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節課講的主板晶片組是主板的核心,它相當於人的大腦。一個人大腦再發達,如果心臟不行,那也是很脆弱的。
大家都知道,人體是需要血液流通的,血液中含量有氧氣等成分,並且有其他的營養物質,可以維持人體的需求,而心臟的作用就是將血液推送到人體的各個位置。
那麼主板的心臟是什麼呢?就是它的供電部分。我們在《自學主板維修》中講過,主板的供電有CPU供電、晶片組供電、內存供電、顯卡供電等。其中以CPU供電最為關鍵,它的品質好壞,直接關係到系統的穩定性,作為電腦組裝技術人員來說,必須有一個較為深入的認識。
先從設計比較簡單的技嘉G41主板開始,CPU的供電一般就設計在CPU插槽的附近,大家看我手划過的這一個區域就是CPU供電電路。
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為CPU提供電能,保證它在高頻、大電流工作狀態下穩定地運行。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部分電路都有一些什麼。先看最大的黑色方塊,這是R60全封閉式電感。
圓柱形的是固態電容,這兩個基本元器件比較好認。
下面還有一些看上來做工不錯的元器件,它們是場效應管。
這三個都是配角,主角在哪裡呢?仔細找一找,它躲到了內存槽的旁邊。
ISL6312CRZ,從上面的標識可知它是美國Intersil公司生產的供電晶片,不要小看這麼一點點東西,它的內部可不簡單。CPU的供電完全由它管理,所以也叫做電源管理晶片。
眼力好的同學數一數ISL6312CRZ有多少個引腳,從這個標了1的位置往下逆時針數。因為它是一個正方體,四邊的引腳相同,我們數一邊就行了,1、2、3、4、5、6、7、8、9、10、11、12個,一共是48個引腳。
48個腳有45個腳上班,失業率還算比較低,不到7%。
這些工作的引腳有的連到主板電源供電,有的連到場效應管、電感、電容,也有的連到CPU。
當電腦一開機,CPU就會發通知給供電晶片的引腳,說要開工了。供電晶片得到消息後,向連接的場效應管發信號。注意哦,場效應管都是成組工作的,有的兩個一組,也有的三個一組。比如這裡是一個上管兩個下管為一組。
這個上管開,另兩個下管就關,另兩個下管開,這個上管就關。就這樣,不斷地循環開與關,把電能先存到黑色的電感中,旁的的電容就負責過濾雜質,然後把處理好的乾淨的供電送給CPU。
請大家動手實踐一下,找出主板上CPU供電的關鍵元器件,包括電感、電容、場效應管和供電晶片,並且記錄一下每種元器件的數量,我們下節課講主板供電相數要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