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牧原、正邦、溫氏、新希望等9大豬企誰出欄最多?誰豬價最高?

2020-12-19 豬場動力網

近日,各大養豬上市企業陸續公布了11月份生豬出欄數據,不出所料,臨近年關,大多數企業都上調了生豬出欄量,而受到11月下旬開始的豬價上漲的帶動,各大巨頭們的生豬銷售均價同樣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

那麼,目前各個企業的出欄量究竟有哪些變化?各企業又為何會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價格差?對於2021年豬價如何看待?一起結合數據來分析一下。

1 牧原第一位置牢固,新希望升到第二

從整體出欄數據來看,牧原依然是不折不扣的「養豬一哥」,11月出欄207.6萬頭,較10月份的151.6 萬頭,大增了56萬頭,增幅達到了36.9%。

新希望六和11月出欄生豬138.52萬頭,較10月份的91.15萬頭增長了47.37萬頭,52%的增幅也讓自己擠掉正邦,排到了11月出欄量第二的位置。

第三名正邦科技本月出欄生豬105.32萬頭,較上個月遞減14.73%,另外一家遞減的企業是金新農,減幅達到了19.69%。

溫氏依然以83.80萬頭排名第四,第五是天邦股份,出欄生豬43.91萬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1月有8家企業的出欄量實現了環比正增長,而10月份牧原、新希望、天邦、大北農都為負增長,可以這麼說,豬價上漲帶動了巨頭們的出欄量。

2 11月豬價由降轉升,哪個企業賣價最高?

11月全國生豬價格呈現前降後升的勢頭,特別是下旬的豬價上升明顯。具體來看,溫氏育肥豬銷售均價達到29.14元/公斤,是唯一一個豬價超過29元的企業;正邦、金新農、新希望、天邦銷售均價都超過28元,天康生物和牧原的銷售均價分別為26.86元/公斤和26.32元/公斤,明顯低於其他企業。

在銷售價格上,溫氏和牧原的差距接近3元,豬場動力網分析,其主要是地域性的豬價差異造成。

11月豬價上漲由西南地區帶動,隨後中南區域禁運政策助推,造成南北豬價差距拉大,南高北低現象更明顯,而溫氏的豬場主要在南方,牧原主要集中在北方,因此銷售價差被拉大也不難理解。

3 各企業如何看待2021年豬價

臨近年關,多個企業也通過不同渠道表達了對於明年豬價走勢的看法,豬場動力網整理發現,雖然過去幾個月豬價不斷走低,大家依然看好未來一到兩年的豬價行情。

其中牧原股份在12月初公布的投資者關係活動中透露,未來 2-3 年生豬市場價格隨著供給量的提升,會出現價格持續下降的可能,預計明年國內生豬價格仍將維持較高水平。

天邦股份在12月初公布的投資者調研接待記錄表中直接給出了數據,公司對豬價有三檔預期,謹慎估計均價 18 元左右,中性估計均價 20 元左右,樂觀預期均價 22 元以上,預計明年豬價整體趨勢是先高后低。

正邦科技對明年豬價最為樂觀,其在最近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表示,保守預計明年全年均價維持在 22-24 元/公斤左右。其還表示,業內對豬價預期也是悲觀和樂觀交替, 而非瘟疫情如果有反覆的情況下,可能均價會更高。

