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證券:山西證券資本中介業務主要包括融資融券業務、轉融通業務...

2020-12-24 同花順財經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15日訊,有投資者向山西證券提問, 請介紹報告期內資本中介業務開展的具體情況?

公司回答表示,山西證券資本中介業務主要包括融資融券業務、轉融通業務、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及約定式購回證券業務等。2012年5月,山西證券經中國證監會核准獲得融資融券業務資格。2013年1月,山西證券獲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批准開展轉融通業務。2012年12月和2013年2月,山西證券相繼獲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批准開展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業務。2013年7月,山西證券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權限,並正式開展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報告期內,山西證券資本中介業務強化制度建設,優化風控指標,持續加大風險預警力度,有效化解各類潛在風險。同時,在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關注山西本地民營企業控股股東的質押風險紓解,緩解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報告期內,山西證券各項資本中介業務在公司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下嚴格把控風險,開展增量業務。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和2019年12月31日,山西證券融資融券業務餘額分別為53.33億元、42.30億元和49.96億元;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待回購金額分別為30.03億元、15.78億元和9.11億元;約定式購回業務待回購金額分別為0.41億元、0.06億元和0.79億元。 未來,山西證券將繼續推進融資融券業務、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轉融通業務及約定式購回證券業務的穩健發展,立足資本中介,提升產品設計能力,滿足高淨值客戶的投融資需求;同時建立健全客戶信用體系,提升項目盡調、評估、跟蹤、管理能力,有效防範風險,將資本中介業務打造為公司利潤穩定增長點。此外,山西證券還將通過提升資本實力,緊跟市場發展趨勢,獲得各項創新業務的試點開展資格。謝謝。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迎來新階段 融券業務或迎爆發期
    3月16日,有消息稱,上交所表示,即日起,證券出借人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的,其持有證券的持有期計算不因出借而受影響,該說法得到了券商人士和公募人士的證實。券商人士表示,早在科創板推出之時,監管就表示會對轉融通業務規則進行如此修改,如今利好落地,可以有效避免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時出現「倒虧」情況,會促進融券業務發展。
  • 券業又一利好落地 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迎來新階段 融券業務或迎...
    券商人士表示,早在科創板推出之時,監管就表示會對轉融通業務規則進行如此修改,如今利好落地,可以有效避免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時出現「倒虧」情況,會促進融券業務發展。   轉融通出借業務利好落地   近年來,我國形成了「融資融券-轉融通」的信用業務模式和運行框架。即證金公司將自有或者依法籌集的資金和證券出借給券商,供其辦理兩融業務。   但過去,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的意願並不強,一定程度上使得市場上券源不足。
  • 中信證券、花旗中國等宣布完成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
    來源:券商中國12月29日,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以及渣打中國、花旗中國相繼宣布自家公司完成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業內人士認為,9月發布的QFII/RQFII新規明確允許QFII/RQFII在向券商借入證券外還可通過轉融通機制借出證券,較股票通體現出明顯優勢。未來,QFII/RQFII制度將吸引到更多有需求的投資者。
  • 中原證券、山西證券、方正證券,哪家證券股會成為板塊的龍頭?
    中原證券 2002年11月8日,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投資銀行、直接和自營投資、融資融券與股權質押融資等資本中介業務、期貨業務和衍生品等創新業務。作為河南省內註冊的唯一一家法人證券公司——中原證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發展、壯大,逐步成為具有獨特區域性優勢的綜合性證券公司,上市以來各項業務的發展勢頭良好。
  • 「倒虧」券源不足 轉融通出借業務利好落地,融券業務或迎爆發期
    當前滬深市場的融資融券業務已初具規模,但從結構上看,兩融業務嚴重失衡,融資餘額佔比超過九成,而融券餘額佔比份額極小。融券券源的不穩定、相對高的借券成本、融券投資準入的限制(投資者類型、投資門檻等)等成為目前融券市場發展受限的主要障礙。雖然券商逐步恢復了融券業務,但在券源供給上也十分有限。
  • 外資機構第一時間嘗鮮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
    新規下QFII/RQFII獲準參與轉融通出借業務。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新規生效後數家外資機構已第一時間嘗鮮。多元化機構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機構人士認為這一定程度上可緩解「一券難求」的局面並可促進A股市場的價值發現。  多家機構率先嘗鮮  11月2日,11月首個交易日早晨,中金公司、國信證券、中信證券分別宣布與境外投資者完成A股市場的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
  • 轉融通取消保證金提取比例限制 利好券商兩融業務
    平安證券指出,轉融通業務是指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出現自有資 金和證券不足時,由證券金融公司運用自有資金和證券,或合法方式所籌集的其他資金和證券融給 證券公司,並由證券公司交存相應保證金的經營活動。轉融通業務包含轉融資業務和轉融券業務, 可以極大緩解證券公司開展兩融業務時資金和證券來源的壓力,滿足投資者多方面的需求,擴大市 場上融資融券餘額的規模。
  • 中國結算:就創業板轉融通證券出借和轉融券業務特別規定公開徵求意見
    摘要 【中國結算:就創業板轉融通證券出借和轉融券業務特別規定公開徵求意見】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公告,為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完善創業板市場多空平衡機制,深交所與中證金融、中國結算聯合制定了《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創業板轉融通證券出借和轉融券業務特別規定
  • 社保理事會首次開展轉融通出借業務全市場融券餘額突破1100億
    11月18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正式對自己管理的資金持倉,開展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出借目標是社保基金理事會持倉的部分滬深300個股,國泰君安、申萬宏源、國信證券以及興業證券作為代理開展該項出借業務。有兩融人士認為,繼QFII轉融通出借實施後,社保理事會開展轉融通出借業務,這對市場釋放出一個信號,即多空機制正在逐漸完善。
  • 取消券商轉融通業務保證金提取比例限制...
