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毫米波測量技術的諧波混頻器應用介紹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採用毫米波測量技術的諧波混頻器應用介紹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0-08 10:09:00

1、介紹

當前最有吸引力的毫米波應用主要在E頻段與V頻段。E頻段對應於60GHz~90GHz的頻率範圍,在此頻段上由於大氣衰減的影響只能採取視線傳輸(LOS)方式。實際上,很多大氣中的分子,例如氧氣、水蒸氣或氮氣,可以在這個頻段內的特定波長上吸收能量。然而,在實踐中,這些頻率範圍上足夠多的可用頻譜資源還是驅使著產業來將未來的技術應用到這些頻率範圍上來。與此類似,V頻段對應於40GHz~75GHz,被廣泛用於衛星通信。

在這些頻段上有3個正在被開發的關鍵應用,它們是:移動回傳、汽車雷達、Wi-Gig(ad)。

第一個應用依賴於這樣的事實:當前的超異構網絡充滿著多個小基站,大幅提高了對回傳線路的傳輸容量的需求。核心網絡必須處理大量的數據被傳輸到一個特定區域中的每個節點。因此,基於大於1GHz帶寬的毫米波無線鏈路的這些連接,我們可以滿足現代和未來的網絡上回傳需求並提供了一個比光纖更的解決方案。移動回傳與汽車雷達都是最重要的應用。79 GHz頻段將很有可能成為FMCW(調頻連續波)雷達技術的標準頻率。該技術可以採用高達4Ghz帶寬的信號進行工作,從而在汽車移動環境中檢測目標時達到所需的精度。最後,Wi-Gig是一個新的WLAN 802.11標準,已經被開發用於了非常高的速率傳輸服務,比如未壓縮的高清晰度電視(HDTV)和瞬間的音樂和圖像傳輸,其工作在60GHz頻率及佔用2GHz帶寬。

鑑於在這些頻率上傳輸的特點,將需要適當的測量儀器以確保所有這些技術的實現。這些儀器會需要一個優秀的動態範圍,以應對高度衰減的信號和測量超寬帶信號的能力。

2、毫米波設備的挑戰與不同的測量方案

2.1、諧波

諧波混頻器的設備工作在這樣一種方式:參與到混合過程中的有限的本振(LO)頻率被諧波成分所影響。使用這些類型混頻器的主要優點是它提供的簡單和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然而,從這些系統存在著2個主要的問題。首先,被用來影響本振信號的多重諧波隨著頻率的增加而按比例引入損耗。因此,該解決方案的動態範圍變得非常差。其次,鏡像反應的影響在此很重要,原因是在過程中多個頻率成分會不被歡迎地混合進來。在測量結果上影響最大的鏡像反應是會顯示在中頻(IF)的2倍偏移位置。作為一個例子,如果1臺頻譜加上1臺設計工作在1.58 GHz中頻頻率的諧波混頻器對來自於FMCW雷達的4GHz帶寬信號進行測量,一些重要的測試項目,如頻率誤差、佔用帶寬或發射功率將不能被測量,因為會有一個與實際雷達信號重疊的鏡像響應。在某些情況下,這個問題可能通過鏡像抑制方法來解決。然而,這種解決方法在FMCW調頻連續波調製的情況下是無效的,因為發射頻率是不斷變化的。        

2.2、典型下變頻配置

克服基於諧波混頻器的解決方案的鏡像響應的典型的方法是使用一個經典的下變頻設置連接到頻譜分析儀。一方面,由於基本混頻器使用的配置,不使用諧波來影響本振信號,一個理想的中頻頻率可以根據待測試的和帶寬來設計。基本上,一個連續波結合一個乘法器將向下變頻信號提供需要的本振信號。

另一方面,一個系統需要由例如混頻器、本地、乘法器、濾波器和增益放大器等多個部件來組建。顯而易見地,因為上述設備在使用時都需要配置、校準和維護,可以明白下變頻配置會是很耗費時間。

2.3、高性能基本混頻器

下圖顯示了安立的高性能基本混頻器的設想。MA2808A與MA2806A, 分別工作在E 頻段與V頻段,可以被理解為集成的下變頻器,基于波導技術與內置單級乘法器,低噪聲放大器、濾波器設計為一體。這些設備對於之前討論的問題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他們擁有出色的動態範圍,鏡像反應發生在距離需要信號很遠的地方,他們與頻譜分析儀之間只需要一個連接即可工作。

