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51VR李熠:51Sim-One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是怎樣煉成的?

2021-01-06 汽車之心Autobit

12月18日51VR 在上海國展洲際酒店召開發布會,51VR 創始人兼 CEO 李熠對公司過去一年來在產品、應用和生態方面取得的進展做了匯總更新。

51VR創始人兼CEO李熠

自動駕駛仿真測試,是 51VR 三大產品業務之一。2018 年 12 月 18 日,51VR 對外發布了 51Sim-One 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一年過去,51Sim-One 在企業用戶市場產生了哪些反響?什麼才是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在發布會後,汽車之心對 51VR CEO 李熠做了專訪,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先來了解一下 51Sim-One 的產品細節。李熠在發布會上提到了一個詞:全要素場景,並特別強調這個詞會貫穿演講的始終。對於 51Sim-One 平臺來說,「全要素」意味著對自動駕駛功能測試的完整覆蓋。

51WORLD EC3地球克隆計劃3發布會現場

具體而言, 51Sim-One 涵蓋了對道路地圖、動態交通流與場景庫、多傳感器仿真、車輛動力學仿真、自動化測試與雲端計算等多種仿真與測試技術。

在發布會現場,51VR 聯合上遊客戶商湯科技展示了基於Cityscape 真實數據集和 51Sim-One 仿真數據集的對比。

該實驗使用 51Sim-One 生成的高質量的24萬張仿真圖片及自動化語義分割標註來訓練深度學習模型,並使用真實 Cityscape 驗證集作評價,在平均交並比得分及像素精確度得分這兩個關鍵指標上,51Sim-One 仿真數據集相比 Cityscape 真實數據集的誤差已經控制在 10% 左右。

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51Sim-One示意圖

但兩種技術背後的成本和效率差距卻不止於此。「同樣的數據標註或類型,真實場景測試,你需要去採集和進行標註處理,虛擬測試集,可能會生成更多可控的動態場景與環境氣候,用更短的時間更低的成本去生成數據集。」李熠表示。

除了商湯,51VR 助力千方科技打造的新一代智慧交通數字孿生雲控平臺,助力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打造的城市微觀實時交通流還原及單車級仿真模擬等產品背後也都應用了 51Sim-One 的共性技術。

以商湯、廣汽和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為樣板,51Sim-One 在推出一年後先後進入了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兩大市場,一如當初李熠規劃的那樣。我們好奇的是,這家年輕的公司都做對了什麼?

李熠談到了仿真測試行業的幾大痛點,首先是「技術集成度不高」,包括環境建模、傳感器建模、交通流仿真、場景庫建立與自動化測試等在內面面俱到的全能型玩家很少;其次是「自動化程度不足」,一個項目要 3-6 個月甚至更長,而效率和成本直接掛鈎;最後是「運行算力有限」,由於 3D 仿真數據的規模過大,大多數仿真測試平臺都很難在成本可接受的算力工具上流暢運行。

實際上,上述三個問題可以匯總為一個問題:技術不夠成熟。

解決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麼出奇制勝的路徑,李熠在採訪中透露,51VR 在過去兩三年中投入了幾百個工程師在核心仿真測試平臺的研發上。包括來自車輛工程、軟體工程學科、計算機圖形學科、物理學、地理信息、人工智慧與信息處理,交通管理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不同行業背景的人才先後加入。

一個團隊擴張的小細節是:2016 年年底 VR(頭顯)領域出現資本寒冬,51VR 團隊藉此擴張,如今上海團隊有 1/3 是當時招攬的。

51VR 的技術在人才聚攏後取得了顯著進展。以傳感器仿真與硬體在環為例,51Sim-One 支持通用或定製需求傳感器的多路仿真,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在內的多種傳感器都提供了豐富的仿真工具。

攝像頭:提供包括 RGB 圖、場景深度圖、2D/3D 包圍盒、語義分割圖、實例分割圖等仿真數據;支持對攝像頭識別算法作 SIL 和 HIL 測試和評價。雷射雷達:提供帶強度和噪聲的點雲原始數據、語義分割點雲和識別物的 3D 包圍盒。毫米波雷達:支持目標級和回波級仿真,返回結果包括識別目標物的相對距離、相對速度、角度和 RCS 等。李熠談到了 51VR 具備而其他公司不具備的東西,「我們的優勢是我們的定位,我們作為第三方仿真服務供應商更加獨立,更加放心地讓上下遊用我們。」李熠表示,有些公司在推銷自己仿真產品的同時還會推銷自己的算法,甚至推銷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反觀 51VR 會高度專注在計算機仿真模擬領域。51VR 還做了一些別的工作來確保潛在客戶「安心使用」。