    科創板轉融通尤其是轉融券業務的發展,對券商平衡兩融業務發展將起到推動作用。利好券商轉融券業務此次修訂對券商轉融券業務發展又是一個利好。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此次證金公司對原有的券商轉融通業務規則進行修訂,有利於券商轉融通尤其是轉融券業務的進一步發展。他認為,此次制度修訂有利於科創板多空平衡機制,持續提振證券行業。
  • 證券出借人參與轉融通出借業務持有期限不受影響 業內:出借人或可...
    今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獲悉,上交所對轉融通業務作出新規定——自3月16日起,證券出借人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的,其持有證券的持有期計算不因出借而受影響。記者亦從一位券商人士處證實了這一消息,但其表示並未收到正式通知,只是從交易所層面證實此事的真實性。
  • 東吳證券65億配股進入倒計時 特別投向重資本業務
    隨著近期再融資寬鬆政策的逐漸細化落地,各家上市券商再次加快了資本金戰備的步伐,例如天風證券就在3月5日晚間發布了80億配股項目的發行公告,成為2020年首個落地的上市券商再融資計劃。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重資本業務仍是券商的投入重點。
  • 南京證券調整60億定增預案,50億主攻資本中介和自營業務
    繼海通、國信之後,南京證券成為了第3家調整定增計劃的上市券商。南京證券表示,經3月20日董事會審議通過,本次針對60億定增方案的修訂主要包括:發行對象數量上限、發行價格及定價原則、限售期安排等相關內容,其中包括控股股東在內3家大股東合共計劃認購7.5億元。
  • 2021年證券行業業務增量來自於哪?
    摘要1)2021年證券行業的業績增長大概率將依靠於機構業務,包括衍生品、私募股權投資、融券、投行業務等。機構業務發展的驅動力為利好政策、投資者機構化和資本市場國際化等。截至2020年Q3,東方財富、興業證券、招商證券等證券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增速高於行業平均增速。
  • 國泰君安完成市場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 A股國際化程度再提升
    A股市場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交易標的涵蓋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多類別股票。國泰君安方面表示,QFII參與融資融券和轉融通業務,有助於吸收優質資金入市、完善資本市場多空平衡機制、豐富投資方式、提高交易活躍度,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為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提供新動能,對健全我國金融體系有著重要意義。
  • 市場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落地 渣打為託管行
    來源:證券時報網滬深市場QFII、RQFII融資融券業務開放首日,記者從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渣打中國」)獲悉,其作為託管行,率先協助一家大型海外機構投資者完成A股市場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標的涵蓋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多類別股票。
  • 社保開展轉融通出借業務,到底是不是做空?
    這兩天對於A股的發展來說比較重要的事情當屬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將開展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前天晚間,社保基金宣布正式對管理的持倉開展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出借的標的為所持倉的滬深300成分股,將通過4券商代理開展業務,其中已經明確的兩家為申萬宏源和興業證券。
  • 中小券商發力自營和信用業務 國海證券籌資逾39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從募資用途來看,二者均提到將募集資金用於自營業務及融資融券等信用業務。在差異化監管之下,雖然龍頭券商可以享受政策紅利,但中小券商也意識到加槓桿是券商長期業績提升的必經之路。國海證券籌資逾39億元1月13日晚,國海證券公告了其配股發行結果。
  • 南京證券被暫停股質業務後 又遭警示函 還是近期熱門業務領罰
    ,內核小組全票通過對普爾頓項目的審核,認為普爾頓符合進入全國股轉系統所規定的的掛牌條件。其中25億元將用於包括融資融券和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在內的信用交易業務,以擴大資本中介業務規模。   彼時,南京證券表示,融資融券、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等信用業務穩定發展,是公司利潤的增長點。
  • 新三板精選層又迎利好:融資融券業務要來了,提高流動性又一利器
    融資融券業務要來了,提高流動性又一利器,更多改革還在路上可。全國股轉公司已會同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擬定了精選層掛牌股票融資融券業務方案,並聯合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市場核心機構就業務細節進行了研究確認,精選層融資融券業務正加緊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