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醫藥」成更名熱門詞 上市公司蹭熱點更名風險幾何?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科技」「醫藥」成更名熱門詞上市公司蹭熱點更名風險幾何?

摘要

【「科技」「醫藥」成更名熱門詞 上市公司蹭熱點更名風險幾何?】11月25日,澳洋順昌上漲2.37%,記者注意到,澳洋順昌在2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江蘇澳洋順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三個交易日內(11月20日、11月23日及11月24日)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董事會也未獲悉本公司有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對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信息。(廣州日報)

  11月25日,澳洋順昌上漲2.37%,記者注意到,澳洋順昌在2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江蘇澳洋順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三個交易日內(11月20日、11月23日及11月24日)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董事會也未獲悉本公司有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對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信息。

  記者注意到,股價連續上漲的背後,該公司於20日晚間發布了一則更名公告,擬將公司名稱由「江蘇澳洋順昌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江蘇蔚藍鋰芯股份有限公司」,將經營範圍擬變更為電池製造、其他電子器件製造等。

  澳洋順昌的更名並非個例,今年以來,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選擇主動更換證券簡稱且已生效。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醫藥」等熱詞也頻頻出現在企業更新名中。如TCL集團更名為TCL科技、魯億通更名為昇輝科技、覽海投資更名為覽海醫療、和佳股份更名為和佳醫療等。

  更名亦為上市公司帶來了「福利」。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部分上市公司更名後股價出現上漲,熱門行業內企業表現尤為明顯,其中覽海醫療中國中免和佳醫療旗天科技等公司在更名首日便收穫漲停。據不完全統計,A股市場上市公司更名後,持股30天平均漲幅達11.1%,持股30天上漲概率達到62.20%。然而,上漲的效果卻並未持續很久,一般在2周之後就回落到正常水平。

  部分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也引發了監管層關注,並迅速下發關注函讓企業說明情況。如2020年4月8日,剛更名不久的和佳醫療收到了深交所關注函。關注函指出,公司股票價格自3月24日以來連續上漲,截至4月7日收盤累計漲幅為66.99%,與同期創業板綜指偏離度較大。和佳醫療在回覆中表示,公司股價受抗疫情概念的刺激以及醫療板塊上漲的帶動下,在3月底開始大幅上漲。和佳股份自4月3日起更名為「和佳醫療」,而4月1日、2日、3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公司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

