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前這些跡象,正在我國重演?你怎麼看?

2020-12-28 平說財經張平

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日本發生過一次著名的房地產泡沫事件。其結果,就是導致日本經濟發展連續近三十年停滯不前。幸好日本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就有大量的海外投資,每年通過海外投資的3萬億美元的回流,才使日本國民的生活質量沒受影響。再加上,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後,日本開始發展半導體材料、機器人等高新技術,不再依賴於房地產。從此日本人再也不敢投機炒作房地產了。

有了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前車之鑑,再看看國內房地產泡沫的現狀,很多專家擔心,我國正在重演日本房地產泡沫。其實,持有這樣的看法也並非空穴來風:第一,中國現在的房地產總市值,已經高達65萬億美元,約合450萬億人民幣,相當於歐盟、日本、美國等房地產市值的總和。而當年,日本東京的一個區房產總市值,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第二,我國居民和企業投資房地產的熱情空前高漲。普通中國家庭中的77%財產是房地產,剩下23%才是金融資產。這說明中國居民把未來都押在了房地產上面了。中國人的全民炒房,與當年的日本人也有一比,日本人不管有錢還是沒錢,都要貸款買房,日本人根本不相信房價會跌,在當時很多日本人看來,房價永遠是上漲的,不會下跌,投資房地產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第三,中國房價從1998年開始上漲到現在,平均漲幅從2000元/平米,漲到了10000元/平米。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價更是漲幅在10-15倍左右。而日本房價最初的時候,平均售價只有950萬日元,隨著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平均售價一度漲到1880萬日元,足足翻了近20倍。現在中國大城市的房地產泡沫一點也不比日本當年要少。

面對這種情況,國內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則表示: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卻後的準備,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現實。不過,我們認為,中國的房地產泡沫肯定會破,但是,更可能是軟著陸為主,硬著陸的可能性並不會很大。

首先,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破裂,主要是日本央行主動去刺破的。當時日本央行突然發現,由於實行的是超低利率政策,導致海外流入的資金都借日本央行的錢在炒作房地產,這樣的結果是投資風險很大,為了控制房地產泡沫,日本央行連續幾次加息,這樣才把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給刺破了。而國內的房地產雖然也有泡沫,但是很多地方實行了房地產調控,又是限購,又是限售,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房價的大跌或大漲,未來大城市房價會逐步實行「軟著陸」。

再者,當年日本房價上漲,主要是外面遊資進來投機炒作,因為1985年廣場協議籤訂之後,日元就開始進入升值通道,從1:240,一路升值到1:120,大量外資進入日本炒房,既賺取了日本房價上漲的利潤,又獲得了日元升值的好處,真可謂是一箭雙鵰。而現在國內的房地產市場虛假繁榮,主要是貨幣政策過於寬鬆。如果貨幣政策持中性,房價一下子跌不下來。

最後,中國決策層對房地產泡沫高度重視,一直提出「房住不炒」的觀點,社會各界也紛紛響應。在決策層高度關注之下。一些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泡沫很可能會出現大幅下跌,但是熱點城市高房價肯定會緩慢下跌,用幾年的時間,房價再逐步回歸居住屬性,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鈎。而且,熱點城市房地產下跌要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都已經做了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相信房價泡沫硬著陸的概率並不大,緩慢下跌逐步回歸居住屬性,這種情況極有可能發生。

從目前來看,我國現在正在上演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前的情況。這裡既有全民槓桿炒房,又有中國房地產總市值全球最高。再加上日本房價漲幅與中國現在的漲幅差不多。不過,大家也不用過分擔心,當然日本房地產是日本人主動刺破。同時,當年炒房主力是遊資進來,容易造成大起大落。更關鍵的是,國內的房地產是由調控進行的,房價都受到限購、限售的控制,熱點大城市房價大漲或大跌的概率並不大,會逐步恢復到居住屬性。

