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焊接系統技術:當前發展現狀與未來的展望

2020-08-30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焊接系統正在被當今最先進的技術所武裝,如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和智能製造等。智能焊接系統(IWS)正在充分發揮以上技術的效用,吸引著工業界和學術界的人們的廣泛關注。智能焊接就是計算機來模仿、強化和/或取代人的感知、學習、決策、監控等。這是一個將人的先進性和物理系統整合在一起而形成智能化的信息系統。而智能焊接系統在工業界中得到試點應用,對它的組件、應用和將來的發展方向進行系統的分析,有助於對智能焊接系統作一個準確的定義。本文則主要報導了用於智能焊接系統的基本組件和必須的技術組成,包括探測和信號處理、特徵提取和選擇、模擬、決策和學習等。新出現的技術同IWS相關的技術及其應用也給予了介紹,如工業4.0、信息物理系統(CPS)、數字孿生(DT)等。IWS的典型的應用也給予了介紹,如任務設計、任務序列、機器人的路徑規劃、機器人編程、監控和診斷等、最後給出結論以及今後的發展趨勢。本綜述的目的是為了尋求引入智能焊接的當前研究現狀為參考,並有助於將智能焊接系統作為武裝傳統焊接工作站、系統和工廠的工具。

一種可以在線監測的雷射焊接裝置

1、引言

焊接工藝及其系統在現代工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進化,許多採用手動焊接的作業系統已經變為採用機器人進行自動焊接的操作。而焊接過程中採用機器人進行焊接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這些機器人是在事先編好程序的前提下進行工作的,有時也具有智能的特徵。當今的焊接工藝變得更加複雜,伴隨著大量的參數和及其有限的對工藝機理的理解。與此同時,對用戶和客戶來說,需要掌握一定的必要的技能和動力方面的工作環境的要求。因此,焊接正朝著更加個性化的製造方向發展,使得下一代焊接系統可以智能的調整焊接任務而同時保證高質量不變。在大數據時代,採用一種智能的方式來收集和分享焊接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提高操作的內部運營效率和對整個工業供應鏈的綜合生命周期循環的評估。例如,焊接參數的追蹤和焊接後的質量評估,可以進一步的提高焊接工藝、部件的性能和隨後的服務。

儘管存在很多焊接手段,將傳統的手持焊接操作被發展的信息科學與技術所逐漸的來取代是必然的趨勢。隨著計算機科學、控制理論、機器人、人工智慧的發展,使得替換人工操作的焊接技術變得更加智能。這些概念及其相應地技術在製造技術的研究過程中被不斷地開發,如工業4.0、智能製造、物聯網(IOT)、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新一代智能製造和人類信息物理系統等正在組建未來工業的發展模式。這些倡議是革新焊接系統進行更高階段地智能化水平所需要的先驅者、賦能者和平臺。

早期的綜述已經介紹了智能焊接系統的 諸多方面。然而,據作者所知,綜合系統的探索智能的定義、說明同IWS的相關關係、提出連接的架構、規劃出賦能技術、提出未來IWS的發展趨勢的綜述,目前還沒有。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和更好的促進IWS的發展,本文則綜述和分析了在焊接系統中的智能技術的演化和應用。特別是關於同IWS的融合,包括系統的架構及其關鍵技術。

整個論文的架構見圖1所示。第二部分為文獻回顧。第三部分總結了智能焊接的定義和演化。第四部分則聚焦於可以賦能智能焊接系統的關鍵技術。第五部分則介紹了智能焊接系統融合先進技術和概念的現狀,如工業4.0、信息物理系統等。第六部分則回顧了主要應用情況,如控制、監測和監控、人機互動協同等。第七部分則討論了智能焊接系統工業供應商和集成商的情況。第八部分則給出了結論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本綜述的範圍和結構

2.文獻回顧

目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是關於智能焊接的。但為了權宜之計,目前的研究局限於焊接技術本身。檢索資料庫時,使用關鍵詞「Intelligent」和「weld」,使用的資料庫為scopus 和WOS。該文獻分析主要聚焦於兩個問題:(1)誰在這個領域進行工作?(2)這個領域主要關注些什麼