  有業內提醒,上市公司熱衷於改名,主要是因為大多股民對股票缺乏一定認識,只能通過淺顯的名稱來了解市場中眼花繚亂的各家公司。名字和熱門行業有所關聯,就容易受到追捧,故上市公司的改名風氣怎麼也降不下來。但從長期來看,目前投資群體正在不斷成熟,頻繁改變名稱的上市公司,也會在一味地蹭熱點當中丟失自己的品牌價值。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從「金服」到「數科」,金融科技公司迎來更名上市潮
    除更名潮之外,金融與科技企業也迎來(擬)上市潮。 一、「更名運動」 在我國,首家提出數字科技概念的企業是京東數科,早在2018年9月就已經將京東金融更名為「京東數科」,開創了數字科技的先河。京東之後,小米支付也於2019年9月更名為「小米數科」。
  • 量子生物更名「睿智醫藥」
    量子生物更名「睿智醫藥」 2020-09-21 22:54:46 來源:中國證券網
  • 科技創新轉型步入正軌,美股上市公司希伯倫科技宣布更名寧聖國際
    2020年9月4日,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希伯倫科技公布了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的結果,宣布任命黃筱贇先生為董事長兼執行長(「CEO」),同時正式對外公布品牌升級,稱將啟用「寧聖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寧聖國際」)為新的企業名稱。目前,新名稱已經由股東大會通過。
  • 復盤2020 | 從「金服」到「數科」,金融科技公司迎來更名上市潮
    今年以來,多家頭部機構更名為「數字科技」,強化科技屬性對於金融與經濟發展的核心價值。除更名潮之外,金融與科技企業也迎來(擬)上市潮。一、「更名運動」在我國,首家提出數字科技概念的企業是京東數科,早在2018年9月就已經將京東金融更名為「京東數科」,開創了數字科技的先河。京東之後,小米支付也於2019年9月更名為「小米數科」。進入2020年下半年,螞蟻金服、360金融相繼更名,前者7月中旬更名為「螞蟻科技集團」,後者於8月更名為「360數科」。
  • 360金融更名「360數科」 背後的意圖是?
    回應更名8月8日, 北京商報記者從360金融處獲悉,360金融已正式對外公布品牌升級,啟用「360數科」為新品牌。針對更名,8月9日,360數科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公司自成立以來就定位為一家科技公司,如今業務中越來越多的比例也由技術服務貢獻,此次更名反映了這種趨勢,也更好地代表了360數科在市場上的長期戰略定位。
  • 144家新三板公司年內更名,16家添上「科技」後綴!
    來源:唐三板上市公司更名向來是A股市場的一大風口, 伴隨股票名稱的變更,相關個股往往會得到市場的積極炒作。相應地,在新三板市場,今年以來也有144家公司更名,其中16家更名後證券簡稱後綴為「科技「,還有「高科」、「生物」、「新材」、「數創」、「智慧」等,彰顯公司具有數位化轉型以及向新興產業領域延伸靠攏的意願。
  • 東芝存儲器將更名Kioxia鎧俠 東芝中國同步更名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7月18日,日本東芝電子(中國)有限公司通過企業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稱,東芝電子旗下子公司東芝存儲器株式會社將於
  • Ant「金服」更改「科技」,公司對更名作出回應,幾句話的差別
    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正式更名,其全名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變更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支付寶母公司的工商登記將進行變更。螞蟻集團回應稱,「螞蟻還是那隻螞蟻」,幾句話的區別醞釀著什麼變化?螞蟻的目的是什麼?螞蟻金服宣布全面加快全球化、內需和科技發展。
  • 電池新能源業務成重心 3月內5家產業鏈企業官宣更名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  據上海證券報統計,今年以來,除「戴帽」「摘帽」等被動更名外,選擇主動更換證券簡稱且已生效的上市公司已超過70家,另有多家公司更名運作尚在推進中。  廣汽集團表示,未來,廣汽埃安將肩負品牌持續高端化的使命,全面推動研發、智造、產業鏈、營銷服務模式和組織文化的創新變革,深化從0到1的科技創新,持續打造世界級產品和服務,並為構建「未來智能出行生態」和「可持續利用能源生態」貢獻廣汽埃安的智慧。
  • 安徽一上市公司華菱星馬汽車擬更名漢馬科技
    安徽一上市公司華菱星馬汽車擬更名漢馬科技 2020-11-11 11:24:30   來源:中安在線
  • 崑山維信諾更名為清越科技 已開啟上市輔導備案
    集微網消息 近日,集微網從企查查查詢發現,崑山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已更名為蘇州清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越科技),同時,該公司擬A股IPO,現已開啟上市輔導備案。資料顯示,清越科技是基於清華大學技術成立的高科技企業,包括2001年成立的北京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和2006年成立的崑山維信諾顯示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有機發光顯示器OLED等新型顯示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擁有一批來自研發、生產、營銷和管理等背景的專業人才,掌握了OLED顯示屏及模塊生產技術,建立了廣泛的上下遊產業鏈關係。
  • 熊貓金控、ST巖石、派生科技……那些被P2P搞殘的上市公司令人嘆惜
    其中A股上市公司118家,H股上市公司20家,美股上市公司5家。 但如果沒有多年經驗積累和實力支撐,終究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繁華過後只剩的一地雞毛。 時過境遷,彼時為了做大市值、優化產業結構的P2P業務,如今卻成了阻礙企業發展的最大絆腳石。
  • 海信電器為什麼急著更名?
    近日,海信電器發布關於擬變更公司全稱和證券簡稱的公告,公司名稱由「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擬變更為「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由「海信電器」變更為「海信視像」,證券代碼不變。這是繼去年海信科龍更名為海信家電後,海信系旗下又一上市公司再次選擇更名。而在此前,另外兩個家電巨頭創維和海爾也相繼更名。
  • 中築天佑更名科技公司 轉型智慧城市領域
    日前,中國照明網從中築天佑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為適應戰略發展需要,自2020年6月30日起,中築天佑名稱由「廣東中築天佑美學燈光有限公司」變更為「中築天佑科技有限公司」,這也標誌著中築天佑正式從「美學燈光服務商」轉型成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集成服務商」。
  • 透市|物業公司掀起更名潮 新訴求之戰一觸即發
    分拆上市潮之下,物業公司也迎來了更名潮。據中國網地產不完全統計,從2017-2020年7月,先後共有12家物業公司更名。其中,不乏保利物業、龍湖智慧服務等頭部公司,以及佳兆業美好、新城悅服務等上市新貴。
  • ...連夜更名「鬥鬥導航」,專家:北鬥地圖完全不等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北鬥火了以後,山寨版「北鬥」也來蹭熱點。近日,記者在安卓手機軟體應用商城搜索「北鬥」時發現,出現了「北鬥導航」「北鬥伴」「北鬥侍衛」等多個帶有北鬥字樣的應用軟體。然而就在8月7日,記者意外發現「北鬥導航」更名為「鬥鬥導航」,評論區用戶發出疑問:「換臉比AI還快,前一秒北鬥,下一秒鬥鬥。」「不是北鬥嗎,怎麼變成鬥鬥了?」。
  • 山寨北鬥App連夜更名「鬥鬥導航」,專家:北鬥地圖完全不等於北鬥...
    北鬥火了以後,山寨版「北鬥」也來蹭熱點。近日,記者在安卓手機軟體應用商城搜索「北鬥」時發現,出現了「北鬥導航」「北鬥伴」「北鬥侍衛」等多個帶有北鬥字樣的應用軟體。然而就在8月7日,記者意外發現「北鬥導航」更名為「鬥鬥導航」,評論區用戶發出疑問:「換臉比AI還快,前一秒北鬥,下一秒鬥鬥。」「不是北鬥嗎,怎麼變成鬥鬥了?」。
  • 拋掉傳統經濟標籤,浙江富潤擬更名「浙江富潤數字科技」
    放眼上市公司,改名也是常見的事,據統計數據,今年以來完成更名這一動作的上市公司超過50家(非ST),更名的原因也有多種,比如重大資產重組、借殼上市等。 但更名容易,轉型難。一些聲稱要更名並轉型的上市公司就並沒有如願轉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