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和SFC時代任天堂瘋狂的壓榨第三方遊戲廠商,到SFC末期索尼PS上市前夕的時候,任天堂已經把全世界所有遊戲公司都得罪光了,第三放紛紛叛逃到新興的索尼PS陣營下。但是在任天堂看來是PS的性能比SFC強,所以玩家和第三方才跳槽的到PS陣營,於是以高性能為目標的N64誕生了。在當時以位數論英雄的時代,64位的N64就代表著性能,然後任天堂固執的採用成本高昂卡帶介質,企圖通過這種方式繼續剝削第三方。第三方不幹,於是遊戲廠商結成攻守聯盟,就算SS和PS失敗也不給N64做遊戲!
N64卒!!!!
任天堂在N64失敗以後,繼續反思覺得肯定是卡帶成本高的原因,絲毫不反思自己的遊戲發行制度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於是性能更強的NGC主機誕生了,破天荒的採用了光碟介質,只不過是8cm任天堂特製光碟。這種特製的光碟,一是為了放盜版,二是為了想繼續延續任天堂過去的發行制度。本來NGC是有機會成功的,但是由於後期N64迴光返照,讓任天堂認為N64還能再賺上一波,決定推遲NGC的發售日期。這一推就推到了2001年,這個時候索尼家的PS2都已經站穩了腳跟,NGC哪裡還有機會!
NGC卒!!!!
NGC是任天堂最後一款高性能遊戲主機,在此之後任天堂認識到自己的技術實力是在是沒有辦法和索尼微軟這種巨頭相比!轉變了發展的方向,改創意方向,wii體感,switch主機掌機雙模式就是這個發展思想的產物!
先來說一下wii,wii可以看做是一個NGC的超頻魔改版,和同時期的xbox360和PS3比較來說,性能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憑藉創新性的體感操作,收穫了一大堆的藍海玩家!上個世代主機的銷量冠軍
既然說wii是NGC的魔改版,就要先了解一下的NGC的硬體配置
NGC配置一塊由IBM研發製造的PowerPC 750CXe 運行在485MHz,64K一級緩存,256K二級緩存,該CPU是PowerPC750的閹割版,閹割掉了除法加速單元的一些功能單元,除了閹割以外還增強了 CPU的SIMD。同頻性能於arm cortex-a9接近。
NGC的GPU由ArtX設計,開發代號叫做Flipper。在NGC還沒發售之時就已經被ATI收購,所以在NGC主機和GPU晶片本身都印有ATI的logo。Flipper,自帶16MB顯存,運行頻率為162mhz。4條渲染管線,每條渲染管線帶2個貼圖單元。浮點計算性能:8.5Gflops,填充率共計:800Mpixel/s。是同時代主機中最強的GPU晶片
然後在來看一下wii的配置
CPU 方面:wii的CPU是PowerPC750CL,可以看做是NGC的超頻版,加上了一些溫度控制單元和此前在NGC上閹割掉的除法加速單元,並將主頻提升到了729mzh。由於是同種架構,添加了部分加速單元。所以性能大概提升了50%左右
GPU 方面:wii的GPU就是NGC上的Flipper,架構一模一樣,只不過是主頻從162MHZ提升到了243 MHz,並添加了一個3MB的高速edram,性能提升不到50%。不過這個GPU裡面集成了一個amr9處理器,用於運行wii的作業系統!
wii相比較於NGC的提升非常有限,總體來說不到50%,連ps4和xbox one的半代升級都比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