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派留學,是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根據現代化建設發展需要選拔優秀人才出國深造的一條重要途徑,一般派往科技教育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知名院校。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直屬於教育部的非盈利性事業法人單位)負責國家公派留學工作的具體實施。
1、公派留學的申請條件
按規定,申請人應為高等學校、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機關、科研機構的正式工作人員和在校優秀學生,具體申請條件如下:
(1)博士研究生申請時年齡不超過35歲具有碩士學位,或申請時為應屆本科畢業生,或在讀碩士生(含應屆碩士畢業生)或博士一年級學生。
(2)碩士研究生申請時年齡不超過30歲,具有學士學位或優秀本科畢業生,身體健康,表現良好。
(3)訪問學者(含博士後研究)申請時年齡不超過50歲,應為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各級行政單位、科研單位的正式工作人員。
(4)高級研究學者申請時年齡不超過55歲,除應符合訪問學者的申請條件外,還需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①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骨幹;
②「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或教育部當年確定支持的創新團隊中的骨幹或「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及其他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
③教育部批准的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
④中央國家機關、地方行政管理部門、國有大中型企業高級行政管理人員。
其中教學科研人員應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國家機關、地方行政管理部門管理人員應具有副司局級(包括副司局級)以上行政職務;國有大中型企業管理人員應具有相當於副司局級(包括副司局級)以上行政職務。
2、公派留學與交換生的區別
(1)定義不同
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公派留學,是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根據現代化建設發展需要選拔優秀人才出國深造的一條重要途徑,一般派往科技教育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知名院校。
交換生:交換生又稱學校間學生交流計劃,「學生交換」是以提高不同地區、國家人民間的相互理解、尊重,培養青少年的世界觀為宗旨的項目。
(2)作用不同
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利於發展中國與各國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經貿合作,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與了解,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世界和平事業。
交換生:主要目的是加強全球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增進國家間的了解、文化溝通和學術交流,促進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目前每年世界各地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參加交換項目,相互交換學生。
(3)機構設置不同
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直屬於教育部的非盈利性事業法人單位)負責國家公派留學工作的具體實施。
交換生:美國交換教育機構組織是根據美國國會的《交換教育法案》,由美國國務院授權的,符合國際遊學教育委員會(CSIET)標準的非盈利性質的專門從事國際交換生計劃的教育組織。項目全程受美國政府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