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20條」背景下,如何促進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2021-01-03 芥末堆看教育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

芥末堆 8月20日佛山訊 昨天,第五屆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峰會在佛山召開。會上,包括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深職院原校長俞仲文在內的多位嘉賓,就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難題、校企合作開展不順等問題展開討論。並提出在AI時代和5G即將商用的大背景下,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如何利用新科技,實現與產業界的協同發展。

魯昕:職業教育需破題發展

魯昕認為,「職教20條」提出已經半年了,但關於職業教育的問題沒有破題,因此職業教育對外的吸引力仍然不足。

她提出職業教育體系目前存在的以下問題:一是理念落後。學校面對新形式和新科技,還固守老專業、老課程、老教材、老的人才培養方案,因此難以提高質量。

二是企業沒有動力。因為無法學校給企業提供有價值的東西。

三是教材陳舊,這是大問題。教材裡的原理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前沿技術沒有。

四是課程滯後。

針對以上問題,魯昕提出十個方面的舉措,包括:對接科技進步發展趨勢。必須跟著科技進步的發展,科研成果的轉化,需要高端製造崗位的人才;融入技術迭代進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重構人才知識結構;重塑人才培養方案;教師綜合能力;加快教材更新步伐,用活躍教材、PPT,用新的教育場景教育學生;構建產教科融合教育場景;普及人文教育;滿足市場多元需求,市場需要什麼人才,職業教育就需要什麼人才。

俞仲文:5G對職業教育的衝擊巨大

原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校長俞仲文提出,「職教20條」講到聚焦高端產業,所以職業教育要對5G新動向保持高度關注。首先廣東省也提出了加快5G產業發展的行動計劃,提到到2020年5G個人用戶數達到400萬,到2022年要建成5G寬帶城市群,5G個人用戶達到4千萬,可見其發展非常迅速。

俞仲文呼籲,5G強大的生命力不在於5G本身,而在其大量的應用場景。而這些應用場景恰恰是跟職業教育的各個院校、專業背景都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國務院「職教20條」為高職院校重新定位,其中提出職業教育要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

這是一條對高等職業院校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和新定位,要用新技術賦能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職業院校不光要成為人才源,更要成為技術創新源和產品開發中心,直接提升職業院校面向現代化主戰場的直接貢獻力。

但俞仲文也提到,目前職業教育難以承擔這樣的使命,原因在於,職業教育還帶著世界工廠的痕跡,沒有完全適應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要求。技術教育的課程內容陳舊、沒有強烈的響應新技術、教師不熟悉企業的需求、專業教育與創新教育脫節,使我們的職業教育難以承擔中小微企業的研發和產品升級。

因此,俞仲文要基於「職教20條」的精神,做好「六項改革」:

教學設計不僅要以職業崗位需求為起點,而且要以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起點。重構和更新實踐教學體系,不僅要強化技能訓練,而且要技術訓練。實務教育和創新教育並舉,以培養學生技術革新和產品開發的素質和能力。實踐教學基地不僅要打造技能訓練基地,而且要打造為技術研發基地。重構學生大賽的架構,讓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意大賽同時舉辦。重點考察學生的創新創意能力。重新確定高職院校的定位。

陳工孟:用技術+人才+基金幫助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

深圳國泰安教育董事長陳工孟表示,我國目前人均勞動生產率和美國、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高級技工缺口非常大,可能有上千萬。所以產業升級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人的轉型升級,即如何又好又快地培養、培訓產業尤其是製造業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第二個問題則是如何以職業教育為抓手、以產教融合為切入點,協同推動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關於如何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問題,校企合作是個很好的方式。但現在這個方式遇到一個瓶頸,就是職業院校熱、企業冷,現在這個問題仍然普遍的存在。

如何解決校企合作這個問題?陳工孟建議,要充分發揮產教融合公共實訓基地的作用。首先,應當對公共實訓基地重新定位,改變過去把其作為公共實訓設備集成的基地——也就是花了很多錢,買一大堆設備,最後在基地裡面用不起來。

陳工孟認為,公共實訓基地不應成為簡單的設備集成的基地,應該以基地為中心,既連結數百家相關中小企業,包括大型企業,又要連結一批職業院校,使基地成為該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技術高地和面向中小微企業的技術服務中心、人才培養中心。

