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7nm晶片再延期,臺積電:我5nm都量產幾個月了「西瓜視頻」

2020-08-12 科技蜂鳥

圖文|科技蜂鳥

1947年,美國AT&T的貝爾實驗室發明了電晶體,從此人類進入了以晶片為代表的微電子領域,此後的半個多世紀,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包括日韓)一直牢牢掌控著晶片設計和製造的核心技術

但是最近二十年來,隨著晶片製程從45nm一路演進到現在的7nm和5nm,晶片製造工藝越來越難、資金需求越來越大,美國的晶片製造企業已經逐漸沒落,時至今日,美國只剩一家英特爾還在苦苦研發新工藝

屋漏偏逢連夜雨,7月底英特爾傳來壞消息,由於7nm工藝良品率低的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原計劃2021年下半年量產的7nm晶片,將至少推遲半年到2022年

英特爾無奈求助,臺積電沉默

面對一再難產的7nm晶片問題,已經驕傲了50年的英特爾決定不再假裝堅強,最近有媒體報導稱英特爾正在跟臺積電溝通,將會把18萬片的英特爾6nm晶片交給臺積電來代工,這樣的話,英特爾已經被甩開整整一代,今年4月份臺積電就實現了5nm晶片的量產

英特爾做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過去的四十年,英特爾推出的286/386/486/586等CPU成為電腦的標配,英特爾和微軟的Windows組成的Wintel組合大殺四方,二者一起賺的盆滿缽滿

英特爾發債60億美元用於回購股票

是什麼導致了英特爾如今的衰落呢?

西瓜視頻創作人『白呀白Talk』的科普系列西瓜視頻中曾經做過分析,導致英特爾衰敗的原因包括:戰略方向的失敗和過分追求短期商業利潤,

  • 戰略方向的失敗:90年代,隨著行動裝置的興起,ARM架構以其精簡的指令集和低功耗被行動裝置廠商所看重,但是此時的英特爾正忙著應付X86晶片產能不足的問題,根本無暇顧及「小眾」的ARM
  • 追求短期商業利潤:再加上研發ARM晶片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遠沒有X86躺在功勞簿上賺錢來的舒服,所以英特爾錯過了行動裝置晶片的浪潮,被「後浪」臺積電和三星電子逐步追趕上

目前,面對英特爾的代工要約,臺積電尚未正式回應,或許沉默就是最好的回應,此時的臺積電手裡有蘋果、高通、AMD等多家企業的訂單在排隊交付,根本不缺訂單,接不接看心情!

對此,在『白呀白Talk』的西瓜視頻下面,有大量的網友認為:

代表了美國晶片製造最強實力的英特爾,如今在7nm晶片上掉隊,說明在晶片製造領域,美國已經無法跟臺灣和韓國相提並論,美國晶片製造業輸定了!

英特爾求助臺積電是美國晶片製造業衰敗的開始

在晶片領域,所有公司的發展模式可以分為三種:IDM、Fabless和Foundry

  • IDM是自己設計、自己生產、自己封測和銷售,比如英特爾和三星
  • Fabless是只設計不生產,比如蘋果、華為海思、高通、AMD
  • Foundry是不設計只代工,比如臺積電、中芯國際、格羅方德

其中Fabless投入較少,方向靈活,技術難度相對較低,Foundry則需要重金投入和持續研發,技術難度大,十年前全球還有上百家晶片製造企業,隨著工藝難度越來越大,很多企業逐漸退出,不再研發新工藝

目前全世界能生產7nm晶片的只有美國的英特爾、中國臺灣的臺積電、韓國的三星電子,三家只有一家是美國的,而且還面臨難產的問題

至於英特爾的老對頭、美國另一家CPU巨頭AMD此前也是IDM模式,後來發現實在突破不了新工藝,於是賣了晶圓廠乖乖交給臺積電來代工,早在兩年前AMD的7nm晶片就已經開賣了

美國的晶片代工龍頭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也於3年前正式宣布放棄7nm工藝,專心生產10nm晶片......

種種跡象表明,晶片領域最難的製造部分,美國已經逐步放棄,或者說被時代拋棄,全球的晶片製造重心已經完全轉移到了亞洲~

寫在最後

英特爾7nm晶片延期的消息公布之後,在外界引起了巨大轟動,英特爾股價暴跌16%,英特爾晶片總設計師吉姆 · 凱勒被迫引咎辭職,其領導的 TSCG部門也被拆分成技術開發、製造運營、設計工程等小組,外界紛紛猜測:壯士斷腕的英特爾真的能夠東山再起?還是就此沒落被臺積電甩的越來越遠?想知道的話,趕緊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白呀白Talk』,為你揭秘英特爾的未來之路~

