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基金
中國基金報記者 何漪
去年三季度末,前海開源基金聯席董事長王宏遠正面發布「全面加倉」後,該公司大多數產品紛紛加大了股票投資比例。據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去年底,前海開源基金平均股票倉位已提升至71.39%。
前海開源基金旗下多隻基金業績表現突出,其中前海開源基金聯席投資總監邱傑所管理的部分基金的淨值已經創出或接近歷史新高。比如前海開源恆遠靈活配置混合基金2018年3月28日過了保本期後的淨值為1.072元,2019年1月25日淨值創新高1.114元,為不同投資者都創造了一定收益。
巴菲特說:「我有一個朋友叫市場先生」,邱傑也很喜歡這句話,這位以高考狀元考入並本碩畢業於北京大學、專注於價值投資的長跑型基金經理有什麼投資秘籍?他如何看待今年的A股市場?
追求持續穩健增長
注重風險收益比
據銀河證券數據統計顯示,自去年10月18日至今年1月27日,前海開源旗下7隻混合基金業績表現突出,位居同類產品前1/10。邱傑所管理的前海開源恆遠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前海開源清潔能源混合基金、前海開源價值成長混合基金、前海開源工業革命4.0混合基金、前海開源再融資主題精選基金5隻基金均在其中。
除了短期業績亮眼,邱傑更是一位典型的長跑型選手。歷史數據顯示,他管理的前海開源再融資股票成立於2015年5月,彼時上證指數位於4300點左右高位,至今上證指數跌幅超過40%,據銀河證券數據統計:該基金卻獲得了超過20%的正收益,在同類基金中一直排名前5%;前海開源清潔能源混合基金則成立於2015年6月牛市最高點,至今上證指數接近腰斬,該基金仍獲得了超過20%的正收益,目前淨值已經接近歷史高點。
「做好資產配置,買入有性價比的持續成長公司。」邱傑表示,這是過去幾年他能在市場大跌時仍能獲得較好投資收益的主要原因。
「A股總是大起大落,資產配置的作用非常重要;從去年年初到年末,股票的投資吸引力經歷了非常顯著的由弱到強的變化。」邱傑回顧了不同類型資產的變化,「以我管理的前海開源股息率100強股票為例,2018年年初100隻股票的平均股息率是3.6%左右,而當時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接近4%;到去年四季度時,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跌至3%出頭,但相應的股息率卻升至5%;股票的投資價值顯著加大。」基於對2018年市場風險的判斷,邱傑採取了年初低倉位、自三季度末逐步加倉的思路。「通過對估值、基本面的分析研究,當市場風險收益比轉好的時候,就可以承擔風險而不是一味的規避風險。」
在長期投資中,除了資產配置,他更重視通過選股創造超額收益。在他看來,風險收益比是決定股票投資價值的核心因素,「除了關注有多大的上漲空間外,我更關注下跌的概率和空間;買入風險收益比好的優秀公司,是實現持續穩定α的關鍵。」
關於投資風格,邱傑表示,「我是價值成長派,或者應該說本質上是價值派,因為我總是希望在股價低於企業內在價值的去買入;但我也同時希望買入的企業內在價值能持續增長。我不做趨勢投資,也不做沒有價值基礎的成長投資,我希望的是在合適或低估的價格買入後,賺取企業內在價值增長的錢,如果有可能也爭取賺取低價買入後價格向價值回歸的錢。」
改革提速有助於經濟轉型,
國內經濟長期向好
A股市場的機會大於風險
就目前來看,儘管A股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間,但市場信心依然不足。邱傑認為,這反映了投資者對中國外部發展環境惡化以及國內經濟長期前景的擔憂。
他逐一分析,「中美關係變化將是一個長期的問題,我們一方面要認識到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同時也不應盲目悲觀。」
「去年,美國經濟在高點的同時國內經濟持續下行,證券市場同樣如此,美國表現顯著強於A股。」他進一步提到說,美國經濟增長大概率已是強弩之末,隨著中美兩國經濟增速對比的變化,未來全球資金可能會加大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流入A股的資金將持續增加,這會有助於A股的價值回歸。
相較於普遍擔憂的外部不確定性,邱傑更加注重國內經濟自身。「中國經濟還有很多可以改進、提升的空間,在外部壓力下,國內改革也更容易形成共識。」
從長期來看,他直言看好國內經濟發展,對市場不需要悲觀。「財稅方面減稅降費,中央和地方財權事權的重新劃分,金融的去槓桿,包括未來國有企業、壟斷領域等多方面可能的改革,很多方面都在發生積極的變化。」邱傑認為,改革開放的加速有助於國內經濟增長模式的切換——即從過去低效率的需求總量刺激轉到通過改革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健康路徑上;未來經濟增速有可能會降低,但增長質量和持續性會更加好。
對於A股市場,邱傑堅定地表示,今年的機會遠大於風險。「A股的估值已經處於過去10年的底部位置。去年最好的策略是消極防禦,今年至少是可以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