從第一天起,51Sim-One就搭建了可擴展的分布式並行仿真架構,支持在單機、私有雲和公有雲等不同環境下部署。在做雲渲染的時候,51VR 做 SaaS(Software-as-a-Service)層,這個策略在客戶那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據悉,51Sim-One運行環境已經為典型客戶搭建私有雲了。

51Sim-One 最後一個契機來自「天時」。在當天下午的智能駕駛與智慧交通分論壇上,來自北京航空航空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鄧偉文教授分享了一個觀點:在中國製造 2025、網際網路+ 等國家發展規劃的頂層設計中,無一例外都提到了「一硬、一軟、一網、一平臺」的核心戰略。

這裡的「一軟」就涵蓋了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關注國家信息安全的當下,打造自主可控的國產工業軟體平臺是必經之路。而 51Sim-One就是在汽車行業智能化的大潮下,乘政策東風成長起來的國產自主軟體平臺。

回到自動駕駛領域,國內外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已經走到了建立相關標準規範的關鍵時期,其中仿真模型與數據格式的定義顯得至關重要。

51VR 方面表示,51Sim-One 仿真測試軟體具備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李熠透露,就在發布會召開前一周,51VR 的工程師與百度華為等一道赴德國參加了 ASAM(自動化及測量系統標準協會)關於自動駕駛仿真測試軟體標準的年度會議。

此外,51VR 也是 C-ASAM 標準制定工作組的最早期 6 家會員企業之一,其餘 5 家分別為華為、上汽集團、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騰訊和亮道智能。2019 年 9 月 27 日,C-ASAM 正式成立,參與OpenX系列國際標準及中國本土化標準的制定,包括 Open CRG、Open DRIVE 以及 Open SCENARIO。

51 World Editor世界編輯器工作界面圖

51Sim-One對上述標準與格式做了很多的符合國內需求的擴展,同時也保留了原標準格式的兼容。

例如,51VR 旗下高精地圖編輯工具 51World Editor世界編輯器除了可以中國特徵的道路路網(公交專用線,待轉區等),還支持導入標準的 Open DRIVE 格式的文件來進行二次編輯,最終由 51Sim-One 來自動生產仿真所需的靜態場景。

51Sim-One 如何以創業公司之姿擠進高技術高資金門檻的汽車行業?

我們來倒著回顧一下,「天時」國家信息安全的訴求,給了 51VR 政策的東風;「地利」商業策略的專注,對衝了巨頭在資金和人才方面的優勢;「人和」穩健的團隊擴張,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持續深耕產品和技術形態。

至少從目前來看,51VR 似乎沒有犯錯,而對於未來,李熠並沒有太多顧慮:「我們是依靠技術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公司,我們不是 PPT 公司,很多大的趨勢都是不可逆的,我們會慢慢走到那一天。」

