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與騰訊公司籤署《「智稅」創新實驗室區塊鏈應用協作框架協議》,這是繼雙方共建「智稅」創新實驗室後,在「區塊鏈+稅務」應用領域合作的全新升級。
「智稅」創新實驗室成立兩年來在區塊鏈電子發票等應用中取得了突破和發展,新的協議提出將在更多涉稅及金融領域創新落地,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納稅人排長隊、辦稅程序繁瑣、重複或多頭報送涉稅資料」等問題,長期困擾著稅務局和納稅人雙方,成為稅務工作的痛點,深圳市稅務局希望通過新技術去解決這些痛點,提升稅務管理水平,為納稅人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彼時,騰訊在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領域已走在前列,其中區塊鏈技術已在金融、公益等諸多領域實現落地,且擁有穩定的區塊鏈團隊和自主研發的區塊鏈技術。
2018年5月,深圳市稅務局與騰訊公司共同建立「智稅」創新實驗室,其核心價值在於推動「稅企」雙方聯合,共同探索稅收科技創新之路,提升創新靈活度和維度,對稅務場景進行充分挖掘和賦能。深圳市稅務局局長張國鈞介紹,實驗室將基於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進行創新產品研發,探索稅收現代化建設,更快實現新技術向稅務生產力的高效轉化。
實驗室成立後新的技術應用方面,深圳市稅務局與騰訊公司多次研討溝通後,一致認為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點十分契合發票等稅務領域的應用需求。騰訊的技術能力可為合作夥伴提供區塊鏈基礎設施與行業解決方案。
「智稅」創新實驗室成立以來,相繼孵化出一批引領中國稅務現代化建設的科技創新項目,其中區塊鏈電子發票是實驗室的重點項目之一,這是國內首個「區塊鏈+發票」生態體系應用研究成果,也讓深圳納稅人率先體驗了區塊鏈帶來的技術紅利。
2018年8月,經國家稅務總局批覆同意,騰訊區塊鏈提供底層技術支持,深圳市稅務局上線了區塊鏈電子發票系統,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了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
針對傳統發票長久存在的虛開虛報等諸多問題,區塊鏈通過防篡改等技術特點,將發票的開具、流轉、報銷全流程上鏈,實現了「交易即開票」、「開票即報銷」、「發票即數據」,每一張發票都可查、可驗、可信、可追溯、可管控。
區塊鏈電子發票的推出,不僅改變了傳統發票的使用和管理模式,還在疫情中因為「非接觸式」特點,及時解決企業的「發票荒」,讓復工復產和生產生活更便利。
目前,區塊鏈電子發票的應用場景和企業範圍不斷擴大,惠及民生政務、公共運輸、金融保險、房地產等上百個行業。數據顯示,深圳市區塊鏈電子發票註冊企業已近2萬家,總開票量已超2800萬張。
在區塊鏈電子發票之後,基於已建成的稅務鏈,深圳市稅務局和騰訊公司進一步探索更多「區塊鏈+稅務」應用,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相繼上線了「深圳四部門信息情報交換平臺」、「自然人信息共享智慧平臺」、「稅務-產業聯盟鏈」和「區塊鏈破產事務辦理聯動雲平臺」。雙方聯手在「區塊鏈+稅務」創新應用中奠定了全國標杆地位。
「稅務-產業」聯盟鏈則能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稅務、金融的各類服務。企業可通過聯盟鏈實現批量發票查驗、一鍵申報區塊鏈電子發票,還能使用鏈上稅收數字錢包等功能。通過聯盟鏈,企業還可參與到稅收數據資產的市場應用中,提升企業金融服務效率。
合作再升級籤署區塊鏈應用協作加強版
「智稅」創新實驗室新的應用協作框架協議,更聚焦於區塊鏈技術在稅務領域的縱深應用,圍繞四大目標深化「區塊鏈+稅務」協作。包括擴大區塊鏈電子發票的應用深度和廣度;鞏固區塊鏈技術的領先優勢;推動其他更多涉稅業務的區塊鏈應用創新落地;共創「稅務-產業」聯盟鏈生態體系以助力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