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明哲保身 誰最該反思

2020-12-20 四明瀟灑哥

去年10月24日,四川眉山市仁壽縣城北實驗初級中學班主任教師黃濤被學生用磚頭擊打頭部9次,之後一直陷入昏迷,已於2020年2月14日22時左右離世。起因就因為學生校內違規騎車,黃老師批評教育了幾句以及叫到另一個班級罰站了一節課。最終卻釀成了這樣的慘劇。假如早知道結果會是這樣,黃老師還會那麼做嗎?

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老師在經歷過各類糾紛之後,大都選擇了明哲保身。這已經不是某些教師的個別行為,而是發展成了一種社會現象。是他們的敬業精神不夠嗎?非也非也,他們這麼做恰恰說明了我們有關部門有關領導急需反思。

一、 有關規定應該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37條:教師體罰學生可被解聘;《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29條:不得體罰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法律的目的是保護未成年人的權利,但也給教師帶來了束縛,導致想管不敢管,一不小心就會被扣上體罰的帽子。

那教師有沒有對學生教育批評的權利呢?有,2009年8月,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特別作出了「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採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的規定。 大家看這裡,請抓住關鍵詞:班主任 適當方式。那是不是可以解讀為不是班主任就沒有批評教育權?其次何為適當方式呢?為什麼沒有具體明確的規定,卻讓班主任去解讀。打學生肯定是不能打,那罰站罰抄呢?又是變相體罰;批評學生的時候語氣重一點呢?又說是造成學生心理創傷。你讓老師怎麼辦?索性也就懶得管了。所以我認為,有關法律也好,文件也罷必須做出明確的規定,千萬不能是模稜兩可的說法。

二、 社會輿論應該客觀公正

大家有沒有發現,有些記者在了解到有老師體罰學生的事件後,馬上會在輿論上大做文章,說教師喪失師德,體罰學生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等等。但是如果是學生把教師打傷了呢?輿論又會怎麼寫?就像文中的黃老師被打傷,輿論隻字不提學生顏某,仿佛他也是受害者。就差寫黃老師的批評教育讓顏某內心受到創傷從而導致情緒失控做出此行為。所以拜託輿論對此類事件能客觀公正的報導,而不是故意的站隊,作為媒體人除了博眼球求銷量之外還要有媒體人的良心和底線。

三、 主管領導不能息事寧人

在這裡舉幾個真實的例子。例子一:上課期間講空話,老師批評了學生,結果那學生拿出藏在課桌裡的自來水管去打老師,老師反擊打在他鼻子上,打腫了。結果家長三番五次到學校鬧,到教育局鬧,非要賠五萬和保證考進重點高中,不達目的不罷休。校長怕煩就勸說老師賠錢解決。例子二:因學生屢次不做英語作業,英語老師交到辦公室批評,學生拿出刀把老師手指上的經脈割斷了,幸好同辦公室老師及時制止,要不然釀成更大慘劇,結果呢?學生回家反省一個禮拜,就不了了之了。要是換成老師把學生經脈割斷呢?是不是老師也回家反省一個禮拜就好了。教師不需要校長或教育局非得站在他這邊,他們只希望領導們能站在公理這一邊,你們息事寧人的做法只會讓那些未成年人渣變本加厲,卻讓教師寒了心。

四、 家長應該反思

對孩子要愛,但不能縱容。當孩子受到批評回家告狀的時候,在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再作出判斷,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興師動眾到學校去鬧。有些家長有點權勢和人脈還直接到教育局給他們施加壓力,以至於學校領導無原則地批評老師,讓老師道歉,久而久之,老師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現在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長期被長輩寵愛,受不住半點批評和懲罰。 有些學生內心脆弱,心理承受力低,經不起一點打擊和挫折,老師的幾句批評就會導致離家(校)出走,甚至發生更嚴重的極端事件。 這個時候家長要客觀冷靜,絕對不能對教師不依不饒,即使教師有錯,也要依法來維權。如果學生犯錯誤,老師不批評只會讓學生犯更多更大的錯誤。明智的家長應該感謝教師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和嚴厲批評。就像剛才提到的那個拿自來水管打老師的孩子,因為家長的溺愛縱容,變得無法無天。初中畢業不久就在社會上鬼混,染上了毒癮。不但偷了家裡的金銀首飾賣掉,還去學校敲詐勒索學生,結果鐺鋃入獄。你不讓老師管,那就留給人民政府管嘛!