相關焦點

  • 51VR創始人李熠:實時仿真如何應用於無人駕駛和智能交通?
    51VR創始人兼CEO李熠科技公司51VR之所以能在無人駕駛仿真測試上取得一定成績,背後離不開可視化能力和實時仿真能力的支持。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51VR在2017年調研了很多主機廠、算法公司的需求後,最終決定進軍無人駕駛仿真測試領域。去年年底,51VR正式對外發布了全模塊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51Sim-One,並表示,該平臺可以做到全生命周期仿真,完全覆蓋軟硬體供應商、算法公司、傳感器公司、主機廠及檢測機構的需求。
  • 51VR發布三款新品,全面落地無人駕駛、智慧城市及5G應用
    51VR創始人兼CEO李熠表示:「當前5G大潮席捲而來,催生新一代基礎設施升級,而這次升級將直接帶動產業網際網路深入傳統行業和傳統企業;無人駕駛蓬勃發展,傳統汽車領域的仿真已不能滿足新的信息化需求,汽車仿真領域正在從機械時代走向數字時代;局勢上中美之爭,技術之爭,中國科技自主原創呼聲日益高漲。」
  • 51WORLD CEO李熠:數字孿生應用場景僅被開發不到1%
    今日,數字孿生平臺公司51WORLD在深圳啟動地球克隆計劃4(EC4),發布了最新的AES 2021數字孿生平臺級產品和WDP開發者生態2.0,並在現場展示了數十款落地案例。51WORLD創始人兼CEO李熠表示,這次發布的平臺級數字孿生產品AES(All Element Scene,全要素場景)2021主要有五大價值:超⼤規模實時渲染、海量資源動態調度、數字資產並行生成、視覺及物理真實、空間編碼高擴展。
  • 自動駕駛雲論壇,騰訊詳解TAD Sim模擬仿真平臺
    騰訊作為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頭部玩家之一,從2017年開始研發模擬仿真平臺的三維場景及傳感器仿真、數據驅動交通流模擬豐富的測試場景、場景型雲仿真及虛擬城市型雲仿真並行等核心能力,使騰訊自動駕駛模擬仿真平臺處於國內領先地位。近日,騰訊自動駕駛模擬仿真平臺負責人孫馳天分享了其對市場痛點及應用趨勢的分析。
  • 騰訊發布自動駕駛仿真平臺TAD Sim 2.0 自動駕駛開始商業化進程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溫婷)6月24日,騰訊發布新一代自動駕駛虛擬仿真平臺TAD Sim 2.0。在仿真技術領域,騰訊TAD Sim正在與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等機構,以及國內頭部汽車企業展開合作,基於高精度地圖和模擬仿真技術,推行虛實結合的仿真測試,加速自動駕駛研發。
  • 突破自動駕駛測試瓶頸 騰訊模擬仿真平臺詳解
    騰訊作為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頭部玩家之一,從2017年開始研發模擬仿真平臺的三維場景及傳感器仿真、數據驅動交通流模擬豐富的測試場景、場景型雲仿真及虛擬城市型雲仿真並行等核心能力,使騰訊自動駕駛模擬仿真平臺處於國內領先地位。近日,騰訊自動駕駛模擬仿真平臺負責人孫馳天分享了其對市場痛點及應用趨勢的分析。
  • 騰訊打造模擬仿真平臺 突破自動駕駛測試瓶頸
    &nbsp&nbsp&nbsp&nbsp近日,2020第三屆全球自動駕駛雲論壇在南京舉行,騰訊自動駕駛模擬仿真平臺負責人孫馳天分析了自動駕駛市場痛點及應用趨勢,並詳解了騰訊自動駕駛模擬仿真平臺TAD Sim的運行機制和應用前景。
  • 突圍自動駕駛仿真刺激戰場 詳解騰訊TAD Sim如何發揮遊戲生產力
    以下為孫馳天演講內容:騰訊自2016年布局自動駕駛以來,將虛擬仿真當作三大基礎平臺之一,於2018年推出了自動駕駛虛擬仿真系統TAD Sim,這個系統可以高效構建還原度極高的測試場景,完成自動駕駛汽車感知、決策、控制算法的閉環仿真測試。目前已經和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等測試機構以及多家車企達成了商業合作項目。
  • 地球克隆計劃4啟動,51 WORLD 挖掘數字孿生應用場景,賦能車路雲協同孿生
    從架構來看,在車端,車路雲協作孿生平臺能夠提供51Sim-One自動駕駛仿真平臺、51Sim-One Cloud雲計算仿真平臺、傳感器與智能計算平臺在環測試系統、多車混合駕駛模擬系統以自動駕駛仿真平臺51Sim-One為例,平臺集多傳感器仿真、車輛動力 學仿真、道路與場景環境仿真、交通流與智能體仿真、感知與決策仿真、自動駕駛行為訓練等為一體,具有高精度和實時仿真的特點,能夠用於自動 駕駛產品的研發、測試和驗證,為用戶快速積累自動駕駛經驗。
  • 《汽車自動駕駛仿真測試藍皮書》2.0升級版正式出版發行
    近日,我國第一部全面介紹自動駕駛虛擬仿真測試技術的專業性著作《汽車自動駕駛仿真測試藍皮書》(下文簡稱:《藍皮書2.0》)正式出版發行。國內多位相關技術標準制定專家、研究機構科學家、高校專家、國內自主研發技術團隊權威專家參與編寫,旨在為國內從事自動駕駛系統仿真與測試評價工作的管理人員及科研人員提供一本全面的技術指導和最新的行業應用範例。
