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想要攪動的,可不僅僅是雷射雷達市場

2020-12-04 Aston雅斯頓

說起大疆,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無人機。作為全球領先的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及無人機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商,大疆成立的時間並不長,至今也不過14年光景,但也就是在這14年間,它逐步發展成了民用無人機市場的明星「獨角獸」企業。所以當這家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公司開始入局自動駕駛領域時,汽車界人士總少不了關注與討論。

悄咪咪的進行

最早是在2017年的時候,有消息稱大疆正秘密入局自動駕駛領域,證據包括其正秘密招聘自動駕駛相關的工程師以及汽車測評編輯。不過當時大疆對此事進行了否認,表示重心仍在無人機領域。而早在兩年前,也就是2015年的時候,大疆位於美國矽谷的研發中心就招募了前特斯拉Autopilot組的一位工程總監戴倫·裡卡多(Darren Liccardo)出任大疆創新全球工程副總裁。

對於大疆而言,戴倫·裡卡多最吸引它的其實並不只是其在特斯拉的工作經歷。根據資料顯示,裡卡多除了曾是特斯拉自動駕駛團隊負責人,還曾在一家智能傳感器企業(Crossbow Technology)工作,並開發出了首個獲得聯邦航空局認證的用於飛行器的慣性導航系統。可見,裡卡多是一個自動駕駛和無人機領域的雙棲人才。

這時就不禁有人要問了,自動駕駛和無人機是否有技術共通點?答案是肯定的。從技術層面上來看,大疆一直用在無人機上的視覺識別技術,很可能就是大疆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一個核心優勢技術,而這也是特斯拉在自動駕駛研發領域作為領先的部分之一。不過從目前公開的信息可知,視覺識別技術並不是大疆唯一的「底牌」。

先用雷射雷達探探路

在進入2019年以後,相比之前的秘密招聘與否認入局,大疆開始正大光明的展示其進軍自動駕駛的動作與野心。在2019年初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大疆的獨立子公司覽沃科技(Livox)正式推出了兩款千元雷射雷達浩界Horizon浩界和泰覽Tele-15,價格分別為 6499 元和 8999 元,直接將動輒上萬美元的雷射雷達拉到了1萬人民幣水平以下。

這是什麼概念?作為參考,雷射雷達巨頭Velodyne 16線產品曾叫出8000美元的高價,其64線雷射雷達現在也還需6-7萬美元才可買到。即便目前被業界認為「性價比高」的國產雷射雷達16線產品也均超過萬元。將雷射雷達產品價格首次下探至千元級的企業,Livox大概率是第一家。

不過關於Livox 成立(2016年)的起因,據稱是大疆希望可以自研在行業無人機上搭載的雷射雷達,而在研究的過程中,團隊發現自動駕駛行業顯然是一個更廣闊的市場,於是車載雷射雷達成為了Livox現在的研究主線。不管最初的動機到底是什麼,現在大疆確實已經正式入局自動駕駛了。

據了解,Livox 發布的雷射雷達是旋鏡式雷射雷達,與當前自動駕駛汽車應用中最主流的機械式雷射雷達不同,其原理與MEMS微振鏡式雷射雷達靠近,都屬於類固態式雷射雷達。它們都是將光源部分的電子元器件固定下來,只將部分機械部件進行轉動或振動以掃描,在成本上比機械式雷射雷達更有優勢。不過雷射雷達最終極的解決方案,其實是OPA光學相控陣這種純固態雷射雷達,但目前受技術成熟度等問題的影響,真正落地還需要一段時間。

旋鏡式雷射雷達雖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Livox的產品所採用的非重複掃描技術,可以減少視場內物體被漏檢的概率,增加了傳感器視場角內探測到物體和其他細節的可能性。Livox也表示,Tele-15在等效時間內的點雲密度可以超過市面上主流的128線機械式雷射雷達,而且Tele-15還是全球首個探測距離達到 500 米的車載雷射雷達。Horizon 則是專為 L3/L4 級自動駕駛汽車設計,標稱探測距離 260 米。

