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裡有數不勝數的美食,由此就能看出,中國人是非常會吃的,在今年疫情期間也能看出來了,即使大家都不出門,也照樣能做各種各樣的美食。民以食為天是我們都知道的,但後半句可能被很多人忽視了,那就是食以安為先。
國人雖然會吃,但可能吃的並不健康,《柳葉刀》發布的研究中,就能很好的證實這一點,中國是錯誤飲食思路的重災區,有20%的人死於吃錯飯!4個飲食錯誤,別再犯,接下來就具體跟大家介紹一下,望你沒有吃錯。
《柳葉刀》:中國是錯誤飲食思路的重災區
這項研究對於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飲食結構所導致的疾病和死亡風險進行了統計,其中有一個結果是:中國因為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負擔和死亡率在全球人口前20名的國家中排第一。
但是同樣在東亞的日本,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卻非常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說起長壽的國家,日本的排名也長年靠前。我國人到底有哪些錯誤飲食的思路,答案並不是很多人以為的脂肪和糖分,而在於以下這幾個。
說我們是飲食錯誤的重災區,誤會我們了嗎?坦白說,並沒有
月亮並不是國外的圓,雖這份期刊較為權威,但說成錯誤飲食的重災區,可能很多人並不以為然。但客觀地說,我們雖然愛吃,但稱不上「會吃」,吃的並不算健康。
就拿糖尿病來說,我國發病率排名世界第一,人數多達億人。而肥胖率明顯高於我國的美國,以及比我們還愛吃碳水化合物的日本,發病率都沒我們高。大家都知道,糖尿病被稱為吃出來的病,和飲食不當有很大的關係。從該病的發病率,略見一斑。
3個飲食錯誤,希望你別再犯
第1個飲食錯誤:太愛吃鹽了,攝入的鈉含量超標
在這裡主要跟大家說兩方面,一方面是國人每日的烹調用鹽量比較多,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每天攝入6克為宜,但有調查顯示,國人平均每日要攝入量超過了10克,可能一頓飯中的鹽就已經達到了一整天的量。
另一方面是國人比較愛吃醃製類食物,比如醃黃瓜、醃蘿蔔、醃肉、醃酸菜等,儲存時間長,想吃了隨時都可以吃,非常下飯。這些食物本身並不會損傷健康,但醃製時要加入大量的鹽,長時間醃製、儲存,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也會增多,而到了人體內就會變成亞硝胺,會增加得癌風險,跟胃癌、腸癌發病率升高有一定的關係。
第2個飲食錯誤:愛吃精細的米飯麵條等主食,全穀物吃得少
米飯、饅頭、麵條是國人最常吃的三大主食,口感比較好,但是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澱粉,升糖指數都不低,容易攝入過多的熱量,對於血糖高的人來說,其實並不適合長期吃。
而相比之下,像燕麥、蕎麥、粳米等粗糧雜糧,加工少,其實保留了更多的營養物質,尤其是維生素B和膳食纖維,常吃點對於保護血管和腸道有很大的好處,能防病。
第3個飲食錯誤:不愛吃水果
對於很多國人來說,飯更主要,水果可吃可不吃,想吃了就買點吃即可,按照每天攝入100克的水果的標準來看,中國人沒有達到及格線,水果攝入不足。
要知道,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跟多種維生素,維生素的抗氧化性強,對於保護細胞、增強免疫力有好處。建議大家要多吃水果,每天攝入的水裡量在250克左右為宜。
綜上所述,有研究和數據表明,中國是錯誤飲食思路的重災區,以上3個飲食錯誤,不知你有沒有中招?若有,請及時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