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娜娜被「健保卡」警告,臺灣健保卡和國內醫保卡誰更好?
灣灣網友紛紛在歐陽娜娜的聲明下面留言,叫她放棄臺灣福利,不要用健保卡,還強調健保卡的好。看到歐陽娜娜被健保卡警告,不禁讓人很好奇這個神奇的健保卡到底是什麼?讓灣灣網友如今看重。小編查詢一番才得知,原來這個健保卡就是我們所說的醫保卡!那麼這個臺網友引以為傲的健保卡跟我們的醫保卡又有啥不同呢?其實灣灣的健保卡和我們的醫保卡性質是一樣的,都是看病的時候提供保障的,不過兩者的制度有些不同。
-
臺北「悠遊卡」擬進軍大陸「一卡通」市場
臺北「悠遊卡」擬進軍大陸「一卡通」市場 2010年11月16日 15:1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臺商盼順利回鄉過年 臺當局潑冷水:病毒不會放假
大陸臺商盼順利回鄉過年 臺當局潑冷水:病毒不會放假
-
臺媒:兩岸春節加班機票價暴漲五成 臺商稱乾脆在大陸過年
參考消息網2月5日報導 臺媒稱,兩岸春節加班機風波持續延燒,連帶讓大陸臺商面臨返鄉機票飆漲窘況。據知,目前上海飛臺北機票已漲不少,去年來回機票頂多4000元人民幣,目前已喊到6000元,足足貴五成。大陸航運業者稱,176班加班機被取消,機票自然稀缺,價格必然上漲。
-
判斷兩岸一時難解封 滯留臺灣臺商掀起「返陸潮」
(圖片來源:新華社) 華夏經緯網7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消息,4月8日武漢解封後,滯留臺灣的臺商,原本樂觀期待返回大陸復工的時間近了,但6月11日北京再度爆發疫情,打破了大家的希望;許多臺商老闆只能「認命」,返陸接受14天的集中隔離後,再重返工作崗位。
-
臺商盼回到「一中」基礎:大陸無須對臺絕望,臺灣也不必對大陸充滿...
正在參加浙江臺灣周的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旺旺集團北京首席代表林天良對中評網記者表示,「兩岸只有和平發展一條路,在臺灣,仍有許多像我這樣,期盼回到一個中國,以共同政治基礎展開對話。希望能夠藉助兩岸交流平臺,替未來兩岸中國人找到出路。」
-
大陸知名臺商李瑞河:兩岸交流要繼續,不能停
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攝中新網漳州9月22日電 (記者 張金川)「兩岸關係要和平發展,不能冷戰;兩岸交流要繼續,不能停。」時值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正在福建舉辦,大陸知名臺商、天福集團董事局主席李瑞河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臺灣的未來在大陸,也在兩岸統一」
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家瑩廈門是臺胞登陸的主要集中地之一,吳家瑩認為,近年來大陸不斷推出各項惠臺、助臺政策,不僅始終圍繞讓臺胞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亦幫助臺胞分享大陸發展紅利。「兩岸應通盡通方面,除了已經率先實現的福建向金門供水外,電纜也已鋪設到了『海峽中線』,兩岸通橋也在積極規劃當中。」
-
第十五屆臺商論壇在淮安舉辦:「大陸是臺商投資最佳選擇」
杭衛東攝連續7年被臺商評為投資「極力推薦城市」的江蘇淮安,今年吸引臺資逆勢增長,與臺灣經貿合作越發緊密,一大批臺灣知名企業新增或追加投資,對紮根淮安堅定信心,對未來發展充滿期待。於臺商而言,大陸優勢在哪、淮安魅力何在?
-
打造臺商大陸「精神家園」,設50億臺商發展基金,崑山深化兩岸產業...