曾有業內人士在測試過Livox產品後表示「Livox在遠距離檢測效果更好,近距離盲區有點大,但整體來看,它依然可能會對行業造成很大衝擊。」

當然,除了產品和技術上的獨特性,價格和可實現大規模量產是Livox的最大競爭優勢。得益於大疆的背書,Livox在採購、供應鏈、生產包括售後等部分都與大疆共享一個體系,可較快實現量產出貨,而Livox團隊只需主攻技術與營銷,形成一個創新型公司的良好循環便可。

向自動駕駛領域 Tier 1 目標發力

同樣是在去年的CES展上,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toX宣布與 FCA(菲亞特-克萊斯勒)達成合作,將共同推出無人車 PacificaX(捷龍星),布局自動駕駛計程車領域,而大疆推出的兩款雷射雷達將全部用於無人車 PacificaX 上。此外,中國雷射雷達公司速騰聚創將為 PacificaX 提供量產車規級的固態雷射雷達M1。

CES展亮相後,2019年在沒有任何其他市場推廣的情況下,Livox 獲得了超過 1000 個購買客戶。目前,Livox 已經和部分 Tier 1、主機廠以及整體解決方案商進行了合作:L4 級乘用車選擇了 AutoX,L4 級商用車方面,Livox 和希迪智駕(CiDi)進行了相關合作,在低速無人駕駛機器人,Livox 與深度戰略合作夥伴高仙機器人(Gaussian Robotics)達成逾萬臺雷射雷達的採購合作。除此之外,Livox的合作夥伴還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汽車公司、圖森未來等。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去年11月底,中汽中心率領中國代表團參與了國際首個專門針對自動駕駛安全標準ISO PAS 21448 SOTIF(預期功能安全)的第二次全體會議。而大疆、華為、泛亞三家公司便是代表團成員。

要知道,ISO PAS 21448預功能安全是ISO組織與SAE共同起草的一個自動駕駛安全標準,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軟體系統的誤感知和誤決策造成的危險。其中ISO26262標準主要關注硬體的功能安全,而ISO 21448則主要關注軟體。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大疆在自動駕駛軟體方面沒有一定實力,中汽中心在組團時,是不會選擇大疆的。至於其他更多信息也只有等待大疆官方慢慢披露了。

至少從目前已有的消息可知,大疆在硬體上具備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技術,已經發布了Horizon和Tele系列,這一類專門針對自動駕駛所研發的雷射雷達。同時,大疆在無人機、智能相機等設備上,也研發了包括視覺感知、識別、追蹤等技術,與自動駕駛汽車具有高度相關性,甚至可以看作是應用場景的遷移。

雅斯頓小結

客觀來講,完全自動駕駛的實現離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這絲毫不影響雷射雷達、晶片及軟體算法等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特別是在現階段,高新技術的研發、生產和投入使用已成為了各國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所以不管大疆未來能否在自動駕駛領域贏得一席之地,至少它已成為這一領域的那條鯰魚。

