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發表於 2020-12-01 10:29:25
國網北京電力人工智慧數據競賽在京正式啟動。競賽由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主辦,以「智能新時代,安全新未來」為主題,旨在探索人工智慧技術在電力場景應用的新方法,促進電力行業提質增效和能源行業融通發展。
人工智慧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助力國家能源轉型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神經網絡等技術的融合發展,人工智慧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處理等領域已獲得巨大成功,為電力行業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帶來新的思路和方案,在電網設計運維、調度控制、安全管理、客戶服務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人工智慧在電力行業是如何應用的?
目前,全球正在發生一場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綠色、智能、網際網路成為主旋律。人工智慧是新一代電網和能源網際網路的必然選擇,電力人工智慧必將與未來新一代數據驅動的能源網際網路和諧共生。電力人工智慧核心技術方向包括智能傳感、人工智慧平臺、大數據、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智慧機器人等7部分。
智能傳感以構建全業務泛在電力物聯網為目標,集成先進技術、創新研究,突破先進感知、邊緣智能、網絡連接、微源取能等核心技術;人工智慧平臺將提供豐富的算法和模型庫,並形成人工智慧應用研發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務;大數據將重點開展大數據統一平臺、數據分析挖掘、統一數據模型等技術研究和應用需求及業務模型研究;機器學習在跟蹤研究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等基礎上,研發針對特定電力業務場景的機器學習應用模型;計算機視覺將重點研發電力影像智能輔助標註技術、電力設備檢測與缺陷識別算法,實現實時設備識別和缺陷檢測;自然語言處理將構建電力主題詞表,構建調控、運檢和營銷等領域知識圖譜,並最終形成新一代電力智能搜索和問答解決方案;智慧機器人,將重點突破智能算法封裝、自主識別、自主行為、自主學習、人機協作等核心技術,實現電力機器人的自主和智能化。
人工智慧進電網
國家電網在巡檢機器人的應用中有良好的表現,相信大家都有見過,在電網建設與檢修過程中,總會有一些「鋼鐵俠」在空中穿梭,我們震驚於他們熟練的操作技術與膽識的同時,往往會為這些人多些擔心,畢竟高空、高壓電作業,危險還是存在著的。但是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在電網領域的落地運用,一些巡檢機器人代替人類完成了這項危險的高空作業,而且效率比人類高很多。這些巡檢機器人通過高精度定位,以及AI語音、圖像等識別技術,能夠在各種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完成人工很難完成的作業,通過規模化作業,大幅度提高作業效率。甚至通過深度學習技術,能夠針對颱風等自然災害進行電網災害風險動態評估。
除了國家電網以外,南方電網公司在AI人工智慧方面也不落人後,甚至應用更為先進。南方電網與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有明顯優勢的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為廣東電網提供技術支持,通過機器視覺、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輔助其在輸、配電等各個環節作出精準分析、判斷、優化、決策。
人工智慧+電力=未來
電力行業發展人工智慧,還需要專業的力量。我國發展人工智慧有五方面的優勢,即海量的數據資源;開放的市場環境;強有力的戰略引領和政策支持;豐富的應用場景;具有潛力的青年人才,快速成長聚集和加速積累的技術能力的優勢。但硬幣總有另一面,我國人工智慧發展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原創算法差距較大,高端晶片、關鍵部件、高精度傳感器等基礎薄弱,還未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高水平人才不足成為最大瓶頸。
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讓電力行業對人工智慧的關注也在不斷升溫,AI不僅是各行各業討論的焦點,也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電力是資金、技術、裝備、數據密集型的具有公共服務熟悉的國民經濟重要基礎產業。電力的用電數據是克強係數的三大指標之一,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電力數據反映各行各業的運行實際,是未來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依據。
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國在智能化電網投資佔比也越來越大,這也表明我國電網的發展正在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我國電力發展的基本方針是:提高能源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加強電網建設,大力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積極推進核電建設,鼓勵新能源發電,深化體制改革。在此方針的指導下,未來我國電力發展將呈現自動化水平高、經濟高效和環保、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步伐加快的顯著特點。
責任編輯:tzh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