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四個月時間,華為經歷了暗黑的120天緩衝期,在9月15日,美國的禁令正式生效。
根據媒體的報導,華為並沒有B計劃來應對這一禁令,不僅如此,臺積電也斷供華為,不再為華為代工晶片。禍不單行,包括高通、美光、SK海力士以及三星,都相繼宣布,不再對華為提供晶片。
相信很多人都在第一時間關注華為被斷供後的最新消息,看華為如何應對這一情況,有沒有「備胎」再次轉正,打破封鎖。
在這個時候,反而是一家美國巨頭給華為帶來了好消息。在前一段時間,美國PC處理器巨頭被收購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大家都在關心變成美國公司的AMD能否繼續給華為提供晶片?
AMD正式官宣,已經獲得了美國商務部的允許,可以繼續給華為提供晶片,供貨不受影響,這一消息來自於AMD總裁Forrest Norrod,至少華為在PC終端沒有影響,這讓華為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也是美國的故意為之,眾所周知,華為的PC並不是華為的核心業務,只能算得上是周邊產品。開放給華為,對於華為來說,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華為的困難。
就在這個時候,中科院罕見出手,發布了關於光刻機的最新進展。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要全力攻克「卡脖子」的技術,今後凡是被美國禁止的科技,就是我們要攻克的科技,尤其是製造晶片的必需品光刻機,將是我們攻克的重點。
白春禮還說:中科院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光刻機研發小組,就是要把美國的「實體清單」變成中國的科研清單,不再讓美國「卡脖子」。
說到了光刻機,就不得不說荷蘭的ASML,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刻機,一直是我們夢寐以求想買也買不到的東西。而就在中國將光刻機準備攻關的時候,荷蘭ASML也伸出了橄欖枝。
在9月17日,ASML的副總裁沈波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ASML作為半導體產業的一員,將積極參與到全球半導體發展中來,尤其是對於中國市場,將加快布局。
從這裡不難看出,ASML是非常願意和中國合作的,也願意將最新的光刻機賣給中國,只是受制於人,不得不做出選擇。
目前荷蘭ASML也在積極申請可以給中國供貨,一旦中國得到最先進的ASML光刻機,華為很有可能就可以實現晶片的自研自產。
目前中國可以生產的晶片是14nm,這是中芯國際可以達到的最先進水平,但受到美國的禁令,中芯國際依舊無法給華為代工晶片。
之前,倪南光院士也說過,中國有國產的28nm光刻機,在經過N+1和N+2的優化方案後,是有可能生產10nm以上的晶片。只要這種國產光刻機大量上市,就可以建立國產28nm晶片生產線,實現10nm晶片國產化,這對於國產光刻機來說,是好消息。
雖然和ASML的光刻機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好在可以實現中低端晶片的國產化。我國也發布了半導體領域的最新規劃,在2021年,國產晶片自給率要達到50%,而到了2025年,自給率要達到70%,也就是說,以後至少70%的晶片,將實現國產化,不再被「卡脖子」。
最後還是要說一下,從目前來看,ASML不想放棄中國市場,想佔領中國的光刻機市場,很有可能將光刻機賣給中國,讓我們走上「造不如買」的老路子。我們還是要繼續攻克光刻機技術,讓ASML光刻機佔領中國市場的企圖不能得逞,實現光刻機的國產化,才能不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