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這本厚厚的BIM應用分析報告,當一本工具書啃都很值

2020-12-17 BIMBOX

你好,這裡是 BIMBOX。

最近我們收到一本書,《中國建築業 BIM 應用分析報告(2020)》,拿到之後花了兩天時間讀完,就決定第一時間推薦給你,它無論作為一份報告、一本隨時翻開的工具書,還是集合了 20 多位專家的現場訪談錄,都很超值。

這本書由中國建築業協會、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agiCAD Group 主編,副主編和參編單位由 60 多家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和報刊雜誌組成。

不過 BOX 推薦書,不看背景,只看內容好不好,下面就聊聊這本書的內容好在哪裡。

這本 2020 年的 BIM 應用分析報告,比 2019 年的厚出了一半還要多,大開本,將近 300 頁。我們拿到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怎麼這麼厚?

仔細翻看才發現,調研的報告統計結果是前 17 頁的內容,17 到 25 頁是基於調研數據的一份文字總結。其餘部分一直到 283 頁,都是各類的行業文章,有談 BIM 政策和現狀的,有談軟體和硬體的,有談應用發展趨勢的,也有國內外行業專家的訪談錄,還有不少實際工程項目應用案例。

可以說,這本厚厚的書已經遠超一份報告所囊括的內容了,編寫組確實很實在。

下面我們把全書的內容分為 7 個部分,給你串講一下。如果希望自己慢慢讀,也可以跳過講解,直接到文末看它的購買連結。

1.BIM 技術應用整體情況調研

這一章主要是對 2020 年全國建築企業的應用情況進行的調研結果分析。

看報告之前想先和你分享一個心得:調研報告該怎麼看?簡單來說就是兩點:

第一是概率思維。

看報告的時候你不應該這樣想:「這一條 70%人的選 A,這跟我的經驗不符!我身邊人的情況都是 B。」實際上,調查的樣本比你接觸的樣本大、覆蓋廣,這本身就是報告的價值,你不能說誰對誰錯,而應該說概率為 30%的事件在你周圍發生了。

當然,任何一份調研報告,都不可能覆蓋所有人群,也不能保證每個人說的都是實話,有些領域多數人的選擇並不代表正確。但有參考總好過只聽身邊幾個人的意見、盲猜要來得好一些。

第二是趨勢思維。

某一個答案今年選 A 的人多,你還要看看,選這個答案的人和去年相比,是變多了還是變少了?和前年相比呢?這個變化的趨勢能讓你得到多一個維度的答案。

所以,我們會建議你跟讀一些每年都出的報告,像英國的 NBS 國家 BIM 報告,和今天說的這本《中國建築業 BIM 應用分析報告》,都是持續更新,並且會在報告中貼心地給你加入和上一年數據的對比。

下面看看數據。

這次調研從 2020 年 6 月開始,收到來自 31 個省市區的有效問卷 1247 份,主要涉及的人群是集團和分公司主要負責人、部門負責人、BIM 中心負責人、BIM 技術人員、項目經理、總工、部門經理等等,他們來自於總包和分包單位、業主方、勞務單位、BIM 諮詢方等,其中總包單位的受訪者最多。

從工作經驗來看,工作年限在6~10 年的人數最多,有將近三分之一,其次是 15 年以上和 3~5 年的,各佔五分之一,三年以下工作經驗的受訪者佔比 12%。

無論是使用了 BIM 還是尚未使用 BIM 的人,贊成「企業應該使用 BIM」的比例都超過 70%,其中已經使用 BIM 的人數佔到了87%,比還沒使用 BIM 的人更加積極。

在項目應用比例方面,只有十分之一的企業在所有項目中使用 BIM,四分之一的企業在過半的項目中使用 BIM,應用比例小於 25%的企業還是佔比最高,將近 32%。

用 BIM 又不全用,裡面的原因很多,報告也整理了不同企業使用 BIM 的具體理由和驅動力,比較有意思的是,不同資質等級的企業驅動力也截然不同。

三級資質的企業,用 BIM 更多來自於提升企業管理精細度、提升協同效率的需求,與之相對的,特級資質企業這兩方面發展相對成熟,反倒是在需要評獎的項目、甲方要求用 BIM 的項目、結構非常複雜的項目更願意使用 BIM。

