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聘網為大家總結的騰訊前端面試的內容
一面,技術電面(1h)
這輪算是探實力吧,確認有沒有前端基礎和好的項目經歷。
問了平常做過的一些項目,從介紹其中一個開始,進一步挖掘業務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同時抽取一些前端技術題。但我的項目比較菜,面試官似乎並不是很滿意,於是就把話題引向其他有特色的項目來突圍。
HTTP和HTTPS的握手過程,是否了解HTTP2的特點,以及怎麼理解它的多路復用
還講了對前端安全和性能的理解,移動端的認識等
總之第一輪感覺還好,勉勉強強,話比較多,時間不慢的。
二面,技術現場(1h)
深知自己沒有可以拿出手的很牛逼的項目,就只能穿插著講出幾個項目了。
講了前端優化的實踐(為什麼優化,怎麼優化,怎麼評估,還能怎麼優化)
前端錯誤收集(怎麼記錄,怎麼區分是不是第三方插件的問題,怎麼上報,怎麼分析)
問了PC端和移動端的轉換,ES6常用的東西,數組方法大全等
三面,技術現場(1h)
本輪是和前一輪銜接在一起的。組長面,問的前端方面相對少一點了,偏向於整體性。
目前團隊現狀,在團隊前端沉澱,技術預研上做了什麼,為什麼這麼做,有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列舉幾條前端代碼檢查規則,為什麼這麼制定
有沒有做接口的統一規範,返回碼之類的規定,怎麼和後端協商好這些規則,怎麼讓新人很好地用好這些
為什麼要做小程序預研,它不是很簡單麼
MVVW是什麼,有什麼優缺點
怎麼實現記住登錄功能(很強的整體性)
怎麼實現統一登錄,或者授權登錄需要考慮什麼(更強的整體性)
四面,HR現場(35min)
直接就來到了hr面。本輪面試主要考察了團隊感受,過往的項目經歷,技術學習能力,薪酬期望,期間面試官也很直白的說,她要知道有沒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直接從大學階段問起了,從在校時期做的最好項目,到工作時期做的最好項目
問了平時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沒有從團隊中學到了什麼,跟誰學到的,團隊中角色,覺得團隊有什麼問題
五面,GM現場(30min)
直接連著HR面的,基本沒問技術,側重考量業務理解能力以及是否適合部門。相對來說還是蠻輕鬆的
把之前的項目又說了一遍
如果要做一個數據分析系統,在前端方面可以做什麼東西(涉及了需求理解、功能拆分、技術實現)
問了自己做過什麼業務,期望什麼業務方向
介紹了職級體系,部門的業務特點
六面,GM電面(15min)
本輪面試可以說是最慘的了,感覺面試官並不滿意自己做的項目,草草就收場了,也就誕生了第七輪技術面。
團隊的成員分布,各角色職責和定位,怎麼進行版本迭代,一個系統的開發與維護周期是怎樣的,項目延期的時候怎麼做的
因為做的主要是內部系統(面向公司內部的需求),被問到為什麼不嘗試部門間轉崗,為什麼兩年多了還一直在做內部系統
介紹公司其他部門團隊的業務等
七面, 交叉面(1h)
由其他部門的人來面,主要還是因為前幾輪表現不佳。這小哥一直樂呵呵的,很健談。後面HR說他是少有的T4級前端,大大牛呀...真是隨和
說了經常寫技術博客和整一些Github項目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挑了性能和安全方面的項目實踐來問,
為什麼用requestAnimationFrame來代替setTimeout
首屏太慢的問題除了SSR這種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更簡便的方法(在前端方面直接幹)
前端規範的落地,碰到的問題和解決過程
過往業務能力與技術能力的實踐
有沒有看過一些源碼,整理的webpack項目有什麼難點,怎麼進行優化的
怎麼調試,sourcemap是什麼東東
兩顆樹比對一般怎麼做,React中虛擬DOM是什麼,它在樹對比方面做了什麼優化,新版本React有什麼性能上的變化
Ai聘網-專注於網際網路人才的智慧型招聘平臺,以人才為核心,以人才自身畫像為出發點,通過AI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從海量崗位中自主發現精準匹配崗位,以智能篩選、主動推送,自主對比等算法方式,推送最符合求職者的崗位信息,幫助網際網路人才做出更好的職業選擇,讓求職者每一次職業選擇變的更加明智,徹底改變行業求職模式,讓優質的崗位尋找合適的人才。同時為求職者量身打造了面試寶典板塊,幫助求職者獲取更專業更有針對性的專業技能知識,便於找到更優質的發展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手段,對虛假崗位進行自主預警處理機制,杜絕虛假招聘等現象發生。為企業提供行業和崗位優質的分析報告,結合企業用戶自身畫像,多維度的幫助企業優化崗位信息,精準匹配人才,解決HR招聘效率低下,簡歷海選耗時,無效溝通等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