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AI,邊緣計算按下升級鍵

2020-09-29 中國電子報

在5G浪潮的驅動下,智能設備、自動駕駛、VR/AR、智能製造等對於實時性、本地性有著較強需求的場景日益豐富,邊緣計算應運而生,有效提升了用戶體驗。但是,隨著強實時數據量的迅速攀升,且數據形態更加多元,邊緣計算面臨的技術挑戰更加複雜。在這一趨勢下,融入AI能力的智能邊緣計算應勢而起。

邊緣計算智能化升級

在IoT時代,海量設備將接入網絡,進行數據採集和用戶交互。在5G和AI的乘數效應下,數據的「量」和「質」都發生了改變。

其中,「量」的變化有兩個維度。一方面,數據量呈現指數級增長;另一方面,有實時性要求處理的數據迅速上升,對於將雲處理的數據下沉到邊緣提出要求。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將增長至270億個,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1000億臺,全球數據總量預計2025年將達到163個ZB,而未來超過70%的數據和應用將在邊緣產生和處理。

而「質」的變化,體現在數據形態上。從PC時代到移動時代再到IoT時代,數據類型也從結構化數據、圖形數據發展到多媒體數據,再到描述AI的元數據。在AI應用中,數據不僅僅被簡單的存儲、傳輸,其價值也需要深度挖掘。這就要求數據必須靠近信息源,進行本地化的智能分析與預處理。

「新型終端設備的數據產生要做預處理和消化。消化指的是做一些過濾,哪些往後臺傳,哪些要處理,哪些處理完要傳到前端設備,這個過程必須在邊緣側完成。可以說,邊緣計算非常重要,是真正支持萬物智能化的關鍵點。」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在近期召開的「未來智能邊緣計算論壇」上表示。

智能邊緣計算是對邊緣計算的智能化升級。宋繼強表示,智能邊緣、AI和5G是真正實現數據價值的關鍵技術轉折點,三種技術將加速突破和融合,成為智能世界的新型基礎設施,驅動各行各業新一輪的智能創新。」

「邊緣計算強調的是計算發生的位置,是在雲的邊緣、網絡的邊緣還是設備的邊緣。智能邊緣計算是將智能處理能力載入邊緣計算,它不是對數據進行處理、過濾或者是簡單的分析,而是將AI能力融入其中。」宋繼強在接受《中國電子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邊緣計算是一種場景眾多且高度差異化的計算模式。除了計算發生的位置,與設備的距離(是有距離還是集成在設備上)、用途、環境,都對邊緣計算的架構體系有著不同的要求。要高效處理多樣化的數據,並將相應數據存儲在邊緣的不同位置,需要效能更高的計算、存儲和連接。

應用潛能逐步彰顯

2020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成為全球經濟的兩條主線。在此期間,人與信息接觸的方式發生了改變,推動數字經濟進一步向智能經濟演進。遠程辦公、在線醫療、在線教育等智能應用井噴式發展,對智能的需求前所未有。

在接受《中國電子報》採訪時,宋繼強表示,智能邊緣計算將在智能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有著充足的發揮空間。

在遠程教學和遠程辦公中,由於傳統的網絡基礎設施存在不平均的情況,以及缺乏智能化處理機制,通常會將所有用戶的信息等同傳輸。但是,不同場景下的信息傳輸和處理存在差異性。例如,在會議講話中,語音信息和臉部、手勢的視覺信息相對重要,其他的信息屬於缺乏變化或是次要元素。

「如果有智能邊緣計算,可以對輸入的視頻信號進行差異化的編碼。傳輸過程的總信息量沒有丟失,但是需要的數據量大幅度降低。」宋繼強表示。

車路協同也是一個典型的邊緣計算場景。交通路口等車輛工作環境包含大量高傳輸量的高清視頻傳感器、延時很低的雷達等,除了數據導入和簡單的過濾之外還需要AI處理,實現發現問題、做出決策並執行的流程。

「交通路口可以在幾個方向上都有攝像頭,把攝像頭的數據放在邊緣,將車和人三維重建到場景中,並實時跟蹤其速度和軌跡。如果有足夠的計算量,就可以提前預測碰撞。這些都是邊緣計算才能做到的。」宋繼強向本報記者表示。

