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Omni 20+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對使用充滿期待
首先,非常感謝億智蘑菇給與的評測機會!
說到移動電源,幾乎是人盡皆知。作為一個日常重要的工具,移動電源的作用可以說非常大,緩解當代人的用電焦慮。
而這一次接觸的Omni 20+,則是一個非常不一樣的產品,甚至可以說,是當前最功能強大的移動電源。體驗了一周,感觸頗多,分享一下使用體驗!
外觀 | 做工精緻,更像是一個「移動充電樁」
先來看一下,Omni 20+的外觀設計。
外包裝幾乎都是英文,不過高達19200mAh的超大電池容量,還是非常引人矚目的。
有一點提前說明下,一般航空公司規定,移動電源的容量不能大於20000mAh,否則無法帶上飛機;而Omni 20+,顯然可以帶上飛機。
背面,有著產品的關鍵參數信息。
其中,輸入的最大功率為45W。輸出功率, USB-A最大為18W,USB-C為60W,AC和DC輸出,最大為100W。無線輸入功率,最高為10W。可以說,輕鬆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標配的配件齊全,既有USB-A TO C,也有USB C TO C,以及一個轉接的充電頭。
充電頭的一側為兩孔,這一側可以直接接到Omni 20+上面。
另一側,則為3孔,目的是將2孔轉接為3孔,用來滿足不同產品的使用需求。
第一次接觸Omni 20+,不得不說,外觀和普通的移動電源完全不同。由於增加了注入顯示屏、無線充電、AC和DC輸出等,體積明顯大了不少。
不過,表面的類肌膚材質,真的是非常優秀,撫摸起來非常的舒服。
開關機按鍵、顯示屏以及模式切換按鍵、雙USB-A接口,都設計在了正面,方便快速選擇和使用。
側面,是DC輸出/輸入接口,沒錯,同時兼具了DC輸出和輸入,可謂功能強大。很多筆記本充電器,可以直接連接使用了。
另外,最常用的Type-C接口,也設計在了右側,同樣支持輸入和PD快充輸出。
左側,則是AC輸出,標準的2孔接口,最高支持100W的輸出功率,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使用需求了。
背面,還設計有產品的部分參數信息,這一點不再贅述,上文已經詳細說明。
背面,是和正面完全一樣的外觀設計,同樣的類肌膚手感,觸感上面真的非常優秀。
可惜的是,個人認為,背面應該設計矽膠墊,來進行一定的保護才好。
官方有保護包,可以選購,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再說兩個,Omni 20+的設計細節。
第一個細節,OLED顯示屏是有背光顯示的,顯示屏也可以設置不顯示。 而顯示的界面上面,充電方式、功率、電池溫度、狀態等等,都可以直觀的顯示出來,很不錯。
第二個細節,不同模式的時候,模式選擇按鍵還會有內置燈光提示,細節方面做的很不錯。
另外,還可以有很多豐富的選項,比如DC的輸出電壓/電流選擇,屏幕關閉等等,都可以輕鬆的進行設置。
從外觀上面來說,Omni 20+所體現出來的,就是精緻、強大、功能豐富。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特點:PC+ABS外殼,V0級別的阻燃。所以這款產品,更加注重安全因素,使用起來更加的安心。
使用 | 模式超豐富,堪稱移動充電樁
OK,來看看,Omni 20+的實際使用效果吧!
第一個最常用的功能:無線充電。
目前,無線充電功能,已經是旗艦智慧型手機的標配了;而Omni 20+加入的無線充電功能,可以說是為當前的旗艦智慧型手機,提供了最便捷的充電方式,放上去就能充電。
當然,也有缺點,就是Omni 20+本身的無線線圈位置比較固定,就是在那個無線充的貼紙下面,所以需要熟悉好手機的無線充位置二者配合一下才能充上。
試一下AC,完全沒有問題!檯燈一次點亮,輕鬆的進行AC輸出,這樣如果是戶外繼續充電,就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比如戶外手電、無人機、單反電池等等充電需求,非常強大。
試了一下,多重快充。PD快充給筆記本,無線充電給iPhone,QC快充給小米10。儘管是一項非常大的挑戰,但是對於Omni 20+來說,沒有任何的問題,輕鬆完成。
可以看到,高達54W的輸出高功率,超強大!
總結 | 功能強大的超級充電樁,值得擁有
單一的移動電源,早已經成為了過去時,已經落伍了。而Omni 20+,則是一個很好的替代者。擁有AC和DC輸出,最高達到100W的輸出功率,以及PD、QC快充、無線充電的全功能,更是讓這款Omni 20+,易用又強大!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非常強大的多功能充電樁,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