32.85%的收益,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為34.38%,而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分別為45.76%、39.45%。同時,今年實現業績翻倍的基金已達55隻,是一個「業績大年」。

基金業績榜上,同一位基金經理「霸佔」了前四,這4隻產品為農銀匯理基金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收益率分別達到163.33%、161.96%、152.42%、135.89%。

去年廣發基金劉格菘管理的3隻基金包攬年度業績排行榜前三,今年趙詣幾乎已經「鎖定勝局」,將會重現這一輝煌場面。此外,目前業績最牛的基金,年內收益率已經超過163%,位居2016年以來新高水平,創出近五年業績新高。而2015年業績冠軍是宋昆管理的易方達新興成長混合,收益率為171.782%,今年離這個紀錄還有8.45個百分點,如果新能源股本周繼續大漲,存在超越的可能性。

此外,陸彬所管理的滙豐晉信低碳先鋒、黃樂安的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李遊的創金合信工業周期精選A、孫迪和鄭澄然的廣發高端製造今年以來收益率也超過130%。收益率在110%到130%之間的基金也達到17隻。今年不少業績跑在前列的基金經理,都屬於新生代。

其實2019年公募基金也表現較好,剔除分級基金以及2019年新成立的基金,最低倉位為6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43.73%,而最低倉位為80%的主動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45%,跑贏滬深300、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中小板指等主流指數。2019年和2020年出現明顯的結構性牛市,公募主動權益基金持續上演「炒股不如買基金」,這在歷史上是非常難得的。業內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大面積跑贏上證指數的背後,顯示出機構投資者的專業性,抓住了市場結構性機遇,更體現了市場的變化:市場越來越成熟了,股票定價更趨理性,專業投資機構話語權上升。

權益基金的大發展也讓基金經理「百億俱樂部」大幅擴容。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目前管理規模超100億元的權益基金經理達到216位(含指數型產品)。從主動權益基金來看,有18位基金經理管理規模超400億元,其中,廣發劉格菘、易方達張坤、南方毛煒、匯添富胡昕煒、鵬華王宗合、景順長城劉彥春、嘉實歸凱等管理規模超過500億元。隨著資金追捧明顯基金經理趨勢不變,未來基金經理管理千億級基金或成為「常態」。

此外,基金作為機構投資者的重要代表,在市場中話語權明顯增加。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合計3.87萬億,佔兩市流通總市值的6.75%,這意味著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佔比時隔7年重回6%之上,而這一趨勢還在繼續。

基金行業迎來「黃金時代」

如此亮眼成績的背後,體現了公募基金以完善的內控體系和穩健的業績贏得了投資者認可。市場人士預計,公募基金依託其強大的管理能力將在未來繼續佔據優勢,基金行業大發展的趨勢不改,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公募基金出現「超級大年」,有諸多助推因素。2019年,證監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2020年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再次提出,持續推動提升權益類基金佔比,多方拓展中長期資金來源,促進投資端和融資端平衡發展。此外,在低利率、低增長和高負債的全球大環境下,A股成為性價比相對更優的資產類別。公募基金也展示出了不俗的收益率水準,激發了投資者入市的熱情,而這一趨勢還將繼續。

一家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市場有五大值得關注的變化,一是隨著資管新規逐漸落地,打破剛兌、理財產品淨值化是一個必然趨勢;二是疫情之下全球進入低利率時代,包括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在內的固定收益類收益率不斷下滑;三是「房住不炒」的大方向難以看到放鬆跡象;四是疫情帶來新變化,受疫情影響,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發生變化,中國資產的性價比在全球範圍內突出;五是目前直接融資取代間接融資、資本市場的歷史地位提升趨勢尤其明顯。這些因素都促使投資者逐漸將視野轉向權益類資產,給包括基金在內的大資管行業帶來新機遇,而運作規範、信披透明、主動能力較強的公募基金,在整個大資管領域的機構中更具優勢,尤其是權益投資能力在資管領域最強,因此迎來黃金髮展時機。