這也讓我們思考,討論同樣一件事的時候,要先去思考不同體量和發展程度的企業區別。

除了不同規模的企業,BIM 應用在不同的項目類型中也有不小的區別。其中公共類建築使用 BIM 的佔比最高,73.54%,其次是居住類建築 61.03%,基建類和工業建築類都相對較低。

最近兩年第三方諮詢公司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從報告中我們也能找到一些原因,已經有超過 6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公司專門成立了 BIM 部門,有 18%的企業會選擇與專業 BIM 機構合作,共同完成 BIM 應用。而只有 14.5%的企業會選擇全權委託第三方公司去做 BIM。

和上面的問題相呼應的是:項目級或公司級的 BIM 部門自己建模的情況,佔比加起來超過了 70%,只有 9.4%的受訪企業會選擇外包建模。

大多數項目正在用 BIM 做什麼事呢?數據表明,機電深化設計、施工方案模擬、投標方案模擬和碰撞檢查穩穩位列前四,而成本、質量、安全、預結算等工作與 BIM 結合的都只佔不到 10%,這些佔比較少的數據主要來自於一級或特級企業,對於數量眾多的二三級企業來說,拿標、調管綜、做施工方案還是主要的應用方向。

從 BIM 學習的角度來看,目前國內受訪者學習的主要渠道從高到低分別是 BIM 培訓機構、專業書籍、軟體商、諮詢公司、聯盟組織,總體來說學習的渠道還不夠豐富,線下的渠道也遠多於線上的渠道。

當人們被問到實施 BIM 遇到的阻礙因素時,缺乏 BIM 人才遠高於其他選項排名第一,而排名第二的「缺乏實施經驗和方法」也和人才有很高的相關度。BIM 的專業人才輸入不夠,無法形成氛圍,也就自然導致排名第三的「項目人員積極性不高」,和排名第四的「BIM 標準不夠健全」。實際上,缺人才這個因素,已經在這份報告裡連續四年被最多人選中了,問題還確實是挺嚴重的。

在另一個問題中,人們被問到現階段 BIM 應用最迫切的事情,同樣也是最多人選擇「建立 BIM 人才培養機制」,排在後面的分別是監管體系、激勵政策和標準法規,讓人意外的是,在網際網路上看到最多關於 BIM 軟體不好用的抱怨,反倒選擇的人不算多。

關於影響建築業未來發展的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的支持者數量遙遙領先,這幾年也確實是這三項技術給人們更大的信心。與之相比,前些年大火的 VR 技術、3D 列印技術,在大家心裡的地位確實有點涼涼了。

報告一共做了 36 張數據可視化圖表,也花了八九頁的篇幅用文字總結了對這些數據的分析,比如對於報告中提到的人才問題,進一步展開成了人才缺乏問題、能力不匹配問題、認證體系問題和人才培養問題,還提到了 BIM 價值不顯性問題,管理水平問題,以及軟體的相關問題。可以說陳述得比較客觀,不吹不黑,這些觀點也許都能夠成為你做匯報或者安排工作時候不錯的參考。

今天我們挑選的是其中的十幾張圖表,因為整份報告還有 90%的內容還沒講到,這一章剩餘的數據圖表和問題分析就不展開了,感興趣可以去翻翻報告的原文。咱們接著往下看。

2.BIM 技術應用推廣情況分析

這一章主要是針對 BIM 技術在建築業的推廣情況進行梳理和分析,進一步對國內建築業 BIM 應用情況做一個更綜合的呈現。

內容分為了政策分析、標準規範梳理、獎項與認證三個方面。這些內容以前你可能在各種渠道零零碎碎地聽到過一些,但這麼系統性地梳理到一起,還真是可以省不少時間。

報告中有一組數據,詢問大家在 BIM 技術的推進方面,哪一方的推動力最強,73%選擇了政府。可見政策推動對新技術發展的重要性。這一章從住建部的《2011~2015 年建築業信息化發展綱要》開始,詳細梳理了從 2011 年開始到 2020 年,國家層面、地方層面的主要政策文件,也順帶講了講英美兩國政府對 BIM 的推進工作。