最後一句話:如果教師是跪著的,那麼這個民族是不可能站著的。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寒暑假給每位教師的反思:教師到底該不該管學生?答案卻很真實
    現在體育課就是在屋裡上自習,說實話誰敢保證沒有個磕磕碰碰啊?到時候就吃不了兜著走了。還有個老師把學生作業撕了,要求重寫,可是家長不幹了,硬說孩子在學校受辱,心裡受到了創傷,不想上學了,就想讓學校給個說法。你說我們能給個什麼說法啊?還不是道歉,道歉!現在教師已經是高危職業,每天「頭掖到褲腰帶」工作,稍有不慎就會被「訛」幾千,嚴重還會丟掉工作。
  • 韓春雨事件,該反思的還有誰
    韓春雨團隊的榮譽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當為其造勢時唯恐不夠聲勢浩大,對於韓春雨本人來說,掛上河北「最美教師」稱號,就任河北省科協副主席,而同時,其就職的河北科大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中心,曾獲河北省發改委批覆的經費超過2億元、包括管理及保障用房及公用配套用房等在內的建設工程項目,該校投入超過2000萬元為該中心採購科研儀器;當對其處理時又唯恐不夠輕描淡寫,用「主觀造假」一詞來打下擦邊球
  • 讓教師成為「驚弓之鳥」,誰之過?
    然後問我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希望我能給予正確引導,指點迷津。掛了電話,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雖說兒媳入職不久,但也是正式科班出身,堂堂的上海師範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才華橫溢,學識淵博,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處理事情很有分寸。好多方面令我望塵莫及,我只不過是虛長了幾十年,閱歷比她豐富,經驗比她多些罷了。但我所謂的經驗能傳授給她嗎?不能!堅決不能 !!
  • 檢察日報:拆除「亞洲最大遊樂園」誰該反思
    檢察日報:拆除「亞洲最大遊樂園」誰該反思   拆除「亞洲最大遊樂園」誰該反思?顯然,項目的投資方首當其衝。正如著名旅遊社會學者、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博士所言,「缺乏專業背景、選址與消費需求不吻合、時機有點超前,這三大軟肋造就了這座城堡廢墟」。不過,對於當地政府來說,更要為引進項目失敗進行深刻反思。
  • 在職場上如何做到明哲保身?
    與其想方設法明哲保身,不如努力提高自己的個人價值,要知道沒有價值的人,即便再聽話站隊,都是沒人看重的,對於一個正處於職場黃金時期的人來說,明哲保身也意味著做事畏手畏腳,猶豫不決以及錯失機會,這樣的人在很多老闆眼裡其實是大忌,不怕做錯事,就怕不幹活,所以我個人不太贊同職場中的站隊政治學
  • 身處社會暗流,最重要的是學會明哲保身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存法則,明哲保身則是一種不傷人不傷己的明智做法。富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哪些大智若愚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此圖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韓信曾經是布衣,最貧窮的時候,他甚至連飯都吃不上,還曾受過胯下之辱
  • 三卡中心校開展教師賽課、交流、反思教研活動
    為了進一步檢驗學校教育教學模式開展的情況,全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三卡鄉中心校於本學期11月份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教師賽課評比活動。本次教師公開課評比活動分為小學組、初中組及幼兒園,課型選擇為語文課教師主講作文指導講評課,其餘上新課的教師必須以正在進行的新課教學進度為準。在公開課展示活動中,各位教師認真精準備課,上課形式多樣化,多媒體授課的開展已經常態化。
  • 《隱秘而偉大》:趙志勇可恨的不是明哲保身,而是助紂為虐
    匿名舉報顧耀東後,他後悔不該因為嫉妒而犯錯。楊會計即將被處決的時候,顧耀東求著他讓他再見楊會計最後一面,他心軟,最後答應了。那十分鐘訣別,趙志勇在外面愧疚而痛哭。就連最後,王處長讓他去解決那個知情的記者,被顧耀東救走後,他也沒有告發顧耀東。
  • 下課以後,體育老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反思教師的教 教師的教學,有很多要進行反思的地方。這些內容,既是教師駕馭課堂能力的集中展現,同時也是教師在反思中提高的重點內容。該教師在導入點的選擇、知識點的梳理和興奮點的激發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 Facebook數據洩露事件的謊言與真相,誰最該反思
