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固態硬碟只能擦寫500次?聽老司機給你講講

2021-01-03 老張聊科技

本文由「老張聊科技」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點擊上方關注「老張聊科技」。

網上介紹固態硬碟的時候,這樣講道——據NAND Flash的類型不同,擦除壽命P/E也不相同,目前存在的NAND Flash分為SLC、MLC、TLC三種類型。三種類型的快閃記憶體P/E分別為SLC 5000~10000次,MLC 1000~3000次,TLC 500~1000次。什麼?500次,那麼低的擦寫次數,豈不是幾天就用完了?

看著很多人擔心,老張也認真查閱了資料,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跟各位簡單聊聊。

這裡,老張有必要先給大家解除一個誤區,很多人說寫入次數太少了肯定壽命短,但是這個長短的概念可真不是單純字面理解的1000次、3000次神馬的。

首先說,這個數字是擦除。對於固態硬碟來說讀取內容是不影響壽命的,寫入才會,因為寫入意味著要擦除。

舉個實際點的「慄子」吧,小編的120GB固態硬碟是TLC的,按照1000次的P/E寫入次數計算,這塊硬碟的寫入總量應該是120×1000=120000GB,也就是你需要寫入至少120TB的文件才會損壞,如果是每天寫滿120GB,要寫1000天,也就是2.7年。而且,這個數據是個保底數據,就是說到了這個次數也不一定會壞,就算壞也不是馬上就壞,可能會繼續堅挺下去。

正常使用電腦一天的寫入量也就在GB級別。等這塊硬碟真正壞的時候你也該換電腦了。

我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測試,關於SSD壽命的。好像是三星的一款TLC的。具體測試數據記不清了。反正用了一個多月拼命寫入擦除,在超過壽命之後很長時間都還堅挺。

說了那麼多其實就是一句話,日常使用ssd就不用在意壽命了。它肯定比你電腦堅持的久。

再說,這幾年3D NAND技術越來越成熟,快閃記憶體價格會越來越低。等你用壞了一個256G的固態的時候。可能2t的固態都白菜價了。

所以買了固態盤就好好用,只要大品牌,價格不是低的離譜的,基本不會有什麼風險,機械盤也有好處,就是慢慢會逐步出現問題而不是一下子全壞掉。固態和機械,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他們有重合區間,但是更多的時候還是各有各的舞臺!

關於固態硬碟的壽命問題,你怎麼看?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老張聊科技,和你一起聊聊生活中的科技。

