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晶片迎來重大突破 等不了光刻機了北大助力華為彎道超車

2020-09-04 Klaus90

前言:去年的這個時期東旭光電就已經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簡稱&34;,曼大電子工程系項目團隊以及英國IP Group公司共同籤署了《股東協議》。共同投資英國RIPTRON LIMITED(目標公司),開展深度合作,致力於懸浮石墨烯傳感晶片產品的研發和商業化應用推廣,進一步完善公司在石墨烯領域的產業布局,延伸公司在石墨烯業務領域的高端應用。

行業觀察者曾指出隨著石墨烯產業的發展,跟風炒作時期已經結束,該行業面臨深度洗牌,未來對石墨烯企業的要求是&34;。

但是石墨烯晶片真的像傳聞中的那樣非常好用嗎,接下來的篇幅這篇文章會揭示石墨烯碳基晶片的秘密。

論點:當石墨烯晶片迎來重大突破,碳基晶片真的能夠彎道超車嗎?

當今是信息化和數位化時代,&34;是一家科技企業的靈魂,沒有性能強大的晶片做支撐,生產出來的產品就缺乏競爭力。最後,只能被人隨便&34;。只有掌握了上遊產業的核心技術,才能夠成為科技領域真正的領頭羊。

近三個月來,作者也是不斷的跟蹤報導華為麒麟晶片遭美國斷供的消息,因為臺積電在9月15日之後將在無法為華為提供高端晶片,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肯定了麒麟晶片或成絕唱的說法。任正非再次表示華為正迎來史上最艱難的時刻。這不,華為因為業績未達預期,經營收入預期下調,華為贊助了十年的澳大利亞職業橄欖球聯賽隊伍、坎培拉奇襲隊(Raiders),將在今年提前結束。8月31日,華為澳大利亞子公司宣布,受澳大利亞&34;影響,公司將提前一年結束對坎培拉奇襲隊的主要贊助。去年雙方籤署的贊助合約原本在2021年賽季結束時才到期。結果提前結束了,今年華為面臨的生存環境更加艱險。所以還是晶片,晶片問題。

華為晶片供應鏈一直是個很沉重的話題。繼臺積電之後,高通、聯發科的成品晶片也被禁令切斷了華為晶片的供應問題,剛剛邁進全球前十的國產晶片公司的華為海思,很可能就此夭折。很多人認為摩爾定律已經逼近極限,因為在半導體行業有一個很出名的定律叫摩爾定律,其核心內容是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在大約每經過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簡單來說,每隔兩年,晶片的性能將會翻番。

如今矽基晶片的缺陷越來越明顯,再次把碳基晶片這個話題拋了出來,甚至希望這方面的突破能夠彎道超車。

因為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在矽基晶片的研發上已經突破到了5nm的工藝,並且在向2nm工藝進發的過程中似乎遇到了瓶頸。我國受制於缺乏高端技術,在沒有光刻機等製造設備的同時,許多頂尖科研人員已經開始了進行新材料晶片,即碳基晶片。

碳基晶片不需要光刻機,所以也不會使用光刻膠這點是肯定的。傳統晶片製作的過程需要通過拋光、光刻、蝕刻、離子注入等一系列的複雜工藝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塗上光刻膠是必須的,最後在矽圓上製造出數億的電晶體,最後進行封裝測試,晶片製作完成。

碳基晶片則用到的是碳納米管或石墨烯,製備方法和傳統的矽基晶片有本質的差別。主要是通過電弧放電法、雷射燒蝕法等方式製成。所以碳基晶片電路不需要用到光刻機。碳基晶片進行的是一場晶片界的革命,不過商業碳基晶片到底何時會出現,對此,中科院的一位教授這樣表示,碳納米管的製造乃至商用,面臨最大的問題還是決心,國家的決心,如若國家拿出支持傳統集成電路技術的支持力度,加上業界的全力支持,投資者的支持,3-5年商業碳基晶片會出現,10年內碳基晶片則開始進入高端、主流應用市場。如果可以研製成功,這種結構的石墨烯電晶體,將器件延遲的時間縮短了1000倍以上,可以大幅度提升CPU的運算速度,其性能將是普通晶片的10倍以上。

北大助力華為

不久前,北京大學一支碳納米半導體材料研究團隊登上全球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電子學》,該課題組研發出一種可&34;的碳納米管電晶體和集成電路、可用於航天航空、核工業等有較強輻照的特殊應用場景。今年5月份,北京大學研究團隊在製備碳納米管方面取得了世界先進性成果,有望把晶片製程推進3nm以下!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晶片要想達到商用的地步至少還是上面說的5年。5年後,我們有了先進的自主晶片當然是好事,但是對華為來說要想解決其高端商務機的晶片問題還是要看亞洲的和我國的這幾家晶片企業的合作機會。