  • 一輛汽車終身壽命70萬公裡,騰訊自動駕駛模擬仿真平臺一天跑完
    騰訊自動駕駛仿真業務負責人孫馳天在會上做了題為《自動駕駛與「頭號玩家」》的演講,他談到「通過高精度地圖、大數據、AI和雲技術,騰訊自動駕駛仿真系統可以讓虛擬場景無限接近真實世界,這種高精度、可擴展的模擬技術,對於自動駕駛系統的檢驗至關重要,可以高效安全的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結合了騰訊遊戲技術的騰訊自動駕駛仿真平臺,在業界具備領先實力。」
  • 自動駕駛仿真平臺VISTA推出,大幅優化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和部署時間
    自動駕駛仿真平臺VISTA推出,大幅優化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和部署時間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6 14:32:16 知道自動駕駛汽車安全上路前需要進行多少裡程的測試嗎
  • 騰訊發布新一代虛擬仿真平臺TAD Sim 2.0
    DoNews 6月24日消息(記者 吳麗)6月24日,2020騰訊智慧出行新品發布會上,騰訊新一代自動駕駛虛擬仿真平臺TAD Sim 2.0正式亮相。會上,騰訊自動駕駛總經理蘇奎峰表示,「TAD Sim經歷了兩年多的市場應用,結合行業用戶的需求,2.0版本在行業內率先使用真實數據和遊戲技術的雙擎驅動,在真實性、全面性、可視化、標準化、輕量化五個維度進行了升級,全面提升自動駕駛開發和測試效率,更靈活易用的滿足國內、國際車企、檢測機構等合作夥伴的需求。
  • 《汽車自動駕駛仿真測試藍皮書》2.0版正式發行
    原標題:《汽車自動駕駛仿真測試藍皮書》2.0版正式發行   近日,由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北京
  • 自動駕駛仿真測試標準引領者
    ASAM引入的標準涉及多種汽車標準,包括仿真,網絡,測量和校準,診斷,自動測試,軟體開發,ECU網絡以及數據管理和分析。2016年,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BMWi)推出了PEGASUS項目,該項目旨在開發一套自動駕駛功能測試程序,以促進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落地。
  • ASAM:自動駕駛仿真測試標準引領者
    ASAM推出的標準涉及多個汽車標準領域,包括仿真、車聯網、測量與校準、診斷、自動化測試、軟體開發、ECU網絡和數據管理與分析等。2016年,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BMWi)啟動PEGASUS項目,旨在開發一套自動駕駛功能測試程序,以促進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落地。
  • 模擬仿真:自動駕駛的又一個「刺激戰場」
    當自動駕駛進入到以Robotaxi為代表的公開道路測試階段時,如何提升測試效率、更加精進技術、加快落地速度,成為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此時,自動駕駛模擬仿真平臺的重要性被凸顯出來。與此同時,行業也逐漸培育了諸如賽目科技、51VR等在自動駕駛模擬仿真測試平臺有所專長的獨角獸。問題來了,讓行業巨頭趨之若鶩的虛擬仿真市場到底藏著些什麼秘密?
  • 突圍自動駕駛仿真刺激戰場詳解 騰訊TAD Sim如何發揮遊戲生產力
    騰訊自2016年布局自動駕駛以來,將虛擬仿真當作三大基礎平臺之一,於2018推出了自動駕駛虛擬仿真系統TAD Sim,該系統可以高效構建還原度極高的測試場景,完成自動駕駛汽車感知、決策、控制算法的閉環仿真測試,目前已經和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等測試機構以及多家車企達成了商業合作項目。
  • 2020中國自動駕駛仿真藍皮書
    以上種種問題使得自 動駕駛產業鏈的全球化發展和技術交流面臨眾 多實際問題。因此,基於場景庫的仿真測試是 解決自動駕駛研發測試挑戰的主要路線。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已經被行業廣泛接受。 目前自動駕駛算法測試大約 90% 通過仿真平臺 完成,9% 在測試場完成,1% 通過實際路測完 成。
  • 自動駕駛仿真測試技術可模擬真實街景
    自動駕駛仿真測試技術可模擬真實街景 2019-04-10 科技日報 張曄 呂汶倩 劉天佑 【字體: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