推進 BIM 普及應用,標準是關鍵的因素之一。住建部早在 2012 年就發布了《關於印發 2012 年工程建設標準規範制定修訂計劃的通知》,列出了六分標準的啟動計劃,截止到今天,已經有五份標準正式發布執行。報告梳理了這六份標準、以及中國部分地區的地方標準。

這一章還講了兩個人們討論比較多的實際問題,一個是比賽報獎、一個是考試認證。

先是幫你梳理了和 BIM 相關的全球、全國和地方大賽,包括比賽介紹、參賽方式、評獎方式等,然後介紹了國際、國內比較知名的 BIM 認證考試。在考試這個環節,書裡比較實在地指出:目前除了建模技能的考核,對於 BIM 項目管理能力、BIM 規劃能力的認證在國內基本還處於空白狀態,而行業最緊缺的恰恰是既懂 BIM 又懂管理的綜合性人才,所以在 BIM 認證這條路上還需要不斷探索和推進。

3.BIM 軟體與相關設備情況分析

這部分內容非常適合做匯報時的參考文獻。

書裡面首先是對市面上軟體公司的發展做一個整體的介紹,比如國內的廣聯達、品茗、鴻業、理正、魯班、PKPM、橄欖山等,以及國外的 Autodesk、Bentley、Trimble、Dassault 等等。

接下來針對集成管理類軟體的介紹,先是詳細介紹了設計方、施工方、業主方在不同項目階段,使用集成管理類 BIM 軟體都可以做哪些具體的工作內容,然後在軟體商的維度,對廣聯達 BIM5D、雲建信 4D-BIM、品茗 CCBIM、魯班 BIM、Autodesk Vault、BIM360、Aconex 等軟體展開,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

再下面,是 BIMer 使用最多的工具型 BIM 軟體介紹,先是談了談目前工具軟體的整體發展情況,比如軟體本土化、多軟體信息交互等問題,然後列了整整 7 頁的表格,按照不同的參與方、不同的專業、不同的項目階段,把常用的工具軟體列了出來,還介紹了每個軟體的應用價值和軟體分析。

這一章的最後,還用不少的文字和表格,談到了目前與 BIM 相關的技術,比如 VR、AR、MR、智能全站儀、三維雷射掃描、傾斜攝影等,講了技術的應用場景,還介紹了相關的軟體。

儘管還有一些軟體沒有被覆蓋到,但能看出編輯團隊花了比較大的心思儘量收集了市面上相對主流的軟體和技術介紹,對於小白來說更算是一次有足夠廣度的科普介紹,好評。

4.BIM 技術應用模式與發展趨勢分析

這一章的內容比較短,聊的東西比較大,對 BIM 行業現狀比較熟悉的同學跳著看看就行,對當前 BIM 宏觀現狀不太了解的同學可以深入讀一讀。

內容先是探討了現階段 BIM 在廣大企業中的應用模式,包括基於數據的項目業務管理應用模式、管理協作應用模式、建造全過程一體化應用模式。

接下來探討了 BIM 未來的發展趨勢,包括 BIM 與其他數位技術的集成應用、實現建造階段數據整合、打通建造全周期數據、實現與其他流程的集成,最後還探討了 BIM 技術引發的數據安全問題。

總結下來,這一章比較適合出去做做行業匯報啦、寫寫部門年終總結之類的參考文獻。

5.BIM 技術應用專家視角

這一章是 BIMBOX 正式推薦這本書的核心原因,也正是因為這一章,我們不認為這是簡單的報告,而是一本值得正經閱讀的書,如果你跳過所有其他章節不讀,光是讀這一章,也不虧。

這次報告邀請了不同企業、不同崗位的 16 位專家,結合自己的實踐和所見所聞,以訪談對話的形式展開了 16 篇長文,每個人的視角不同、觀點也不同,可以幫你打開 16 種不同的視野。光是把這 16 位專家集合到一起做訪談,在國內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可以先看看這 16 個人都是誰:

注,大多數專家都有很多榮譽和身份,這裡篇幅原因只寫了其中一個身份,請見諒

中國建築業協會理事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錦章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傑峰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馬智亮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李雲貴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汪少山

中建八局首席專家鄧明勝

中建一局有限公司副總工楊曉毅

中國鐵建科技創新部總經理許和平

北京城建集團副總工李久林

浙江建工集團總工程師金睿

中天控股集團技術總監劉玉濤

河南科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西鋒

廣州建築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中心經理趙思遠

廣聯達數字項目產品線總經理王鵬翊

優比諮詢北京公司總經理趙欣

BIMBOX 創始人孫彬

作為這次報告受邀的被訪者之一,我們還是知道一些內情的。首先是否參與憑自願,二是交稿之後編輯方從頭到尾未做一個字的修改,也沒有提任何修改意見。基於這兩個前提,我們覺得這能保證每個人想談的話都是反映作者想法的。每一篇平均四五個問題,每個問題都展開來講了不少內容。

這 16 個人裡有的是 BIMBOX 的朋友,有的我們聽過他的演講,也有的曾經接受過我們的直接採訪,這些文字和他們平時的觀點還是高度相符的。

當然,因為每一位專家的位置不同、高度不同、與 BIM 技術的相關程度不同,肯定會讓你感覺有的人講得略顯高屋建瓴,甚至有些人的觀點直接表示不認同,但我們讀書本身就不是為了印證自己日常的觀點,而是打開一片視野,不是嗎?

6.BIM 技術應用典型案例彙編

這份報告連續做了 4 年,每一年都會介紹一些項目的具體應用案例,2020 這一版,介紹的數量是最多的,收錄了天投國際商務中心、龍湖金融中心、蘭州東湖廣場、西安第三汙水處理廠、北京新機場、武漢地鐵 5 號線等 14 個項目。

每一個項目的介紹,都是從項目概況開始,介紹了 BIM 的應用內容、軟硬體選擇、組織架構、實施的具體過程、應用成果和方法總結。

這部分具體讀法分兩種情況:

對於 BIM 應用不熟悉的人,可以看看別人都怎麼做。下次你的企業引進技術、進行人員培訓、選擇軟硬體、確定技術方向的時候,有一個隨時可以翻開的參考,不至於悶著頭幹。當然,僅僅是作為參考,一般項目做成果匯報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點誇大的成分,不過大的方向不會亂講。

對於經常接觸 BIM 應用的人,對 BIM 應用的門道已經比較清楚了,可以看看別人怎麼寫。這 14 份 BIM 應用報告看下來,做得怎麼樣放一邊不說,寫得都是挺認真的,哪個環節怎麼排版、該選什麼圖、語言講到什麼分寸,都可以拿來參考。

7.典型性國家及區域建築業 BIM 技術應用情況分析

前面幾章在介紹軟體、標準和政策的時候,講到了一些其他國家的情況,如果你對國外的 BIM 應用比較感興趣,這一章可以再展開讀一下。

這部分內容主要介紹的國家地區是美國、英國、北歐和新加坡,分三節講述了它們的 BIM 政策情況、標準規範的情況,還有 BIM 推廣的現狀,文字量不少,有很多詳細的列表,編寫得很用心,對海外 BIM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拿來做一個知識索引。

最後,報告還請來了來自海外的 6 個專家和團隊,包括芬蘭 BIM 的牽頭專家、英國總包商數位化負責人、MagiCAD 技術總監和研究團隊、芬蘭房地產企業數字運維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 BIM 中心主任等等。和第 5 章的形式一樣,用問答訪問的形式,請他們談談自己對 BIM 行業現狀和發展的觀點。

這一章專家撰稿,加上第 5 章的 16 個人,一本書看 20 多個專家對近百個問題的不同視角,這幾十塊錢我們覺得是真值了。

以上就是對這本《中國建築業 BIM 應用分析報告》的介紹,BIMBOX 覺得作為一份報告、一本工具書、一本專家採訪集,都是很值得拿來收藏的,價格不貴,50 塊錢厚厚的一大本,很良心。

BOX 也找到了出版方,拿到了這本書的銷售權,喜歡就拿下它。

有態度,有深度,BIMBOX,咱們下次見!