最後,關於市場上碳基晶片的上市企業有以下這幾家公司,如:楚江新材,銀龍股份,中科電氣,華麗家族等。

中科電氣:16年重大資產重組收購星城石墨,主營為碳素產品和碳基複合材料。

銀龍股份:公司旗下天津聚合碳基研究院專注於碳材料的研究及應用。

相關焦點

  • 等不了光刻機了?石墨烯晶片迎來突破,性能是矽基晶片的十倍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雖然中國在晶片領域的相關技術上,和歐美國家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但在該領域中國也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中科院在碳基晶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將比現在普遍使用的矽基晶片在性能上高出十倍。而隨後也迎來了一個好消息,目前矽基晶片在製造過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頸,也即將達到了摩爾定律的極限,最為精密的製程工藝也將定格在2nm,想再進一步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了,目前臺積電已經熟練掌握了5nm的製程工藝,也即將突破3nm的製程工藝。
  • 光刻機並非中國唯一出路,國產石墨烯晶片或將彎道超車!
    而光刻機技術的積累並不是短時間內刻意突破的,所以最快的辦法就是另闢蹊徑,彎道超車。中國並不是沒有研發光刻機。上海微電子近期宣布了攻破了28nm光刻機,2021年即可交付,消息是一個好消息,國產光刻機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但是目前世界上頂尖的光刻機已經可以達到5nm,這中間的差距不言而喻。
  • 不等光刻機了!中國石墨烯晶片迎來突破,性能是矽基晶片的十倍
    但是,在矽基晶片領域,我們想要在短期內追上國外的技術,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缺少高精度的光刻機,我們必須繞開光刻機的限制,將晶片的基礎材料升級,這個時候一個好消息傳來,那就是傳統矽基晶片在製造過程中已經接近瓶頸,即將達到
  • 不需要5nm光刻機?碳基晶片迎來新突破,性能超矽基晶片10倍
    目前華為的晶片不容樂觀,中科院方面卻傳來一個好消息,我們的晶片或許能夠實現彎道超車,碳基晶片迎來了新的突破,碳基晶片也可以稱之石墨烯晶片,該晶片不需要經過光刻機這個流程,所以可以完美地避開光刻機這一個缺陷,並且石墨烯晶片在性能上超過矽基晶片10倍。
  • 不等光刻機了?石墨烯晶片迎來重大突破,性能是矽基晶片的十倍
    最開始我國只能進口其它國家的產品,甚至還在進口他們淘汰的輪船,來供我們研究,即使研究的道路在艱難,我國也沒有放棄,只能想著抓緊的努力鑽研,才能不被其他國家「卡脖子」。而我國前段時間傳來好消息,石墨烯晶片迎來重大突破,性能是矽基晶片的十倍,很多網友表示,不等光刻機了?一起來看一下吧。
  • 光刻機不再重要?石墨烯晶片再次突破,性能比矽基晶片好10倍
    光刻機不再重要了?近年來華為與美國的事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晶片成為了國人關注的一個焦點,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裡,智能設備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而晶片對智能設備起著舉重輕重的作用。光刻機製造過程中光刻機起到了重要的位置,全球能夠生產高端的光刻機被荷蘭ASML所壟斷,我國早先就向這家企業訂購高端的光刻機
  • 石墨烯晶片迎來突破,性能提升10倍!一旦問世,國產晶片彎道超車
    因為美國不斷地打壓和限制,華為在晶片領域可以說即將到達極限,9月14日之後華為的麒麟晶片將會被多個供應商」斷供」,華為也將迎來史上最艱難的時刻。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晶片產業鏈在這個時候頻出好消息,據悉,中科院在石墨烯晶片上又有了新突破,或許可以利用雷射直寫光刻機實現5nm工藝,這就意味著代替矽基晶片的碳基晶片或將到來了。
  • 光刻機不再重要?石墨烯晶片才是重點,比傳統晶片強大10倍
    導讀:光刻機不再重要?在目前的晶片領域,想要生產出性能強大的高端晶片,就必須要突破光刻機這個難題才行,但全球高端的光刻機都被荷蘭ASML所壟斷,我們也幾乎很難買到一臺,所以國產科技企業要想儘快解決晶片難題,就必須要另闢蹊徑,想辦法實現彎道超車才行,而更加先進的石墨烯晶片的概念就開始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當中來了!
  • 北大助力華為彎道超車,碳基晶片問世,果真能解決中國缺芯之痛?
    簡單來說,每隔兩年,晶片的性能將會翻番。但是伴隨著全球矽基晶片工藝製程的不斷發展,在未來的幾年之內將會達到摩爾定律的極限,因此很難再有大的突破。這同時意味著,以代工聞名全球的臺積電製造商在矽基晶片的發展上已經接近尾聲。面對矽基材料的尺寸極限,如何在下一個風口實現晶片發展的彎道超車,我國北大科研團體給出了答案。
  • 中國再傳好消息:石墨烯晶片迎來重大突破,不用等光刻機了?
    而我國也再次傳出一些好消息,那就是石墨烯晶片迎來了重大突破,難道不需要光刻機了嗎?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和我們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們也經常對我國的華為發起制裁,這次美國切斷了晶片的供應,這給華為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而且華為的高端晶片麒麟可能變成「絕版」,因此在如此困難的時期,只有堅持自主研發才是硬道理。
