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20年6月底,中國光伏電站累計裝機規模已經超過186GW。隨著建設數量和裝機容量的快速增加,光伏發電的運行對現有電網系統提出了更加嚴峻的考驗,因此,電網公司對新能源電站的接入要求也日趨嚴格。
日前,湖北某光伏電站因為
功率因數過低而被電網罰款,其在6月份交的電費中,超過10%為罰款,供電公司就給出了「增加
無功補償裝置,調整功率因數」的建議。
「功率因數不達標問題」已經成為影響電站收益的「攔路虎」,因此解決這一問題迫在眉睫。
根據現場調研結果分析,光伏電站配備16Mvar的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白天正常發電,向電網輸出功率,功率因數均可達到0.98以上(如圖1所示),電站反向計量功率因數完全滿足電網公司功率因數0.9的考核標準。而夜間或陰雨天氣時,光伏電站不發電或發電功率較小(發電功率小於站內用電功率),電網向電站輸出功率,功率因數較低(如圖2所示),此時,電站正向計量表功率因數不滿足電網公司功率因數0.9的考核標準。
因此,造成電站收益損失的根本原因在於光伏電站不發電或發電功率較小時,電站正向計量功率因數不達標,造成光伏電站產生的力率調整電費(罰款)。
光伏電站夜間有功功率約0.05MW~0.21MW,無功功率需求約0.2Mvar~0.4Mvar,現有動態無功補償設備小電流輸出能力較弱,在夜間光伏電站無功需求小的工況下輸出誤差較大,功率因數無法保證。
如需保證光伏電站夜間功率因數達到電網公司0.9的考核要求,動態無功補償裝置的控制精度須達到0.01Mvar,最小電流控制輸出要求低於額定容量的1%,對無功補償設備的要求遠高於電力行業標準DL/T1216-2013《配電網靜止同步補償裝置技術規範》中規定2.5%的要求。
新能源無功補償解決方案採用型號T
SVG-16/35-W-C的靜止無功發生器,設備性能完全滿足《光伏發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要求,同時通過算法優化,從採樣精度提升、注入變頻控制、提升產品的小電流控制精度和併網點無功的控制精度等途徑,成功讓電站的夜間功率因數達到且優於電網公司的考核要求,避免了電站力率電費損失,節約電站電費11%以上,保障了新能源電站收益。
特變電工新能源電能質量解決方案團隊致力於清潔能源發電、智能配電、新能源電場的特殊應用工況方面的探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更新優化產品,提供電能質量綜合解決方案,為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提供保障。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