圖 | 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大疆想要攪動的,可不僅僅是雷射雷達市場
    作為參考,雷射雷達巨頭Velodyne 16線產品曾叫出8000美元的高價,其64線雷射雷達現在也還需6-7萬美元才可買到。即便目前被業界認為「性價比高」的國產雷射雷達16線產品也均超過萬元。將雷射雷達產品價格首次下探至千元級的企業,Livox大概率是第一家。
  • 大疆無人機用上雷射雷達,巨大市場呼之欲出
    雷射雷達正在逐漸打開一個非常大的市場,這個市場已經呼之欲出。但是手機的雷射雷達測量距離短,大概只有幾米遠;而工業級3D相機能測量幾米到幾十米;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能做到200米;而這次大疆的雷射雷達能做到450米。
  • 大疆入局雷射雷達,如何卡位新賽道?
    特斯拉嫌貴不用的雷射雷達,被大疆內部孵化的雷射雷達廠商Livox覽沃科技賣到了千元級,並且在本月開始正式出貨。早在2020年1月的CES上,Livox 就正式對外推出了兩款面向 L3/L4 級別自動駕駛的高性能、低成本雷射雷達產品:Horizon(浩界) 和 Tele-15(泰覽-15)。
  • 大疆L1新品預定 新疆大疆雷射雷達熱銷
    大疆L1可實時生成具有真實色彩的高密度點雲,配合高精度組合導航系統,保證數據準確性,後處理點雲精度可達釐米級。無論是建築、橋梁、輸電線路還是杆塔,皆可高度還原。    大疆L1集成了 Livox 雷射雷達、測繪相機、高精度組合導航系統和三軸增穩雲臺等模塊。
  • 幾千塊能買雷射雷達,大疆進軍自動駕駛,旗下公司雷射雷達首亮相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蛋醬、張倩雷射雷達可以說是自動駕駛汽車最顯眼的配置。這種傳感器精度高、成本高、技術門檻高,但因為安全係數也較高,目前多數自動駕駛汽車仍然選擇搭載該設備。如今,這個行業又多了一位入局者——大疆。
  • 8999元發售車規級、探測距離500米雷射雷達,大疆是怎麼做到的?
    而大疆推出的雷射雷達,探測距離比VLS-128遠將近一倍,達到500米。簡言之,由於超遠的探測距離,其性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與人類相媲美,甚至超過人類。泰覽Tele-15成為第一個千元級可達到500米測距的車載雷射雷達。
  • 華為、大疆等龍頭企業「押寶」,車載雷射雷達產業格局或將洗牌
    近日,據麥姆斯諮詢報導,下一代傳感和感知系統領導廠商Aeva和全球頂級汽車Tier-1供應商採埃孚(ZF)宣布建立合作,將全球首款調頻連續波(FMCW)雷射雷達推向汽車市場。這次合作,加速了自動駕駛應用的可擴展4D雷射雷達技術的大規模量產。
  • 大疆Livox在CES 2020上展示更好的汽車雷射雷達解決方案
    原標題:大疆Livox在CES2020上展示更好的汽車雷射雷達解決方案來源:cnBeta.COM 大疆旗下Livox公司在CES2020上展示了更好的汽車雷射雷達LIDAR解決方案。通常,雷射雷達掃描水平線。
  • 千元級雷射雷達可量產
    這家企業是大疆旗下的雷射雷達公司覽沃科技有限公司(Livox,下稱覽沃科技)。8月22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峰會上,覽沃科技的市場戰略總監李賀宣布,該公司首個實現了車用自動駕駛雷射雷達價格降到千元級別,而且能量產供應。 他表示,現在打開大疆商城,就可以直接買到Livox Horizon雷射雷達,定價6499元。
  • 獨家專訪|大疆孵化Livox入局雷射雷達:如何從成功複製成功?|CES 2020
    外界相傳大疆涉足汽車市場已久,2019年12月25日,大疆以一則CES的預告,正式對外宣告已進軍雷射雷達產業的消息。在CES的現場,孵化自大疆的Livox也帶來了新品Horizon和Tele-15。這是一個熱鬧的市場,但尚未形成壟斷之勢;這是一個新興的市場,還在摸索一條成熟的技術路線、打破量產、性能、可靠性的不可能三角,使得雷射雷達成為真正意義上每一輛車的標配,這是所有雷射雷達廠家都希望解決的目標。
  • 大疆發售「千元級」汽車雷射雷達:探測距離可達1000米
    本文轉自【快科技】;繼今年1月份在CES展出後,大疆Livox的「千元級」雷射雷達正式發售。日前,大疆內部孵化的公司覽沃科技(Livox)官方信息顯示,旗下TELE-15(泰覽-15)雷射雷達正式上架官方商城,售價8999元。
