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少兒學國學已經成了一種趨勢,因為隨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讀書,尤其是讀國學經典書籍的重要性,國學可培養高尚人格,即「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成人養德」。
「幼兒養性」指的是為孩子奠定優美的人格。「童蒙養正」指的是用聖賢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養正」是指培養孩子端正的心性及行為習慣。此時也是孩子心性依然純淨,記憶力最強的階段。通過反覆熟讀,充分發揮其記憶力的特長,背誦最有價值的經典,在心性純淨時,常常耳濡目染於聖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經典的價值也將隨伴其人生成長,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克服人生逆境有著重要作用。「少年養志」是指鼓舞孩子追求崇高理想,培養遠大志向。「成人養德」指的是積累厚重的德行,以高尚的道德修養展開真實的生命旅程。每個階段都與國學思想有著密切關係,而幼兒養性正是其入門的門票。因此,抓好少兒國學教育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有很大幫助。
國學經典很多,少兒該讀哪些經典著作呢,我推薦以下這些:
1、《三字經》
《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具有通俗、順口、易記等特點。個人建議,《三字經》中間大段內容,長大以後自然會學到,不背也可以。
2、《弟子規》
《弟子規》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弟子規》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有些內容在今天沒有多少借鑑意義,可以選取一部分來讀。
3、《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這本書選取了120首古詩詞,都是名人名篇,內容淺近易懂,以律詩絕句為主,篇幅不長,適宜少兒學習。
4、《聲律啟蒙》
《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
5、《論語》
《論語》乃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追記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全文採用語錄體,章節簡短,每事一段,語句多警句形式,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的前二三字,《論語》內容廣博,涉及到政治、教育、禮儀、經濟、文學、天道觀,認識論等等,反映了孔子倫理體系最基本的思想,這個體系的核心是「仁」,實施「仁」的手段和途徑是禮。
6、《大學》《中庸》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中庸》是《禮記》的篇目之一,相傳為戰國時孔子之孫子思所作。「中庸」主張處理事情不偏不倚,認為過猶不及,是儒家核心觀念之一。全書集中講述性情與封建道德修養,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至誠無息」,將「誠」看作是世界的本體,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知方法。
王財貴主編的《學庸論語》將《論語》、《大學》和《中庸》這三本書合在一起,字體大有注音,很適合少兒閱讀。
7、《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絕大多數句子都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道經典,從廣義上來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讀懂,通過讀《增廣賢文》同樣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增廣賢文》還是諺語的選集。 這本書非常不錯,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
8、《道德經》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
9、《孟子》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策略和政治行動,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
10、《古文觀止》
該書所選的古文,均以散文為主,兼收韻文、駢文。先秦選的最多的是《左傳》,漢代選得最多的是《史記》,唐宋時代選得最多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的文章。選韻文十三篇,如《楚辭·卜居》,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杜牧《阿房宮賦》等,這些作品工於描繪,韻散結合,來加強聲情之美。散文則或記人或記事,有議論有寓言等。
怎麼學國學最有效?有條件的可以報國學班,在老師的帶領下系統專業地學習;如果父母能自己教,在家學也可以,有的家長教孩子背古詩時,採用的方法是一天背一首,這樣的方法容易前學後忘,不如每天定十五分鐘或半小時的時間來朗誦,開始父母教孩子讀,讀熟之後讓孩子自己讀,時間長了,自然就會熟讀成誦,讀完一段時間再複習,重複幾次以後就不會忘了。
想讓你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嗎?那就帶孩子一起學國學吧。播種一種好習慣,收穫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