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結構性存款壓降約5000億,餘額較峰值回落4.7萬億

2020-12-16 騰訊網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結構性存款餘額約為7.46萬億,環比上月壓降4807億。今年結構性存款1-4月連續回升後,至4月末達到歷史峰值。不過5月後連續7個月下降,主要因為監管部門要求商業銀行壓降結構性存款。

如以銀行類型看,11月結構性存款餘額下降,主要由中小銀行結構性存款壓縮3400億所致。

依據央行信貸收支表統計範圍,大型銀行為本外幣資產總量大於等於2萬億元的銀行(以2008年末各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為參考標準),包括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國開行、交行和郵政儲蓄銀行,即六大行+國開行。

中小型銀行為本外幣資產總量小於2萬億元的銀行(以2008年末各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為參考標準)。所有股份行均包含在中小型銀行範疇內。股份行因結構性存款規模較大且依賴較高,是結構性存款壓降主力。

結構性存款的底層資產為存款,具有保本特性,其產品設計上往往配置很小比例的期權來實現與利率、匯率、股市指數等的掛鈎。作為期權的買方,損失是有限的,最大損失為支付的期權費,收益卻可能很大。

比如,一款期限12個月掛鈎滬深300指數看漲的結構性存款,1年期存款FTP利率為3%;將本金的1%配置滬深300看漲期權,期權行權條件為若到期日滬深300指數高於買入日,兌付期權買入金額的2倍,否則為0。不考慮手續費管理費等,若到期日滬深300較買入日上漲,則收益率為(1-1%)*3%+1%*2=4.97%;若下跌,收益率為(1-1%)*3%-1%=1.97%。

結構性存款作為主動存款工具,2017-2018年規模快速增長。結構性存款巔峰時期,規模超過12萬億元。2020年5月以來,受結構性存款壓降影響,結構性存款下降明顯。11月末的結構性存款餘額相比去年末回落2.1萬億,相比4月末的峰值回落4.7萬億。

多家媒體今年5月報導,監管部門曾對部分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結構性存款規模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壓降至年初規模,並在年內逐步壓降至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如按此計算,12月還將需要壓降約1萬億的規模才能達標。

東吳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李勇表示,對於結構性存款壓降的監管要求,中小型銀行面臨的負債端壓力將明顯大於大型銀行,原因有二:

一是前4個月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增長較多、較快,中小型銀行壓降更加不易、壓降壓力更大。

二是中小型銀行對結構性存款依賴性更強,這是由於中小型銀行自身品牌優勢不足,難以只靠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傳統存款工具來獲取資金,要依靠更多高息攬儲工具來吸引儲戶。