不過,在行業高光時期,仍有一些隱憂,如「贖舊買新」、「基金賺錢但基民不賺錢」等。業內人士表示,權益市場處於發展的黃金時期,基金等資管機構正可大展拳腳,理性投資、長期投資才能讓資管行業發展得更為穩健。作為渠道端,更需要從投資者實際利益出發,提供適合的服務,而不能從自身利益出發給出投資建議;作為投資者,更需要樹立長期投資理念,投資基金前要了解基金經理的風格、投資業績等,做「明明白白的投資者」;作為基金公司,不僅要做好投資,更需要下功夫做好投資者教育,更多布局封閉一年、二年、三年產品,以及定期贖回的創新型產品,形成良性循環。

本文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任暉_NBJ9607

相關焦點

  • 公募基金乘風破浪 引領資本市場價值發現
    從1990年到2020年,中國的資本市場從零開始,30年間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公募基金22年「乘風破浪」成為服務大眾理財的專業力量2020年是資本市場成立30周年,也是公募基金「乘風破浪」的第22個年頭。
  • 公募大發展權益類基金長期業績釋放
    會議提出「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等要求,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以信義義務為根基、淨值化管理、規範運作、公開透明的公募基金2020年給市場和億萬基民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2020年,公募新發基金規模超過3萬億,管理總規模突破18萬億,權益類基金佔比提升9個百分點。
  • 先鋒領航投顧CEO張宇:我們正在經歷公募基金大爆發,基金投顧前景廣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8月9日,在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旗下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2020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螞蟻集團金融機構戰略合作部副總經理、先鋒領航投顧CEO張宇介紹,目前我國居民可投資資產規模突破200萬億元,從規模來看,已經居於全球前列
  • 2020,基金火了!國人投資目光逐步轉向資本市場
    2020年還沒過完,年度規模增長能否超越2015年?人們拭目以待。公募基金市場火爆離不開賺錢效應的加持。截至12月7日,今年超過53%的公募基金盈利在10%以上。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超34%,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漲超35%,而同期上證綜指上漲12%,滬深300指數上漲22%。
  • 景順長城康樂:資管行業回歸本源 公募基金五大維度助力資本市場
    近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在深圳舉辦,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康樂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康樂表示,隨著資管新規逐步落地,打破剛兌、遏制通道業務效果顯現,資管行業回歸本源,各行業主體主動管理能力均得到提升, 促進了包括公募基金在內的資管行業整體良性發展。  「公募基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公開業績積累,已得到投資者廣泛認可。
  • 景順長城基金 30載資本市場奏華章 18萬億元公募啟新程
    走過30載春秋,中國資本市場櫛風沐雨、上下求索,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中不斷成長壯大,為中國經濟騰飛注入資本活血。歷經22年風雨,中國公募基金以專業開山闢路,以制度奠定基石,發展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中流砥柱,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  數據顯示,目前共計145家基金管理人,管理規模超18.75萬億元。
  • 向上2020,公募基金進入大時代!
    2020年,公募基金是個豐收年,增收又增量,折射出行業發展進入黃金時代。這是政策扶持、民眾理財需求旺盛及公募行業砥礪前行共同作用的結果。年末,我們一起回眸公募基金經歷的:向上2020!// 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57% //2020年公募基金再創佳績。
  • 2020公募基金大盤點,幹了這7件大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擾動之下,過去一年資本市場跌宕起伏,美股市場罕見熔斷,原油跌出負油價。A股表現強勢,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上證綜指、深成指、創業板指A股市場三大主要指數齊創年內新高,創業板指數全年大漲64.96%,上證50、滬深300、科創50等重要指數的漲幅在18%~43%,全年完美收官。
  • 李道濱公募大年踏空 中銀基金權益「塌方」
    本報記者 任威 夏欣 上海報導2020年末將至,基金排行榜備受關注。在今年的業績排名上,銀行系公募農銀匯理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公司旗下多隻翻倍產品盤踞業績榜單前列。相比之下,同為銀行系的頭部公司中銀基金落寞了很多。今年以來,中銀基金旗下多隻權益類產品業績表現處於下遊水平。
  • 「揚鞭奮進馬蹄疾」 ,公募基金展現機構投資者磅礴偉力!