相關焦點

  • 這本厚厚的BIM應用分析報告,當一本工具書啃都很值
    最近我們收到一本書,《中國建築業 BIM 應用分析報告(2020)》,拿到之後花了兩天時間讀完,就決定第一時間推薦給你,它無論作為一份報告、一本隨時翻開的工具書,還是集合了 20 多位專家的現場訪談錄,都很超值。
  • 薦書丨深度學習入門之PyTorch
    本書中的數學推導不多,感覺困難的讀者可以跳過,這對理解全書的主要內容不會造成影響。 《 深度學習入門之 PyTorch 》 作者介紹廖星宇,目前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數學系,獲得國家一等獎學金。在個人博客、知乎等平臺上發布多篇關於深度學習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閱讀量和人氣。
  • 讀書就是修行 10位薦書人推薦10本好書
    在讀書日濃鬱的閱讀氛圍中,「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第二期的10本好書新鮮出爐。本期推薦的這10本送讀好書,有再現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時期艱苦生活和成長曆程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簡練而深刻的中國通史傑作《中華史綱》,有讓人感受到愛與美的《青銅葵花》等等。讀書就像修行,讓你能時時仰望星空,汲取前行的力量。
  • 薦書|52個任務清單讓你的風景攝影提升新高度
    不斷更新自己下一階段目標無論是前期拍攝還是後期製作偶爾走出舒適區、增加新技能 是不可或缺的完成任務或個人項目 是發展和成長的關鍵接下來這本 《風景攝影52個任務清單》就為你制定一個行之有效的計劃書中所列的
  • 封面新聞聯合噹噹薦書啦!書到用時方恨少,四月讀書不怕早
    2020年疫情襲來大多行業受到衝擊,經濟正在重啟這也正是我們重啟閱讀,提升自我的恰當時候噹噹書香節,「我是薦書官」活動啟動,封面新聞作為薦書官,從「尋識新經濟」、「探秘經濟象」、「智媒體之路」三個方向,
  • 薦書|從對著拍中見證時代,在對著比中認識變化
    更多薦書百名攝影師聚焦COVID-19》:生動講述中國抗擊疫情故事速訂|《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作品集》重印限量面市薦書 | 這是一本關於攝影的書——但攝影是關於人生的薦書|這是一本罕見的擁有「記憶」的亞洲之書薦書|30餘位攝影人的內心獨白:攝影究竟是什麼?
  • 薦書|金桂泉:六十年攝影生涯勤耕耘
    薦書|這是一本罕見的擁有「記憶」的亞洲之書薦書|30餘位攝影人的內心獨白:攝影究竟是什麼?薦書 | 2020年,你給自己準備買的攝影書,全場5.8折薦書 | 看!我們的新湖南薦書 | 圖文映現中國匠人的痴情堅守薦書 | 《紅磡1994》:收藏了那個年代的記憶薦書 | 我要上學:解海龍近100幅「希望工程」攝影作品首度集結出版薦書 | 肖全用鏡頭講述100
  • 薦書有禮|「5G,一種改變世界的力量」
    「……跳出技術本身,在了解基本技術和特點的基礎上,分析▼成都科技每月讀好書薦書有禮前往「成都科技」微信訂閱號,點擊菜單欄【科技智匯】【薦書有禮】,在文章的留言區留言薦書,寫明「圖書(期刊)名稱+推薦理由(不超過100字)」,或者留言對程式設計師們想說的話。
  • 市領導和多個單位負責人為市民薦書
    本屆讀書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讀書月組委會主任王強和多個單位「一把手」熱情向市民薦書,推薦了一系列融合思想性藝術性又具有時代特色、引人深思的好書,分享書中思想精華和自己的閱讀心得,在這個書香滿溢的時節,讓市民暢遊書海,讓城市流淌知識,讓閱讀無處不在。
  • 每日有書今日薦書 |《弱傳播》
    「每日有書·書香望城」系列活動通過每日薦書、每日贈書、每日評書等內容,號召全區廣大市民「讀好書、好讀書、多讀書」。「望城發布」聯合雷鋒圖書館每日向市民推薦一本書籍,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推薦您想看到的書籍;通過搭建讀書交流平臺,為廣大讀者打開一扇看世界、享文化、品人生的交流之窗。
  • 第二期「大家薦書」推薦書目出爐