機器人是智能邊緣計算的典型用例,英特爾一直通過產學研合作的方式推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推進基於5G的雲邊端一體化部署,機器人更加智能化,自主感知和決策能力增強。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邊緣計算(Edge AI)?
    翻譯:雷鋒字幕組(wiige)邊緣AI發源於邊緣計算。邊緣計算也稱為邊緣處理,是一種將伺服器放置在本地設備附近網絡技術, 這有助於降低系統的處理負載,解決數據傳輸的延遲問題。這樣的處理是在傳感器附近或設備產生數據的位置進行的,因此稱之為邊緣。邊緣計算的發展意味著邊緣人工智慧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各行各業莫不如是,特別是在降低處理延遲和保護數據隱私這方面。本文將探討邊緣AI的影響,為什麼重要,及其常見用例。什麼是邊緣AI?邊緣AI是指在硬體設備上本地處理的AI算法,可以在沒有網絡連接的情況下處理數據。
  • 戴爾為新基建按下「快進鍵」
    在此背景下,7月10日,戴爾科技集團正式在中國市場發布Power家族系列新品,涵蓋了從邊緣計算到核心數據中心再到雲計算的一站式、端到端的全面解決方案,由此為客戶提供了實現數位化轉型「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架構,可以說為提速「智能化」,賦能「新基建」和企業數位化轉型貢獻出了更高的價值。
  • 邊緣計算+人工智慧=?
    但是,隨著強實時數據量的迅速攀升,且數據形態更加多元,邊緣計算面臨的技術挑戰更加複雜。在這一趨勢下,融入AI能力的智能邊緣計算應勢而起。邊緣計算的智能化升級在IOT時代,海量設備將接入網絡,進行數據採集和用戶交互。在5G和AI的乘數效應下,數據的「量」和「質」都發生了改變。
  • 縉雲:按下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快進鍵」
    積極推進 主動對接 按下縉雲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快進鍵」縉雲將堅持用好「問海借力」金鑰匙,找準定位、主動融入,努力使縉雲成為閔行科技成果的轉化地、產業協作的承載地、感受生態的體驗地,與閔行區攜手共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5G時代的邊緣計算
    隨著我國5G發展按下「快進鍵」,邊緣計算成為助力5G、賦能千行百業的關鍵詞之一。北京交通大學宋飛教授表示,物聯網、車聯網帶來的新型服務模式迫切需要5G以極低的時延處理海量的數據,為了更加靠近終端用戶及其設備,讓用戶獲得更高的內容分發效率,邊緣計算技術應運而生。其實,在實際應用中,邊緣計算一點都不「邊緣」,未來在工業製造、交通運輸、衛生醫療、能源電力等領域,邊緣計算都將發揮重要作用,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
  • AI 與邊緣計算結合的雙向優化
    在面向物聯網、大流量等場景下,為了滿足更廣連接、更低時延、更好控制等需求,雲計算在向一種更加全局化的分布式節點組合形態進階,邊緣計算是其向邊緣側分布式拓展的新觸角。同時,經過處理的數據從邊緣節點匯聚到中心雲,雲計算做大數據分析挖掘、數據共享,同時進行算法模型的訓練和升級,升級後的算法推送到邊緣,使邊緣設備更新和升級,完成自主學習閉環。對於邊緣AI總體來說,核心訴求是高性能、低成本、高靈活性。
  • 邊緣計算向智能邊緣發展
    翻譯自——enterpriseai 雲計算能力從數據中心擴展到某種非定形的網絡邊緣(定義為連接的設備、設備或網絡網關),而且這種程度已經超過了邊緣計算的範疇。隨著人工智慧的加入,邊緣雲計算正在接近所謂的「智能邊緣」的東西,這是一種可以根據應用程式實現的結構,同時結合了人工智慧、超大規模服務、低延遲、高帶寬連通性和安全的IT服務。
  • 雲+AI融合走向縱深 金山雲按下企業智能化轉型加速鍵
    雲與AI深度融合,已經成為雲廠商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和關鍵指標,金山雲將充分發揮自身在雲計算、AI等方面的優勢,為企業智能化轉型按下加速鍵。「憑藉強大的基礎資源能力,融合大數據、雲存儲等能力,金山雲AI云為企業升級提供低成本、安全、優化部署、多種應用接入的一體化AI雲服務」,梁守星講到。
  • 一文了解邊緣計算和邊緣AI
    這個9月,AI晶片獨角獸地平線發布了自詡最強邊緣AI晶片地平線「旭日3」,一時間引起轟動。相比第二代晶片,「旭日3」的AI性能上得到很大提升,只需在2.5W的功耗下,能夠達到等效5TOPS的標準算力。如果將邊緣設備產生的大量數據全部傳輸至雲計算中心,會給網絡帶寬造成極大的壓力。例如,飛機波音787每秒產生的數據超過5GB,但飛機與衛星之間的帶寬不足以支持數據的實時傳輸。總之,單純依靠雲計算這種集中式的計算處理方式,不足以支持以物聯網感知為背景的應用程式運行和海量數據處理。在這種應用背景下,邊緣計算應運而生。它與現有的雲計算集中式處理模型相結合,能有效解決雲中心和網絡邊緣的大數據處理問題。
