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患卵巢癌 最近又患乳腺癌 為什麼癌症總是偏愛她?

2021-01-06 紅網

紅網時刻6月4日訊(通訊員 馮芳 任鬥)來自湖南益陽的王女士可謂一個不幸接著一個不幸。原來,15年前的夏天,王女士才剛剛生完第二個孩子不久,卻意外地發現自己的肚子又明顯的大了起來,好像又懷上了孩子似的,可是,上月明明還有「大姨媽」的啊,於是,趕緊去當地醫院看了看,這B超檢查一看啊,滿肚子的腹水,可是這腹水又是如何來的呢?通過將腹水抽出來分析化驗及其它檢查,王女士是患上了卵巢癌。於是,經過化療,手術,再化療,王女士總算是平安地度過來了。

最近,她無意中摸到自己右側乳房上長了一個鴿蛋大小的腫塊,雖然還比較硬,但也算是光滑,有了上次患癌的經歷,王女士趕緊來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求醫,找到腫瘤科主任唐三元,通過仔細詢問病史,唐三元推測,王女士可能是體內攜帶有BRCA1/2基因突變,才使得她獲得了癌症的青睞,先是患上了卵巢癌,接下來又患上了乳腺癌。

接下來還是需要化驗檢查證實的。首先,唐三元為其做了個乳腺腫塊的穿刺活檢,證明了是乳腺癌的判斷,是第二原發腫瘤,排除了卵巢癌轉移的可能,關鍵是通過對王女士進行基因檢測,發現她真的攜帶有這種基因突變,於是,總是被癌症青睞的原因找到了。

為什麼攜帶有BRCA1/2基因突變就容易發生二重癌呢?唐三元解釋,人體在從出生、成長走向衰老的過程中,總是有細胞在不斷的凋亡死去,這是一種正常的新陳代謝。但是也有少數細胞會受到各種攻擊比如說電離輻射等,導致細胞內的DNA損傷,因為正常細胞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因此不至於發生癌症;BACA基因就好比是人體的細胞修復工程師,她如果正常的話,機體是暫時不會發生癌症的,但是當BRAC基因一旦發生突變的話,那麼,她就能夠導致某些受到損傷的細胞,不能被修復,從而發生惡性腫瘤。換句話說,就是人體的這種自我修復的能力受到了損傷破壞,從而發生了癌變的!因為攜帶有這種致癌基因,所以才使得王女士先後患上了兩種惡性腫瘤,萬幸的是,幸虧發現及時,及時地將乳房的腫塊切掉,才使王女士避免了更加嚴重的後果的。

那麼,哪些癌症需要懷疑是不是攜帶有這種基因突變呢?唐三元進一步說,對於任何一個年輕的卵巢癌患者或者是乳腺癌患者,都有必要懷疑到攜帶有這種基因突變的可能,特別是如果她的一級親屬也患有乳腺癌或者是卵巢癌的話,更加有必要作這個基因檢測。因為,攜帶有這個基因的話,會使得卵巢癌或者是乳腺癌的發病年齡提前10年以上。所謂的一級親屬,指的是患者的媽媽,姨媽或者自己的同胞姐妹。

聽了唐三元的話,王女士回想起來,果然想起她自己有個姐姐也患有乳腺癌,原來可能是這個惡魔基因在體內的,我也讓她來測一測吧。

「絕大多數癌症是散發的,但是也有少數癌症是攜帶有某種特定基因突變而導致的,攜帶有這種基因的人,往往發病年齡偏早,而且容易發生二重癌。」唐三元說,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及時進行基因篩查,提早進行幹預,是有可能避免二重癌症發生的。

