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楊群星)2020年,青神縣降雨集中,尤其是進入主汛期以後,出現了持續一個月的強降雨天氣,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十分嚴峻。青神縣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念好五字經,切實做到責任明確、預警及時、響應到位、快速反饋、有效防治,築牢地災防治安全網,確保全縣69處487戶1661人生命財產安全,實現了連續十二年地質災害「零傷亡」目標。
一、念好「責」字經,築牢防治安全網。全方位推進,形成地災防治強大合力。構建「領導包片、屬地管理、條塊結合」包保責任機制,落實「縣領導包鎮、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組幹部包戶」的包保責任制,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實行關口前移,以村為主體、村民為群測群防員,做到「點點有人抓,處處有人管」的地災防治責任體系。嚴格堅持領導帶班、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加強各鄉鎮、村組值班值守抽查檢查通報,確保應急值守到崗到位。進一步加強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及時發布預警信息460條,在「8.10」暴雨期間,強化縣鄉村組共同責任,形成群測群防群治合力,及時轉移安置受威脅群眾1106戶2825人,實現成功避險3處,避免了7戶17人因災傷亡。
二、念好「密」字經,強化排查全覆蓋。為把地質災害損失降到最低,按照「防治不留死角、監管不留真空」的原則,堅持開展雨前巡查、雨中排查、雨後核查,對全縣所有城鎮、學校、醫院、農村聚集點、集中安置區、在建工程、旅遊景區、礦山、交通、水利等重要基礎設施及其周邊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拉網式、全覆蓋排查,對排查出的情況建立臺帳,一一落實防治責任人23人,監測員79人,為地質災害防治早發現、早預警、早防治奠定了基礎。
三、念好「技」字經,提高防治科學化。為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準確性、針對性,青神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不斷升級,在建立完善群測群防體系的同時,採取「人防+技防」的方式,實行專業駐守督導與重點時段定期巡檢相結合,增強一線防災能力。聘請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局六0五隊為青神縣地質災害駐守督導單位,深入地災防治一線開展巡查排查、宣傳培訓、避險演練、應急調查等工作,提出準確處置意見。利用無人機航拍和無人機遙感等先進技術開展隱患排查核查,安裝地質災害防治自動化監測設備,提升了科技預警能力,更好地為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四、念好「廣」字經,提升主動防災意識。創新宣傳形式,加強傳統會議培訓與志願服務宣傳相結合,不斷增強廣大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和防範自救能力,實現被動避讓到主動避讓轉變。廣泛利用「5·12」防災減災日、監測員培訓會、壩壩會等,開展培訓10次,定點宣傳諮詢3次,受訓人達623人。與縣團委共建「青神縣青春志願,守護生命志願服務隊」,組織志願者隊伍深入地災隱患點、受威脅群眾家中開展地災防治知識宣傳講解2次,散發宣傳資料2000餘份。縣鄉村三級分別均分別開展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演練,參演人數528人,讓每一位受威脅群眾明確災情警示信號、逃生路線和逃生點及應急處突的簡易操作方法,提高群眾識災辨災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念好「治」字經,主動避讓保平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防災理念,狠抓源頭治理,加大對上爭取力度,爭取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1015萬元,積極實施排危除險項目5處、自動化監測項目2處和避險搬遷項目45戶,挽回受威脅群眾經濟損失5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