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量變到技術質變,從智能革命到智能經濟——評李彥宏《智能經濟》

2020-11-12 文匯網

《智能經濟》

李彥宏著

張曉峰 杜 軍主編

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多年後,再回看2020年,這一年或已成為歷史長河中具有分水嶺意義的年份。單從世界經濟增長視角看,新冠疫情導致供給側和需求側幾乎同時停擺,技術因素在2020年比以往任何時候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都要更為關鍵和顯著。

不妨做個假設,如果這場疫情發生在十年前,那時候,雲計算剛萌芽,深度學習剛興起,4G網絡尚未完全商用,社交網絡尚未成型,千行百業與網際網路尚未融合……在這樣的技術條件之下,這場高傳染性的疫情導致的供給需求停擺,其對經濟的傷害力度,一定遠比今天來得更為猛烈。

短短十年間,技術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可謂天壤之別。「人們總是高估一項科技所帶來的短期效益,卻又低估它的長期影響。」以這十年技術對產業和經濟發展的貢獻來看,我們更能深切地感受到阿瑪拉定律的力量。

按照康波周期理論的界定,自1990年代至2040年代,這五十年為工業革命以來的第五輪長波周期。眼下,我們正處本輪長周期的蕭條-復甦周期的轉換階段。其中,5G、人工智慧、納米技術等成為本輪長周期的主要技術推動力量。

定位此刻所處的歷史長河坐標,以更清晰地理清過去十年經濟發展形態,以及本輪長周期後20年的經濟發展趨勢。李彥宏創業20年,加上早年求學和工作時間,他已經在技術領域和工業界深耕30多年。半個康波周期的人生旅程,讓他對技術的力量有著十分深刻的體悟。基於此,李彥宏在三年前推出《智能革命》之後,今年再度推出《智能經濟》新著。從《智能革命》到《智能經濟》,這背後預示著的是技術從量變到質變,特別是人工智慧技術在過去十多年的爆發性發展之際,AI已經開始深入到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若把時間拉長到未來10年到20年往回看,數字經濟可能只是過渡性概念,隨著人工智慧不斷滲透到各行各業,最終智能經濟將成為業界更廣泛共識,成為全球經濟重新向上增長的核心引擎。

1990年代到2010年代,因計算機與網際網路等生產工具的革命,信息經濟的提法也曾一度十分普遍。但在過去這十年,隨著千行百業被「網際網路+」,顯然信息經濟已經難以概括,於是數字經濟的提法恰逢其時。數字經濟的本質在於信息化、自動化和網絡化。放眼未來二十年,隨著智能化的加速,作為一種完整的經濟發展形態,智能經濟將在數字經濟基礎上進一步完成進化升級,走向成熟。

本書專門探討了智能經濟這一概念是否是偽命題,並給出了明確的定義:「以新一代人工智慧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為槓桿,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多元場景深度融合,支撐經濟社會和人高質量發展的新形態、新範式。」應該說,這一定義比較全面地闡述清楚了智能經濟的內涵和外延。相信在2020-2040這20年,也就是第五輪長波周期的後半程,智能經濟將成為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數字經濟同樣高頻的經濟敘事概念。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希勒曾在《敘事經濟學》中探討了社會心理如何形成,如何推動經濟波動和經濟增長。本書有望成為智能經濟在未來二十年形成強勢經濟敘事的先鋒性作品。

第二,人工智慧正迎來遠超過去十年發展的更好時代。中國及全球經濟減速趨勢的不可逆轉,有望因人工智慧的發展、智能經濟的繁榮而得以補漏,未來10年到20年經濟增長不用過於悲觀。

以中國經濟增長來說,目前面臨諸多因素「走壞」的跡象。比如,人口紅利的數量和質量雙雙衰減;隨著精英階層利益固化,人力資本積累速度變慢;需求疲弱、產能過剩以及高企的融資成本,導致固定資產投資這駕馬車已經很難再馳騁奔跑;制度紅利也缺乏重大的經濟改革支撐……這些推動2008年之前經濟高速增長的因素,在最近這十多年都已幾乎同時走向衰減。如今,再加上全球化在最近三年的急轉直下,我們不得不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因此,面向未來十年,推動經濟增長的利器,真心已經不多。

得幸,我們正處於技術創新的上升周期,智能經濟在中國大有可為。現在,業界越來越達成一個共識,5G只是前期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工智慧才是真正讓5G、讓雲計算最終「飛起來」的長周期、大產業。隨著5G技術的逐步大面積商用,配以豐富的數據資源和不斷提升的計算能力,智能革命繼續推進,進而不斷帶來產業化加速,逐步形成完善的智能經濟這一嶄新的經濟發展形態。