  • 光刻機不再重要了嗎?石墨烯晶片才是重點,比傳統晶片好10倍
    在目前的晶片領域,想要生產出性能強大的高端晶片,就必須要突破光刻機這個難題才行,但全球高端的光刻機都被荷蘭ASML所壟斷,所以國產科技企業要想儘快解決晶片難題,就必須要另闢蹊徑,想辦法實現彎道超車才行,而更加先進的石墨烯晶片的概念就開始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當中來了!
  • ASML光刻機再突破,國產晶片產業該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大家都知道,光刻機是半導體行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為止也只有華為、三星、蘋果和高通有能力設計晶片,但是在生產製造晶片方面,臺積電的代工算是獨領風騷,三星也佔了一席之位。臺積電之所以是代工巨頭,其根本的原因跟荷蘭ASML有關。
  • 不要光刻機了?新型晶片迎來突破,性能超十倍
    中國在晶片領域與發達的歐美國家仍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不久前中國在晶片領域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中科院在碳基晶片的研究上取得了十分重要的突破,根據實驗數據表明,該晶片比市面上通用的矽基晶片強上十倍不止。而晶片總是網際網路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存在。晶片愕然成為了衡量各國實力的象徵之一。不久前,美國對華為進行了制裁封鎖。華為的麒麟晶片遭到了噩夢般的打擊,這時國人們也終於意識到了晶片的重要性。唯有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夠打破他國封鎖。目前中國的半導體領域,在工藝上僅能實現14納米的大規模生產。
  • 石墨烯晶片迎突破,性能提升10倍!一旦問世,國產晶片彎道超車
    最近兩個月,美國針對華為進行晶片制裁鬧得沸沸揚揚。目前來看,華為麒麟處理器已確定在9月14號後徹底停產。同時,聯發科、美光等第三方處理器供應商,內存供應商也將停止為華為供貨。華為迎來史上最艱難的時刻。當然,中國晶片產業鏈也並非是一點忙都幫不上,要知道,中芯國際之所以無法生產高端晶片,很大原因是購買不到ASM的高端光刻機。
  • 國產晶片迎來轉機?中科院功不可沒!或將實現「彎道超車」
    導讀:國產晶片迎來轉機?中科院功不可沒!或將實現「彎道超車」!,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自主研發晶片的重要性,而且在「拿來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很多人都覺得研發不如直接購買,而且我們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國外購買到晶片,所以就沒必要去花費重金進行晶片的研發,但華為公司被打壓以後,就算是華為公司實力強大,也依然面臨晶片短缺的困境,而離開了晶片,受到影響的將不僅僅只有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而且就連華為的5G通訊設備也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 「中國芯」有望彎道超車?中科院的最新成果,不用再等EUV光刻機
    直至近兩年華為晶片供應鏈被堵,讓國內的科技企業意識到一直依賴進口不是長久之計,倘若再來幾次「華為事件」,國內的科技企業後路便會被堵得死死地,試問有幾家企業能像華為那般,臨危不懼,見招拆招,又事先備著後手呢?
  • 中國石墨烯迎來突破!網友:終於不用再等光刻機了
    性能要比目前世界上的的傳統矽基晶片提升至少10倍以上,而最重要的就是這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我們可能將以此為契機,另闢蹊徑,不要再去求爹拜娘購買西方的光刻機了!,之前由於美國的阻撓,我國購買於荷蘭ASML公司的光刻機至今還未能交付,而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也不再寄希望於外國的技術設備,而是「從頭開始」,研製自己的技術。
  • 不用再等光刻機?中科院再傳喜訊,國產石墨烯晶片取得新突破
    ,日前國內傳出消息,要求國產晶片自給率2025年實現70%的自給率,同時還提供免稅優惠等政策,此後,不少晶片企業排隊上市,紛紛加大對晶片產業鏈的投資,中科院也宣布加入攻堅光刻機的隊伍,這對於國產晶片的發展來說,確實是一個喜訊。
  • 北大攻克碳基晶片關鍵技術了?真不需要光刻機嗎?任正非點破真相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目前晶片領域最熱門的話題應該就屬於碳基晶片了,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石墨烯晶片,那北大是否已經突破了相關技術呢?是否真的如外界所傳的那樣厲害呢?任正非一番話點破真相。要想實現彎道超車,我們必須要攻克碳基晶片的相關技術。 碳基晶片擁有著明顯的三大優勢其一就是在性能上面將遠超目前的矽基晶片,而且更適合未來科技的高速發展,也將會成為中國解決晶片危機的重要途徑。
  • 光刻機方向錯了?華為做出重要決定,國產晶片有望「換道超車」?
    今年5月,美國再次加大對華為的制裁,切斷華為的晶片供應鏈,儼然一副要給予華為「致命一擊」的樣子。如果華為晶片倒下了,那麼華為的手機部門也將會失去最大的優勢,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的位置可能也保不住了。可是近日一則消息傳來,中國半導體或迎來春天,華為也做出重要決定,國產晶片有望「換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