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加速邁入智能世界

2020-10-06 工信智媒

科創中國


草原上,斷臂男孩只能眼巴巴看著夥伴們策馬奔騰;雷雨夜,獨居老人的心臟突然傳來一陣劇痛;窗戶外,家境貧寒的天才小姑娘只能模仿著電視機裡的鋼琴家,敲擊著冰涼的牆板;原野上,供電系統受到暴風驟雨的破壞,恢復供電迫在眉睫……


當渴望蒙上陰影,當夢想困於現實,科技越來越被寄予希望,去突破物理的界限,延伸人類的視野與行動能力。


幸運的是,仿生手臂研發、AI輔助醫療診斷、全息影像技術、無人機智能巡檢,越來越多的智能技術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


其實反過來,智能升級也在不斷發揮新價值的過程中,成為企業、行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也成為社會新的生產力。一個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正在生成。



1

從量變到「智變」




隨著5G實現了規模部署,結合5G與人工智慧、大數據、VR/AR等技術,在這些信息設施上培育生態應用的機會已經成熟,數位化、智能化開始席捲各行個業。


為了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河南鑫磊集團追趕數位化浪潮,通過華為提供的雲和AI技術,結合專家經驗,搭建了智能配煤模型,有效提升了傳統作業的精度、效率和穩定性,煉焦成本每噸可節約15元,每年能為鑫磊節約2700萬元的成本。


這僅僅是一個細分行業裡的一個小場景。放眼更多行業,ICT技術不僅能快速改善企業、產業的運作效率和生產成本,更能為其未來的創新轉型提供更多空間,推動實現從量變到「智變」的真正突破。


聯接、雲、AI、計算和行業應用這五種技術、五大機會史無前例地匯聚到一起。5「機」協同,孕育著巨大的行業價值,構建起萬物互聯的數字世界。



享受到5「機」協同巨大價值的,不只有企業和行業。


在深圳,98%的行政審批事項實現了網上辦理,約95%的行政許可事項實現了「零跑動」;全市AI智能信號燈控「一張網」,城市高峰期機動車通行速度提升10%,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智慧機場建設全面實現了刷臉登機和機位智能分配,機場出港航班準點率達90%,位居全球大型機場前列,旅客平均等待時間縮短近40%;所有醫院醫學檢驗和影像檢查結果互聯互通互認,在智慧醫療的服務支撐下,讓患者平均節省40分鐘左右的排隊時間,每年降低患者就醫費用4000多萬元……



類似的案例不局限於深圳,在山西、在河南、在甘肅、在江蘇……甚至在土耳其、在馬來西亞……智能升級帶來的改造不斷從量變的積累向質變的爆發邁進,越來越多的政府和企業正在全面進入數位化和智能化,追求從「量變」到「智變」的跨越。


2

新「電力」與新挑戰




人們常說,科技之光照亮未來。在過去的許多年裡,數字智能升級在不斷重構生活體驗、優化生產流程、使能行業創新的實踐過程中發揮了巨大價值。


來自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報告顯示,數字經濟早已成為增長的主引擎,不僅是數字產業本身的增長,更多的是數位技術帶來的行業數位化增長;1塊錢的數位技術投入,可以帶來3塊錢的行業數位化增長;去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約三分之一,但是對增長的貢獻達到三分之二。


以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為例,受疫情影響,線下連接被迫阻斷,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轉向線上,以聯接和計算為基石的數字經濟表現亮眼。這其中,5G、物聯網是聯接技術,雲、AI則代表計算技術。


隨著「新基建」浪潮撲面而來, 如果說ICT(信息通信技術)行業發展至今已經成為整個社會和產業的底層基礎設施,就像自來水和電力一樣成為必需品;那麼,行業應用就像家用電器和工業電氣化,而聯接、計算、雲和AI技術就像100多年前的電力,持續推進整個社會的智能升級。


但縱然有「新電力」的驅動,當前智能世界的構建仍然面對著諸多挑戰:


首先,是來自於邊端側的挑戰。終端種類繁多,環境千差萬別,數據複雜且孤立;


其次,除了帶寬、時延、聯接數及行業規範上未能滿足行業場景的多樣性需求,還要考慮在數字世界裡聯接人、物、聯接與數據。


第三,打破數據孤島,實現各個部門數據的互通,讓新老應用互通共進,仍是難題;


其四,AI應用與行業知識結合欠缺,懂AI的不懂行業,懂行業的不懂AI。


從1G到4G,人與人之間的聯接問題得以解決,5G開啟了新的萬物互聯的時代。在這一過程中,計算的中心也慢慢轉到了AI。人們清醒的認識到,聯接和計算需要跟行業深度結合,才能找到落地場景,找準生產系統中的痛點。