相關焦點

  • 乳腺癌+卵巢癌 38歲的她為何一年內患上兩種癌
    一年之內,先查出乳腺癌,接著又查出卵巢癌。劉女士躺在浙江省中醫院盆腔腫瘤中心病床上,始終想不明白為何自己會連連被「癌魔」盯上。所幸,經進一步檢查確定,這兩種癌都為原發癌,預後不至於像轉移癌那麼糟糕,她至少還有手術治療的機會。先後出現兩種原發癌,臨床上稱為「雙原發癌」。
  • 狗患癌症可以預防嗎?
    癌症是寵物愛好者聽到的最可怕的話之一。現在的寵物主人正為寵物們提供著越來越多的照顧:更好的食物、穩定的疫苗、定期體檢和牙齒護理等等。雖然寵物看起來比人類活得更滋潤些,但卻遠沒有我們活得長久。尤其是惡性疾病也威脅著它們本就不長的生命,比如癌症。
  • 家人患乳腺癌,親屬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乳腺癌如今已經成為全球第一的「紅顏殺手」。根據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每年以3%的速度迅速增長,每年的新發病例約28.2萬。
  • 女子用42年強生爽身粉患卵巢癌 強生被判賠近28億
    ▲強生公司生產的嬰兒爽身粉 圖據強生公司官網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8月21日報導,美國洛杉磯陪審團宣布,因未告知消費者使用爽身粉可能會引起癌症的潛在風險,強生公司須向一名因使用其嬰兒爽身粉等含滑石粉衛生用品而患卵巢癌的婦女埃切維裡亞
  • 警惕家族性癌症!爸爸妹妹腸癌,44歲姐姐一查也不好 大姐卵巢癌,兩...
    大姐查出卵巢癌兩個妹妹都查出高危基因除了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也有「家族聚集」發病的現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副院長程曉東主任醫師提醒,如果家族裡有女性患乳腺癌、卵巢癌等和遺傳因素相關的疾病,其他家族成員應根據自身的年齡等因素,增加相關部位的超聲及其他影像檢查,必要時結合基因篩查的結果,採取相應的措施,以便於提前預防。
  • 一家三代接連患癌,癌症遺傳嗎?
    據媒體報導:5年前,67歲的泉州人老林得了食管癌,不到4個月就去世了。今年9月,他的兒子大林也得了食管癌。他提醒家人做個體檢,結果,41歲的侄兒小林也被查出癌前病變。 癌症遺傳嗎?為什麼一家人都患癌?
  • 超25萬人研究數據顯示,口服避孕藥可預防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
    與卵巢癌相比,子宮內膜癌更為常見,由於其早期易發現,症狀更明顯,因此死亡率較低。然而,卵巢癌對女性來說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通常只有在卵巢癌擴散到其他部位後才被發現,是一種隱蔽性很強的癌症。近日,發表在Cancer Research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口服避孕藥可預防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停藥後,保護效果依舊會持續數十年。
  • 因患癌症去世的明星,她曾是傳奇人物,她演的劇深入人心
    因患癌症去世的明星,她曾是傳奇人物,她演的劇深入人心生老病死這件事可以說是人生的常態了,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但是卻有很多的人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患上了癌症去世,讓不少的人都非常惋惜。像在今年的10月25號的時候,我們非常喜歡的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了,這件事情讓很多的網友都非常的不相信,讓很多觀眾都非常的傷心,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娛樂圈裡有哪些明星是因為癌症去世的。
  • 癌症治癒後,為何不到兩年,又患上別的癌症?多次得癌是運氣差?
    李玉是一名乳腺癌患者,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婦科腫瘤,她在2018年確診,並且是乳腺癌晚期,經過積極充分的治療後,腫瘤被成功切除,然而,在還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乳腺癌腫瘤再次出現,同時還在肝臟部位也發現了腫瘤,得知這個結果後,李玉完全蒙了,雖然自己患的是晚期乳腺癌,但在手術後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癌症不僅復發,還轉移到了肝臟部位
  • 20張癌症人體地圖,告訴你致癌真相
    相關調查資料表明,我國目前每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均在8-10克左右,而愛吃鹹菜的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達到了15克以上,遠遠超過需要量的標準。前段時間JAMA發表過文章,對中國人近10年來食鹽攝入量進行了一個調查統計和回歸分析,結果相當不容樂觀。除了癌症之外,過量攝入鹽對心腦血管和代謝類疾病有不弱於糖的貢獻。看來除了控糖,控鹽也應該被重視起來。