  • 大疆最新雷射雷達L1,測繪人最關心這幾點!
    自動定位、懸空探測、自動成像,這一系列在科幻電影中才出現的場景,隨著某手機的發布,普通人通過手機即可三維點雲建模,10月14日大疆發布的禪思L1 雷射雷達與經緯M300無人機的組合,這套黑科技直接照進了咱們測繪人的心裡。
  • 大疆子公司Livox推雷射雷達,跨界進軍自動駕駛領域
    1月7日,CES 2020(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展會上,大疆內部孵化的子公司Livox(覽沃科技)發布兩款專為自動駕駛汽車設計的雷射雷達產品,Horizon和Tele-15。其中Horizon專為L3/L4級自動駕駛汽車設計,標稱探測距離260米,官網價格為800美元。
  • 大疆官方授權-雷射雷達:禪思L1 九江偉業
    10月14日,蘋果發布了最新的Iphone 12.作為無人機領域的領頭羊-大疆,也發布了它的收款-雷射雷達:禪思L1。眾所周知,目前市面的雷射類的基本價格都是50萬起,百萬級的雷射雷達更是常見這也是為何雷射雷達一直未有普及應用的原因。號稱『價格屠夫』的大疆這一次的定價又是多少呢?我們大膽猜測一下!九江偉業老蔣預測應該不過20w.具體價格等待大疆公布,我們先來看看這款雷射雷達的牛逼之處吧!
  • 大疆覽沃浩界(Livox Horizon)雷射雷達測評
    測評人 - 董小胖 Livox Horizon(覽沃浩界)介紹 Livox Horizon(覽沃浩界)是大疆專為L3/L4自動駕駛打造的一款雷射雷達。
  • 推動汽車自動駕駛:大疆內部孵化公司Livox推出雷射雷達
    還展示了Horizon 和 Tele 系列兩款新雷射雷達。據大疆官方介紹,為更好地擁抱科技新趨勢,大疆建立了內部孵化機制,以滿足多變的用戶需求。由大疆內部孵化的獨立公司——覽沃科技有限公司(Livox)在本屆 CES 上展示了最新成果。
  • 雷射雷達混戰時代:大疆、華為爭著入局,誰能大規模量產?
    不得不承認,雷射雷達距離前裝量產、大規模應用還需要一些時日,但這並不妨礙玩家們在爭奪,繼法雷奧SCALA之後的「車規前裝量產第二名」。尤其是今年大疆Livox和華為的入局,更見賽道之誘人。正如自動駕駛的演進一樣,當下雷射雷達有兩種商業落地模式:一種是追求極致性能,服務於L4自動駕駛的需要;另一種則是瞄準趨勢漸朗的前裝量產市場,滿足智能汽車向上迭代的需求。但不管何種落地,雷射雷達玩家們都要直面主機廠發出的「靈魂拷問」:如何降低價格、如何達到車規級要求、有無可量產能力,尺寸是否足夠小型?
  • 大疆投資的Livox發布兩款雷射雷達Horizon和Tele-15
    1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大疆投資的Livox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2020)上發布了兩款雷射雷達傳感器(LiDAR):Horizon和Tele-15,分別適用於L3和L4級別自動駕駛。
  • 大疆全新雷射雷達亮相,網友:天上與地上都幹了
    提起大疆,相信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無人機。如果你認為大疆只會造無人機,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近日舉辦的2020 CES大會上,大疆內部孵化的獨立公司覽沃科技(Livox)展示了兩項雷射雷達最新技術成果——Horizon(地平線)和Tele-15(遠程15)。
  • 華為布局多年的雷射雷達市場
    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被視為是智能網聯汽車的三大關鍵部件。但相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雷射雷達在目標輪廓測量、角度測量、光照穩定性、通用障礙物檢出等方面都具有極佳的能力。因此,雷射雷達也被視為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  根據Yole的數據顯示,雖然目前部署在擁有輔助駕駛功能汽車上的雷射雷達市場規模僅有1億多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