但到底如何將這些新「電力」與行業做深入結合應用,快速創造價值,帶動社會向更高階智慧邁進,仍是產、學、研、用各界不斷準尋思考的關鍵點。

3

三大支撐與四大方向




縱觀人類前三次以及正在發生的第四次技術革命,不難看出,更高階智慧社會的實現,離不開三大關鍵要素的支撐:


一是「有技術」,也即一方面將先進技術與傳統行業業務相融合,一方面催生新業態;二是「懂行業」。也即敬畏行業,能深入洞察行業發展趨勢及變化;三是「真實踐」。不要紙上談兵,要在實踐中去探索、去創造。


為遵循和踐行公司願景與使命,華為確立了四個價值主題:


1.無處不在的聯接


智能聯接的目標就是要讓聯接智能起來,把智能聯接起來。


面向各技術領域,華為將基於5G、F5G、Wi-Fi 6打造面向AI攝像機、超高清無人機、超高清工業相機、機械臂以及VR、AR等智能交互設備的泛在千兆聯接,滿足超大帶寬的實時和低時延回傳需求;同時全面引入AI,精確識別業務意圖,實時動態匹配網絡資源,打造智能IP+光協同的聯接網絡,滿足不同業務的差異化服務以及確定性體驗的需求。



在網絡場景中,基於智能聯接,華為提供園區、數據中心、廣域、安全等基於智能聯接的網絡級解決方案。在行業場景中,智能聯接協同智能交互與智能中樞,結合行業Know-how,為交通、政府、能源和金融等行業,打造場景化智能升級解決方案。


2.無所不及的智能


數據的爆炸式增長,使得海量存儲和密集計算將成為常態化需求,現有計算架構發展空間面臨嚴重製約。


據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介紹,在算力方面,華為歷經15年,最終形成了以「鯤鵬+昇騰」為核心的基礎晶片族;在數據基礎設施方面,推出融合、智能、開放的數據基礎設施,讓數據在全生命周期內每比特價值最大、成本最優;在雲計算方面,發揮雲、AI和5G的協同優勢,通過全棧技術創新,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續發展的公有雲服務和混合雲解決方案,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3.個性化體驗


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在加速深度融合,規模複製的工業化生產,邁向規模定製的個性化體驗,不斷催生企業創新、推動生態協同和更豐富的個人體驗。


基於以智慧型手機為中心的「1+8+N」的全場景戰略,華為通過鴻蒙OS、HMS、智慧助手小藝、HiLink等賦能生態,共同為消費者打造更極致的全場景智慧體驗。


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說,企業能夠基於AI、雲等新技術,深刻洞察客戶需求、敏捷創新,提供更加客戶化的體驗;產業通過整合協同推動規模化創新。



4.數字平臺


數字平臺是數位化轉型成功的核心引擎,企業需要在戰略、組織、流程、營銷、服務、產品生產、研發等方面調整適應變化,而強大的數字平臺將幫助企業駕馭和整合新的技術,快速迭代,敏捷業務創新等環節與問題。


華為計劃聯合生態夥伴,提供數字平臺解決方案,構建數字平臺的技術和產品,打造開放、靈活、易用、安全的數字平臺,實現數據融合、業務協同和敏捷創新。


「構建數位化未來,需要一個共生共創共享的數字生態。」 華為董事、企業BG總裁彭中陽說。

4

把陰影甩在身後!




要做一個數字生態並不容易,且必然是一場長期戰。


一個被驗證無數次的事實是,數位化時代的商業本質是做大蛋糕,是正和遊戲,不是零和遊戲。彭中陽強調,新常態下,面對各種挑戰與不確定性,華為只會更加開放,與夥伴優勢互補,去成就客戶和行業。


沃爾特·惠特曼曾經說過:「永遠保持面向陽光,陰影就會被你甩在身後。」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郭平表示,除了繼續聚焦做好聯接、計算、雲、AI等產品和服務,華為還將在在基礎創新、標準、人才、社會責任等更廣泛的領域,與全球一起合作。


「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是華為的願景和使命「,在郭平看來,要想把陰影甩在背後,就要積極面向陽光,「我們發電,夥伴們做電氣化,大家一起努力,為客戶創造價值,一起實現商業成功!」。

