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醫藥」成更名熱門詞上市公司蹭熱點更名風險幾何?
摘要
【「科技」「醫藥」成更名熱門詞 上市公司蹭熱點更名風險幾何?】11月25日,澳洋順昌上漲2.37%,記者注意到,澳洋順昌在2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江蘇澳洋順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三個交易日內(11月20日、11月23日及11月24日)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董事會也未獲悉本公司有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對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信息。(廣州日報)
11月25日,澳洋順昌上漲2.37%,記者注意到,澳洋順昌在2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江蘇澳洋順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三個交易日內(11月20日、11月23日及11月24日)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董事會也未獲悉本公司有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對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信息。
記者注意到,股價連續上漲的背後,該公司於20日晚間發布了一則更名公告,擬將公司名稱由「江蘇澳洋順昌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江蘇蔚藍鋰芯股份有限公司」,將經營範圍擬變更為電池製造、其他電子器件製造等。
澳洋順昌的更名並非個例,今年以來,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選擇主動更換證券簡稱且已生效。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醫藥」等熱詞也頻頻出現在企業更新名中。如TCL集團更名為TCL科技、魯億通更名為昇輝科技、覽海投資更名為覽海醫療、和佳股份更名為和佳醫療等。
更名亦為上市公司帶來了「福利」。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部分上市公司更名後股價出現上漲,熱門行業內企業表現尤為明顯,其中覽海醫療、中國中免、和佳醫療、旗天科技等公司在更名首日便收穫漲停。據不完全統計,A股市場上市公司更名後,持股30天平均漲幅達11.1%,持股30天上漲概率達到62.20%。然而,上漲的效果卻並未持續很久,一般在2周之後就回落到正常水平。
部分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也引發了監管層關注,並迅速下發關注函讓企業說明情況。如2020年4月8日,剛更名不久的和佳醫療收到了深交所關注函。關注函指出,公司股票價格自3月24日以來連續上漲,截至4月7日收盤累計漲幅為66.99%,與同期創業板綜指偏離度較大。和佳醫療在回覆中表示,公司股價受抗疫情概念的刺激以及醫療板塊上漲的帶動下,在3月底開始大幅上漲。和佳股份自4月3日起更名為「和佳醫療」,而4月1日、2日、3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公司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
有業內提醒,上市公司熱衷於改名,主要是因為大多股民對股票缺乏一定認識,只能通過淺顯的名稱來了解市場中眼花繚亂的各家公司。名字和熱門行業有所關聯,就容易受到追捧,故上市公司的改名風氣怎麼也降不下來。但從長期來看,目前投資群體正在不斷成熟,頻繁改變名稱的上市公司,也會在一味地蹭熱點當中丟失自己的品牌價值。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