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韶華,彈指一揮間」。自2010年11月1日開業運營,梅州客家村鎮銀行已在不經意間走過了10個春秋。十年,是梅州客家村鎮銀行的一部成長史,也是一部奮鬥史,它的每一個步子都鏗鏘有力。
十年發展,梅州客家村鎮銀行從零起步,如今,全行總資產超過50億元,各項存款餘額超過46億元,貸款餘額超過28億元。作為全國首批「多縣一行」制試點村鎮銀行,目前已在大埔縣、豐順縣、蕉嶺縣和平遠縣設立了4家縣級支行3家分理處,以及在梅州城區設立了7家支行和28家分理處,營業網點數量達到40家,員工總數達到330人。
十年春華秋實,收穫累累碩果。十年來,作為梅州農村金融的生力軍,梅州客家村鎮銀行先後獲得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示範平臺、梅州市金融創新獎一等獎、廣東省金融創新獎二等獎、廣東金融業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十大亮點工程」、廣東金融百優獎「十優普惠和綠色金融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十年光陰,變的是梅州客家村鎮銀行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變化。不變的是「服務三農、服務小微、服務市民」的市場定位和支農支小、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十年風雨同行,十年奮發跨越,十年並肩攜手,十年心手相連。
堅持黨建引領 奏響發展強音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必須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梅州客家村鎮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深刻認識到只有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黨的建設和公司治理,才能切實增強發展的戰略定力和韌性,確保銀行發展航向正確。
2019年6月,廣東首個村鎮銀行黨委在梅州客家村鎮銀行成立。目前,梅州客家村鎮銀行已成立了7個黨支部,全行現有61名正式黨員。黨委成立以來,梅州客家村鎮銀行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和黨管金融要求,大力加強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持之以恆正風肅紀,著力營造真抓實幹的濃厚氛圍,為推進全行穩健發展作貢獻。
全力支持疫情防控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梅州客家村鎮銀行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金融監管部門的指導下,主動擔當作為,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六穩」「六保」。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早在1月30日,為支持武漢抗擊疫情,梅州客家村鎮銀行黨委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向武漢慈善會捐款10萬,隨後又捐款10萬元支持我市疫情防治,並發動全行黨員幹部捐款捐物,共計捐款21.3萬元支持疫情防控。
為幫助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梅州客家村鎮銀行聯合梅州市市場監管局、梅州市個私協會開展為期三個月的「送貸入戶」春風行動,累計向1612戶小微企業發放「復工貸」金額合計12868萬元。此外,梅州客家村鎮銀行今年以來相續推出「抗疫貸」「首融貸」「支農貸」等系列產品,積極發揮好金融「輸血供氧」作用,並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做到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精準性和獲得感,服務「六穩」「六保」大局,展現地方金融企業擔當作為。
登陸資本市場 打造知名品牌
2016年12月23日,梅州客家村鎮銀行股份公司(證券簡稱:客家銀行)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新三板)掛牌,成為廣東首家在新三板掛牌的銀行,並於2020年6月進入新三板創新層。
新三板掛牌對推動客家銀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開拓了多元化、多層次的資本補充途徑。新三板能夠提供普通股票、優先股、公司債券等多種融資工具,掛牌公司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融資方式補充資本金,緩解了單純依靠內生性融資方式補充資本金的壓力,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抗風險能力。其次,提高了規範管理水平,通過主辦券商等中介機構指導掛牌公司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加強了經營管理、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再次,進一步提高了品牌知名度,擴大了行業影響力,有利於更好地實現差異化經營。
支持公益事業 踐行社會責任
開業10年來,梅州客家村鎮銀行始終懷著一顆感恩之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用真情回饋社會,熱心支持和促進我市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熱衷社會公益事業,圍繞振興梅州足球、創建文明城市、助殘獻愛心、扶貧濟困等主題,累計捐資上千萬元。
由梅州客家村鎮銀行冠名贊助的梅州市足球聯賽、「穿越千年嘉應 情醉詩畫梅江百裡徒步活動」、「梅州市鄉鎮(街道)足球聯賽」、「遇見·梅州」短視頻大賽、「梅州市廣場舞·舞林大會」「美麗梅州攝影大賽」等一系列大型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此外,梅州客家村鎮銀行還經常性組織志願服務者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開展創文知識宣傳、慰問貧困戶、普及金融知識等活動,用真情回饋社會,充分彰顯了梅州客家村鎮銀行作為本土銀行的責任擔當。
踐行普惠金融 回歸金融本源
作為廣東山區市首家開業的村鎮銀行,梅州客家村鎮銀行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牢固樹立普惠金融服務理念,在發展普惠金融的道路上,先行先試,積極探索獨具特色的普惠金融道路,針對農村地區群眾存款難、取款難、貸款難的問題,創新打造了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鄉村(社區)普惠金融服務點」模式和「流動銀行」服務模式,實現了便民金融設備進村入社區、金融服務人員進村入社區、金融產品進村入社區、金融知識宣傳進村入社區,走出一條具有山區特色的普惠金融之路。
全力服務脫貧攻堅,金融扶貧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梅州客家村鎮銀行以「項目扶貧、產業扶貧、結對幫扶、小額扶貧貸款發放」等方式,為梅州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活水」,為支持農戶脫貧、農業生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貢獻了金融力量。2016年以來,梅州客家村鎮銀行共發放扶貧小額貸款1.2億元,支持20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順利脫貧。
創新鄉村金融服務模式,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針對山區群眾普遍存款難、取款難、貸款難問題,梅州客家村鎮銀行創新「銀行進村」模式,在行政村設立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為山區百姓提供存、貸、匯等基礎金融服務,成為設在農民家門口的銀行。為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2014年7月,梅州客家村鎮銀行啟動了「流動銀行」項目,通過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將銀行業務收縮在一輛特製的汽車中,推出安裝在車輪上的「流動銀行」,為偏遠鄉鎮、社區、廠礦企業、集貿市場的群眾和企事業單位提供上門金融服務。
立足支農支小,助推鄉村振興。開業十年來,梅州客家村鎮銀行踐行不斷完善服務功能、創新服務方式、加強金融產品創新,大力推進「政銀保」合作貸款、青年創業貼息貸款、婦女創業貼息貸款等政策性惠農產品實施,開發「復工貸」、「支農貸」、「惠農貸」等特色產品,並創新開展「整村授信」、「全鎮授信」等服務三農新模式,不斷加大鄉村振興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0年10月,梅州客家村鎮銀行累計發放涉農貸款超過100億元,歷年涉農貸款比例均超過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