    第二期「大家薦書」推薦書目出爐為倡導多讀書、讀好書的文明風尚,激發廣大市民閱讀熱情,打造「全民閱讀·書香日照」城市文化名片,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文化和旅遊局推出了「大家薦書」活動。活動每月推出一期,長期進行。經過「大家薦書」名錄庫專家的推薦,第二期推薦書目新鮮出爐。
  • 薦書有禮|人類科技的前世今生,都在這本書裡啦!
    如果你已經產生了上述疑問快來看看這本《全球科技通史》解決疑惑作者吳軍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工業和信息化部顧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是當前Google中日韓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設計者,其作品不拘一格,以打破科技與人文界限為創新點,廣受讀者歡迎,現已陸續出版10多本科技類
  • 每日有書今日薦書|《九三年》
    「每日有書·書香望城」系列活動通過每日薦書、每日贈書、每日評書等內容,號召全區廣大市民「讀好書、好讀書、多讀書」。「望城發布」聯合雷鋒圖書館每日向市民推薦一本書籍,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推薦您想看到的書籍;通過搭建讀書交流平臺,為廣大讀者打開一扇看世界、享文化、品人生的交流之窗。世界圖書日《九三年》是雨果引晚年的重要作品,這是他的最後一部小說。
  • 梅劍華薦書:開啟哲思的閱讀
    《經濟學的真理》一書涵蓋了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多個學科,奈特指出人類的行為不僅僅依賴於刺激和反應的關係,而是和人類的目的、歷史、環境、制度有著密切的關聯。他告誡公眾,經濟學家的預測能力是有限的,「經濟學即是科學又是文學,有時候又兩者都不是。」今天如何理解經濟學和心理學之間的關係仍然是經濟學方法論的一個爭點。
  • 薦書| ​攝影測量原理
    薦書 | ​攝影測量原理 2020-12-16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後真相時代,得看這本《後真相時代》|薦書
    書的開篇就用「安第斯山脈的藜麥」揭示「真相的複雜性」;用「女性峰會上的純男性討論組」的照片論述信息背景的重要性;通過「梅根法」的形成揭示「命名」的重要性。尤其對考生而言,這是一本難得的「素材庫」,關於新聞真相、新聞反轉、謠言、誤傳、帶節奏、陰謀論等一系列概念的案例都可以從中找到用以說明的案例。
  • 「名家薦書+百億補貼」,你會在「全網最低價」的拼多多買書嗎?
    在此過程中,圖書電商並沒有在價格戰中兩敗俱傷,反而都受益於市場規模的水漲船高。 隨著讀者向優質頭部圖書的聚集,用戶被激發出的「買書如山倒」消費習慣,10年間全國圖書零售市場規模始終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率,在2013—2019年間更是實現了規模翻倍。由此可見,在相對均衡的競爭格局中,「鯰魚效應」究竟有多重要。
  • 產品分析報告 | 小紅書:內容+電商型產品
    小紅書產品學習分析報告: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總結梳理我在研究小紅書的過程中學到的做內容+電商型產品的經驗。這篇文章將以以下的邏輯進行分析:01 小紅書產品概況02 小紅書產品更迭分析2.1 工具型產品階段2.2 內容型產品階段2.3 內容+電商型產品階段2.4 定位轉變階段03 小紅書用戶分析3.1 用戶畫像3.2 用戶需求分析3.3 針對需求的解決方案
  • 每日有書今日薦書|《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每日有書·書香望城」系列活動通過每日薦書、每日贈書、每日評書等內容,號召全區廣大市民「讀好書、好讀書、多讀書」。「望城發布」聯合雷鋒圖書館每日向市民推薦一本書籍,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推薦您想看到的書籍;通過搭建讀書交流平臺,為廣大讀者打開一扇看世界、享文化、品人生的交流之窗。
  • 薦書| 果戈理短篇小說選
    薦書 | 果戈理短篇小說選 2020-12-23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