經過文獻計量學的分析研究,目前有5個作者和4個研究機構同IWS密切相關。他們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的S.B.Chen,University of Kentucky(USA)大學的Y.M.Zhang 和Y.K.Liu、哈工大的L.Wu以及南韓的Mokpo National University的I.S.Kim。以上學者針對IW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測、模擬、控制監控、優化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在弧焊、雷射焊接、攪拌摩擦焊上的應用。

3.智能化焊接的回顧

很難從眾多的文獻中給出智能焊接一個準確的定義,這是因為在文獻回顧中發現,智能焊接有著太多的不同的表述。相應地,在本節中,我們需要簡要的回顧一下焊接系統的發展史,並檢查發現在製造中又是如何逐漸地增加智能的相關元素的。在過去的幾十即年裡,基本的技術又是如何將智能化引入到焊接系統的,從而形成智能焊接系統的。

3.1焊接系統的演化

第一代焊接系統是在19世紀得以應用並且需要採用手持操作來完成控制。在這一傳統的焊接作業系統中,人來完成幾乎所有的信息處理任務。包括傳感、分析、決策、操作、控制、識別和學習等。這一過程是勞動強度相當高的一個過程,需要人高度集中來控制工藝的效率、一致性、質量等。此時人們要完成如此複雜的工作任務還是非常受限的。於是,在過去,為了減輕人力的負擔,半自動和全自動的焊接機器人開始廣泛的應用於製造部門以代替人力的不足。

焊接技術的發展,總的來說經歷了四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焊接效率非常低,焊接的 一致性也非常差。在第二個階段,自動規劃開始進入應用,如機器人的引入,但該工藝過程難以進行模擬和控制。在第三個階段,焊接自動化變得比較容易,焊接機器人具備教學和反饋的功能,但是通過離線的方式來實現的,且對環境的幹擾和變化的應變處理能力較弱。在第四個階段,智能化開始應用於焊接系統,從而可以精確的監控和控制焊接過程和保證焊接質量。焊接系統從人力操作演變到智能化焊接的過程見圖2。可見已經從消耗人力轉變到人力-信息-物理的系統中。

焊接系統的演化

3.2智能焊接的基礎

智能焊接的重要意義在於使用智能技術和/或機器人智能來模仿、強化和/或代替人的智能。通過整合人的先進性和物理系統的先進性而形成智能化的信息系統,從而使得焊接系統得到極大的改善與提高,尤其是在計算機分析、精確控制、傳感等方面,從而顯著地提高了人類知識管理的效率、轉化和應用。於是,焊接系統的工作效率、質量和穩定性等從依靠人的經驗轉變成依靠信息物理系統的知識,即通過軟體和資料庫。

工作站層面的智能焊接的框架:a工藝監測和控制的工藝流程;b典型的系統配置

3.2.1智能的基本特徵

現代計算機能力的強大使得許多機器智能技術的發展在20世紀後半期得到了迅猛地發展。機器智能技術包括先進搜索、整合優化、形狀的合理性以及先進人工智慧技術來模擬認知功能,諸如學習功能。然而,通用的機器智能化(如完成人的認知能力的全過程的能力)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此,目前的人工智慧只能是在智能焊接系統中代替一部分人的工作。如下的人工智慧主要指將人的智能複製和轉移給機器,這對IWS是非常有意義的。

3.2.1.1動力感知

製造資源的狀態(設備、計算機以及智能資源等)在整個製造周期和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是連續不斷的變化的。區分哪些是重要的和需要注意自動系統如何強有力的支撐服務平臺來實現製造資源和工藝過程的管理。探測裝置包括二維的條形碼、射頻識別讀卡器、傳感器、視覺捕捉器、GPS等。這些系統信號裝置或知識的代表有可能不兼容,有可能需要物理或者軟體界面來適應轉換,以適應通訊、信息存儲或者翻譯。

智能焊接系統(IWS)的應用層次結構

3.2.1.2識別

智能是需要區分不同的狀態、狀況、部件、組件等,是自動製造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活動。在普通人眼中,這一術語比較簡單,就是拿、拋棄、對待或者識別同一物件或者相同的態或者不能的製造環境。然而,在這一領域的機器智能還是比較先進的。

離線機器人編程的關鍵步驟

3.2.1.3分類

一旦目標或者標識獲得認知,經常就需要基於相應地特徵對其進行分類。智能地分類是非常有用地,尤其是在當系統有新地輸入或變化發生時。分類在學習、預測、幹涉、決策、語言和產品環境地很多方面都有用。