相關焦點

  • 英特爾7納米難量產,無奈向臺積電求助:老哥幫幫忙「西瓜視頻」
    ,此後的半個多世紀,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包括日韓)一直牢牢掌控著晶片設計和製造的核心技術但是最近二十年來,隨著晶片製程從45nm一路演進到現在的7nm和5nm,晶片製造工藝越來越難、資金需求越來越大,美國的晶片製造企業已經逐漸沒落,時至今日,美國只剩一家英特爾還在苦苦研發新工藝
  • 英特爾退位,臺積電稱王!臺積電宣布已製造超10億顆7nm完好晶片,6nm晶片進入量產
    日前,臺積電(TSM.US)宣布,今年7月,公司生產了第10億顆功能完好、沒有缺陷的7nm晶片,達成新裡程碑。臺積電稱,7nm晶片於2018年4月正式投入量產,目前已經服務了全球超過數十家客戶,打造了超100款晶片產品。資料顯示,臺積電7nm的第一批產品包括比特大陸的礦機晶片、賽靈思(XLNX.US)的FPGA晶片、蘋果(AAPL.US)A12、華為麒麟980等。
  • 英特爾又把訂單交給了臺積電!這次是3nm晶片
    晶片作為智能設備的核心原件,同時也是成本最高的原件,對智能設備的重要性就不必再說了。但是越重要的東西,往往越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不然也不會是成本最高了。當下,縱觀全球,晶片的研發廠商雖然很多,但是有能力自主研發5nm及以下晶片的廠商卻很少;能生產晶片的廠商有很多,而有能力量產7nm以下晶片的廠商寥寥無幾。說起全球最先進的晶片生產商,那就非臺積電莫屬。
  • 7nm再延期!傳英特爾向臺積電下18萬片大單
    導讀:英特爾於當地時間7月23日宣布,基於 7nm 工藝的Meteor Lake微處理器的發布日期將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比之前宣布的發布日期再次延期6個月。但是該公告不足以緩解市場擔憂,資本市場反應激烈,英特爾股價重挫16.2%,競爭對手AMD 股價大漲16.5%,有可能接下英特爾訂單的臺積電則大漲9.7%。
  • 臺積電市值反超!英特爾7nm折戟,首席工程師突然離職
    【新智元導讀】截至發稿前,臺積電最新市值超越了晶片大佬英特爾。英特爾近期受挫不斷,7nm製程工藝難產,股價應聲而落,首席工程師也宣布離職。晶片江山,恐將易主。臺積電市值反超英特爾,一度躋身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截至發稿前,臺積電市值為3471億美元,超越了晶片大佬英特爾。
  • 臺積電宣布好消息!7nm晶片破紀錄,5nm和3nm也在計劃中
    據悉,世界上能量產7nm晶片的代工廠只有兩家,除了臺積電之外就是三星,但是三星的7nm晶片無論是質量還是產能都比不上臺積電。前幾天,老牌晶片巨頭英特爾宣布了將晶片生產業務外包給臺積電的決定,讓很多人大感意外。因為英特爾本身也是出色的晶片代工廠,它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就說明了臺積電的實力要比它強得多!
  • 臺積電7nm再成焦點
    據摩根大通分析,若臺積電碰到良率挑戰,一般會增加產能來彌補影響,但現在臺積電的7nm產能已經滿載到年底,很難給PS 5擠出更多空間。因此三、四季度PS 5都短缺,主要挑戰是臺積電沒有額外產能。實際上,為AMD代工的PS 5晶片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 臺積電宣布好消息!7nm晶片數量破紀錄,5nm和3nm也在計劃之中
    更重要的是,這10億顆晶片沒有任何瑕疵,完好無損,遠非其他代工廠的劣質產品可比!由此可見,臺積電在晶片生產方面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遠遠領先於同類公司。據悉,世界上能量產7nm晶片的代工廠只有兩家,除了臺積電之外就是三星,但是三星的7nm晶片無論是質量還是產能都比不上臺積電。
  • 臺積電號稱代工皇帝,5nm工藝布局完成,利潤率超蘋果[西瓜視頻]
    臺積電年成長超四成,利潤率超過蘋果而在這場電晶體數量的博弈中,勝出的自然是全球知名的「代工皇帝」臺積電,晶片製程工藝發展到今天,臺積電已經突破了5nm製程工藝,可以實現5nm量產量產,並且良品率也已經達到了80%以上,而正是因為擁有了5nm工藝,臺積電的訂單已經源源不斷的進來,如蘋果、高通、AMD等晶片設計廠家更是拋下大量訂單,引起一番「哄搶」的景象,畢竟晶片生產工藝的高低決定了晶片性能的強弱
  • 英特爾7nm製程有瑕疵,或將外包給臺積電代工,雙方從5nm/6nm合作