如何推動製造業中小型企業的轉型升級問題?陳工孟建議以「技術+人才+基金」三位一體的方式來解決。傳統製造業向智能製造業轉型升級,首先是技術的難題,需要有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企業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需要智能製造設備公司提供智能製造的設備,協同幫助改造中小企業的技術問題。

第二需要有智能製造方面的技術技能人才,也就是如何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必須要解決企業的資金困難問題。陳工孟認為,如果中小企業本身資金現在非常困難,再讓他拿出幾千萬、上億來改造整個設備,向智能製造轉型,資金的確是非常缺乏的。如果專門成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基金,再配上銀行的貸款,就能幫助中小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相關焦點

  • 產教融合 賦能高質量發展——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打造校企合作...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產教融合作為建設高水平高職院校的重點工程,緊緊圍繞辦學定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從聯合培養應用型人才角度出發,以就業為導向,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抓手,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畢業生就業質量,努力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
  • 聚焦產教融合,促進校企合作 華強職業技術學校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
    ↓華強職校與沃爾瑪公司籤訂校企合作協議。   「依託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產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九大均提出,要完善現代教育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促進產教深度融合,創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  華強職校是國家級重點職校,國家中職示範校,全國中職學校德育先進集體,是國際生態學校,曾入選中國職業教育100強。學校借鑑德國「雙元制」的職業培訓模式,構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雙元育人」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產教一體、校企互動」,不僅能夠提升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還能夠為企業選拔培養後備人才,打造內部人才供應鏈。
  • 周口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論壇在河南科技職業大學舉行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等文件精神,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學習交流周口市各職業院校在產教融合方面的成功經驗。12月23日,2020年周口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論壇在河南科技職業大學圖書館三樓報告廳隆重舉行。
  • 校企合作開新局 產教融合促發展 山西省水利職業教育集團揭牌成立
    12月11日,山西省水利職業教育集團成立大會暨首屆水利產教融合高峰論壇在太原召開。大會宣讀了《山西省教育廳關於同意成立山西省水利職業教育集團的批覆》,審議通過了《山西省水利職業教育集團章程》,選舉產生了集團第一屆理事會及各專門機構人員。
  • 開門辦學育新人 產教融合促發展——新區職業教育繪製產教融合譜系圖
    開門辦學育新人 產教融合促發展——新區職業教育繪製產教融合譜系圖《教育部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技能甘肅」的意見》等文件的出臺,對甘肅職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務,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依託職教園區,蘭州新區職業教育借勢而起,在探索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中,繪製出了生動的產教融合譜系圖。
  • 產教融合新探索!全國導遊專業群開放式職教聯盟成立
    這是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創新產教融合新模式,深入推進中國特色高水平導遊專業群建設的新嘗試,將有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打造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導遊人才培養新引擎。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旅行服務與管理學院導遊專業群於2019年10月成功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的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
  • 校企合作精準扶貧,產教融合振興鄉村 | 山河智能向合作院校對口...
    校企合作精準扶貧,產教融合振興鄉村 | 山河智能向合作院校對口扶貧點捐贈挖掘機2020-12-28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12月24日,在懷化漵浦葛竹坪鎮回龍居委會前坪舉行了「校企合作精準扶貧 產教融合振興鄉村」 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由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漵浦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葛竹坪鎮人民政府
  • 產教融合開新篇,校企合作共發展——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攜程旅遊...
    在談到新成立的攜程旅遊微學院時,他講到:「該學院經過校企雙方前期精密的籌備部署,在今天成立落地,成為了學院校企合作實踐的前沿陣地,同時,相信在與攜程通力合作之下,學校旅遊專業發展定將突飛猛進,更將不斷推進落實國家『職教20條』,帶動學校整體建設發展邁步向前。」
  • 28秒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與天津濱海迅騰...
    據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院長張暉介紹,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和天津濱海迅騰科技集團的合作始於2018年,那時想在混合所有制辦學方面進行初步的探索。2019年之後,國家陸續出臺了很多職業教育改革的新精神,雙方再次坐下來,就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達成了共識,共建迅騰產業學院,真正的將產融於教,將校企真正地合作起來。
