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中國空調第一品牌,連續8年銷量第一,如今靠房地產「續命」

2020-12-24 騰訊網

近幾年國家經濟越來越好,國產品牌也強勢崛起。各行各業都有傲視群雄的品牌成為國人的驕傲,汽車行業有奇瑞和比亞迪等汽車品牌,科技行業有阿里巴巴,通信行業有華為,空調行業有格力和美的。

雖然現在美的的銷售額超越了格力,成為國內空調行業的第一品牌,但格力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畢竟這些年來,格力一直穩壓美的一頭。直到最近,美的才超越過來。其實說起空調行業,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品牌,這個品牌叫春蘭。

春蘭巔峰時期是中國空調行業的霸主,比今天的格力還要強,堪稱中國空調第一品牌,連續8年銷量第一,但是如今卻賣別墅「續命」。說起春蘭空調的發展歷程,也是一段辛酸不已的國產品牌奮鬥過程。其中有熱血,有勵志,也有失敗後的噓唏不已。

春蘭空調的起飛階段

春蘭空調的前身是一家冷氣設備廠,因經營不善,資金斷裂,在關門倒閉的邊緣徘徊。這時一個名叫陶建幸的普通男子來了,這一年是1985年,春蘭空調開始起飛。

技術員出身的陶建幸一眼就發現了設備廠經營不下去的關鍵所在,在於技術陳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於是陶建幸對工廠進行技術改造,讓工廠的生命力煥然一新。使得冷氣設備廠從虧損到盈利,收入年年增加,手裡漸漸有了資金。

4年後,1989年,陶建幸感覺時機成熟了,在他的帶領下,冷氣設備廠搖身一變成為春蘭製冷設備有限公司。這一年,春蘭出品的春蘭空調一年的產量高達10萬臺,火爆全國上下,銷量位居全國第一。

春蘭空調的巔峰時期

銷量的火爆,給春蘭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和龐大的資金,也讓陶建幸有了資本擴充自己的事業版圖。在接下來的歲月裡,陶建幸為了提升春蘭空調的產量,大量收購其他公司,為春蘭的發展提供動力。

當時國內空調界,是春蘭空調的天下。那個時候,外資品牌還沒有進場,在未來叱吒空調節的女強人董明珠還只是一名空調銷售員,未來的空調霸主格力電器剛剛誕生。但春蘭空調已經成功上市。此時的春蘭空調放眼國內,沒有一合之敵。畢竟春蘭空調自1990年開始到1997年,連續8年銷售第一,更是在1994年拿到了高達53億元的銷售額,位居中國第一,而格力只不過才6億元,剛好是春蘭空調的利潤。

此時的春蘭空調和陶建幸一樣春風得意,空調銷量已經達到了1000萬臺,市場份額佔了全國市場的四成,不管是實力還是知名度以及銷量,春蘭空調都是第一,名副其實的中國空調第一品牌。

春蘭空調的滑鐵盧

春蘭空調的成功,讓陶建新開始有了別的想法。他覺得空調行業的天花板他已經摸到了,春蘭空調是很強,但空調行業已經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和更高的收入,只能推行多元化發展。

另外春蘭空調的成功,也讓陶建幸認為自己的能力極為出眾,能夠帶來員工在其他的行業取得更大的成功。但他卻忘了隔行如隔山的老話。為了獲得更大的收益,陶建幸開始了多元化發展,一開始涉及的行業他還算了解,畢竟是家用電器。但是後來他不滿於此,開始涉及自己不了解的行業,結果春蘭空調的發展沒有朝著陶建幸計劃的那般發展,春蘭空調迎來了滑鐵盧。

跌落谷底的春蘭靠房地產續命

陶建幸的初心是好的,他想擴寬春蘭的產業,以求帶來更高的收益和利潤。但是沒想到現實給他狠狠地上了一課,因為涉及的都是不了解的行業,陶建幸的投資沒有取得成功,反而讓春蘭損失嚴重。

陶建幸成立的其他行業公司接連虧損,春蘭卡車雖然一開始賣得不錯,後來也出了問題,只能低價賣給別的公司。春蘭投資的顯示屏,沒有盈利,反而虧損了6億。外加格力等空調品牌的興起,春蘭空調的市場份額被衝擊的極為嚴重。

等陶建幸回過頭來,想要大力發展空調的時候,卻發現國內空調市場已經沒有了春蘭空調的位置,2019年,春蘭空調的銷量只有6萬套。為了讓公司得以繼續存活,為了讓春蘭不致於倒閉,春蘭只好出售旗下的房地產,換取資金續命。

根據春蘭發布的2019年業績報告,可以看出春蘭的營收來自空調、房產的兩個板塊。其中空調相關的產品帶來了8229.32萬元的收入。房地產板塊分別有房地產銷售帶來了5808萬元和房地產出租帶來的5570的收入。綜合來看,曾經的中國空調第一品牌,巔峰時刻連續8年蟬聯銷售第一,今日卻需要用房地產續命。不得不說,世事多變。