相關焦點

  • 樓市泡沫「破裂」前夕,日本的這些現狀正在我國上演?讓人捏把汗
    文:周周 關於房地產泡沫,近年來一直是許多專家討論的話題,之前許多專家說,我國樓市沒有泡沫,隨著房價的虛高和房產過剩這兩個問題的逐漸激化,專家們也就不得不承認我國房地產存在泡沫了。
  • 「樓市泡沫破裂」前夜,日本曾出現的「這些現狀」正在我國上演?
    日本在90年代初,曾出現因「房地產泡沫破裂」而產生的經濟大蕭條,一度讓這個昔日亞洲龍頭黯然失色。在泡沫破裂前,日本樓市異常繁華,很多人都指望靠房地產一夜暴富。
  • 樓市泡沫「破裂」前是什麼樣子?日本是這樣,中國房市也需警惕?
    當下,無論是普通的個人,還是一些與房地產無關的企業以及上市公司,都難以抗拒投資房地產所產生的豐厚回報,因此紛紛湧向房地產行業,希望自己也能分到一杯羹。由於這些群體不斷「添柴扇風」,房地產這把火越燒越「旺盛」。結果我們大家都看到了,房子越建越多,房價也一路水漲船高。面對高房價,近9成的購房者不得不依靠貸款買房,導致房地產槓桿率居高不下。
  • 上世紀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從瘋狂到崩盤,都經歷了什麼
    我們知道,上世紀90年代初,金融危機爆發前夕,日本的經濟泡沫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股市和房地產買賣達到瘋狂的地步。 有多瘋狂呢?一套在今天都只能賣900萬日元的公寓,當年卻以16.5億日元的價格成交,最終,金融危機爆發,股市和房市泡沫破裂,數萬破產的日本平民走上了天台。
  • 地產泡沫破碎前,日本人竟這麼有錢!反觀我國現狀,令人擔憂
    早稻田大學的教授田部昌澄,曾在他的文章中說道,「其實,中國正在經歷1971—1989年左右日本走過的那段歷程」。 結合眼下的中國樓市,很多人不禁會問,我們是否正在重演日本的悲劇呢? 泡沫經濟下的日本人,上一秒紙醉金迷,下一秒負債纍纍 1985年9月22起,由於英美德法日這五國在紐約廣場飯店籤訂了一份五國幹預外匯市場的協議,這就是著名的「廣場協議」!
  • 警惕房地產泡沫被動破裂的連鎖反應
    即使師出有名,出臺順理成章的空置稅,也是未能出臺,其背後的原因就是決策層怕像房產稅或者空置稅的出臺,會主動刺破泡沫,直接導致國民經濟的大倒退。決策層想著的是通過政策這個有形之手,不斷壓制泡沫的進一步擴大,當泡沫擴大速度過快的時候,壓得緊一些,如果泡沫萎縮甚至要破裂的時候,會放鬆一下。其目的是控制房地產泡沫有序地按照管理決策層的要求進行擴大。
  •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為什麼日本痛定思痛,主動刺破房地產泡沫?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過房地產泡沫,而且這個房地產泡沫都給所在國的經濟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以至於人們談起它都會有談虎色變的感覺。房地產泡沫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就像胎兒分娩是孕婦的陣痛,並沒有那麼可怕;只要科學、冷靜去對待,完全可以走過危機,迎來新生。我們不妨看看當年的美日是如何對待氣勢洶洶的房地產泡沫的。
  • 當年日本房價「崩盤」,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如果房價真的存在大量泡沫,那麼房價的持續上漲就會導致泡沫破裂。」不久前北大教授董志勇也直言,「不要任何時候都汙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因為房地產市場仍然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他們有很多困難,但目前為止個人覺得並沒有泡沫。」無獨有偶,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更是不止一次發表言論稱,「中國到處都是高樓大廈,看一看樓價,那些錢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 當年美國和日本為何擠破房地產泡沫,而不是不惜一切代價保房價?
    我國自住房貨幣化改革以來,伴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房地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價格飆升之勢,甚至遠遠超出了老百姓的負擔能力。雖然近年來政府在有意調控、限制,但房地產市場仍有很大的潛在風險。 當前,房地產去庫存已成為我國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目標。雖然政府連續降低房貸首付比例、上調公積金存款利率,但效果並不明顯,地產泡沫仍然很大。
  • 房地產的泡沫 一戳就破!
    美國佛羅裡達地產危機是有記錄的第一次房地產泡沫,其後日本、東南亞都未能擺脫,而最近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機也是源自於美國的地產泡沫。 這些危機都有什麼共性值得留意?我們能有哪些反思?現在一起回顧這四次地產危機。
  • 透過當年美國日本刺破房地產泡沫的舉措,我們從中得出什麼啟示?