    針對資本市場,會議要求「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等,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發展20餘年以信義義務為根基、採取淨值化管理、規範運作、公開透明的公募基金,在2020年再度給資本市場和億萬基民交出一份靚麗的答卷: 2020年,公募新發基金規模逾3萬億,管理總規模突破18萬億,權益類基金佔比提升9個百分點,在專業化投資能力加持下
  • 喜提超級大年,2020中國公募基金十大新聞來了!
    未來,公募基金依託強大的管理能力,將繼續高質量發展。(方麗)02「炒股不如買基金」 收益最高超163%創五年新高2020年疫情襲來,市場幾經波折,公募基金創造「超級大年」,抓住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強勢展現「炒股不如買基金」實力。
  • 中國銀河:2021年是公募權益基金的「超級大年」
    對於公募基金2021年發展展望,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認為,2021年繼續是公募權益基金的「超級大年」,在服務支持實體經濟、推動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科研創新等方面將發揮更大作用。同時,權益基金的「贖老買新」現象在2021年有望得到遏制並趨於好轉,預計將出現發行1萬億與持續增長1萬億的「雙萬億」增長。
  • 公募基金大時代 「傳承與突圍」 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將客戶的小...
    李一梅首先對2020年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變化做了回顧,她指出雖然2020年影響行業發展的因素很多,但是公募基金還是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她列出了一些行業數據:「2020年前10個月基金行業管理規模增長3.54萬億元,整體管理規模首次實現突破18萬億元。同期公募基金數量增長超千隻,刷新了歷史記錄。
  • 公募基金規模年內增3萬億元 百億元級爆款基金多達40隻
    2020年,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權益類基金產品的發行熱度也隨之升高。在市場層面,2020年全年,受益於A股結構性行情和權益市場深化改革,權益基金產品的發行穩步提升,推動公募基金權益持倉逐步增加,在權益市場整體上漲的帶動下,權益基金的淨值普遍上漲,整體表現優於大盤,從而受到更多基金投資者的青睞,最終形成今年權益基金
  • 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康樂:大資管生態下公募基金應該做好五方面...
    他分享了在資管轉型和資本市場良性互動中,公募基金應該做到的五方面內容。 第一、堅持權益投資為基礎的發展方向。 資管新規之下,淨值化轉型加速,目前理財的總體收益率是下行的,「房住不炒」的政策遏制了投資房地產的衝動,資本市場大家都看到了在財富配置中的相對重要性明顯提高。這也促進了居民加大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未來更多個人投資者藉助資管產品入市,去分享股市的紅利成為必然。
  • 華夏基金朱熠:堅持市場化、法制化是資本市場的生命線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 實習記者 葛瑤)華夏基金研究總監朱熠在12月21日在參與中國證券業協會2020年第四季度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例會時表示,金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是共通、共生、共贏的關係,在相互促進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都將得到共同進步。
  • 博時基金代總裁王德英:公募基金年內募資超3萬億創歷史新高 公募...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閆利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於2020年12月20日在深圳舉辦。最後,隨著主板、新三板、私募股權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逐步完善,公募基金通過子公司股權投資平臺可逐步向一級市場延伸,打通一、二級市場投資機會,全面服務資本市場的形成。 第二、公募基金應積極參與公司治理行動,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 首批基金一季報透露公募調倉路徑 權益基金高配醫藥和科技
    4月份下旬,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一季報進入密集披露期。截至4月21日記者發稿時,已有泰達宏利基金、融通基金、中銀基金等32家基金管理人披露旗下基金的一季報,眾多權益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也隨之出爐,與去年年底的持股對比,可以初步了解公募基金在一季度的調倉路徑。
  • 百億私募大爆發!2020年中國私募基金十大新聞來了
    據了解,老牌私募漢和資本在當前超百億的管理規模中,有95%以上都是長鎖定期以及超長鎖定期的產品。其實,漢和資本早在2017年便率先在全市場最早發行了三年鎖定期的產品,基於長期優異的業績,不斷積累業內口碑。直至今年7月份,漢和推出超長鎖定期為6年的基金產品,也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
  • 從0到18萬億元 公募基金正道致遠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吳娟娟 餘世鵬自1998年至今,中國公募基金行業規模實現了從0至18萬億元的蓬勃發展。作為資本市場價值投資先行者,公募基金通過長期挖掘企業價值,為廣大基民實現了顯著的財富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