一方面來看,高性能基本混頻器對比諧波混頻器有2個主要的好處:更好的靈敏度或DANL,得益於更低的轉換損失;及更好的鏡像反應抑制,得益於使用1.875GHz中頻。除此之外,內部混頻/濾波技術與獨一無二的極化轉移功能使得測量4GHz帶寬的毫米波信號變得可行。另一方面,高性能基本混頻器對比傳統下變頻器有以下好處:他們允許一個簡單的配置或連接到頻譜分析儀,轉換損耗能夠簡單地通過單鍵操作從USB內存中被加入,提供一個比常用下變頻器更好的1dB壓縮點性能。毫無疑問,這個緊湊的測試系統能夠簡化設計和製造現場的布局,同時降低測量儀器的維護和校準成本。

3、針對毫米波設備的典型測量項目

毫米波設備的測量可以分為2個不同部分:射頻輸出特性(遵循ETSI EN 302 264-1)與調製或信號特性(依賴於實際待測試的技術)。在接下來的部分,我們會解釋安立的高性能毫米波方案在每個部分是如何展現其突出的優勢的。

3.1、發射功率,頻率誤差與足夠靈敏度下的雜散輻射

在許多情況下,由於在這些頻率上信號的性質-極大地受到反射、衰減或材料吸收的影響,發射功率和毫米波設備的頻譜發射模板需要在Over The Air (OTA)下進行測試。因此,測試設備需要具備良好的靈敏度。例如,如果測試天線距離待測件50釐米,79 GHz信號的自由空間損耗將在65分貝左右。由於ETSI EN 302 264-1所定義的最大輻射平均(EIRP)要求測量

一般情況下,一個典型的諧波混頻器,其特徵在於轉換損耗約15dB至20dB。當其與頻譜分析儀結合在一起時,我們可以估計顯示平均噪聲電平(DANL)約在- 135 dBm / Hz至140 dBm / Hz之間,這將使其難以達到上述要求。然而,新的具備卓越的本底噪聲性能的MS2840A頻譜分析儀和MA2808A高性能基本混頻器相結合,發射功率和雜散發射所需要的靈敏度至少可以達到8dB。

3.2、寬帶調製測試

測試毫米波質量,頻譜分析儀的相位噪聲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當測試FMCW汽車雷達,必須對相位噪聲特性和待測件的頻率線性度進行驗證。當發送和接收的信號之間的時間與頻率差別小,頻譜分析儀的相位噪聲性能差,因為收到的信號可能被掩蓋在發射信號的相位噪聲裡,兩種信號就不能區分,如下圖所示。

MS2840A與MA2808A相結合,在79GHz上低於-100 dBc(100 kHz偏移)和低於-110 dBc / Hz(1 MHz偏移)的優秀相位噪聲性能可以滿足汽車雷達技術至少-90 dBc / Hz(100 kHz偏移)和- 100 dBc / Hz(1MHz偏移)的相位噪聲性能的需求。

