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日本發生過一次著名的房地產泡沫事件。其結果,就是導致日本經濟發展連續近三十年停滯不前。幸好日本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就有大量的海外投資,每年通過海外投資的3萬億美元的回流,才使日本國民的生活質量沒受影響。再加上,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後,日本開始發展半導體材料、機器人等高新技術,不再依賴於房地產。從此日本人再也不敢投機炒作房地產了。
有了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前車之鑑,再看看國內房地產泡沫的現狀,很多專家擔心,我國正在重演日本房地產泡沫。其實,持有這樣的看法也並非空穴來風:第一,中國現在的房地產總市值,已經高達65萬億美元,約合450萬億人民幣,相當於歐盟、日本、美國等房地產市值的總和。而當年,日本東京的一個區房產總市值,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第二,我國居民和企業投資房地產的熱情空前高漲。普通中國家庭中的77%財產是房地產,剩下23%才是金融資產。這說明中國居民把未來都押在了房地產上面了。中國人的全民炒房,與當年的日本人也有一比,日本人不管有錢還是沒錢,都要貸款買房,日本人根本不相信房價會跌,在當時很多日本人看來,房價永遠是上漲的,不會下跌,投資房地產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第三,中國房價從1998年開始上漲到現在,平均漲幅從2000元/平米,漲到了10000元/平米。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價更是漲幅在10-15倍左右。而日本房價最初的時候,平均售價只有950萬日元,隨著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平均售價一度漲到1880萬日元,足足翻了近20倍。現在中國大城市的房地產泡沫一點也不比日本當年要少。
面對這種情況,國內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則表示: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卻後的準備,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現實。不過,我們認為,中國的房地產泡沫肯定會破,但是,更可能是軟著陸為主,硬著陸的可能性並不會很大。
首先,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破裂,主要是日本央行主動去刺破的。當時日本央行突然發現,由於實行的是超低利率政策,導致海外流入的資金都借日本央行的錢在炒作房地產,這樣的結果是投資風險很大,為了控制房地產泡沫,日本央行連續幾次加息,這樣才把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給刺破了。而國內的房地產雖然也有泡沫,但是很多地方實行了房地產調控,又是限購,又是限售,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房價的大跌或大漲,未來大城市房價會逐步實行「軟著陸」。
再者,當年日本房價上漲,主要是外面遊資進來投機炒作,因為1985年廣場協議籤訂之後,日元就開始進入升值通道,從1:240,一路升值到1:120,大量外資進入日本炒房,既賺取了日本房價上漲的利潤,又獲得了日元升值的好處,真可謂是一箭雙鵰。而現在國內的房地產市場虛假繁榮,主要是貨幣政策過於寬鬆。如果貨幣政策持中性,房價一下子跌不下來。
最後,中國決策層對房地產泡沫高度重視,一直提出「房住不炒」的觀點,社會各界也紛紛響應。在決策層高度關注之下。一些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泡沫很可能會出現大幅下跌,但是熱點城市高房價肯定會緩慢下跌,用幾年的時間,房價再逐步回歸居住屬性,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鈎。而且,熱點城市房地產下跌要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都已經做了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相信房價泡沫硬著陸的概率並不大,緩慢下跌逐步回歸居住屬性,這種情況極有可能發生。
從目前來看,我國現在正在上演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前的情況。這裡既有全民槓桿炒房,又有中國房地產總市值全球最高。再加上日本房價漲幅與中國現在的漲幅差不多。不過,大家也不用過分擔心,當然日本房地產是日本人主動刺破。同時,當年炒房主力是遊資進來,容易造成大起大落。更關鍵的是,國內的房地產是由調控進行的,房價都受到限購、限售的控制,熱點大城市房價大漲或大跌的概率並不大,會逐步恢復到居住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