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說去年是5G的元年,那麼今年就一定是WiFi6的元年,目前大部分新上市的旗艦手機與PC產品都已經支持了WiFi6,而換一臺WiFi6的路由器提升一下網速也成為了小M的第一訴求。
選擇路由器之前小M先說下家裡的情況,目前家裡為獨門獨戶的上下兩層,而且共用一個網絡,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樓上樓下不能用網線互通,之前是選擇橋接的方式連接,當然橋接也帶來了一些詬病,比如:延遲高、網絡連接不穩定、看高清視頻卡頓等現象。而在眾多WiFi6路由器中物色了好久,最後小M鎖定了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
路由器品類千萬種,為什麼選擇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
首先,肯定是因為這臺路由器支持WiFi6功能,並且天線隱藏式的外形設計也是自己比較喜歡,比較認可的類型。其次,就是這款路由採用了比較先進的菊花鏈星型拓撲組網技術相比橋接的1-1-1的單一連接方式更加合理數據傳輸更高效。最後,就是路由器的售價在300左右是小M的可接受範疇,並且這款路由器還能賺取積分換京豆。
產品包裝篇
拿到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後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外包裝很大,碩大的包裝盒上套有一圈黑色的紙方圈,上面印有路由器的名稱和360與京東雲的logo,說明這款產品是360與京東合作的產品。由於紙方圈是後套上去的與包裝不是一體,看上去並不是很和諧,與包裝盒的整體顏色也不是很相稱。
將黑色的紙方圈拿掉,我們能夠看到這款路由器的包裝設計還算漂亮。整體色調以綠為主,只有左上角的『madewithQualcommnetworkingProseries』為黑色字體,這也說明這款路由器的晶片為高通晶片。包裝盒的中央位置為產品宣傳圖,而其餘的字符則闡述了這款路由器的賣點。
包裝盒的背面則是這款路由器更為詳細的賣點以及產品的型號名稱,另外底部還標有產品規格與製造商等信息,背面的信息整體來說中規中矩,與大多數產品基本一致既沒有過多的驚喜,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失望。
雖然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的外包裝不是很考究,但是包裝內部的裝配還是很用心的。盒子的打開方式為上掀式,盒子內側頂部很貼心的粘貼了一層塑料泡沫來減少外力對路由器的傷害。路由器被整整好的紙盒夾在了中間位置,紙盒的兩側分別放有路由器的充電器和千兆網線。
以上為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的全家福:除了主路由、電源線和千兆網線以外,這款路由器還配備了一份快速安裝說明和一份網絡配置方式說明,兩份說明均使用了圖文並茂的方式。圖文並茂的說明樣式相比純文字具有清晰易懂的優勢。
產品外觀細節篇
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採用了三角立柱式設計,天線被隱藏在機身內部。雖然隱藏天線對於路由器來說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但在造型上這款360路由器相比其他品牌的方正造型或長方形等,更有創意更美觀漂亮,放在家裡更像一個藝術品。路由器的機身為塑料材質,整個立面被TUP包裹,拿在手上有種軟軟的感覺很親膚。
路由器頂端設有『Colink』一鍵組網按鈕,按鈕中央位置是360經典的圓形logo,按鈕的平面略微凸起,與機身整體形成了一條均勻的縫隙,這條縫隙也成為了路由器頂部的唯一散熱口。不過小M倒是覺得如果將頂部的縫隙處或者『Colink』按鈕設計為RGB效果會更加漂亮。
路由器機身底部位置配有一個長條形LED燈,這顆LED燈能夠顯示路由器的所有運行狀態。其中紅色閃爍說明路由器正在聯網、紅色常亮代表連接有問題、橙色閃爍為設備進入組網狀態,橙色常亮說明分身路由的信號較弱,而綠色常亮則說明路由器進入了正常的運行狀態。
機身的一側依舊印有『made with Qualcomm networking Pro series和WiFi6』字樣,再次突出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的賣點和優越感,據悉這款路由器搭載了14nm製程工藝的企業級晶片高通IPQ6000,具備更強的算力和更低的功耗,最大支持512臺終端設備同時聯網。
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將所有接口均設計在了機身的後方,其中配置了一個WAN口、3個LAN口,並且機身的所有網絡接口均為千兆接口,另外網絡接口底部還配有一個USB接口、電源接口和一個復位鍵,整體設計相對勻稱,網絡接口在上,電源接口在下設計的也算合理。但是我個人對於隱藏式的針孔復位鍵還是不太感冒,畢竟想要復位需要藉助工具還是非常麻煩。