    日本擠破房地產泡沫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房地產崩盤後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經濟長期滯漲和由此帶來的「失去的三十年」; 當年日本城市化進程促進了住房需求的大幅度增長,大量資金湧入到了日本房地產行業中。
  • 我國現在的樓市和當年日本樓市很像,那麼,結果會不會一樣
    ,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參與到了房地產的開發當中了,幾乎所有的老百姓都在爭前恐後的投身到炒房之中了,日本當年的資金幾乎全部都湧入到樓市當中了,炒房賺錢實在太容易,日本房價最高峰時,僅僅東京的房產總值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日本和歐洲。
  • 張平:中國現階段房地產到底有沒有泡沫?
    只是不同的城市,泡沫的程度不同而已,大城市泡沫深重,多數百姓買不起房,而中小城市房價泡沫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但與幾年前相比,房價也有翻倍漲幅。中國房地產肯定有泡沫,只是在人為的將泡沫儘可能的往後延遲,大家都希望發生奇蹟,能讓這個泡沫一直不要破裂。
  •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到銀行存錢還要手續費
    日本從1991年,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直接從全球經濟第二掉下來了,到了2010年的時候,我國經濟成為全球第二,日本有努力衝到現在的第三。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日本從2016年開始,就是負利率了,負利率什麼意思,就是你去銀行存錢,不但沒有利息,還要給銀行手續費。
  • 日本大鱷出售4.5萬億資產,折射出3大問題!網際網路泡沫破裂重演?
    彼時,馬雲只有6分鐘的時間向孫正義介紹阿里巴巴,「我們沒聊收入,甚至都沒聊商業模式,我們就談論了我們分享的願景,這事情就很快拍板了」,當年的馬雲對外公開道。早年孫正義在接受採訪時感嘆:「網絡上,一切東西變化都太快了,所以你不能走尋常路。」這句話用在軟銀「押寶」阿里似乎十分貼切。2000年,阿里巴巴的電商還只是一個B2B業務,但孫正義在跟馬雲談了6分鐘後就果斷出手投資、並且股份持有時間超過18年,即便中間遇到科技股泡沫破裂以及阿里巴巴上市,軟銀都沒有拋售,這又何嘗不是「勇者之智」。
  • 看完日本樓市崩盤前現狀,再反觀中國樓市現狀,買房人捏把汗!
    從這些年來中國住房貸款的變化來看,中國90%的人通過貸款買房。實際上,這是房地產泡沫最直接的寫照。 在分析了中國房地產泡沫的現狀之後,如果再來看一下日本泡沫破滅前夕的情況,甚至不禁要「捏把汗」!
  • 為什麼當年日本要刺破房產泡沫,如果堅持「保房價」會怎麼樣?
    其實,很多發達國家的房地產市場幾乎都曾經歷過「巔峰」,尤其是日本、美國等國家,但當房地產出現了巨大的泡沫之後,並沒有哪一個國家選擇「保房價」,這是怎麼回事呢? 對此,有業內人士對此進行了解釋,就是假如一隻鱷魚咬住了你的腳之後,這時如果你試圖用手去掙脫你的腳的時候,鱷魚可能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換個角度來看,如果被咬住的人越掙扎,可能被咬住的就更多。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如果被鱷魚咬住了一隻腳之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只有這樣損失可能才是最小的,並且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 房地產泡沫如何產生?美國和日本過去不惜一切代價保房價?
    我國自住房貨幣化改革以來,伴隨著城市化的進程,房地產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改革開放40年間,我們最能體會到的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價格飆升,房價甚至遠遠超出了老百姓的負擔能力。雖然,近些年來政府在有意調控限制,各地方也出臺了限購政策,並且在未來國家還有可能收取第二套房產稅或豪宅稅,但房地產市場仍然有很大的風險。如今,房地產去庫存已成為我國供給測結構的重要目標,雖然政府連續降低房貸首付比例,上調公積金存款利率,但效果並不明顯,房地產泡沫仍然很大。房地產泡沫是怎麼產生的?
  • 北方城市房價紛紛跳水,且規模在不斷擴大,離泡沫破裂還有多久?
    近日,相關機構11月份的百城房價又出爐了,從這份房價表中我們可以看出,11月份房價下跌的城市有156個,較10月份增加了32個,從此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房價下跌的趨勢正在擴大。在這些房價下跌的城市中,其中一多半是來自於北方,並且在這些新增的城市中,也主要來源於北方。在2019年數據寶發布的《2019年320個城市房價排行榜》中,房價最低的10個城市均是來自北方。
  • 房地產「過熱」?曾經日本「樓市崩盤」現狀在我國上演?專家表態
    而在我國相對的一個國家:日本,在90年代初期的時候,曾經發生了「房地產泡沫」事件,讓整個日本的經濟迅速崩退了幾十年,一時間進入了經濟大蕭條下,很多人的經濟紛紛「崩盤」,也有很多日本老百姓紛紛破產,因為他們都將自己一輩子的積蓄投入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