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億驚天收購!晶片巨頭將投入美國懷抱這是華為不願看到的

2020-09-16 世界觀聞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美國的禁令生效期近在咫尺,華為乃至整個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四處碰壁,接下來的處境都將十分不樂觀,對此華為內部表示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目前來看,國內的晶片產業似乎已經陷入一盤「死局」,而最新的一則關於晶片的消息讓這盤「死局」大有「難上加難」的趨勢。

2016年日本軟銀集團以3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這是迄今為止日本半導體行業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今年7月份有消息稱軟銀因為財務危機打算出售ARM,這一消息在近期得到證實,據了解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將會以400億美元(約2723億人民幣)左右的價格完成對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的收購。

和軟銀當年的320億美元收購價相比,如今以400億美元售出的ARM,軟銀的投資回報率將近25%。英國的《金融時報》在昨日確認了這一交易框架,據說併購最早應該會在15日公布。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晶片設計企業,是智慧型手機行業最重要的晶片設計公司。

而美國英偉達則是市值3000億美元,排名全球前三的晶片公司,假如完成併購,在強強聯合之下,或將改變當下的半導體行業布局,開啟一個完全布局於移動端、PC端的嶄新的晶片霸主時代。此前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已經壟斷了電腦CPU的架構,如果再把手機處理器架構設計也收入囊中,那美國在半導體產業真的要隻手遮天了。

ARM成立於英國,旗下共有6000多名員工,以研發高性能、低費用和功耗的晶片,設計ARM處理器的架構為主,主要通過向半導體廠商售賣技術智慧財產權來獲取利潤。高通、蘋果、華為、三星、聯發科等130多家科技企業都是ARM的客戶,像華為海思的麒麟系列晶片、蘋果的A系列晶片、高通的驍龍晶片等,都是以ARM的晶片架構為基礎進行設計,再投入生產的。

ARM晶片憑藉低功耗的優勢,在行動裝置上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據統計,ARM的智慧型手機份額大於99%、數據機大於99%、車載信息設備大於95%、可穿戴設備大於90%。英偉達作為一家市值排名全球前三,超越了英特爾的晶片製造企業,此次願意付400億美元來收購日本軟銀手中年營收不過18.98億美元的ARM,正是看中了ARM在移動晶片領域巨無霸地位。

英偉達收購ARM後,很大可能會對中國的半導體行業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英偉達作為美國企業,被「籠罩」在美國禁令之下。一旦ARM被英偉達收購,那麼華為乃至整個國內的半導體行業都會相應的受到禁令的影響。美國可以隨時限制中國企業獲得ARM的晶片架構技術授權,給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設置障礙。

之前華為海思的麒麟手機晶片和昇騰伺服器晶片均是採用ARM的V8指令集,並以此為基礎來設計CPU,好在華為已經獲得了V8指令集的永久使用權。但ARM未來的升級架構,華為可能很難再獲得,屆時,華為的晶片鏈又會增加一項阻礙。這是華為乃至中國晶片企業不願看到的結果。

在華為涉足的晶片產業鏈當中,前端需要ARM的架構授權,設計環節需要美國的EDA軟體,製造環節要依賴臺積電等廠商,可以說美國企業對ARM的收購完成了對華為的「圍追堵截」。不過ARM在中國地區20%的收入佔比中,絕大部分來自於華為海思,一旦失去和海思的合作,那麼對ARM來說也是相當大的損失。

另外英偉達收購ARM還有兩大阻礙,一是英國正極力阻止這場收購,英國人認為讓ARM保持獨立才是最好的選擇,並且英國正打算把ARM打造成一家萬億美元市值的高科技企業,如果收購完成,那英國人的計劃就泡湯了。

另外英偉達的收購還可能引起中國及歐盟各國的反壟斷調查,因此英偉達收購ARM並不是英偉達和軟銀集團一拍即合就行的。大家覺得英偉達能成功收購ARM嗎?

