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鏡頭光圈大的作用大致有兩個:一是增加通光通光量,對付弱光拍攝;二是減小景深,虛化前後景。但在對付弱光拍攝方面,大光圈鏡頭光圈再大,也完全不是它的對手。我們先來看一張實拍照片(圖1)。
圖1照片是在夜晚、關閉室內所有照明的光線條件下拍攝的,僅有的光亮就是蛋糕上一支小小的蠟燭。在不增加任何其它光源的情況,這樣的光線條件肯定很難拍攝好,用大光圈+高ISO畫質會很差,用三腳架+快門線+慢快門,由於拍攝對象中的人是動態對象,那麼人像就會很模糊。
圖1的照片的實際拍攝參數是這樣的:光圈f5.6、快門速度1/320秒、ISO100。看到這裡,您可能疑問來了:黑暗的光線條件下這樣的參數是怎麼拍攝的?肯定首先想到的是使用了閃光燈吧?但在照片的實拍效果來看,很難看出閃光燈生硬的光效,也幾乎看不到閃光燈產生的陰影。
那麼,到底是怎麼拍攝的呢?使用了閃光燈,這是肯定的。但不是相機內置閃光燈、也不是熱靴閃光燈直閃,而是利用熱靴閃光燈反光拍攝。這樣光線柔和,與自然光相差無幾。那麼,利用熱靴閃光燈反光拍攝有哪些技巧呢?
熱靴閃光燈直射的i-TTL模式,相機會根據您設置的參數、並根據相機測光強度自動輸出閃光強度,拍攝時非常方便,剛接觸熱靴閃光燈的用戶建議使用該模式。但是反光拍攝,相機是無法自動根據測光強度計算的,那就需要先做拍攝試驗,積累經驗了。需要注意的是,閃光拍攝快門速度基本上起不到控制閃光量的作用,快門速度主要控制閃光以外的其它光線,閃光強度主要通過光圈來控制。
對於閃光燈的反光拍攝,你可以拉起閃光燈上面的反光板(如圖3,如有這個功能),也可以利用相機後面的牆面等來反射(如圖4)。你既可以在閃光燈的設置中調節閃光強度,也可以利用光圈控制閃光強度。從實拍經驗來看,使用閃光燈拍攝時同時使用大光圈效果不是很好,一般最好用到f5.6或者更小的光圈。使用閃光燈拍攝可設置白平衡為自動。
對於閃光燈的認識,作者早期來自於相機的內置閃光燈,無論怎麼拍都感覺效果不好,所以很少用。但是自從添置了一個中檔的熱靴閃光燈之後,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因為它在對付弱光拍攝一不需要高ISO,二不需要低快門速度,三不需要大光圈,而且光效還非常不錯。可以說在對付弱光拍攝這方面來說,大光圈鏡頭光圈再大,也完全不是它的對手。當然熱靴閃光燈也不是萬能的,例如對付大範圍、遠距離的夜景風光片它是無能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