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貨幣政策如何進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新定調「靈活精準」

2020-12-27 第一財經

事關每個人。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一如既往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形勢,以及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2021年是中國新的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這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哪些信號?2021經濟如何破局?

回顧今年經濟數據,在全球經濟受到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為明年經濟反彈蓄勢。但不得不承認,儘管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但發展仍面臨著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一些短期問題和長期挑戰也依然存在。

按照以往慣例,每年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後,都是市場關於第二年經濟政策的理性討論期。後疫情時期,貨幣政策的進與退更是一直牽動市場神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市場分析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也給市場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定調的貨幣政策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今年的表述調整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

此外,會議還指出,要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疫情期間,為穩定經濟增長、保實體企業,我國採取了諸多特殊的、臨時性宏觀政策,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的復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金融槓桿率提高、實體債務壓力加大、資產泡沫放大等風險。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貨幣政策提法由「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變成「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更加強調合理適度。

此前,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已明確提出。經濟持續復甦之下,市場擔心宏觀政策大幅收緊。

廖志明表示,「不急轉彎」體現了宏觀政策會保持一定的連續性、穩定性,不會驟然大幅收緊。只不過,貨幣政策收緊方向還是比較確定的,但收緊節奏會比較慢及時間拉長,實現在穩槓桿的同時避免對經濟復甦產生較大的影響。2020年因疫情影響,逆周期調節力度顯著加大,宏觀槓桿率上升明顯,疫情影響消退,經濟好轉,穩槓桿重要性提升,需要平衡好經濟增長與防風險、穩槓桿的關係。

實際上,貨幣政策「不急轉彎」基調早就釋放。央行行長易綱在2020金融街論壇上表示,貨幣政策需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槓桿率波動,使之在長期維持在一個合理的軌道上;保持貨幣供應與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

此外,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記者表示,在積極的財政政策方面,會議強調財政支出結構優化、提質增效。一方面還是要保持財政支出的適度規模,預計財政赤字率會在3%左右,地方政府專項債新增規模會在3萬億左右;從貨幣總量來看,貨幣政策在穩健基礎上,央行還會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穩定,進一步優化政策導向,進行精準調控,防止大水漫灌。

貨幣政策維持中性

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目前率先復甦。二季度以來,疫情得到持續穩定控制,國內經濟出現「V型」反轉,前三季度GDP累計增速實現同比轉正,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展望2021年,「不急轉彎」意味著疫情以來我國各類非常規的擴張性政策逐步退出,不會進一步滑向寬鬆,但也並非全面轉向收緊。

在2019年1月和2020年的1月,央行均根據當時經濟走勢及貨幣金融環境,實施了全面降準。

不過,市場分析認為,2021年1月央行再度實施全面降準的可能性較小。未來一段時間,市場觀點傾向認為央行將維持「觀望」政策模式,這從近期央行的多次操作也可得到印證。

MLF已經連續5個月超額續作。12月15日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了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繼續維持2.95%不變。自此,MLF操作利率已經連續9個月保持不變。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此前認為,一方面,近期央行持續通過MLF操作向銀行體系注入中長期流動性,加之伴隨年底前銀行完成結構性存款壓降任務,未來一段時間中期市場利率或將穩中有降,對央行大規模注入中長期流動性需求相應下降;另一方面,春節前市場資金面趨緊,央行可通過加大逆回購操作規模、拉長期限等其它公開市場操作對衝;最重要的是,全面降準會釋放較為強烈的貨幣寬鬆信號,與當前經濟形勢及政策目標不相符合。

特別是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首提「需求側改革」,強調「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令人矚目。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認為,在需求側改革的政策思路之下,社會循環的有序開展既需要引導資金流向實體領域形成有效需求,同時也需要防範企業債務規模無序擴張對企業投產意願的擠出,因此,後續貨幣政策料將延續當前的謹慎態度。另一方面,需求側改革的政策框架下居民消費和製造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意義有所提高,這需要貨幣政策維持在一個相對中性的狀態來穩定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這也與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內容相一致。