相關焦點

  • 2700億驚天收購!晶片巨頭投入美國懷抱,這是華為不願看到的
    美國的禁令生效期近在咫尺,華為乃至整個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四處碰壁,接下來的處境都將十分不樂觀,對此華為內部表示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目前來看,國內的晶片產業似乎已經陷入一盤「死局」,而最新的一則關於晶片的消息讓這盤「死局」大有「難上加難」的趨勢。
  • 2700億大交易!晶片巨頭將投入美國懷抱,這是華為不願看到的
    美國的禁令生效期近在咫尺,華為乃至整個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四處碰壁,接下來的處境都將十分不樂觀,對此華為內部表示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目前來看,國內的晶片產業似乎已經陷入一盤「死局」,而最新的一則關於晶片的消息讓這盤「死局」大有「難上加難」的趨勢。
  • 美國科技巨頭出手,這結果是華為不想看到的
    據華爾街日報9月13日的一篇報導顯示,近期美國科技巨頭英偉達出手,跟日本軟銀公司達成協議,預計將以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億)的高價收購軟銀手中的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眾所周知,半導體,也即是晶片在被生產出來前需要經歷三個大步驟,分別是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及晶片封測。目前,在晶片製造及封測領域,美國具備極大的話語權,很多關鍵技術都掌握在美國科技企業手中。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可以用一紙禁令就讓臺積電放棄跟華為合作的主要原因。
  • 美晶片巨頭沒想到,2700億收購或被叫停,連自家都看不下去了
    在近一年的時間裡,華為在拓展外部商業規模的時候,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老美讓華為多年的晶片設計能力只能紙上談兵,多家供應商對華為的態度也急轉直下。就連一向高調的餘承東也坦承,華為只做晶片而不做製造,這是一個大教訓。
  • 美晶片巨頭沒想到,2700億收購或被叫停,連自家人都看不下去了
    在近一年的時間裡,華為在拓展外部商業規模的時候,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老美一紙禁令,讓華為多年的晶片設計能力只能紙上談兵,多家供應商對華為的態度也急轉直下。就連一向高調的餘承東也坦承,華為只做晶片而不做製造,這是一個大教訓。
  • 繼華為後,川普又盯上科技巨頭,一口價2700億
    如今,施壓華為碰壁,川普又在馬不停蹄的布局,盯上了另一個科技巨頭,準備將其收入囊中。不過,川普這次出價可不低,一口價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億);可見,該企業確實實力不一般!這也就難怪美方肯「割肉」了!
  • 輪到美國被卡脖子了川普2700億收購世界巨頭遭到大國一票否決
    ARM已達成收購協議,預計英偉達為此次收購投入的資金將超過4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2700億元。據介紹,ARM於1991年成立於英國劍橋,主要業務是出售晶片設計方案授權。ARM開創了一種新型的晶片設計,生產和銷售模式,即自身並不生產晶片,而是用發放許可證的方式將設計方案轉讓給合作夥伴來實現盈利。通過這種模式,ARM迅速搶佔很大一部分英特爾公司的市場並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晶片行業巨頭。
  • 斷供華為損失1804億!高通發出警告,日韓晶片巨頭不願這結果
    它不僅影響到華為,而且影響到美國許多晶片公司。在這幾家公司眼中,華為應該說是一塊肥肉,獲得的業務突然消失,大家非常不滿。8月28日,聯發科向美國提出申請,要求與華為正常合作。這項禁令在9月15日生效,聯發科此前曾提出申請,但未得到答覆。不但聯發科處於被動地位,TSMC等許多企業也是如此,日韓等國家的企業都不敢輕易接受這一訂單。
  • 繼華為後,川普又盯科技巨頭,報價2700億
    為了維護面子和保住科技燈塔的名號,美方近一年來採取各種行動打壓他國科技企業,而華為在5G領域取得的亮眼成績,也成了美方打壓的頭號目標。不過,經過一年多的折騰,事實證明,不管川普再怎麼施壓,華為都將順利挺過難關,並不斷實現自我突破,真正走上一條「無美化」道路。如今,施壓華為碰壁,川普又在馬不停蹄的布局,盯上了另一個科技巨頭,準備將其收入囊中。
  • 華為迎來壞消息,美國巨頭正式宣布,晶片行業將迎「變天」?