相關焦點

  • 你的固態硬碟讀寫多少次會失效?
    在早期 ,一個浮柵電晶體只能存儲 0 或 1,也就是 1 比特的數據,稱為 SLC,而通過升級浮柵電晶體的設計,在此後又進化出了 MLC、TLC 和 QLC,它們存儲數據的能力從 2 比特一路提升至 4 比特,單位存儲能力的提升大幅降低了固態硬碟的價格。
  • SSD的可擦寫壽命越來越短,QLC顆粒的固態硬碟靠譜嗎?
    ,相比於SLC顆粒的10萬次可擦寫壽命,QLC勉強擠進4位數的同一參數顯得如此不堪一擊。幸而我們活在一個更接近自由市場的時代,低劣的品質如果導致大規模的產品退修案例,對於廠商來說反而得不償失,在這種風險下快閃記憶體廠仍不遺餘力推進QLC的普及,只能說QLC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 首先是控制晶片的進步,目前固態存儲設備所搭載的控制晶片已經可以很好地確保一個SSD上的所有存儲單元被擦寫的次數是大致相同的。
  • 固態硬碟壽命多久?
    固態硬碟具有擦寫次數限制的問題,所以說固態硬碟是有壽命限制的。固態硬碟內部快閃記憶體完全擦寫一次叫做1次P/E,因此固態硬碟的壽命就以P/E作單位。固態硬碟壽命主要是擦寫次數、容量決定的,而不同容量以及不同顆粒,擦寫次數也不是不同的。
  • 你的固態硬碟能用多久?這種固態壽命最長
    眾所周知,固態硬碟有很多種接口,也有很多種協議,比如SATA協議 NVME協議,大家在購買固態硬碟時,都會把協議和傳輸速度作為選擇購買固態硬碟的重要指標,可是你知道麼?一樣的協議一樣的速度,不同固態硬碟的壽命並不相同,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固態硬碟的壽命誰最長呢?
  • 5年不間斷全盤擦寫:這款SLC固態硬碟真夠強
    熟悉SSD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隨著SSD價格的不斷下降,SLC、MLC等快閃記憶體晶片也開始逐漸退出了市場,如今市面上的SSD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以只能在企業級、工業級、嵌入式等一些特殊領域找到,SLC、MLC的痕跡。
  • 固態硬碟為何會有壽命限制?快閃記憶體到底能擦寫多少次
    固態硬碟的壽命限制主要來自有限數量的寫入-擦除周期,快閃記憶體具體能夠擦寫多少次通常還取決於主控所採用的糾錯引擎。當前我們使用的固態硬碟幾乎都採用了NAND快閃記憶體,它是由東芝在1987年發明。快閃記憶體依靠保存電荷來記錄數據,我們可以把對快閃記憶體的寫入想像為向電池中充電,而擦除過程就是將電池中的電量迅速放光。
  • 固態硬碟一般用幾年_光碟機改固態硬碟的壞處
    固態硬碟一般用幾年   固態硬碟壽命主要是擦寫次數、容量決定的,而不同容量以及不同顆粒,擦寫次數也不是不同的,目前市面上的固態硬碟有SLC、MLC、TLC、QLC四種顆粒,目前SLC顆粒成本較高,容量較小,比較少見,MLC多數定位高端產品中,TLC是目前市場主流顆粒,而QLC顆粒壽命最短,但是成本較小,容量較大。
  • 電腦硬碟升級 固態硬碟選擇攻略
    , NVME協議:是目前比較熱門的接口硬碟,這種硬碟可以說徹底改變了過去很多年來電腦因為硬碟瓶頸帶來的困擾,一個普通的M2 NVME協議的硬碟傳輸速率可以達到2000MB/s,這對比過去是成倍的增加,所以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應該是未來硬碟發展的方向; 所以新購電腦或者升級電腦的時候,條件允許的情況儘量選擇M2 NVME的固態硬碟
  • 歷經9000次虐盤行為,國產化首批固態實力親測
    你得知道能滿足你日常所需的硬碟有很多,但能陪你走的更久更遠的硬碟,需要的是「好硬碟」。這時可能你會問:「那什麼是好硬碟?」固態硬碟是有壽命的,質量好的固態一般都可以用3年以上。有關性能跟抗老化性的詳解,華仔在測評《》中有講到,在這裡就不再重複了,主要講講第三點耐用性和穩定性。
  • 固態硬碟壽命有多長 固態硬碟壽命介紹【圖文】
    固態硬碟壽命有多長 呢?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QLC快閃記憶體,以及大家擔心的固態硬碟寫入壽命的問題。其最大特點就是速度中等,壽命中等,價格比SLC便宜,約3000---10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每個單元可以存放比MLC多1/2的數據,共八個充電值,111、110、101、011、010、001、000。最大特點就是速度慢壽命短,約500-1000次擦寫壽命,但價格是三者最低的。
  •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優缺點