其實春蘭空調從巔峰到落幕,原因還是在自己身上。作為企業負責人,追求更高的收入,是沒有錯的。但在涉足別的行業之前,一定要做好調研,虛心學習,不能盲目涉足,不然換來的絕對是血的教訓。

相關焦點

  • 連續8年銷量第一,曾打破國外壟斷的空調一哥,現靠賣別墅續命
    小米、格力、美的等都不是「老祖」級別的,真正中國空調的「老祖」級品牌是現在沒有聽說春蘭空調並不是它低調「退隱江湖」,而是這家連續8年銷量第一,曾被格力譽為偶像的企業,現在只能靠別墅續命,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連續8年中國銷量第一,昔日空調天王「沒落」,靠賣別墅「續命」
    目前,中國的空調市場的競爭尤為激烈,其中美的和格力佔據國內大部分空調市場。而在今年上半年,美的以1390億的營收力壓格力,成為中國最大的空調品牌。 格力還在準備反擊奪回寶座的時候,早已將曾經的「偶像」春蘭空調拋之腦後。
  • 昔日「空調大王」,連續8年全國銷量第一,如今卻靠賣別墅求生
    空調在現代社會中擔任著改善人們生活的重要責任。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空調,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進軍空調領域,想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中分一杯羹。春蘭作為曾經國內的空調行業巨頭,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一度佔領了近半國內的空調市場,還是中國第一家向聯合國總部輸出空調的企業。當時就連格力都將它視為「偶像」。可現在的春蘭,早已沒了當年的輝煌,依靠賣別墅續命。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昔日「空調大王」,連續8年全國銷量第一,如今卻靠賣別墅求生_騰訊網
    空調在現代社會中擔任著改善人們生活的重要責任。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空調,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進軍空調領域,想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中分一杯羹。 春蘭作為曾經國內的空調行業巨頭,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一度佔領了近半國內的空調市場,還是中國第一家向聯合國總部輸出空調的企業。當時就連格力都將它視為「偶像」。
  • 空調大王隕落:曾連續8年銷量第一,力壓格力,如今卻不見蹤影
    導讀:空調大王隕落:曾連續8年銷量第一,力壓格力,如今卻不見蹤影眾所周知,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經濟就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且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也給中國經濟的騰飛插上了翅膀;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也逐漸發現,國產科技企業想要在市場上長久的發展,就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才行
  • 消失的空調霸主:曾賣出中國一半空調,如今淪為房地產公司
    02空調行業早期,很多商家靠代理春蘭空調發了家,1990年代的春蘭風頭無兩,一個就能拳打美的腳踢華寶,格力更沒放在眼裡——畢竟市場佔有率高達40%!基本上中國每賣出兩臺空調,就有一臺是春蘭,換句話說春蘭曾賣出中國一半空調。
  • 昔日國產手機第一品牌,比華為還牛,如今卻淪落到靠賣老人機續命
    昔日國產手機第一品牌,比華為還牛,如今卻淪落到靠賣老人機續命眾所周知,在網際網路時代,智慧型手機已經普及,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需要用到手機。不過有崛起就有倒下,華為等手機廠商崛起的同時,金立、中興等廠商倒下了,而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個昔日國產手機第一品牌,比華為還牛,如今卻淪落到靠賣老人機續命?這個品牌就是著名的天語手機,一個曾經能與諾基亞比肩的國產手機品牌。根據資料顯示,2002年,榮秀麗以100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註冊成立了天宇朗通。
  • 空調「大哥大」,被「空調一姐」擊敗!曾8年第1今靠賣房產苦撐
    可能現在說到空調大家都會想到格力空調,那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好空調,格力造」,也讓人記憶猶新。 不過想當年這一空調可謂是空調界的「大哥大」,曾經連續8年全國銷量第一,就連格力都將其當作「偶像」一樣崇拜,它就是春蘭空調,如今市面上春蘭空調的身影已經越來越少了。
  • 曾是國內銷量第一,如今卻即將倒下的4個手機品牌,你用過哪個?
    曾是國內銷量第一,如今卻即將倒下的4個手機品牌,你用過哪個?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不管是工作還是娛樂,都能用到手機。也是在生活當中,華為、小米、OPPO和vivo等手機品牌逐漸崛起,並成為行業巨頭。不過有崛起就有倒下,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曾經是國內銷量第一,如今卻即將倒下的4個手機品牌,你用過哪個呢?1、 魅族智慧型手機時代還未到來之前,魅族是國內非常著名的MP3廠商,不過後來魅族創始人黃章帶領魅族直接轉型成了一家手機廠商。
  • 打敗三星和索尼,中國電視界的銷量冠軍,連續16年業內第一
    海爾空調一般,雖然熱度沒有格力和美的那麼高,但卻是低調的銷量王!海信也是如此,不僅是電視界的銷量冠軍,而且還連續16年做到了業內第一!,如小米和樂視,也有很多底蘊深厚的老品牌,如海爾和長虹,但是當下彩電品牌的走勢逐漸在分化,一些競爭力較弱的企業頹勢明顯,像樂視這種過去很強勢的品牌都遇到了大問題,那麼海信是憑什麼裡連續做到業內第一的呢?