4、總結

隨著即將到來的5G網絡和ADAS的推廣,毫米波系統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測試這些超寬帶技術,帶外部混頻器的頻譜分析儀必須避免鏡像響應問題,必須為OTA測試提供足夠的靈敏度,必須為調製分析具備足夠的調製相位噪聲性能。MS2830A/MS2840A頻譜分析儀和MA2808A高性能波導混頻器的組合是滿足這些需求的理想解決方案。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頻譜分析儀測量諧波的方法
    無線電工程應用不僅要對射頻信號的諧波進行測量,有時還要確定音頻信號的總諧波失真(THD)。射頻信號可能是已調信號或連續波信號。這些信號可以由有漂移的壓控振蕩器(VCO)或穩定的鎖相振蕩器或合成器產生。
  • 5G毫米波TR組件設計
    5G毫米波通信信號進行測試,本文利用鎖相技術、混頻技術、濾波技術和功率控制技術設計出一種寬帶毫米波TR組件,經過實際測試,所有指標都達到了設計要求。經過衰減器A-0805-C-03DB和放大器FGB-1509A功率調整後輸入到混頻器的RF埠。TR組件中混頻器選用具有諧波混頻功能的諧波混頻器HMC264,射頻頻率範圍是21 GHz~31 GHz,本振頻率範圍是10.5 GHz~15.5 GHz,中頻頻率範圍是DC~6 GHz。選擇諧波混頻器可以使設計的本振頻率相對較低,本方案中本振源的頻率為12 GHz。
  • 乾貨| 混頻器基礎概念大盤點
    此類混頻器非常適合有低噪聲係數要求的應用,而有源混頻器無法滿足這一要求。此類混頻器擅長的另一個領域是高頻和寬帶寬設計。從RF一直到毫米波頻率,它們都能提供良好的性能。混頻器的另一個重要特性是不同埠之間的隔離。此特性往往決定了具體應用可使用何種混頻器。三平衡無源混頻器的隔離性能通常最佳,但其架構複雜,而且其他特性(如線性度等)有些不足;雙平衡無源混頻器的埠間隔離性能良好,同時架構較簡單。
  • 基於LTCC工藝的微型寬帶混頻器及其應用
    該技術也是Mini-Circuits公司最新一系列寬帶、低成本混頻器的基礎。該系列混頻器採用了尖端的半導體技術和專利的LTCC封裝,頻率覆蓋範圍從750 MHz to 15GHz。該系列產品用途很廣,既可作為下變頻器,也可作為上變頻器,並且其寬帶特性使該產品的應用領域非常廣。LTCC技術採用陶瓷作襯底,形成多層電路。
  • 毫米波雷達是如何監測生命體徵信號的?
    毫米波(mmWave)雷達會發射電磁波,其路徑中的任何物體都會將信號反射回去。通過捕獲和處理反射信號,雷達系統可以確定物體的距離、速度和角度。毫米波雷達在物體距離檢測中可以提供毫米級別的精度,因而成為人類生物信號的理想傳感技術。此外,毫米波技術還可以對患者進行非接觸式的連續監控,因此無論醫生還是患者都比較方便。
  • 優化寬帶信號EVM測量的三個實踐技巧
    IQ 測量波形數據被分成兩路:一路進入解調器恢復成原始數據比特,數據比特再經過調製,得到 IQ 參考(理想)波形;另一路通過信號補償和測量濾波器的處理,得到 IQ 測量波形數據。信號誤差是參考波形與補償後的測量波形之間的差異。
  • 毫米波技術
    今天僅有非常奢侈的汽車裝備了毫米波雷達技術。該技術可以在低能見度情況下幫助汽車駕駛,尤其是大霧的天氣,以及自動巡航控制和甚至未來高速公路的自動駕駛。> 毫米波技術的另一個潛在應用是無源毫米波成像(passivemm-wave imaging)。
  • 基於功分耦合器的六埠技術的設計與應用
    摘要:六埠測量技術因其能精確測量反射係數及相位而得到迅速發展。文中設計並實現了由一個功分器(mini公司的GP2X+)和三個耦合器(mini公司的QCS-722+)構成六埠結電路。
  • 一文讀懂車載毫米波雷達
    毫米波雷達由於成本較低、技術比較成熟率先成為無人駕駛系統主力傳感器。本文將從技術、方案、應用等角度為您詳細介紹毫米波雷達。 2014年全球的車載毫米波雷達市場出貨量在1900萬顆,預計到2020年將增長至7200萬顆,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5%,處於市場快速增長期。其中安全法規和智能網聯趨勢是市場增長重要推動力。
  • 如何解決無法測量諧波失真問題
    如何解決無法測量諧波失真問題 佚名 發表於 2018-07-16 09:38:48 總的來說,採用 OPA857 進行測量的主要挑戰包括: 在 20kW 增益和 1VPP 輸出電壓擺幅下,輸入電流為
  • ADI針對下一代射頻、微波和毫米波應用推出先進的PLL/VCO解決方案
    (ADI)近日宣布推出一款先進的頻率合成器ADF4371,採用了鎖相環(PLL)、完全集成式壓控振蕩器(VCO)併集成低壓差調節器(LDO)和跟蹤濾波器技術。全新ADF4371支持各種射頻/微波系統設計,能夠滿足航空航天、測試/測量、通信基礎設施以及高速轉換器時鐘等多個市場嚴苛的下一代產品設計要求。