路由器的最底部設有多個散熱孔,時刻保持路由器低溫不發熱。最底部與桌面接觸的部位設有三個圓形防滑墊,能夠讓路由器與桌面之間的接觸更穩固,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這款路由器的設計還是蠻細心。
安裝說明篇
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的安裝還是非常簡便的,只需接通電源後將光貓的網線插入路由的WAN口然後按照操作指引即可實現上網功能。如果我們是舊路由更換,這款路由器還支持一步換機功能,將舊路由的WAN口與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的WAN口相連,然後打開這款路由器的設置界面選擇『一步換機』即可,這樣操作的好處在於我們不需要再次輸入寬帶的用戶名與密碼。
而想要多款路由器組網,只需將主機完成設置後,然後同時按住主路由和新路由頂部的『Colink』按鈕即可實現迅速組網。這種連接方式相比橋接方便快捷且簡便了很多,即使是家中的老人或者孩子也能夠不費吹灰之力的順利完成組網。
路由器PC網頁管理界面設計的清晰易懂,上傳速度、下載速度、上網時間一目了然。通過管理頁面可以對路由器WiFi、訪客網絡、上網保護、插件管理等功能進行設置。另外通過管理頁面同樣可以實現『Colink』一鍵組網,整體設計簡約快捷。
不僅PC網頁管理界面清晰易懂,通過360家庭防火牆APP也可以操控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這款APP可以對家庭中任意一個成員的網絡設備進行限流與更改,上網時間隨心定,徹底管控孩子無限制上網。同時通過設置還能生成個人的上網報告,每天看微信多長時間、刷抖音多長時間都能夠展現的一清二楚。另外APP內置的『全屋網絡』功能具有查看設備連接情況的能力,有多少手機、多少電腦、多少智能設備連接到路由器都能顯示的明明白白。
使用體驗篇
上文有提到因為家裡是獨門獨戶的上下樓格局,房間為兩室一廳,單層面積為123㎡,所以此次我動用了三臺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擺放的位置如上圖,主路由器A放在了底層的臥室,組網路由器B放在底層的客廳位置,而組網路由器C則放到了樓上的主臥位置,之所以這樣擺放是考慮到餐廳和廚房平時呆的時間比較短,小M認為這樣的擺位最合理。
小M用CellularZ軟體對三個位置進行了實際測試,上圖分別為三個不同的測試點,也就是三個路由器所處的位置。通過軟體測試我們能夠看到房間周圍的信道非常多,但是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並沒有受這些信道的影響,測試的三個位置信道都是最強的,當然這三臺路由器也徹底實現了樓上樓下全覆蓋。
隨後小M又將三款路由器的網速進行了測試,主路由A的網速的確優於兩款組網路由B/C,但不是很明顯僅僅高出了10+Mbps,幾次測試A路由與組網B/C路由相差的網速均未超過20Mbps。而B和C之間也有所差距,最高時網速相差8Mbps,最低相差1Mbps左右。由此看來即使『Colink』一鍵組網優於橋接,但是組網路由在網速上面依然會有所衰減,但是相差不到20Mbps仍舊非常優秀。
當然上面的評測數據僅為理論數值,小M覺得應用到實際還是會有一些差距,為了測試此次的組網到底成功還是失敗?小M特地找來了家裡所有能夠看視頻的設備同時聯網播放視頻,這其中包括樓上樓下的兩部電視,兩部臺式機,兩部筆記本,兩部iPad和五部手機與一塊支持WIFI的智能手錶。另外電視和臺式機的位置沒有動,其餘產品全部集中到了網速最慢的2層組網路由器C的位置。我們能夠看到各設備運行正常,播放視頻流暢,調節iPad的進度條後,畫面會很迅速的做出反應快進到指定位置,完全沒有卡頓的現象發生。由此可見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還是非常給力的,日常使用中完全不用擔心網絡問題。
最後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功能,這個功能也是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的又一個賣點,那就是:賺京豆。這款路由器是360與京東聯合打造,平時可以利用網絡的閒暇時間來賺積分換取京豆和E卡,1積分等於1京豆,每天獲取的積分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最多每天可獲得100+積分,也就是每天能賺1塊錢。當然想要擁有這個功能還需為路器由配置一個64GB以上的存儲設備。
寫在最後
通過幾天的測試京東雲·360WiFi6全屋路由徹底解決了家裡的聯網問題。而且這款路由無論是在外形還是在性能上的表現都非常出色,Colink組網相比橋接的方式也穩定了很多。幾百塊錢就解決了以前最讓小M頭疼的網絡問題,小M覺得還是非常超值。另外這款路由器輔助賺京豆的功能也非常贊!想想每天一塊錢一年後單只路由就回本了心裡總是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