相關焦點

  • 萬物互聯 NB-IoT智能表計行業邁入黃金髮展期
    從工業化體系到人工智慧,從傳統製造到萬物互聯,我國走了許多道路。隨著5G的落地,將正式開啟物聯網時代。5G相較於物聯網的關係,可以看成4G之於網際網路的關係。5G的本質是把對人的通信延伸到萬物互聯,它就帶來一場新的革命,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 品牌行動|華為開啟手機電影計劃,中國電信「Hello5G 賦能未來」邁入萬物互聯智能時代
    HUAWEIMate 30 Pro支持超高速攝影,最高可每秒定格7680幀,能精準捕捉物體高速運動的瞬間;支持4K超廣角暗態延時攝影,可將長時間錄製的影像合成為短視頻,加速再現景物變化的過程,並能在星空之下記錄銀河流轉並輸出4K高清畫面。
  • 侯金龍:華為致力於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人民網-財經頻道 原創稿「華為致力於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在致辭中表示,以雲、AI和5G為代表的新ICT技術使能千行百業,提升生產效率,帶來產業轉型和智能升級,尤其給經濟增長、就業、健康醫療、教育、環境保護等方面帶來的十分巨大的改變。「經過與客戶、產業夥伴近一年的共同努力,整個鯤鵬計算產業取得了長足進展。」
  • 華為-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總部地區:中國深圳市龍崗區坂田所屬行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品牌探索:品牌logo設計、品牌標誌設計理念、品牌官網世界500強企業華為logo設計標誌設計品牌背景:華為創立於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我們致力於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讓無處不在的聯接,成為人人平等的權利;為世界提供最強算力,讓雲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所有的行業和組織,因強大的數字平臺而變得敏捷、高效、生機勃勃;通過AI重新定義體驗
  • 5G+行業應用:加速千行百業數位化,構築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5G將加速千行百業的數位化。「5G的魅力與價值在於使能萬物智聯。做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5G將賦能千行百業數位化、網絡話、智能化的轉型,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GSMA大中華區創新與生態合作總經理常潔女士在近日召開的5「機」峰會(5G for Good Summit)上的高端對話環節中指出。
  • IPv6到IPv6+,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
    中國已經開始逐步進入萬物互聯的社會。在2G時代我們通過電腦和世界相聯,在3G和4G時代智慧型手機成為聯接的重要媒介,那麼在5G和雲的時代,萬物互聯已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工作中。相比原來的手機、電腦接入網絡,萬物互聯時代接入網絡的智能終端會多的多,而且在萬物互聯時代,網絡的流量巨大,互聯的終端訪問更加靈活,這些特徵要求萬戶互聯必須要基於IPv6。
  • 中國正式邁入5G商用,萬物互聯,開啟智慧生活無限可能
    5G時代下,萬物互聯的場景將逐步走向現實。5G時代的來臨,百億級海量物聯網設備連接,將加速物聯網應用落地,而智能家居正是在5G時代的風口上的行業。或許你並不知道,即使是家中已經用了十年的家電,現在接入相關智能產品,也能「物聯網」,實現人、機、物的互聯互通,這是現階段「智能家居」已經能實現的功能。而各種智慧家庭應用也將構建起更加豐富的家庭生活,智能音箱、智能門鎖、空氣檢測、空氣淨化、智能門窗都會走進社會生活中,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 兩三年之內,萬物互聯將走向全場景智能感知時代
    在「新基建」和5G的東風下,萬物互聯不再是紙上談兵的概念,物聯網技術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付強在6月22日個推主辦的《西溪論數》論壇上跟我們分享了物聯網在新時期的發展趨勢以及塗鴉智能的AIoT開發者平臺。
  • 塗鴉智能:萬物感知、萬物互聯 打開消防傳感智能新世界|萬裡行廣州
    塗鴉智能傳感產品專家劉亞文分享了以《消防傳感的智能新機遇》為主題的演講,以下是演講內容。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科技技術的迅猛發展,消防傳感智能時代如今已經到來。塗鴉是全球化的AI+IoT平臺,希望以AI+IoT平臺為核心,幫助企業將設備接入平臺,快速實現各個領域的產品智能化。
  • 軟體定義攝像機 為萬物互聯提供基礎參數支撐
    萬物互聯時代,似乎沒有什麼事物能夠割裂與其他人、事、物的關係而獨立存在。軟體定義攝像機,為你打開一個美輪美奐的奇妙世界。具體來看,在開放的作業系統方面,華為有鴻蒙系統,而且能夠實現萬物互聯;在AI晶片方面,華為有昇騰910,採用自研達文西NPU架構;在豐富的生態體系方面,近幾年華為的布局領域已經覆蓋汽車、平板、手機、電視、電腦等。人工智慧浪潮愈湧愈烈,讓國內外龍頭企業紛紛加快了對新一代智能攝像機的研發和製造。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努力,市場上出現的智能攝像機種類日益豐富、產品功能不斷提升。
