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年薪百萬的國內工作?看著體面但其實呢?大致分三條線看,一是工作行業,處於朝陽產業或者風口上的行業因為職位相關人才的稀缺性和他們先現有工資水平,高薪不難。比如網際網路行業,基本百萬年薪不是個位數,算上獎金是比較多的。還有些例如華為這種獎金賊高的公司。此外騰訊那裡做研發的海歸博士也經常有200萬以上offer。(親表弟是美國博士,目前fb供職,前陣子聊天他說到的,這個工資美國也差不多吧,但美國生活工作平衡更好點),這種工作呢是全球人才一起看的,所以工資也是全球一條線。
目前來看,ai這種還有網際網路,遊戲這種還有幾年好日子可以過,以後不知道,但目前這些崗位要到百萬年薪,三十歲左右,工作挑的好,offer談的好,不必一定要銷售崗位,也可以的。
但是,這些行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周期性,如果這種行業裡一些非常非常專的崗位如果等到行業生命周期到了的時候就會一下子不行,即使拿著百萬年薪也要早做規劃。有這個感慨是因為我前公司的一個同事前幾周自殺了。他是90年代初復旦畢業的,絕對的聰明人,但是因為行業周期性到了,四十多了,最後抑鬱症,非常讓人唏噓。
當初2000年的時候有一個崗位叫做千年蟲工程師就是例子。當時這個崗位的工資在1999年達到幾乎瘋狂的地步,比普通it工程師工資高好多倍。但是千年一過完全沒有需求了。所以選擇了這種行業一個是年輕時候真的多掙點錢,不要滿足於比同齡人高半倍一倍工資,因為你們要做好準備以後行業不行了會過苦日子的。投資方面也要量力而行。
第二條線是崗位,崗位角度毫無疑問銷售肯定是第一高薪崗位。當然,這個也是由於他們的薪資提成比例大。當然日子不好的時候他們的收入也受影響程度最大。
銷售崗位在我們外企,基本上一樣級別,算上獎金,比同級別的人高50%是正常的。當然,壓力也大 ,連續不達標就要勸退。即使是大老闆也是一樣。比如什麼藥企,銷售代表如果夠出色,工資到一百萬不少見的,銷售總監可能從收入角度也沒高多少。所以基本外企裡面總監級別的(不注水的總監),這個就差不多都有的了。
第二類崗位是法務。基本是公司的general counsel沒有年薪低於100萬的。三百萬也不少見。有些公司可能是下面某個bu的gc,都不怎麼加班,真的非常舒服看起來。但是他們責任很大,而且這個專業性把大部分人攔在門外,所以也只有一小撮人。下面的legal mgr或者paralegal就完全不同命了,關鍵是這兩個崗位還沒法晉升上去。
第三類崗位是財務和hr。財務的話財務總監,這個工資很正常的,hr也差不多這個工資估計有人會奇怪。那是因為hr的薪酬大部分公司用的和財務一條payline。
當然,製造業的工資比較來說還是低的。實話實說。不過如果做到廠長,背p&l。其實也可以很高薪。但另一方面,製造業畢竟整體比較穩定,所以到四十多,崗位危機遠不如其他崗位大。所以也要綜合看。再說一百萬崗位不多,幾十萬到處都是。且由於製造業分布廣泛,二三線城市也有足夠多崗位。
其他崗位到總監級別,五百強裡面哪怕還沒到部門head,一百萬不是太大問題,就是年紀不一樣。比如市場總監可能就三十出頭,三十五不到,而製造總監可能要四十出頭了。
第三條線,有個行業叫做諮詢業,也是高收入人聚集地,當然看細分行業各不相同,但總而言之就是個輕資產,靠頭腦賺錢的行業。而且,這些人還不是大家以為的一定都在mckinsey,Boston這種公司裡面幹活的呢。
很多諮詢公司很小,但有生意做,客戶關係維護好就好。拿我一直想作為五年後工作的培訓來說,培訓老師如果是掛靠公司授課。一天收入在1萬到手是正常的,因為一般培訓公司賣給我們都是三萬以上一天。
獵頭作為人力資源的諮詢業,那麼一般一單是候選人年薪的20%,而你的提成在20-40%這個金額間。那麼你做成一單七十萬的工資的單子,那麼你最高可以拿近六七萬的收入。七十萬還真不是個高管職位,差不多也就是一個高級經理工資吧。這個一般一個獵頭一個月2-3單要的。所以平均來說相對一些從業十年以上也就三十歲出頭,公司平臺不錯的獵頭來說,這個工資要抵達輕輕鬆鬆。(我當年同期的同事們沒有年薪低於七位數的)而這些人所在的公司可能你壓根沒聽說過。
之前有人問的erp諮詢之類都是這個範疇內的。但有的工種偏技術有的偏客戶關係罷了。對諮詢業,抓住客戶是最重要的。甚至有的時候不需要你多能幹,你只要出面替內部人把很多內部的人不方便說的話攤開來說,客戶就很感激了。
比如獵頭吧,我做招聘的也能辛苦找到一個好人,可是有的用人經理就是作,要看行業報告什麼的,那麼你出個mapping報告告訴客戶市場就這樣的,客戶就可以拿著這個報告去管控內部干係人了。
以後我覺得一線城市,諮詢會越來越多的,但大部分從業人員還不具備相應素質,所以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