  • 沒落的中國手機第一品牌,靠賣老人機續命,新機定價1329元
    或許不少年輕的消費者從未聽過天語這個品牌,但昔日的天語堪稱「中國手機第一品牌」。2002年,靠做手機渠道代理商發家的榮秀麗,毅然放棄7年的手機代理業務,拿出全部家當成立天語朗誦,決定做自己的手機品牌。2006年,天語終於拿到牌照升級為正規軍,榮秀麗也決定大幹一場。2007年,天語一口氣推出70餘款手機,年銷量衝破1700萬直逼諾基亞,成功坐上國產手機年度銷量冠軍。此後幾年,天語手機的銷量更是節節攀升,在國內市場始終位居前列。但自2009年,iPhone進入中國,天語開啟衰落之路。
  • 中國最賺錢的瓶裝水品牌,一年進帳240億,連續8年銷量第一
    依照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至2019年,農夫山泉營業收入呈現出上升趨勢,從2017年的174.91億元上升至2019年的240.21億元,在此基礎上,淨利潤也是節節攀升, 截止至2019年,農夫山泉淨利潤達49.54億元。那麼一個靠著賣瓶水的企業,為何能能夠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呢?
  • 國產家電巨頭一落千丈,曾連續八年銷量第一,如今境況怎樣了?
    在90年代的時候,那些空調,冰箱都是人們遙不可及的東西,但是到了現在,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具備了。正是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因此大家都開始享受生活了。我國現在很多的家電巨頭都已經在市場上佔據了一定的份額。像格力,美的,海爾現在都已經成為了龍頭企業。
  • 中國本土牙膏品牌衰落,銷量曾位居國內第一,現年虧損5380萬
    要知道,兩面針的銷量曾連續二十餘年蟬聯榜首,到如今現在這種地步,不得不說它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根據了解,兩面針從生產出第一支牙膏開始,其銷量便連續多年位居國內第一。不過,由於經營不善加上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等原因,已經連續十餘年陷入虧損。
  • 曾是老品牌,如今銷量力壓西門子,成為海爾勁敵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大家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家用電器的數量越來越多,曾經只有一臺黑白電視機,如今冰箱、空調比比皆是。2019年上半年,中國冰箱市場承受的壓力不同於以往,可以坦白的說,冰箱的銷量仍舊在增加,但是冰箱整體的收入卻在下滑。2018年中國的冰箱零售是3272萬臺,和2017年的4480萬臺下降了1208萬臺。而國內的幾大冰箱品牌,都在被行業的寒冬侵襲著,國內市場的一番廝殺更加嚴峻。
  • 國產中央空調巨頭:它超過了大金,份額高達14.7%,連續8年第一名
    而我們知道在中央空調領域,像日韓系品牌中還是有很多大牌的,比如大金,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大名鼎鼎,更是高端中央空調的代名詞。不過從國內市場來看,情況卻並非如此了,根據此前媒體發布的《2019中國中央空調行業草根調研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時間裡,格力以14.7%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
  • 中國洗衣機之王「重生」:曾連續11年銷量第一,將挑戰海爾地位?
    近年來,中國洗衣機行業發展較好,各大廠商積極創新,健康洗、分類洗功能的洗衣機受到了消費者青睞。2020年「黑天鵝」來襲,對行業造成一定的衝擊。根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上半年洗衣機市場零售量同比下滑12.4%至1476萬臺,零售額為274億元,同比下降18.2%。
  • 中國洗衣機之王"重生":曾連續11年銷量第一,挑戰海爾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小天鵝(Little Swan)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末,迄今已有60餘年歷史,是國內最早經營洗衣機業務的公司,曾連續11年銷量第一。根據《2019中國品牌價值100強榜單》顯示,其品牌價值達到216.3億元,名列第33位。最初的時候,這只是一家陶瓷廠,生產水缸、粗陶、砂鍋等產品。70年代國內家電行業迎來發展機遇,才轉型成為洗衣機廠。
  • 曾經的「空調之王」,連續8年銷量第一,做到世界第7,現無人問津
    我國電器行業的發展是相當不錯的,因為國內房地產行業的依舊是我國的主要實體經濟基礎,所以關於房地產的上下遊企業一直以來都得到了很不錯的發展,而且隨著國內居民的經濟收入越來越好,所以對於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所以對於電器的需求越來越大,現在更多的資本也在電器行業發力了,國產廠商也做得越來越不錯了
  • 中國洗衣機之王「重生」:曾連續11年銷量第一,將挑戰海爾老大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小天鵝(Little Swan)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末,迄今已有60餘年歷史,是國內最早經營洗衣機業務的公司,曾連續11年銷量第一。根據《2019中國品牌價值100強榜單》顯示,其品牌價值達到216.3億元,名列第33位。 最初的時候,這只是一家陶瓷廠,生產水缸、粗陶、砂鍋等產品。70年代國內家電行業迎來發展機遇,才轉型成為洗衣機廠。在沒技術沒資金的情況下,一群工人硬是靠著燒瓷的工藝,搞出了一臺手工打造的洗衣機,這也是國內首臺全自動洗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