  • 萬物互聯:互聯一切可數位化的事物
    當前,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持續創新和高速發展,為製造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得製造業加速邁向萬物互聯、數據驅動、軟體定義、平臺支撐、組織重構的新時代。  萬物互聯:互聯一切可數位化的事物  信息通信技術的持續演進正在開啟萬物互聯新時代。
  • 人工智慧技術——推動萬物互聯的關鍵點
    "5G商用元年開啟、人工智慧加速落地、智慧生活撲面而來……"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開始走進了智能新時代。由人民網研究院編撰發布的移動網際網路藍皮書《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9)》指出,人工智慧與產業結合推動爆發式增長,是未來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重大趨勢之一。
  • 華為孫賓:5G+5機,開啟萬物互聯世界新篇章
    近日,在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AIoT專場上,華為無線AI副總裁孫賓發表了《5G+5「機」,開啟萬物互聯世界新篇章》的主題演講。會上,孫賓表示,「5G將驅動聯接、AI、雲、計算、行業應用五大機會點,開啟萬物互聯世界新篇章。其中,AI必不可少,將與5G等多技術融合,迸發無限可能 。」
  • 5G加速萬物互聯 紫光展銳賦能數位化城市建設
    日前,以「象由芯生·科技服務人民」為主題的2020紫光展銳市場峰會期間舉辦的 「工業智聯專題論壇」上,來自多位行業專家對萬物互聯下的數位化城市建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蔣風冰指出,所謂有形之城就是數字世界加上物理世界。而無形的世界是充滿愛的世界,也叫「人文的世界」。無形的世界有很多層次,包括安全、健康、家文化、禪空間等等。對於城市大腦建設的未來願景,新再靈副總經理陳磊提出了拓展應用、賦能基層以及標準引領三大理念。
  • 塗鴉智能副總裁付強:做好萬物互聯時代的「中立」玩家
    同一個語音指令既能「喚醒」手機,也能操控智能音箱;用一款App就能同時控制同一品牌包括電視、空調、洗衣機等在內的不同設備……隨著5G、AI等技術的加速發展,「萬物智聯」時代正在加速到來。從連接設備數來看,全球物聯網行業已然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但從連接效果出發,由於存在物聯網硬體銷售、軟體生態用戶爭奪方面的競爭關係,不同品牌的產品往往自成體系、各自為戰,無法實現真正的「互聯」,這顯然與IoT時代「生態開放、萬物互聯」的初衷相悖。塗鴉智能副總裁兼中國總裁付強如何打破行業中現存的生態封閉性強的現狀?「我們希望打造中立開放的AI+IoT平臺。」
  • 看柔宇科技CEO劉自鴻怎麼說萬物互聯!
    人人都說,未來是萬物互聯的未來。  那麼什麼是萬物互聯?簡單而言,萬物互聯是將人,流程,數據和事物結合一起使得網絡連接變得更加相關,更有價值。  我們和萬物互聯有多遠的距離?他認為萬物互聯的底層有三件核心的事情要解決,一個是感知,一個是計算,一個是互聯。」  感知,計算和互聯是萬物互聯的三大核心。在這三大核心基礎領域中,互聯代表著數據傳輸,目前5G作為智慧物聯網最核心的通信技術,為物與物之間的連接形成基礎的保證;而感知則代表的是人機互動,在時下的智慧物聯網產業中,柔性電子技術正在成為人機互動中最重要的角色。
  • 張哲:萬物互聯,5G智能新生態
    組委會邀請到了上海市經信委、萬達集團、上海聯通、岸杉智能、邁譜蓋特數據科技、悉見科技、視辰科技等企業參與本次直播,各位嘉賓從各個方面講述5G在未來社區場景的應用,並針對「未來社區板塊」,解析5G應用趨勢,分析落地實施要點。
  • 廣和通CEO應凌鵬:5G加速,萬物互聯應用全面爆發
    打開APP 廣和通CEO應凌鵬:5G加速,萬物互聯應用全面爆發 編輯部 發表於 2020-12-26 15:45:26 廣和通CEO應凌鵬 疫情加速聯網終端需求 從客觀角度來看,疫情隔離期間,催生了在線辦公、遠程視頻會議、非接觸式配送等線上生活、消費、辦公的應用場景,從而加速了聯網終端的需求。
  • 5G+Wi-Fi6加速萬物互聯
    物聯網在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鄧先生認為,雖然4G改變了人們相互聯繫的方式,但5G將改變人們與事物的聯繫方式。未來物聯網的數量將大幅增長。特別是蜂窩物聯網將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蜂窩物聯網連接數將達到25億。工業自動化、智能電網、智能家居、汽車等終端都需要聯網。物聯網將在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架起一座真正的橋梁。
  • 匿名科技:區塊鏈—萬物互聯
    近年來,物聯網的相關技術、應用與產業發展引起了全球範圍的廣泛關注,已經成為當前世界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物聯網突破了人與人之間的通信模式,引入對物理世界的感知和控制,使得人與物、物與物間的通信與協作成為可能。而隨著5G時代的到來,萬物互聯也將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