  • 邊緣計算總結 - CSDN
    Network World指出,邊緣計算將融入到幾乎所有行業中。5G的推廣只是增加了對邊緣計算的需求。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下,整個世界都在適應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新常態,在此背景下,邊緣計算的重要性和潛力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邊緣計算和工業物聯網(IoT)設備相結合,可以形成智慧供應鏈,幫助企業更從容地應對各種中斷情況。
  • AI、5G、邊緣計算之間是什麼關係?
    邊緣雲模式是一種很好的這種,而5G的關鍵能力「海量物聯網通信,增強的移動帶寬 和 高可靠低時延」與邊緣計算相互促進。所以5G+邊緣+AI共同組建成了生態,互相促進。5G將開啟海量邊緣計算空間,並共同將AI能力推向客戶應用,帶來AI業務的進一步爆發。
  • 邊緣計算的下一步是什麼?
    邊緣計算是在高帶寬、時間敏感型、物聯網集成這個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技術,對物聯網而言,邊緣計算技術取得突破,意味著許多控制將通過本地設備實現而無需交由雲端,處理過程將在本地邊緣計算層完成。這將大大提升處理效率,減輕雲端的負荷。由於更加靠近用戶,還可為用戶提供更快的響應,將需求在邊緣端解決。
  • 回望2020:擴圈的雲計算和按下快進鍵的AI
    回望2020:擴圈的雲計算和按下快進鍵的AI 懂懂本尊 發表於 2021-01-02 09:19:00 2020年,新冠疫情詭異開局,整個世界被帶入到一種新常態之下。
  • 恩智浦深度布局邊緣計算 賦能中國產業升級
    數以百億的安全互聯邊緣設備,將出現在工業自動化、汽車、智能家居等場景中,這將是半導體行業湧起下一波浪潮的增長之地。在日前恩智浦舉行的「邊緣處理業務2020媒體溝通會」上,多個部門的負責人就邊緣業務的布局進展進行了介紹,就邊緣技術如何賦能中國產業升級和應用落地進行了分享,體現出恩智浦在邊緣計算以及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
  • 邊緣計算和邊緣AI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別?
    如果將邊緣設備產生的大量數據全部傳輸至雲計算中心,會給網絡帶寬造成極大的壓力。例如,飛機波音787每秒產生的數據超過5GB,但飛機與衛星之間的帶寬不足以支持數據的實時傳輸。總之,單純依靠雲計算這種集中式的計算處理方式,不足以支持以物聯網感知為背景的應用程式運行和海量數據處理。在這種應用背景下,邊緣計算應運而生。它與現有的雲計算集中式處理模型相結合,能有效解決雲中心和網絡邊緣的大數據處理問題。
  • 按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
    按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 2020-12-25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擎起邊緣計算大旗,看恩智浦如何賦能產業升級
    21ic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微信發布隨著5G時代的來臨,邊緣計算在全球受到空前關注。物聯網、互聯汽車和工業數位化應用日益增多,延遲、隱私和帶寬成為了關鍵的限制因素,而邊緣計算更加貼近數據源頭,從而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備受關注。
  • 5G時代下,邊緣計算產品的未來展望
    本文從邊緣雲計算「市場潛力、應用場景、未來展望」三個方面,闡述了5G時代背景下關於邊緣計算的認識與思考。邊緣計算是物聯網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之一,在5G技術加持下,邊緣計算將發展為如水電一樣「全球覆蓋,無處不在」的通用基礎設施,為人類社會創造價值。3.
  • 零售商們的新寵:邊緣計算和AI
    在邊緣遠程管理智慧零售NVIDIA EGX edge AI平臺讓分布於各地的零售商店和倉庫部署和持續更新AI應用程式變得輕而易舉。該平臺結合GPU加速的邊緣伺服器、雲原生軟體棧和NVIDIA NGC中的容器化應用程式。NVIDIA NGC是一個軟體目錄,提供一系列行業特定的AI工具包和預培訓的模型。
  • 詳解美國五大科技巨頭邊緣計算布局策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2/420861.htm  邊緣計算是分布式計算架構,通過處理物理意義上更接近設備的數據,減少傳輸時間來提高運算速度,用來補充當前的雲計算模型。在 5G 的推動下,邊緣計算有助於實現帶寬密集型應用,例如自動駕駛汽車和 VR /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