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養豬上市企業陸續公布了11月份生豬出欄數據,不出所料,臨近年關,大多數企業都上調了生豬出欄量,而受到11月下旬開始的豬價上漲的帶動,各大巨頭們的生豬銷售均價同樣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
那麼,目前各個企業的出欄量究竟有哪些變化?各企業又為何會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價格差?對於2021年豬價如何看待?一起結合數據來分析一下。
1 牧原第一位置牢固,新希望升到第二
從整體出欄數據來看,牧原依然是不折不扣的「養豬一哥」,11月出欄207.6萬頭,較10月份的151.6 萬頭,大增了56萬頭,增幅達到了36.9%。
新希望六和11月出欄生豬138.52萬頭,較10月份的91.15萬頭增長了47.37萬頭,52%的增幅也讓自己擠掉正邦,排到了11月出欄量第二的位置。
第三名正邦科技本月出欄生豬105.32萬頭,較上個月遞減14.73%,另外一家遞減的企業是金新農,減幅達到了19.69%。
溫氏依然以83.80萬頭排名第四,第五是天邦股份,出欄生豬43.91萬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1月有8家企業的出欄量實現了環比正增長,而10月份牧原、新希望、天邦、大北農都為負增長,可以這麼說,豬價上漲帶動了巨頭們的出欄量。
2 11月豬價由降轉升,哪個企業賣價最高?
11月全國生豬價格呈現前降後升的勢頭,特別是下旬的豬價上升明顯。具體來看,溫氏育肥豬銷售均價達到29.14元/公斤,是唯一一個豬價超過29元的企業;正邦、金新農、新希望、天邦銷售均價都超過28元,天康生物和牧原的銷售均價分別為26.86元/公斤和26.32元/公斤,明顯低於其他企業。
在銷售價格上,溫氏和牧原的差距接近3元,豬場動力網分析,其主要是地域性的豬價差異造成。
11月豬價上漲由西南地區帶動,隨後中南區域禁運政策助推,造成南北豬價差距拉大,南高北低現象更明顯,而溫氏的豬場主要在南方,牧原主要集中在北方,因此銷售價差被拉大也不難理解。
3 各企業如何看待2021年豬價
臨近年關,多個企業也通過不同渠道表達了對於明年豬價走勢的看法,豬場動力網整理發現,雖然過去幾個月豬價不斷走低,大家依然看好未來一到兩年的豬價行情。
其中牧原股份在12月初公布的投資者關係活動中透露,未來 2-3 年生豬市場價格隨著供給量的提升,會出現價格持續下降的可能,預計明年國內生豬價格仍將維持較高水平。
天邦股份在12月初公布的投資者調研接待記錄表中直接給出了數據,公司對豬價有三檔預期,謹慎估計均價 18 元左右,中性估計均價 20 元左右,樂觀預期均價 22 元以上,預計明年豬價整體趨勢是先高后低。
正邦科技對明年豬價最為樂觀,其在最近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表示,保守預計明年全年均價維持在 22-24 元/公斤左右。其還表示,業內對豬價預期也是悲觀和樂觀交替, 而非瘟疫情如果有反覆的情況下,可能均價會更高。
您的在看,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