「由於套利空間較大,今年初結構性存款規模大增,監管層打壓銀行結構性存款,實質是打擊高息攬儲,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從而達到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目的,支持企業生產和復甦,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李勇表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結構性存款7個月壓降4.68萬億元 中小銀行年度壓降任務有壓力
    央行近日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結構性存款餘額約為7.46萬億元,環比上月壓降4807億元。按全年的壓降目標計算,商業銀行仍需在12月份繼續壓降結構性存款1.06萬億元才能達標。如今,距離監管部門規定的壓降節點日期已臨近,商業銀行能否實現第二階段壓降目標?為此,《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各大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呈現「量價齊跌」態勢。
  • 結構性存款7個月壓降4.68萬億 中小銀行完成年度任務難度不大
    監管部門曾對部分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結構性存款規模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壓降至年初規模9.6萬億元,並在年內逐步壓降至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約6.4萬億元)。央行近日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結構性存款餘額約為7.46萬億元,環比上月壓降4807億元。按全年的壓降目標計算,商業銀行仍需在12月份繼續壓降結構性存款1.06萬億元才能達標。
  • 結構性存款7個月壓降4.68萬億元 中小銀行完成年度任務難度不大
    央行近日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結構性存款餘額約為7.46萬億元,環比上月壓降4807億元。按全年的壓降目標計算,商業銀行仍需在12月份繼續壓降結構性存款1.06萬億元才能達標。如今,距離監管部門規定的壓降節點日期已臨近,商業銀行能否實現第二階段壓降目標?為此,《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各大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呈現「量價齊跌」態勢。
  • 九月結構性存款餘額再降4450億 大型銀行逆勢反彈
    原標題:9月結構性存款餘額再降4450億 大型銀行逆勢反彈 大型銀行企穩回升?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結構性存款餘額約為9萬億,環比上月壓縮4450億。今年結構性存款1-4月連續回升後,至4月末達到歷史峰值。不過5月後連續5個月下降,主要因為監管部門要求商業銀行壓縮結構性存款。
  • 結構性存款年底前再壓降3萬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彭妍曾一度成為商業銀行「攬儲利器」的結構性存款,其存量規模在今年前4個月突破12萬億元後快速回落。此前,監管部門曾對部分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結構性存款規模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壓降至年初規模9.6萬億元,並在年內逐步壓降至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大約6.4萬億元)。而央行近日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為94202.58億元,已提前1個月完成監管部門窗口指導的第一階段要求。
  • 結構性存款規模持續壓降
    在金融監管部門重拳整治市場亂象的情況下,結構性存款規模持續壓降,相關業務風險正得到進一步控制。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機構信貸收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末,中資大型銀行境內個人結構性存款餘額為1.59萬億元,境內單位結構性存款餘額為1.46萬億元,兩者高峰時期分別為今年3月的2.58萬億元和今年5月的1.87萬億元,相較均出現較大降幅。相比大型銀行,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的壓降幅度更大。
  • 結構性存款規模持續壓降_杭州網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在金融監管部門重拳整治市場亂象的情況下,結構性存款規模持續壓降,相關業務風險正得到進一步控制。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機構信貸收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末,中資大型銀行境內個人結構性存款餘額為1.59萬億元,境內單位結構性存款餘額為1.46萬億元,兩者高峰時期分別為今年3月的2.58萬億元和今年5月的1.87萬億元,相較均出現較大降幅。相比大型銀行,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的壓降幅度更大。
  • 2.7萬億結構性存款搬家 銀行負債端壓力或影響流動性
    如今,正值「9·30」期限來臨,根據央行的統計,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已然低於今年年初9.6萬億元的水平,且這一規模較年內12.14萬億元的高位下降了約2.72萬億元。中信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章立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部分壓降的結構性存款,有可能「搬家」流入了公募基金或直接進入了股市。
  • 被「壓縮」的銀行結構性存款
    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至今年10月末,結構性存款規模為79447.45億元,較上月末下降了10304.32億元,降幅達11.48%,創今年年內最大單月降幅;這一規模同比2019年10月也下滑了23.21%。  結構性存款是是什麼呢?監管層為何要求壓降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呢?
  • 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降至8666款 年前壓降任務持續推進
    金融 2020-11-20 07:32 >· 億歐 今年以來,在嚴監管政策下,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自5月份開始逐月下降,至8月末首次低於10萬億元,降至94202.58億元,完成了在9月30日之前將結構性存款規模壓降至年初規模的目標。
  • 今年壓降1萬億,這兩類融資信託業務是重點!近12萬億結構性存款迎強...
    信貸資金借道結構性存款風險違規套利?銀行如何讓利實體經濟?……針對上述熱點問題,中證君近日從監管部門拿到權威回應!上述負責人稱,《通知》明確需要重點壓降的:一是各類金融機構藉助信託通道開展監管套利、規避政策限制的融資類業務;二是信託公司偏離受託人定位,將自身作為「信用中介」,風險實質由信託公司承擔,違法違規開展的融資類業務。有媒體報導稱,壓降規模初步計劃是2020年全行業壓降1萬億元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融資類信託業務。
  • 夏心愉:「930」大限將至,銀行上演結構性存款規模壓降生死時速
    今年1月至4月,結構性存款規模連續四個月增長,並在4月份規模首次突破12萬億元,其中中小型銀行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增長最快。監管一怒之下對結構性存款的增速起了殺心。6月初,銀保監會窗口指導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並且要求股份制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壓降至年初規模,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壓降至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壓上頭那個小節,有句要做小筆記的話:要求股份制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壓降至年初規模。
  • 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降到8666款 年前壓降任務持續推進
    數據顯示,結構性存款存量規模曾在今年前4個月突破12萬億元,年中監管部門對部分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結構性存款規模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壓降至年初規模9.6萬億元,並在年內逐步壓降至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大約6.4萬億元)。
  • 【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降至8666款 年前壓降任務持續推進】今年以來...
    文 / editor2020-11-20 07:01:04來源:FX168 【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降至8666款 年前壓降任務持續推進】今年以來,在嚴監管政策下,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自5月份開始逐月下降,至8月末首次低於10萬億元,降至94202.58億元,完成了在9月30日之前將結構性存款規模壓降至年初規模的目標。
  • 11月信貸和社融增速回落,寬信用持續「退潮」
    來源:東方金誠評級作者| 研究發展部 王青 馮琳央行公布數據顯示:11月新增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14300億,環比多增7402億,同比多增400億;月末各項貸款餘額增速12.8%,較上月下滑0.1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高出0.4個百分點。
  • 結構性存款「量價齊跌」 部分銀行停止銷售
    一時間,一度成為商業銀行「武器」的結構性存款規模在今年前4個月突破12萬億元後迅速下降。在此之前,監管部門曾對部分銀行進行過窗口指導,要求在2020年9月30日前將結構性存款規模降至年初的9.6萬億元,並逐步降至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約6.4萬億元)。
  • 2020上半年結構性存款規模變化:中行增幅最大,平安佔比最高
    今年前四個月,結構性存款規模連續增長,截至4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超過12萬億元,達到歷史新高。不過由於結構性存款推升了銀行負債成本,再加上貨幣寬鬆之下部分企業出現資金空轉套利行為,6月初,銀保監會對部分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銀行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當月規模壓降效果顯著。
  • 銀行結構性存款退熱:規模四連降,最高收益降至3%,部分銀行停售
    隨著資管新規要求保本理財退出市場後,結構性存款作為替代品應運而生,並且因收益高於普通存款迎來了一波發展的春天,業務規模快速增長。據央行公布數據,2019年1月份,中資全國性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衝破10萬億元大關,2020年4月,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餘額達到了12.14萬億,創下歷史新高。
  • ...年內單月首破2萬億!中低評級認購率不足 中小銀行難題來了?
    在監管要求壓降結構性存款後,結構性存款餘額在5、6月份分別下降3009億元、1.01萬億元;同業存單的發行量則大幅反彈,在6、7月份分別增加了3164.1億元、4818.3億元,累計增幅近8000億。結存縮減,票據套利行為受限從央行披露的信貸收支數據來看,6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的結構性存款餘額合計約10.83萬億元,較5月末大幅減少1.01萬億元;利差空間也明顯壓縮。
  • 中信證券明明:4月結構性存款再刷新高 治理難在哪裡?
    ,根據央行新近披露的數據,4月結構性存款餘額達12.14萬億,再創歷史新高。環比來看,當月結構性存款餘額新增4719億,今年連續四個月規模呈現走高。根據融360監測數據,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今年也是持續上升,從年初的4%上升到目前的5%左右。此次結構性存款的火爆表面原因是流動性充裕環境下的息差套利,實質上反映了疫情影響下的中小銀行「存款荒」之困。本文將就這一問題進行深入剖析,並且對結構性存款和中小銀行經營的未來走向進行展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