在此前發布的《2020年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綜合施策推動社會融資成本明顯下降」、「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指出,要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相關焦點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穩健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專家:市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的貨幣政策相比,除了對貨幣政策描述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有新定調外,而「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等多條內容均為新提法。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2021年,我國仍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宏觀政策既不會大幅度收緊,也不會進一步滑向寬鬆。
  • 貨幣政策強調靈活精準 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或將完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貨幣政策強調靈活精準 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或將完善疫情衝擊下,政策調整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央行也多次降準降息。不過這些貨幣政策操作主要在上半年,下半年貨幣政策已邊際收緊。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如何理解政策操作「不急轉彎」?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強化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將是明年工作的重點。此外,中國將繼續擴大內需、全面推進改革開放。
  • 政治局會議定調2021年經濟工作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導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在業界看來,每年12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主要是為隨後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不過,此次會議,關於宏觀政策的表述只有10個字:「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等字眼已經不見。王靜文對記者說:「由於明年經濟沒有失速之憂,反而會在低基數作用下可能出現8%以上的經濟增速,所以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必要性並不強。
  • 定調202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什麼信號,機構專家這麼說丨火線解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九大政策信號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經過5年持續奮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會議強調,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九大政策信號(附圖解)
    原標題: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九大政策信號(附圖解) 摘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九大政策信號(附圖解)】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 明年財政和貨幣政策怎麼調?這場會議重磅定調
    12月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回顧了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研究了2021年經濟工作的形勢任務。2021年不但是中國步入「後疫情時代」實現經濟全面復甦的一年,還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明年經濟工作制定部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九大政策信號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九大政策信號 摘要 【重磅乾貨!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九大政策信號】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什麼貨幣政策信號 四位機構首席解讀「不急...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記者 胡豔明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其中對於宏觀政策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對記者分析稱,貨幣政策提法由「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變成「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更加強調合理適度。
  • 2021年經濟工作怎麼幹?中央重磅定調釋放9大政策信號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12月16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經過5年持續奮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
  • 時事點評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加大科技支持,堅持擴大內需
    文丨劍榮研究院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召開,於18日發布會議公報。會議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安排,定調明年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急轉彎,強調科技創新、擴大內需等重點任務,傳遞出重大信號。宏觀政策連續求穩。
  • 益科正潤:央行定調貨幣政策「合理適度」,是收緊的信號嗎?
    12月21日,央行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上強調明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同時,提出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益科正潤觀察,2020年一年,為了全力抗疫,減輕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央行通過巨量貨幣信貸投放,並特別注重資金的脫虛向實,精準扶助實體領域,穩定資本市場運行。
  • 央行對貨幣政策定調轉為「合理適度」 什麼信號?
    來源:小白讀財經作者: 小白老師 12月21日,央行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談及明年著重抓好的工作任務時提到: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而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法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1年九大方向(附機構解讀)
    在宏觀經濟增長恢復後,市場人士也在關注、討論超常規政策的退出問題。本次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在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的背景下,宏觀政策不會大幅收縮,依然會保持一定的度。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影響A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影響A股?十大券商最新研判:股市有望更上一層樓! 摘要 【十大重磅消息來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影響A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影響A股?十大券商最新...
    如何影響A股走勢,基金君做了最全解讀!周末影響A股十大重磅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作重要講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 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12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與一周前的政治局會議的內容相比,對明年的國內外形勢預判更謹慎,政策的指向更加積極明朗,任務部署更加全面和細緻。進一步明確了擴大內需和強化科技這兩大戰略作為穩增長的支撐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 中信證券點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防風險、穩槓桿、慢轉變
    2019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的是國內「三期疊加」影響之下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20年中國經濟在疫情防控得力之下實現全球最高增速,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卻更加強調外圍的不確定性。對外圍風險的擔憂,對國內經濟修復基礎的警惕要求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操作上更加精準有效。財政保持適度支出強度。
  • 2021年經濟工作怎麼幹?中央重磅定調!釋放9大政策信號:房住不炒...
    導讀: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此次會議釋放了哪些政策信號?2021年經濟工作怎麼幹?  12月16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經過5年持續奮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會議強調,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