    近年來,固態硬碟慢慢走入我們的視野,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有什麼優缺點那?有什麼區別那?這一章我就著重比較一下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
  • TLC快閃記憶體壽命再探:區區1000次擦寫循環
    三星840系列固態硬碟開啟了一個新時代,TLC NAND快閃記憶體首次用於消費級產品。遺憾的是,沒有任何廠商公開談論過TLC快閃記憶體的可靠程度,只能猜測編程/擦寫循環(P/E)次數大概是1000-1500次(20/25nm MLC大約是3000次),而且三星不像Intel那樣會告訴你具體的快閃記憶體寫入量,再加上寫入放大的緣故,根本無從得知寫入了多少數據。
  • 固態硬碟怎麼安裝_雙固態硬碟使用注意事項
    固態硬碟怎麼安裝   最近有網友問及固態硬碟的相關問題,現在就來聊一聊:固態硬碟怎麼安裝。   1.首先準備好固態硬碟和有SATA接口的線。   2.將固態硬碟連接SATA接口和電源線。
  • 固態硬碟差價為什麼那麼大?便宜的固態硬碟和貴的固態硬碟區別
    舉個例子,就例如三星860 EVO和三星860 QVO兩款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如果不去深入了解的話,可能只能發現顏色不同罷了,但其實是存在顆粒上的不同,三星860 EVO採用了是目前主流的TLC顆粒,而三星860 QVO採用的是QLC顆粒,同樣是1TB容量,兩者因為顆粒的原因差了差不多400元
  • 細數固態硬碟「七宗罪」
    以32nm工藝的快閃記憶體晶片為例,固態硬碟常見的MLC快閃記憶體顆粒理論擦寫壽命約為5000-10000次。現階段固態硬碟均採用MLC作為主力快閃記憶體晶片,平均擦寫次數為5000-10000次,價格嘛,你看現在的固態硬碟賣多少錢就知道了。而且,別看MLC的理論壽命有5000-10000 P/E,實際上不同批次晶片之間的體質差異可以很大,壽命遠低於5000P/E,這一點我們後面會講到。
  • 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相比有什麼優缺點
    現在固態硬碟已經成為我們裝機的首選,因為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相比,在速度上的優勢非常明顯,同樣配置的電腦,使用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在開機時的區別很大,機械硬碟要30秒以上,而固態硬碟在10秒左右就可以了。
  • 了解固態硬碟SSD,竟然如此簡單!小白也能懂!
    從SATA門進來,只能走SATA路,而從M.2門進來,可以走SATA路也可以走PCI-E路。那門有了,目標有了,路也有了,是不是就完了呢?還沒完,你還要考慮,你要怎麼去?你是走著去,騎自行車去,還是開汽車去。常見的還是兩種方式,一種叫AHCI,我們可以想像成騎自行車去,一種叫NVME,我們可以理解為是開車去。
  • 固態硬碟差價為什麼那麼大?便宜的固態硬碟和貴的固態硬碟區別
    舉個例子,就例如三星860 EVO和三星860 QVO兩款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如果不去深入了解的話,可能只能發現顏色不同罷了,但其實是存在顆粒上的不同,三星860 EVO採用了是目前主流的TLC顆粒,而三星860 QVO採用的是QLC顆粒,同樣是1TB容量,兩者因為顆粒的原因差了差不多400元。包括intel 760P和660P M.2固態差價那麼大,也是因為顆粒不同原因。
  • ssd固態硬碟,不可忽略的保養知識!
    最好以SATA3.0接口連接,根據傳輸支持SATA2接口最大理論速度是300MB/S,如果我們用一款讀取速度為500MB/s的SSD接入到SATA2接口上!那麼只能說是浪費資源了。二:固態硬碟固態硬碟分區最好採用少分區為主,固態硬碟中帶有「垃圾回收機制」,如果分區太多,那麼分區的盤符內中,就多了很多框架,固態硬碟檢測系統會針對這些框架為垃圾站用,進而導致空間更小,此外,固態硬碟在出廠其實就有一部分緩衝空間,所以儘量以分區一、至二個盤為最好。
  • 固態硬碟的分類和優缺點
    固態硬碟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片陣列而製成的硬碟,固態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固態硬碟最近幾年發展很火,現在大家的裝機的時候也首選固態硬碟,那麼為什麼固態硬碟會火呢?可以說固態硬碟的出現補齊了電腦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