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家經濟越來越好,國產品牌也強勢崛起。各行各業都有傲視群雄的品牌成為國人的驕傲,汽車行業有奇瑞和比亞迪等汽車品牌,科技行業有阿里巴巴,通信行業有華為,空調行業有格力和美的。
雖然現在美的的銷售額超越了格力,成為國內空調行業的第一品牌,但格力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畢竟這些年來,格力一直穩壓美的一頭。直到最近,美的才超越過來。其實說起空調行業,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品牌,這個品牌叫春蘭。
春蘭巔峰時期是中國空調行業的霸主,比今天的格力還要強,堪稱中國空調第一品牌,連續8年銷量第一,但是如今卻賣別墅「續命」。說起春蘭空調的發展歷程,也是一段辛酸不已的國產品牌奮鬥過程。其中有熱血,有勵志,也有失敗後的噓唏不已。
春蘭空調的起飛階段
春蘭空調的前身是一家冷氣設備廠,因經營不善,資金斷裂,在關門倒閉的邊緣徘徊。這時一個名叫陶建幸的普通男子來了,這一年是1985年,春蘭空調開始起飛。
技術員出身的陶建幸一眼就發現了設備廠經營不下去的關鍵所在,在於技術陳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於是陶建幸對工廠進行技術改造,讓工廠的生命力煥然一新。使得冷氣設備廠從虧損到盈利,收入年年增加,手裡漸漸有了資金。
4年後,1989年,陶建幸感覺時機成熟了,在他的帶領下,冷氣設備廠搖身一變成為春蘭製冷設備有限公司。這一年,春蘭出品的春蘭空調一年的產量高達10萬臺,火爆全國上下,銷量位居全國第一。
春蘭空調的巔峰時期
銷量的火爆,給春蘭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和龐大的資金,也讓陶建幸有了資本擴充自己的事業版圖。在接下來的歲月裡,陶建幸為了提升春蘭空調的產量,大量收購其他公司,為春蘭的發展提供動力。
當時國內空調界,是春蘭空調的天下。那個時候,外資品牌還沒有進場,在未來叱吒空調節的女強人董明珠還只是一名空調銷售員,未來的空調霸主格力電器剛剛誕生。但春蘭空調已經成功上市。此時的春蘭空調放眼國內,沒有一合之敵。畢竟春蘭空調自1990年開始到1997年,連續8年銷售第一,更是在1994年拿到了高達53億元的銷售額,位居中國第一,而格力只不過才6億元,剛好是春蘭空調的利潤。
此時的春蘭空調和陶建幸一樣春風得意,空調銷量已經達到了1000萬臺,市場份額佔了全國市場的四成,不管是實力還是知名度以及銷量,春蘭空調都是第一,名副其實的中國空調第一品牌。
春蘭空調的滑鐵盧
春蘭空調的成功,讓陶建新開始有了別的想法。他覺得空調行業的天花板他已經摸到了,春蘭空調是很強,但空調行業已經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和更高的收入,只能推行多元化發展。
另外春蘭空調的成功,也讓陶建幸認為自己的能力極為出眾,能夠帶來員工在其他的行業取得更大的成功。但他卻忘了隔行如隔山的老話。為了獲得更大的收益,陶建幸開始了多元化發展,一開始涉及的行業他還算了解,畢竟是家用電器。但是後來他不滿於此,開始涉及自己不了解的行業,結果春蘭空調的發展沒有朝著陶建幸計劃的那般發展,春蘭空調迎來了滑鐵盧。
跌落谷底的春蘭靠房地產續命
陶建幸的初心是好的,他想擴寬春蘭的產業,以求帶來更高的收益和利潤。但是沒想到現實給他狠狠地上了一課,因為涉及的都是不了解的行業,陶建幸的投資沒有取得成功,反而讓春蘭損失嚴重。
陶建幸成立的其他行業公司接連虧損,春蘭卡車雖然一開始賣得不錯,後來也出了問題,只能低價賣給別的公司。春蘭投資的顯示屏,沒有盈利,反而虧損了6億。外加格力等空調品牌的興起,春蘭空調的市場份額被衝擊的極為嚴重。
等陶建幸回過頭來,想要大力發展空調的時候,卻發現國內空調市場已經沒有了春蘭空調的位置,2019年,春蘭空調的銷量只有6萬套。為了讓公司得以繼續存活,為了讓春蘭不致於倒閉,春蘭只好出售旗下的房地產,換取資金續命。
根據春蘭發布的2019年業績報告,可以看出春蘭的營收來自空調、房產的兩個板塊。其中空調相關的產品帶來了8229.32萬元的收入。房地產板塊分別有房地產銷售帶來了5808萬元和房地產出租帶來的5570的收入。綜合來看,曾經的中國空調第一品牌,巔峰時刻連續8年蟬聯銷售第一,今日卻需要用房地產續命。不得不說,世事多變。
其實春蘭空調從巔峰到落幕,原因還是在自己身上。作為企業負責人,追求更高的收入,是沒有錯的。但在涉足別的行業之前,一定要做好調研,虛心學習,不能盲目涉足,不然換來的絕對是血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