3.2.1.4目標設置和優化

當一個目標需要自動完成時,組織或產品地目標可能會並不清洗或者可能會發生衝突。於是,智能就顯得非常重要,它提供了自動系統中常規決策地方向。在這一能力範圍內,活動或任務需要決定每一步驟的優先級以完成目標任務。

3.2.1.5決策

當一個自動化系統面臨著多個可能的選擇時,如需要分類或者選擇動作以滿足目標,此時需要作出決定。最好的決策同組織目標一致,同時需要平衡為了獲得目標所需要面對的正反兩個方面的結果。這是並不僅僅依靠理性的分析,還需要依靠信仰、經驗和價值等方面的考慮。此時面對的是不完整的信息。

文章來源:Intelligent welding system technologies: State-of-the-art review and perspectives,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Volume 56, July 2020, Pages 373-391,https://doi.org/10.1016/j.jmsy.2020.06.020

參考文獻:1.Online Monitoring of Welding Status Based on a DBN Model During Laser Welding。Engineering

Volume 5, Issue 4, August 2019, Pages 671-678,https://doi.org/10.1016/j.eng.2019.01.016

相關焦點

  • 一體成型電感自動化設備發展現狀與技術展望
    憑藉在電感行業十數年的經驗積累,高東科技已開發設計出全新的自動化電感生產設備,替代傳統人工操作的生產模式,效率高、功能多,可實現內外繞、外外繞、阿爾法繞、扁平線圈等多種線圈的繞制與焊接,在提高產品一致性、質量、可靠性上效果顯著。
  • 我國輕工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展望
    我國輕工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展望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7-17 11:45:00 前不久,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榮譽榜單,美的、海爾、娃哈哈、青島啤酒等百家企業入圍
  • 國內有哪些焊接機器人做的比較好的,焊接機器人發展現狀如何?
    在現代機械製造生產中,焊接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工藝方法。而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自動化焊接機器人也應運而生,能夠應對高效率和高質量的生產需求。3、提高勞動生產率焊接機器人一天可24h連續生產,另外隨著焊接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使用機器人焊接,效率提高的更加明顯。4、產品周期明確,容易控制生產效率機器人的生產節拍是固定的,因此安排生產計劃非常明確。
  • 光纖通信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
    另外,如何平衡差分模群時延(DMGD)以及多輸入多輸出(MIMO)數字均衡技術等帶來的系統複雜度也值得關注。未來,希望空分復用相關的技術研發可以形成與 WDM 系統類似的演進路線以推動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
  • 區塊鏈技術發展面臨七大關鍵挑戰以及未來的五大展望
    近日,梳理了區塊鏈技術的基礎架構、擴展技術、挑戰,並對未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進行展望。 隨著對區塊鏈技術價值的發掘,區塊鏈技術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研究領域。區塊鏈技術利用密碼學原理、分布式數據存儲技術、點對點網絡及共識機制構建的分布式帳本為解決多方合作過程中的信任、隱私、數據差異等問題帶來了破局的契機。
  • 未來是工程機械焊接機器人的天下嗎?
    新技術不斷革新,伴隨科技賦能VR、大數據、雲計算、5G等技術的普及,加快了工程機械的升級換代,ERP、OA、EAP等系統,優化了信息化管理施工環節,提高了行業效率(見圖1)。同時,國家提倡的發展綠色循環經濟,這也將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 中國信通院程強等:電信網絡智能化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
    ITU-T SG13於2017年11月成立了面向包括5G在內的未來網絡機器學習(ML5G)焦點組。該焦點組負責起草機器學習適用於未來網絡的技術報告和規範,包括網絡體系結構、接口、協議、算法、應用案例與數據格式等[1]。目前,ML5G第二階段工作已於2020年7月結束,後續的研究將在ITU-T SG13繼續推進。
  • 分析VR技術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四大趨勢
    分析VR技術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四大趨勢 工程師之餘 發表於 2018-09-27 15:54:13 引言 虛擬實境是新生代的信息交互技術,今年來,它不斷發展和完善
  • 焊接仿真技術應用與未來發展
    焊接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製造工藝,同時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材料連接方式之一。我國是鋼鐵產銷大國,同樣也是焊接應用大國。為了改進當下焊接應用中還存在很多落後的工藝方式,將現代焊接數值仿真技術應用於傳統的焊接工藝,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數值模擬技術改造傳統的焊接工藝,對加速我國焊接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進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瑞松科技:用柔性智能「焊接」未來