    只是在個人信息泛濫的今天,Facebook成為了最易於遭受攻擊的目標。不論是社交平臺、用戶還是政府,對於如何管理個人信息以避免潛在的濫用風險,到今天都沒有找到公認的簡單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個問題一直都將是整個社會走向數位化信息化的挑戰。
  • 山寨微信雖然已經被抓,騰訊正版微信也該反思反思
    江蘇警方將該案件定義為「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在數智風看來這個事情不僅僅是一個安全事件,還應該反思反思自己企業的問題。輕易就能被反編譯,騰訊應該反思安全所以,騰訊應該從這件事中反思對安全的重視程度了。3個月開發成功,並騙過騰訊成功登陸。
  • 《羋月傳》衛良人能一直安然無恙,皆因她懂得一句話,明哲保身
    即便是與最受寵的羋月關係較好,她也不卑不亢,與之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這就是衛良人身居秦宮,無依無靠時的生存之道。衛良人是後宮嬪妃之中相對比較聰明的一個女人,她不像其他嬪妃那樣,明知道沒有優勢還想去爭奪利益,她不爭不搶,安安穩穩度日。
  • 小米無人智能廠年產百萬手機;曾仕強:管理以明哲保身為根本理念
    雷軍稱,該工廠建成投產後,一個工廠可能只有100個人,全是工程師,但一年可能實現600、700億產值。雷軍還透露,除了貼片機,工廠的所有生產設備均由小米自研或者由小米投資的公司自研。做管理一定要以明哲保身為根本理念。保護自己,卻不能傷害他人。首先要保護自己。中國式管理的根本理念是明哲保身,這也是中國人跟西方人不一樣的。從國外回來的人,經常對我們的人和事很反感,就是拿西方的標準來看中國人的東西。西方人認為,明哲保身就是自私,只顧你自己。中國人則認為,你自己都顧不了,還有時間去顧別人嗎?
  •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師觀是如何考試的,教師綜合素質教師觀必考考點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性的角色特徵,也是教師角色的核心特徵。其內涵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
  • 人生在世,明哲保身也是智慧,你懂嗎?
    明哲保身或許會讓你在職場少吃很多虧人生在世,明哲保身也是智慧,你懂嗎?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寧武子:是衛國的大夫。孔子不是一個明哲保身的人。我們雖然學習孔夫子的做人智慧,但也不能無腦的什麼都學,尤其是作為普通人,我覺得你生活的也不只是你自己,還有一家老小。所以自身還是比較重要的。在職場上如果是一個比較厚道,正直的領導人在管理組織,你可以奉獻你的智慧,全身心努力!但是如果高層因為某些事膨脹。
  • 教師編制考了4次都沒上,該怎麼辦?
    昨天有一個小夥伴私信我說,從畢業到現在已經考了四次教師編制了,從剛開始的在職備考,到辭職全職備考。從自己毫無頭緒地準備考試,到報班考試,四次有三次進了面試,但是都是進的大圍,也沒有逆襲成功過。現在已經有一年半沒有上班了,感覺非常的迷茫,到底該不該繼續堅持。
  • 職場很多人都學會了明哲保身,不是聰明的表現,而是看透了職場
    所以,職場上許多有經歷的人都選擇少說多做,明哲保身。並不是因為他們很聰明,而是已經看透了這個現實殘酷的職場。 而想要在職場上明哲保身,要懂得這幾點:
  • 蘋果公司是該到反思的時候了
    蘋果公司是該到反思的時候了「北鬥系統和手機廠商合作非常多,目前國內只有蘋果手機沒有合作。」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曾有傳聞,蘋果手機屏蔽了北鬥信號。
  • 心理學:真正懂得明哲保身的人,都知道如何躲開那條「咬人的狗」
    、最實用的心理學  何為明哲保身  西周周宣王時代,朝中有兩位大臣一個叫尹吉甫,另一個叫仲山甫。  成語明哲保身,最早就來源於此。它的意思是說,仲山甫這個人,既明白事理又充滿智慧,不僅很好地處理君臣之間的微妙關係,還讓自己安全無虞。  隨著社會變遷,這個成語的意義和語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明哲保身」更多的是指明智的人善於保全自己,儘量不參與有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的事。
  • 觀摩示範課,教師最應該聽什麼?
    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有哲人曾說,世上最聰明的人是那些善於發現別人長處,並能學習別人長處,最終使其變為自己的長處的人。 因此,我們在聽課時,一定要首先抱著一種虛心學習的態度,要積極調動自己敏銳的眼光,善於去發現人家課堂上的每一點閃光之處,然後慢慢品味,細細揣摩,再將其拿到自己的課堂上去實踐印證,這樣久而久之,自然會功力日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