智能經濟已經在路上。人工智慧的產業價值要以「萬億」作為基本單位來計量,但是人工智慧對包括工業製造、交通、能源、金融等在內的千行百業的實際影響力,和政府、行業的期待還有一些差距。想快速彌合這個差距,新基建是一個不可錯失的機會。人工智慧越向底層去落,產業升級的生命力和戰鬥值就會飆的越高,智能經濟的建設也就越加水到渠成,中國以及全球經濟順利走完此輪康波周期的後半程上升曲線,也就有了基本保障。

第三,中國發展智能經濟,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面臨著比較明顯的劣勢。中國政府立足龐大的市場規模允許先行先試、豐富的應用場景、海量的數據積累,《智能經濟》還特別點出了中國目前主動求變的決心很堅定……這些都構成了中國發展智能經濟的獨特優勢。

然而,這些因素僅僅是智能經濟這棵參天大樹的上層「枝葉」,智能經濟的根在人工智慧、通信技術本身,而這些前沿技術的根在基礎研究、根在精益製造……智慧型手機的根在IOS和安卓系統,晶片的根在ARM架構、根在光刻機以及背後的精益製造……無根之痛,是本輪中美之爭,我們每個人最痛徹心扉的體悟,「以市場換技術」,換不來真正的「根」技術。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科學家座談會上講話所指出:「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目前,中國在基礎教育和基礎研究領域的長期裹足不前,將成為制約智能經濟發展的根基性因素。這就需要中國政府和企業繼續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目前,百度、華為、阿里等科技公司,能夠在人工智慧、5G、雲計算等創新方面保持領先,最重要原因還是這些企業敢於每年將10%-15%左右的營收用在研發。只有對技術創新的信仰堅定,對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始終如一的投入堅守,中國目前所面臨的智能經濟發展劣勢,才可能有一天逐步也成為我們獨特的優勢。

智能經濟時代在加速到來。七年前,當百度領先籌建深度學習研究院的時候,人工智慧在社會上基本還是個科幻概念,產業層面對於人工智慧的技術力量也沒有太多真實的感受。所以如今李彥宏說「智能經濟是中國未來十年經濟新標籤」,也就意味著「智能革命」已經在科技領域基本成為現實。而從智能革命到智能經濟,是一個技術量變勢能不斷積累和行業公眾認知逐步建立的過程,看似平穩推進,實則靜水流深。

未來10年到20年,智能經濟屬於技術專注者,屬於厚積薄發者。因為中國和全球的經濟增長,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仰仗技術因素。正如開篇我們提及的「多年後」,到時候,經濟學領域的經濟增長模型也將因此面臨著一次全新的改寫和刷新。(作者為財經作家,中國科大國金院全球經濟與國際金融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副研究員。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相關焦點