    連于慧英特爾日前指出,7nm 製程技術發現「重大瑕疵」,量產時程將較原定計劃再延後 6 個月,且可能委由第三方供應商來支援生產。業界點名,臺積電最有可能成為英特爾委外代工的合作夥伴,雙方將從 6nm 或 5nm/4nm 製程開始合作。
  • 臺積電為AMD代工7nm晶片,意味著什麼?
    在早前的的季度財務會議上,AMD CEO蘇姿豐博士宣布,7nm工藝上AMD與臺積電、GlobalFoundries都有合作,目前正在試產的7nm Rome(第二代EPYC霄龍伺服器處理器)就是由臺積電代工的。這是臺積電時隔多年之後,再次製造高性能x86處理器。
  • 臺積電公布其3nm量產目標,英特爾似乎已與臺積電達成協議
    前言:晶片一直是科技行業的命脈,手機、電腦、智能電子產品等小晶片是必不可少的。迄今為止,能夠生產先進晶片的晶片工廠也有幾家,分別是臺積電、三星、英特爾、格芯等。其中臺積電的實力顯而易見,熟練掌握了當前最先進的5nm技術,開始規模為蘋果、華為代理5nm的晶片。
  • 英特爾找臺積電代工,美國晶片產業是怎麼了?
    一、近日,英特爾正式宣布,由於該公司的7nm工藝技術存在缺陷,將導致7nm工藝的晶片存在延期,預計將延期7個月,因此相關領導人已辭職。有多家臺灣省內媒體爆料,英特爾已經同臺積電達成協議,向後者下達了6nm工藝訂單,用於製造代號Ponte Vecchio的超算GPU。由於英特爾7nm工藝延期,為了避免影響到Ponte Vecchio的進度,所以選擇了行業老大臺積電,共18萬片晶圓,好了這下基本算石錘了。
  • 臺積電突然宣布,6nm已大規模量產,英特爾早已下單
    而且在臺積電掌握的技術中,最受歡迎的是7nm,這項工藝製程給臺積電帶來了最多的營收,而最高端的5nm客戶群體有限,並不是所有的客戶都需要5nm工藝的。6nm能夠實現量產,顯然臺積電是早已做好了準備。掌握6nm量產技術是順水推舟的,不過才剛剛進入量產階段,英特爾就已經下單了。
  • 臺積電接單火力全開!7nm爆單火熱,5nm產能大增
    據透露,臺積電目前生產7nm晶片的能力已經達到了月產13萬片的水平,年底前預計增加至14萬片,而5nm工藝晶片目前的產能是5萬片左右,也在逐漸提升。另外,按照臺積電此前的計劃,在2021年上半年月產5nm晶片8-9萬片,可目前已經將月產能提升到10.5萬片,依舊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 臺積電憑什麼「逆襲」「700磅大猩猩」英特爾?
    摘要:受益英特爾「轉單」,臺積電市值持續大漲,截至美股周一收盤,臺積電市值突破4300億美元,兩倍於英特爾。臺積電憑什麼「逆襲」「700磅大猩猩」英特爾?消息面上,據報導,英特爾已經與臺積電達成協議,預訂了臺積電明年18萬片6nm晶片。同時,AMD將7、7+nm晶片的訂單增加到20萬片,而得益於Intel和AMD的訂單,臺積電2021年上半年先進位程產能將維持滿載。在全球半導體業的歷史中,英持爾50年來都被視為是產業的龍頭。
  • 英特爾7nm製程有「重大瑕疵」,或將外包給臺積電代工,雙方從5nm/6...
    7nm 製程延宕量產比預期嚴重英特爾日前在投資人會議上表示,7nm 製程技術出現瑕疵,目前無法大量生產,整個量產時程要再落後 6 個月。等到 2023 年,臺積電已經量產3nm 製程了; 而臺積電製程技術藍圖演進到 3nm,意思是英特爾最大競爭對手 AMD 和 Nvidia 也具備 3nm 晶片產品的實力。
  • 臺積電:7nm晶片出貨達到10億顆,5nm正加速量產
    近日,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臺積電技術論壇上表示,7 nm出貨達到10億顆晶粒的裡程碑,5nm正加速量產,加強版5nm預計2021年量產,3nm則將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魏哲家表示,臺積電將持續成為客戶值得信賴的技術及產能提供者,7nm量產後已創下出貨10億顆晶片的裡程碑。
  • 臺積電和三星已經可以量產5nm晶片,為什麼x86不用5nm呢?
    被譽為「擠牙膏」的英特爾才讓10nm的製程技術應用在第十代的酷睿i系列處理器中,預計到2021年下半年推出的處理器才會開始全面改為10nm的製程。至於英特爾7nm製程技術原計劃是2021年推出,但因為開發進度無法順利推進,將會延後到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年初。
  • 英特爾招聘新架構師:7nm晶片或推遲
    據外媒報導,去年英特爾曾發出招聘啟事,來招聘CPU架構師以及研究員。英特爾希望這位架構師能夠帶領公司繼續研發7nm處理器核心和圖形處理器。此前的計劃中,英特爾希望7nm處理器核心於2020年上市。然而根據目前的新招聘計劃,英特爾將拉長10nm工藝續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