您的在看,是我們的動力~

相關焦點

  • 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
    面對此輪豬周期最後的利潤窗口期,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頭部豬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銷量倍增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史上最大紅利,若搶收成功,豬股創紀錄的業績頂峰將出現在2021年。
  • 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7大豬企養殖成本大PK
    從整體來說,目前各個上市豬企的成本差異比較大,最低的牧原為14元/公斤,最高的天邦達到了22元/公斤,中間差達到8元/公斤,其中主要和各大企業的計算方式不同有關係(如正邦在成本計算中,加入了閒置產能和租賃改造1.48元/kg,儲備人員+股權激勵1.24元/kg兩項成本),同時也和各大企業的養殖技術和方式的不同有關係。
  • 豬肉壓力測試:溫氏、牧原、正邦誰更扛壓?
    透鏡公司研究相信,不出大的意外的話,豬肉價格未來下跌可能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唯一的懸念只是下跌多少的問題。在價格下跌的預期通道中,透鏡公司研究基於公開數據對滬深A股三家最大的養豬企業溫氏股份、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做了一個簡單的豬肉跌價壓力測試研究:三家龍頭養豬企業中,誰更能扛住未來豬肉價格下跌壓力呢?
  • 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前五月養豬數據對比
    ;前盟主溫氏股份的出欄量則已有8個月處於腰斬狀態,如同中了最難復原的如來神掌,仍然臥床不起;正邦科技的功力也已經恢復,三當家的位置坐得比較穩;新希望作為後起之秀,在疫情中受傷最輕,趁別的豬企療傷之際,它日夜苦練神功,咄咄逼人向三當家正邦科技發出挑戰;老五天邦股份的內傷僅次於溫氏股份,目前仍在小口吐血。
  • 8月豬企業績亮眼!9月豬價連跌!豬企躺著賺錢的日子到頭了?
    近日多家生豬養殖上市公司公開了8月份的銷售和生產數據,數據顯示,各家上市豬企8月業績亮眼,生豬銷售量、銷售收入均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其中正邦銷售收入同比大增535%。本周又有行業大佬稱中國各大養豬企業已發布的在建或將建的養豬項目規模將達20億頭,暫且不管其數據的邏輯性。
  • 五大公司前4月養豬數據對比:牧原、正邦、新希望目標進度如何?
    五家公司中,牧原股份和新希望的生豬出欄數量為正增長,溫氏股份、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均還是負增長,其中老大哥溫氏受傷最嚴重,到4月份出欄量依然腰斬。五大公司4月生豬銷售收入如下:其中,牧原股份4月的生豬銷售收入首次趕超溫氏股份,而正邦科技和追趕者新希望的差距則在拉大。
  • 消耗性生物資產對比:正邦科技、新希望雙雙超溫氏、牧原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對比了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2020年上半年末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本文我們來看下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主要包括種豬(能繁和後備),消耗性生物資產主要是待售的商品豬。溫氏股份半年末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環比一季度僅增長了4.42%,照此推測,下半年的出欄量也不會有太突出的表現。溫氏股份上半年肉豬銷售收入為205.63億元,佔公司359.68億元營收的57.17%。如果我們據此做一個比較模糊的估算,則消耗性生物資產中商品豬大概為53億元,和牧原、正邦、新希望差距巨大。
  • 豬周期下的投資機會——牧原股份
    目前A股上市的生豬養殖企業有30多家,如果將生豬養殖作為主營並佔營收60%以上的企業篩選出來,則有: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天邦股份、新五豐。為什麼豬肉行業只看牧原?其一是因為牧原的養殖成本是最低的,其二是因為牧原的進擊力是最強的。非瘟之後,假設死淘率在20%的情況下,溫氏生豬的頭均成本是16元/公斤,天邦和正邦是20元/公斤,牧原是14元/公斤,為行業最低,低成本在豬肉景氣期可能優勢並沒有那麼明顯,但在豬周期的低谷,無疑就是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