    隨後有消息表示,美國的晶片公司英偉達將收購ARM,不過這個消息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英偉達的&34;就出面表示自己並沒有這個想法。而近日,收購風波再起,這個消息卻又出現了反轉。這一消息的出現無疑是轟動了整個半導體行業,因為隨著ARM收購事件的敲定,也就代表著ARM的屬性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從而可能會影響到其他企業的合作。因為不管是ARM公司還是美國的英偉達公司,都是半導體行業當中首屈一指的存在。
  • 拍手稱讚,離開華為訂單後,美國晶片巨頭或將破產被收購
    而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統計,如果川建國同志以及大選後可能的新的繼任政府班子繼續對華為甚至其他中國科技企業實施這樣的打擊的話,那麼整個美國上下遊的晶片半導體相關企業,總體損失將達到一千七百多億美元!對於華為晶片的斷供,已經造成了美國企業晶片賣不出去堆在倉庫的被動局面,拍手稱讚,離開華為訂單後,美國晶片巨頭或將破產被收購,這家企業已經因為收入斷崖式下降而只能被收購——賽靈思要完了。
  • 英國晶片巨頭ARM終究被美國巨頭收走
    之前作者在8月初的時候懟過ARM,因為當時華為和美國的二度激戰搞得正激烈,美國認為華為在5G通訊領域超越了美國的高通等科技企業,為了捍衛其在通訊領域的霸主地位,所以美國就一直在不斷的對華為公司進行打壓,他們不僅自己不使用華為的5G通訊設備,而且還將華為給加入到了&34;中,導致很多國際高企被迫中斷和華為業務的往來
  • 美國的晶片禁令出現反噬,失去大客戶華為後,一晶片巨頭將被收購
    華為的制裁會像幾十年前那樣對待日本松下、東芝等企業一樣,輕鬆把對方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但是沒想到在對外華為時,三年時間都沒有把華為給打趴下,而且還激起了中國加大對於半導體自主研發的力度,這就算了,美國這次選擇用」逆全球化「的方式幹預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還造成了反噬,給自己國家和企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困擾。
  • 斷供華為損失1804億!高通發出警告,晶片巨頭不願接受禁令
    這不僅影響了華為,也影響了美國的很多晶片公司。在這些公司眼裡,華為應該說是一塊肥肉,得到的業務突然消失了,大家都很不滿意。8月28日,聯發科向美國提出申請,希望與華為正常合作。禁令於9月15日生效,聯發科之前申請過,但是沒有收到回應。不僅聯發科處於被動地位,TSMC等很多公司也是如此,日韓等國的企業不敢隨意接受這個訂單。
  • 繼華為後,川普又盯上科技巨頭,一口價2700億
    繼華為後,川普又盯上科技巨頭,一口價2700億現如今川普對中國的打壓是一步一步的升級,想要遏制中國的發展,可是中國現如今的實力並不是美國輕易能夠撼動的,面對美國的不斷打壓,中國也進行了對等反制。可是川普還是不顧國內疫情的狀況又盯上了另外的一個科技巨頭。
  • 失去華為訂單,美國晶片巨頭遭遇困境,標價350億美元求收購
    在晶片行業,美國是龍頭老大,作為全球科技最發達的國家,美國在晶片領域擁有最多的專利和壟斷權,正因此,美國可以掌握全球晶片行業的命脈,對我國華為公司實行禁令,讓華為公司的發展遭遇困難,但是這個晶片禁令並不是損人利己,而是兩敗俱傷,因為晶片禁令的生效,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受到影響。
  • 美國科技公司出手,結果可能是華為不想看到的
    蘋果,華為和高通都是ARM晶片架構的採購商。就晶片架構而言,ARM是壟斷全球的存在。可見的未來,晶片設計與製造以及晶片封裝和測試這三個核心半導體關卡全部由美國控制,那麼其他國家想要在半導體領域發力就必須在美國的陰影下並看美國公司的臉色。這樣一來,全世界晶片半導體產業將被徹底搞砸,美國將很容易利用半導體去制裁某個國家。
  • 這才剛剛開始,失去華為後,美晶片巨頭面臨被收購的下場
    ,預計每年將損失1365億人民幣。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由於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現在美國晶片巨頭正面臨被收購的下場。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處理器大廠AMD正計劃收購美國晶片巨頭賽靈思,目前該收購計劃已經進入尾聲,AMD預計將斥資300億收購賽靈思。
  • 2700億!美國科技巨頭出手,誰也沒想到,一切竟來得如此之快
    9月15號的到來,美國方面沒有任何關於解禁或者推遲華為禁令的消息,這也就意味著臺積電、三星、LG、SK海力士和美光公司將無法繼續提供華為相關配套。這對於華為來說是一次危機,但從各方的動作來看上遊企業的影響來的更快。
  • 英國晶片巨頭ARM終究被美國佬收走
    之前作者在8月初的時候懟過ARM,因為當時華為和美國的二度激戰搞得正激烈,美國認為華為在5G通訊領域超越了美國的高通等科技企業,為了捍衛其在通訊領域的霸主地位,所以美國就一直在不斷的對華為公司進行打壓,他們不僅自己不使用華為的5G通訊設備,而且還將華為給加入到了&34;中,導致很多國際高企被迫中斷和華為業務的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