    當前,瑞松科技已服務於豐田、本田、三菱、馬自達、菲亞特克萊斯勒、廣汽乘用車、廣汽新能源、比亞迪等多家國內外大型品牌汽車廠商,此外,也為德賽電池、日立電梯、五羊本田、中集集團、中船黃埔等眾多知名品牌企業提供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系統產線及工藝技術解決方案。
  • 我國雷射焊接切割產業發展現狀及方向分析
    雷射焊接切割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2015年銷售雷射切割機約3000臺,還在呈增長趨勢,估計未來年需求在萬臺。正形成系列化的雷射切割產品,從中功率到大功率、從二維到三維切割,從小幅面到大幅面切割。希望切割機的系列產業化,能帶動光學機械、高功率光學鏡片、雷射加工數控系統及工具機產業鏈完善。
  • 空間雷射通信技術發展現狀及展望
    鑑於空間雷射通信技術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亟需對此開展全面的深入研究。基於此,本文梳理空間雷射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分析其關鍵技術情況,研判其未來發展趨勢,並就此提出促進我國雷射通信技術快速發展的對策建議。
  • 中國智能製造信息系統集成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表示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把應用信息技術視為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但增速不及預期,說明企業的投資能力以及對未來經濟發展走勢的預期不很樂觀。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智能製造信息系統集成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年,我國工業軟體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16.9%,**年,工業軟體規模達到1180億元。
  • 產業智庫 | 大數據管理局的現狀分析和未來發展展望
    產業智庫 | 大數據管理局的現狀分析和未來發展展望當前,數據管理局已經成為最為火熱和最繁忙的政府工作單位之一,國家戰略性選擇了發展大數據產業,也迅速的在全國建立了30多個大數據管理局,產生了至少幾十類優秀的大數據項目,涉及政務,農業,工業,服務業,民生等各個領域。
  • 上海滬工出席2020中國電站焊接發展高峰論壇,探索智能生產新機遇
    11月19日-20日,中國電站焊接技術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圍繞設備製造、智能焊接技術等熱點進行交流討論,上海滬工受邀出席了本次峰會。創新生產技術解析發展動向 探討數位化策略本次大會以「創新發展 重塑業態 智造未來」為主題,匯聚國內智能製造領先企業、權威機構與專家,共同關注和探討智能焊接智造發展現狀和熱點話題。
  • 火幣研究院剖析區塊鏈技術發展與展望 面臨七大關鍵挑戰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區塊鏈技術逐漸走入大眾視野,並融入各行各業的建設中,今年國家也首次將區塊鏈技術納入新基建的範疇。近日,火幣研究院在專業學術期刊《農業大數據學報》發表論文《區塊鏈技術發展與展望》(以下簡稱論文),系統梳理了區塊鏈技術的基礎架構、擴展技術、挑戰,並對未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進行展望。論文指出,隨著對區塊鏈技術價值的發掘,區塊鏈技術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研究領域。
  • AI技術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AI技術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9 14:44:33 從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AI開始,AI的研究經歷幾次沉浮。
  • 人臉識別技術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國家經濟發展、安全防衛的需要,我國人臉識別市場不斷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在算法方面已取得世界領先地位。伴隨著人工智慧的持續發展,智能化時代的悄然到來,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越來越普及。從安防、支付、金融到教育、醫療和交通,"刷臉"日漸成為常態,為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帶來了諸多智能、安全與便捷。
  • 鋰電模組PACK線細分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動力電池電芯和模組規格、尺寸標準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將促進全自動智能鋰電模組PACK線的發展。其圓柱模組PACK線採用電阻焊接技術。 (2)昂華(上海)自動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1年,目前主要從事汽車動力總成、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等領域的自動化裝配業務。該公司從工業機器人應用出發,進入PACK線細分市場,其產品主要特點和實現手段為機器人應用技術。
  • 2020年中國焊接材料行業進出口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進出口量...
    2020年中國焊接材料行業進出口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進出口量差距或將再度拉大  2020-10-15 13: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