  • 年終盤點|生豬養殖:2020鼠年豬企搶風頭 明年產能釋放豬企利潤空間...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2.51億頭,恢復至2017年末的81.2%。缺豬導致2020年上半年豬價持續高位震蕩,中國畜牧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豬價最高上漲至2月14日的38.32元/公斤,此後受新冠疫情抑制消費及傳統消費淡季影響,豬價一路下跌,5月22日已跌至27.61元/公斤。
  • 從財報看正邦和牧原,為什麼一個是「銀豬」一個是「金豬」?
    牧原股份與正邦科技作為國內生豬養殖規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雖然從年出欄規模上看正邦差牧原一倍,但市值也差了5倍多,正邦科技不到500億,而牧原股份達到2800多億。一隻似「金豬」,一個似「銀豬」。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從他們的年報中是否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了?
  • 再論正邦科技、天邦股份等豬肉股的投資邏輯
    進而國家政策給予養豬拿地政策的收緊,導致現在開始想要擴張的豬企已經沒有太多機會了。養豬的格局在這一兩年已經基本定下來了。政府大概率不會再那麼容易再給規模企業批地養豬了。一方面是由於養豬不交稅,二是養豬還會產生汙染,既然新聞輿論壓力生豬都還要過剩了,還給批地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就利好在這兩年裡瘋狂擴張的正邦科技、新希望等企業。佩服老林了不?
  • 上市豬企出盡風頭 「二師兄」好比印鈔機
    一路飛漲的生豬價格也令上市豬企賺得一天更比一天多。前三季度,牧原股份(002714)平均每天淨賺7661萬元;天邦股份(002124)、正邦科技(002157)淨利潤增幅均超百倍,大北農(002385)、溫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等上市豬企均賺得盆滿缽滿。同時,上市豬企也紛紛試圖通過擴張產能將更多的紅利收入囊中。
  • 印花稅將有大動作!豬價13連漲 豬產業高增長股來了
    A股歷史上印花稅歷經9次調整,每次調整後市場上均會有顯著波動,更多為情緒上影響。豬產業個股開門紅,龍頭牧原股份漲停2021年首個交易日,豬產業個股集體上漲,萬得豬產業指數高漲7.21%,共9隻個股漲停,其中龍頭股牧原股份開盤半小時內漲停,總市值單日高增288.96億元,再次站穩3000億元。
  • 溫氏股份股價七連漲 A股「豬老大」要換人?
    溫氏股份股價七連漲 A股「豬老大」要換人?】新年初始,強勢的「豬肉行情」再度捲土重來,二師兄概念又起飛了!1月7日,A股養殖板塊意外走強,其中豬肉股龍頭企業溫氏股份更是高開高走,盤中股價暴漲7%以上,市值突破2050億元,一舉超過素有「豬中茅臺」稱號的牧原股份。
  • 連跌一月,最高豬價不足40元?大豬企:擴產!今年養豬有大利可圖!
    那麼目前我國活豬價格究竟下跌至何種水平,我們結合官方數據來看……官方:最高豬價已不足40元……根據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3月第3周,我國活豬平均價格為36.16元/公斤,較前一周下跌0.9%,與去年同期上漲141.5%。
  • 養頭豬頂種三畝地,1天純利1億多,騎豬成首富,誰是「豬王」?
    正邦科技前11個月賣豬821.76萬頭,比亞軍溫氏少了40多萬頭,暫時位居第三。但其11月份出欄105.52萬頭,有後勁,溫氏的第二名還不一定穩。老牌首富劉永好的新希望,11月份賣豬138.52萬頭,月度排名中首次躋身第二。
  • 豬肉價格持續回落 天康生物等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豬肉價格持續回落,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記者:王思煬受近期豬肉價格下降影響,各家豬企業績波動明顯。新京報記者統計了12家已披露10月生豬銷售簡報的深交所上市豬企發現,其中有7家企業10月銷售收入出現環比下滑。
  • 15家飼料企業宣布漲價 央視調查:1頭豬利潤=2瓶茅臺酒
    最高漲200元/噸!正大、正邦、雙胞胎、特驅等15家飼企宣布漲價,第9輪漲價潮來襲! 玉米大漲800元!這一輪為什麼價格持續上漲這麼多,主要還是非洲瘟疫,我們的生產能力受到嚴重的破壞,到今年年底我們的生產能力才恢復到80%、90%,甚至明年還可能繼續保持高位波動運行態勢。
  • 歷史的劇本:誰將引領豬股反彈?
    天道好輪迴,9月開始,豬價開始加速調整,豬股重演5月劇本,但跌幅遠大於5月:行業指數跌幅17%、豬股跌幅都在15%以上、正邦-25%領跌! 目前雖然豬價下跌、但下跌的幅度遠小於5月:5月前豬價連續陰跌,從2月中旬的38.32跌至5月22日的27.61,跌幅28%;本輪從8月高點37.83跌至目前33.72,跌幅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