  • 李彥宏:八大關鍵技術將實現「量變」到「質變」
    中證網訊(記者 任明傑)11月8日,在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表示,在未來的十年中,有八項關鍵技術,會出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一旦發生質變,這些技術對數字經濟,甚至更廣泛的社會、文化領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 李彥宏:未來十年 八大關鍵技術將實現量變到質變
    11月8日,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的「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在未來的十年中,有八項關鍵技術,會出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一旦發生質變,這些技術對數字經濟,甚至更廣泛的社會、文化領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 李彥宏:八大關鍵技術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看,突破性創新的技術,才能帶來爆發性的增長。美國斯坦福教授莫裡斯曾繪製人類社會發展指數圖,並指出正因為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人類才邁過文明曲線上的最大拐點。而在人類發展最近的200年裡,技術不斷奔湧向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驚人的增長奇蹟。
  • 李彥宏新書《智能經濟》出版
    2020年9月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李彥宏新書《智能經濟》正式出版,這本書是他對這一概念的首次系統闡釋。《智能經濟》由張曉峰、杜軍主編,全書聚焦智能經濟,以30萬字的篇幅釐清其理論概念與技術基礎,剖析人工智慧、新基建與智能經濟的關係,探索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空間、新範式;描摹不同垂直場景下產業智能化的問題、前景、邏輯與路徑,構建中國數位化、智能化轉型路線圖;展望智能經濟下的思維轉換、經濟變革、產業轉型、服務治理與社會生活的新圖景。
  • 李彥宏:智能經濟是拉動全球經濟向上的新引擎
    【TechWeb】9月17日消息,今天2020中關村論壇正式開幕,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彥宏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李彥宏談及智能產業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關鍵性作用,他表示,「未來很多年,中國經濟中高速成長,將主要依靠科技創新所帶來的效率的提升。
  • 李彥宏:八大關鍵技術讓人工智慧的夢想照進現實
    30年前,在聽清華的石純一老師教授人工智慧課時,人工智慧還只不過是李彥宏記錄在筆記本上的一個夢想。30年後,人工智慧已經走進普通人的生活。技術在改變世界的同時,也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新的可能。11月8日,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全球頂尖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共同探討科技與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融合共生。
  • 李彥宏:正在發生的智能經濟 4 大變革 | 贈書
    人工智慧正在滲透到各個不同的產業,切切實實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生產,看得見,摸得著。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新標籤。由張曉峰、杜軍主編的《智能經濟》中,分享了未來智能經濟背景下,科技、社會、生活多方面的革命性變化和無限可能。
  • 李彥宏:「新基建」是讓智能經濟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艙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標籤。而新基建則是讓智能經濟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艙。」當前,數字經濟正在進化到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與之相適應的新基礎設施同樣需要國家牽頭來投資、建設和協同。智能經濟基礎建設的水平,決定了中國在新一波技術紅利的全球格局中,能否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 李彥宏:廣州站在人工智慧時代新起點,與廣州共同打造智能經濟發展新樣板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稱,在已有合作的基礎上,百度將繼續與廣州市、廣州開發區攜手,在自動駕駛、智能車聯、智能交通等領域加強合作。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型公司,百度目前已在廣州進行了眾多布局。
  • 李彥宏:智能經濟呼喚社會智能化轉型
    這樣的智能化基礎設施,空間巨大而且持續時間更長,將帶來經濟、社會的全面智能化在經濟和社會的智能化轉型過程中,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有責任結合對過往技術變革的研究,結合新的思考和實踐,提供有關智能化轉型的思考和建議,從而為經濟和社會的智能化出一份力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將改變我們的衣食住行,改變經濟的運行效率等。
  • 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李彥宏:「八大關鍵技術」讓人工智慧的夢想照進現實
    11月8日,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全球頂尖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共同探討科技與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融合共生。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分享了他對於科技夢想照進現實的感受,以及關於科技未來的展望,特別是八大關鍵技術的進步對數字經濟,甚至更廣泛的社會、文化領域產生的深遠影響。
  • 智能經濟的動力,從人工智慧到超級智能
    提出智能經濟運轉的動力除了人工智慧,人類的智能,網際網路大腦模型的超級智能也是新出現的要素。建議基於網際網路大腦模型的超級智能的發育過程,和凸顯智能特徵的雲反射弧機制的建立是智能經濟研究值得關注的兩個重要方向。21世紀以來,我們經歷了一次前沿科技爆發和繁榮的時代,從Web2.0、社交網絡到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5G,雲機器人。。
  • 李彥宏世界大會發表新見解:「三個智能化」構建智能經濟時代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稱,未來十年將是智能經濟時代。智能經濟時代有三個特點:第一是人機互動方式的智能化;第二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包括晶片、深度學習框架等;第三是產業的智能化。此次百度世界2020發布的一系列技術與產品,也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李彥宏所描繪的智能經濟時代圖景。
  • 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技術為智能經濟注入新動能
    相比其他網際網路廠商,百度早在多年前就開始瞄向未來科技技術發展,特別是AI技術處於國際水平。從人工智慧專利來看,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智慧財產權所發布的《2020人工智慧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顯示,百度憑藉9364件專利申請位居第一,在深度學習技術、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自動駕駛、知識圖譜、智能推薦、交通大數據等多個領域位居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首位,展現出強勁的創新能力。
  • 智能經濟將帶來三個層面的重大變革——專訪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
    對於這個問題,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首先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如果說過去20年是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的20年,那麼未來20年將是人們對手機依賴程度不斷降低的20年。」在李彥宏看來,人工智慧驅動下的智能經濟將帶來重大的變革和影響。
  • AICC 2017智能革命:中國經濟新機遇高峰論壇
    論壇介紹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4/358599.htm  2017年5月19日,「AICC 2017智能革命 中國經濟發展新機遇」將於北京海航萬豪酒店舉行
  • 智能經濟時代到來 人工智慧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中,把對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變遷產生廣泛影響的技術定義為通用技術。換句話說,正是因為通用技術能夠輻射幾乎所有經濟領域,最終促進社會生產效率提高,人類社會才會隨著技術的更迭,持續進步。而歷史上,新技術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正是科技革命。
  • 智能經濟風起時 百度智能雲揚起風帆
    透過四位嘉賓的議題討論和思想碰撞,不難從中洞察出一個積極的信號:原本停留在概念上的智能經濟,已經進入到了現在進行時。  01 智能經濟風起時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在《智能經濟》一書中給出預見:「數字經濟正進化到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智能經濟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是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
  • 智能經濟時節已至,百度智能雲揚起風帆
    透過四位嘉賓的議題討論和思想碰撞,不難從中洞察出一個積極的信號:原本停留在概念上的智能經濟,已經進入到了現在進行時。智能經濟風起時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在《智能經濟》一書中給出預見:「數字經濟正進化到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智能經濟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是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
  • 2020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李彥宏談智能經濟,百度AI成果全面亮相
    10月12日,以「創新驅動數位化轉型,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正式開幕。當下,AI、雲計算、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的數字經濟、智能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本次峰會也成為中國向全世界展示數位化、智能化建設傲人成就的重要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