  • 六旬老伯胸部摸到硬物 一查竟是患上了乳腺癌
    六旬老伯胸部摸到硬物 一查竟是患上了乳腺癌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21 07:33    最近這段時間,廣東佛山64歲的李先生(化名)因為自己右側胸部乳暈的位置有一個明顯的硬物,所以來到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求醫。
  • 她是這樣「瘋狂」預防的
    在她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她的媽媽和3位姨媽都在40多歲時患上了乳腺癌;還有1位姨媽,被診斷出卵巢癌。 Cassie的媽媽和1位姨媽接受了BRCA基因突變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不過BRCA基因也會發生變化或突變,使它們無法正常工作,這增加了人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其它癌症的風險。
  • 這6種癌症有家族聚集性!家裡有人患癌,一定要小心!
    癌症確實存有家族遺傳聚集現象!就拿我們熟知的歌手梅豔芳來說,她2003年不幸因宮頸癌去世。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梅豔芳兄妹4人都患上癌症,她的姐姐梅愛芳也是因為宮頸癌2000年去世。梅豔芳和姐姐梅愛芳同是宮頸癌宋美齡其實也是一位癌症患者,曾患乳腺癌。不為人知的是,宋家兩代人竟然有6個癌症患者!
  • 放療室女「超人」,當乳腺外科醫生患了乳腺癌,記錄生活中小幸福
    事實上,這並非莉茲第一次在出現在公眾視野,早在2015年她就登上過TEDx,向人們展示了一個乳腺外科醫生在得知自己身患乳腺癌之後的心路歷程,並鼓勵更多癌症患者——每天記錄下生活的一些小美好,並活在當下;哪怕是在患癌症的時候,你仍然可以玩得很開心,而且每個人都應該打扮得漂漂亮亮。
  • 患上乳腺癌後開發AI診斷模型,這位MIT女科學家獲得AAAI首屆百萬...
    但是作為一位AI領域的科學家,Barzilay又給自己提出了第三個問題:為什麼乳腺癌不能更早早診斷出來呢?根據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統計,乳腺癌,作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也是死亡人數最高的。幸運的是,她的治療很成功。在治療過程中,她發現醫療團隊在治療護理方面已經做得很好了。
  • JCI:研究揭示年輕人體內的乳腺癌致癌基因
    2020年5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過去的20年中,我們對遺傳性疾病的了解有了飛躍性的發展,並且發現了一些遺傳性基因變異,可能會導致癌症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知道人類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變可能導致癌症的發展,對於卵巢癌和乳腺癌尤其如此。
  • 腫瘤防治宣傳周 | 吳小華:關注女性健康「沉默殺手」——卵巢癌
    時值腫瘤防治宣傳周,在由中國癌症基金會和醫學界傳媒主辦的「2020癌症防治在行動」大型公益活動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吳小華教授在卵巢癌防治方面為我們做了精彩的介紹。預防篇一、目前卵巢癌患者診療現狀如何?卵巢癌發病率佔女性生殖系統腫瘤第三位,但致死率居女性生殖系統腫瘤之首位。
  • 看血型就可以預測癌症?如果你是這兩種血型,那要留意了
    具體而言,與非A血型人群相比,A血型人群患癌風險的增加體現在:胃癌(18%)、胰腺癌(23%)、乳腺癌(12%)、卵巢癌(16%)和鼻咽癌(17%)。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一項研究發現,整體上ABO血型與乳腺癌發病率之間無明顯關聯,但在白種人中A血型人群患乳腺癌的風險升高。但A血型人群患肝細胞癌的風險似乎更低。另外,ABO血型可能也是腫瘤生存率的預測因子。
  • 從腹痛到癌症僅3個月!專家:身上出現這些信號,多半是癌症前兆
    忽視腹痛,3個月後查出癌症晚期57歲的張女士,前幾年剛退休,本想好好放鬆一下,到處旅旅遊,享受一下天倫之樂。可突然一個「晴天霹靂」,把張女士擊垮了:她檢查出患了卵巢癌,而且已經到了中晚期!3個月前,張女士開始感覺有點腹痛,她以為是吃壞了肚子,於是就從藥店買了點消炎藥服用。服藥後,她感覺疼痛有所緩解,也就沒太當回事,就和朋友一起去旅遊了。之後,張女士每次感覺腹痛,都會自行在藥店買藥吃來緩解,直到上個月中旬,她的腹痛越來越嚴重,且總有排便的感覺,這才在家人的陪伴下到醫院就診。
  • 慢生活·健康|28歲女子用雌激素養顏患上乳腺癌 這些高危因素要注意
    年僅28歲的張女士一臉疑慮,怎麼都不相信自己會患上這種病。醫生了解她的情況後分析,這可能與她長期食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有關。 張女士說,自己平時比較注重保養,聽說雪蛤能夠美容養顏,便讓朋友代購了一些,服用一個月後,張女士感覺她的皮膚比以前更有光澤了,自此,她對這類美容保健品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