  • 諧波是什麼?諧波測量儀表MAVOWATT系列、功率分析儀LMG系列
    此時基波整數倍頻率的正弦波即稱之為諧波。其中基波兩倍頻率正弦波為二次諧波,以此類推三次諧波、四次諧波......在我們工業生產中,理想狀況下從電網得到的理應是單一工頻電量。但是實際情況卻是隨著整個電力系統的發電、變電、輸電、配電以及用電環節,只要電流流經非線性負載,諧波均有可能產生。
  • LED電源總諧波失真的分析、測量及預防
    總諧波失真THD與功率因數 PF 的關係  市面上很多的 LED 驅動電源,其輸入電路採用簡單的橋式整流器和電解電容器的整流 濾波電路,見圖 1.用基波電流百分比表示的電流總諧波含量叫總諧波失真(THD) ,總諧波含量反映了波形的 畸變特性,因此也叫總諧波畸變率。
  • 具有0 dBm LO驅動的寬帶3 GHz至20 GHz高性能集成混頻器
    寬帶混頻器使得在具有各種無線電參數的動態可編程性的無線電架構中使用單個混頻器成為可能。已經證明,CMOS和BiCMOS等先進矽技術能夠在相對窄帶應用中實現高性能混頻器。因此寬帶混頻器最期待的實現方式是使用集總元件或其他兼容IC製造技術和幾何形狀的結構製成。平衡混頻器是首選拓撲結構,因為與非平衡混頻器相比,它們在線性、噪聲係數和埠到埠隔離方面具有更好的整體性能。
  • 毫米波雷達及其應用
    毫米波雷達是測量被測物體相對距離、現對速度、方位的高精度傳感器,早期被應用於軍事領域,隨著雷達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毫米波雷達傳感器開始應用於汽車電子毫米波雷達在自動駕駛功能上的應用自動駕駛採用的傳感器主要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雷射、超聲波、紅外等。毫米波雷達傳輸距離遠,在傳輸窗口內大氣衰減和損耗低,穿透性強,可以滿足車輛對全天氣候的適應性的要求,並且毫米波本身的特性,決定了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器件尺寸小、重量輕等特性。
  • 毫米波雷達技術及應用大解析(內有大量PPT乾貨) | 雷鋒網公開課
    ,Aerotenna的避障方案採用以雷達技術為基礎的µSharp 360度微波雷達。本期公開課我們請到了Aerotenna北京研發中心技術負責人冀連營博士,為大家講解《小型民用毫米波雷達及其應用》。嘉賓介紹冀連營,北京理工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博士,師從北理工雷達技術研究所高梅國教授,主攻數字信道化雷達接收機。
  • 5G毫米波
    在之前的5G專題中我們介紹過5G的《頻譜分布》,其中,FR2頻段使用的是毫米波。毫米波是5G關鍵技術之一,在其他幾代的移動通信中也從未使用過毫米波。本章節將和大家一起學習毫米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用到之前5G專題中講到的massive MIMO和波束賦形技術,之前也有介紹過《波束賦形(Beamforming)》。由於天線尺寸與信號波長成正比,在同樣大小的射頻模塊中,可以布置更多的天線陣列。
  • 毫米波FMCW雷達測距、測速原理、應用
    用毫米波和亞毫米波的射電天文望遠鏡探測宇宙空間的輻射波譜可以推斷星際物質的成分。   毫米波雷達(Millimeter Wave Radar)的應用   表面上看來毫米波系統和微波系統的應用範圍大致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兩者的性能有很大的差異,優缺點正好相反。因此毫米波系統經常和微波系統一起組成性能互補的系統。下面分述各種應用的進展情況。
  • 選擇混頻器時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我們在選擇混頻器的時候是依據什麼?怎麼知道一個混頻器的好壞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今天將為大家介紹混頻器的技術指標問題,方便大家以後自己辨別混頻器的好壞。
  • 高頻天線技術與應用前沿報告2020
    但在毫米波頻段移動通信技術應用時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該技術的應用不適合採用接頭方式,需要實現毫米波前端天線有源和無源的一體化,以提高連接效果;二是毫米波前端波長較小,無線網絡設計過程和具體環節比較複雜,因此設計時需要將毫米波頻段與中頻子系統分離,這樣可以提高通信的穩定性。這就對高頻天線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因此,本文接下來將對高頻天線的研究現狀和趨勢以及技術難點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