  • 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借鑑: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此基礎上,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提出要用約10年時間,總體形成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健全完善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解決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重大結構性矛盾,使教育對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貢獻顯著增強。
  • 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六種模式
    產教融合體現高職教育的本質,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技術技能型的應用人才,產教融合將教學環節、企業生產、素質訓練以及技能培訓等多種技能融為一體,將大學的研究性與企業的應用型進行綜合,既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也訓練了相關的技術技能,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
  • 甘肅省學前教育職業教育集團第一次年會在蘭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宋賢鈞表示,集團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職教20條,進一步推進內部改革,完善集團運行機制;推動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強化平臺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對標對表、爭創示範不斷整合優質資源,全面提升集團的綜合服務能力,努力開創集團工作新局面,打造職教集團品牌。
  • 職業教育如何促進專業轉型發展
    因此,專業隨產業轉型發展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各職業院校實現趕超發展繞不過的一場革命,對專業教師而言是一場自我革命。那麼,職業教育該如何促進專業轉型發展呢?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之策就在於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讓師生在工學結合中了解產業發展的前沿知識和技術。對專業教師而言,就要真正到產業一線去工作和學習,從而確保能實時了解產業發展的前沿。二是市場需要什麼樣的專業人才?了解產業前沿只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還必須深入了解市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 打造產教融合「一高地、三基地」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成立「迅騰...
    為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引產入校、引智入校、引企入校,圍繞建設產教融合新高地,專業集群建設新基地,產業孵化新基地,三教改革新基地的發展目標,成立「迅騰產業學院」,開啟「一高地、三基地」新格局,激發職業教育活力。
  • 杭職院教師節發力,建產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
    去年底,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國家「雙高」計劃)。在今年教師節,杭職院發力,表示將建產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新平臺。杭職院已收到多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訂單,現場分別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友嘉實業集團、杭州西奧電梯有限公司、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紡聯紡織人才交流培訓中心、許村鎮人民政府籤署合作協議,將從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 探秘世博動漫董事長王振華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世博模式」
    中國教育在線訊 在美麗的泉城濟南,有一個人被譽為「山東動漫的先行者」、「應用動漫之父」,他打造出的「齊魯國際動漫展」被評為山東省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文化節會品牌,他帶領團隊創作出了國內首部史詩級工業動畫作品《超級工廠》,他在動漫業界探索出來的校企深度合作、產教融合的經驗被譽為「世博模式」
  • 京博控股啟動「N1N」產教融合模式 搭起校企合作的「樣板間」
    2019年8月,京博控股集團獲得國家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資格,開始面向國內各高校,公開徵集包括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在內的三大類型、11個專業方向的50個產教融合項目。
  • 四川省中職教育鼎興名校長工作室論壇在成都市中和職業中學舉行
    、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高品質職業學校建設、立德樹人、產教融合等主題展開探討,為職業教育高質量辦學和發展途徑指點迷津。▲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所所長 廖大凱廖大凱指出,在新時代職業教育的大背景下,職教工作者要站在國家戰略的角度,客觀認識我省職業教育發展的成效與不足。如何鞏固成效、補齊短板,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 淄博市工業學校:產教融合 破浪遠航
    近日,臨淄智能製造產教融合學院揭牌儀式在山東長志能源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上,首先山東長志能源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在儀式上致辭表達了推動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的意願和期待;接著學校分管負責人宣讀了《臨淄智能製造產教融合學院建設方案》;隨後區教體局領導對產教融合學院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服務產業轉型升級,深化產教融合;二是加強校企合作,打造職教品牌;三是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服務指導能力。
  • 石家莊城市經濟職業學院與河北新龍科技集團舉行校企合作籤約儀式
    2020年4月23日上午,河北眾誠企業集團旗下石家莊城市經濟職業學院與河北新龍科技集團校企合作籤約儀式在學院會議室舉行。河北眾誠企業集團董事長韓杏軍、集團綜合管理中心主任張康,石家莊城市經濟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謝鋒、院長叢培東、副院長謝高俊、鄭向深;河北新龍科技集團董事長杜秀珍、產教融合研究院院長劉軍池、技術總監郭紅亮以及人民網、中國網、河北共產黨員網記者參加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