到帳臺資超過640多億美元,10萬臺胞安居樂業1990年10月,首家臺資企業順昌紡織落戶崑山,開啟了臺商在崑山投資興業的序幕。30年來,崑山已成為大陸臺商投資最密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密切的地區之一,10萬臺商臺胞在崑山安居樂業。
-
大陸10年前就使用晶片身份證 臺灣目前才規劃
大陸10年前就使用晶片身份證 臺灣目前才規劃 2015-05-12 09:26:51來源:東南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目前島內居民持有的身份證仍是紙質版的,直到近日,臺「內政部」才透露,規劃於2017年換發晶片身份證,並將其打造成集駕照、健保卡、捷運卡於一身的一卡通。不過,面對個人資料洩露、成本高等疑慮,以及在野黨可能的掣肘,臺灣能否如期讓身份證更新換代,仍有很大疑問。
-
【兩岸交流三十年】臺商章啟正:改革開放讓臺商獲得發展機遇
中國臺灣網:兩岸開放交流30周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也有了相當長的時間,臺商群體在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一名長期在大陸經商的臺商,請談談在大陸這二十多年的感受。 章啟正:我祖籍浙江湖州,我父親年輕時為了養家從湖州去了上海,1949年被老闆帶去臺灣。我父親在臺灣從事建築營造業,後來自主創業成立太平洋集團。
-
前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兩岸須合作 臺商應順應大陸潮流
「臺灣競爭力高峰會」今天下午舉行,前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強調,兩岸必須合作,尤其臺商要順應大陸現在是海內雙循環的潮流,掌握大陸惠臺31條、26條、11條措施,以及大陸產業鏈重組過程要掌握樞紐地位等4個契機。
-
臺商在大陸賺錢多
歡迎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最近臺灣的經濟部門調查結果顯示,大陸有54.8%的臺資企業營業額持續增長,盈利的臺資企業的比例首次超過了四成,達到41.9%,比虧損的臺資企業所佔比例高出10個百分點,這一結果顯示,大陸地區大部分的臺資企業已經進入了收穫期。 呂秀蓮曾經警告臺商說,到大陸投資就像飛蛾撲火。臺灣還有人說,大陸歡迎臺商來投資,但是沒有歡迎臺商來獲利。
-
講述臺商創業故事的《兩岸家園》繁體字版於臺北發表
:富宇 中新社臺北6月13日電 (記者 劉雙雙 劉舒凌)由星雲大師題寫封面書名、記錄22位臺商在大陸生活和奮鬥故事的紀實文學《兩岸家園》,其繁體字版13日在臺北發表。
-
大陸惠臺「11條措施」為臺商在大陸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他們紛紛表示,這些措施是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和復工復產的及時雨,將為臺商在大陸的發展注入強大的推動力。「11條措施」的主要內容包括,持續幫扶臺資企業復工復產、統籌協調推進重大臺資項目、積極支持臺資企業增資擴產、促進臺資企業參與新型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臺資企業穩外貿、有效引導臺資企業拓展內銷市場、強化金融支持臺資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
-
《旺報》:還大陸臺商一個公道
評論分析,續創新高的轉投資獲利表現,以及明確且快速的方向調整,清楚說明臺商不只沒有放棄大陸市場,反而更加投入以因應情勢變化。這跟前些時候大陸美國商會所做的投資調查結果,幾乎完全吻合。根據美國商會的調查,有高達6成以上的美商表示,大陸還是全球最好的3個投資地點之一,即使中美貿易戰造成大陸經營成本提高,但相較於其他新興市場而言,大陸的競爭優勢並未因此出現大幅下滑,多數美商仍願意持續耕耘大陸市場。換句話說,不管是臺商或美商,投資主要還是在於成本效益的考慮,政治因素頂多只是一個短期幹擾項而已。
-
國臺辦:大陸是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稱,無論從發展態勢看,還是從政策環境、抗壓能力、市場潛力、勞動者素質等綜合條件來看,大陸都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
-
雁默:大陸居住證「輸給」臺灣健保卡,有沒有道理?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9月21日,臺「立法院」本會期開議,蔡當局將大陸居住證的因應措施視為「國安問題」,並列為最優先法案,據稱,賴清德將以限縮臺灣民眾公民權的方式予以反制。關於反制居住證的爭議,預計將鬧一陣子,日後有什麼新發展再談。這一次我們聊下部分在大陸的臺灣民眾為何對申請居住證有所猶豫。
-
臺灣人看大陸:遇見臺商巧實力
臺灣人看大陸:遇見臺商巧實力 2011年01月27日 10:3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今日刊載署名遊正田的文章《臺灣人看大陸 遇見臺商巧實力》,作者系臺北海洋學院講師,通過穿梭於兩岸間自身感受,認為「臺商依靠的不僅是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