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兼職做騎手」展現新就業形態發展前景

2020-12-24 湖南民生網

日前,美團發布《2020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通過美團獲得收入的騎手總數達295.2萬人,同比增長16.4%,其中來自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新增騎手近8萬人。疫情影響下,「兼職做騎手」成為就業新趨勢,近四成騎手有其他職業,其中不乏律師、舞蹈演員、導演、企業中層管理者、金融從業者、軟體工程師等群體。

在人們的印象中,律師、舞蹈演員、導演、軟體工程師等是典型的白領人群,送外賣、快遞的騎手是藍領人群,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分野。而受疫情影響,一些白領由於主業暫停或出現較大波動,為彌補收入缺口選擇兼職做外賣騎手,豐富了人們對新經濟條件下新就業形態的認識。嚴格說來,外賣騎手等新就業形態不應簡單稱之為「藍領」或「白領」,因為支撐新就業形態不斷發展的,是數字經濟催生並不斷完善的諸多新業態、新模式,這些都超出了傳統概念界定的範疇。

律師、導演等白領人員選擇兼職做騎手,是疫情影響下新就業形態不斷豐富細化的一個縮影,新就業形態不斷豐富細化,並非疫情影響下的特殊情況,而是近年來我國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7月,美團點評聯合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年生活服務業新職業人群報告》顯示,以80後、90後為主體的新職業人群,在電競顧問、網際網路營銷師、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創客指導師、酒店收益管理師等新職業領域,努力開拓「不設限」多元就業道路。

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等13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其中提出,大力發展微經濟,鼓勵「副業創新」,著力激發各類主體的創新動力和創造活力,打造兼職就業、副業創業等多種形式蓬勃發展格局。從80後、90後專職或兼職從事電競顧問、網際網路營銷師等新職業,到律師、導演等白領兼職做騎手,都體現了發展微經濟、鼓勵「副業創新」的實際成果,為打造兼職就業、副業創業發展格局打下了良好基礎。

13部門《意見》提出,探索多點執業和多僱主間靈活就業,支持建立靈活就業、「共享用工」服務平臺,提供靈活就業供需對接等就業服務。「零工經濟」、靈活就業也是新就業形態的一個鮮明特點——《2020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團平臺上近四成騎手有其他工作,其中8.8%的騎手擁有不止一份靈活就業工作。兼職就業、副業創業有主業、副業之分,「零工經濟」、靈活就業則淡化了主業、副業之分,有望成為新就業形態中發展更靈活、成長更迅速的形式。

新業態新模式發揮帶動擴大就業的積極效應,表明我國新就業形態迎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對進一步打造、優化新就業形態發展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比較迫切的工作,一是要引導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降低新個體經營者、兼職就業者、副業創業者、靈活就業者的相關費用,吸引更多人選擇新形態就業。二是要明確監管部門、平臺企業、就業人員等參與各方的權利義務關係,完善兼職就業、副業創業、靈活就業人員保費繳納、薪酬待遇等政策制度,強化新形態就業人群勞動權益保障。

【編輯】周純

特別聲明: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人社傳媒」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人社傳媒,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應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疇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人社傳媒」。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新就業形態活力迸發:職業選擇更多 發展前景廣闊
    新就業形態蓬勃發展,職業種類日趨多樣,從業人員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勞動力市場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改變。作為新就業形態的從業人員,他們的工作內容有了哪些新變化?職業技能有什麼新要求?對於職業發展有怎樣的新期待?讓我們走近他們,傾聽他們的職業故事。 一把水白菜下鍋,趁空閒把蘿蔔雕成花,那邊端出鍋煲湯……廚房中飄來陣陣香氣,普通的食材在廚師羅才華手中迅速變樣兒。
  • 美團上半年有收入騎手近300萬人,「兼職做騎手」成就業新趨勢
    「90後」成騎手主力軍騎手工作覆蓋全國眾多市縣,有利於從業者實現就地就近就業。疫情期間,跨省勞動力流動受到制約,騎手就地就近就業的比重明顯上升。上半年,平臺上58%的騎手通過騎手工作實現本省就業;其中河南、山西、江西、黑龍江、廣西、安徽、甘肅七個省份的本省就業比例最高,均超過90%。
  • 就業新形態 擇業新舞臺(傾聽·關注新就業形態)
    電商主播、網約配送員、在線諮詢師……新職業不斷湧現、廣受關注,如何發揮新就業形態積極作用,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新形態 網絡數字平臺拆分工序,將任務分包給不同勞動者 新就業形態是什麼?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以新業態形式出現的平臺企業員工數已達623萬人,比上年增長了4.2%;平臺帶動的就業人數約7800萬人,同比增長4%。 這種新,也體現為全新的就業模式。 位於福建的一家食品公司有400名特殊的員工。「他們全部都是從欣悅餐飲管理公司派遣過來的,給我們解了難題。」
  • 網約車司機、兼職外賣騎手 靈活就業背後的法律空白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滴滴出行平臺在8個月裡增加了150餘萬名網約車司機;在餓了麼外賣平臺上,有1.2萬名00後大學生開始兼職送外賣。伴隨著這些新的變化,一個在我國法律中尚屬空白的新就業概念——「靈活就業」,受到更多關注。
  • 關注靈活就業:00後兼職外賣騎手中有七成是在校大學生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滴滴出行平臺在8個月裡增加了150餘萬名網約車司機;在餓了麼外賣平臺上,有1.2萬名00後大學生開始兼職送外賣。伴隨著這些新的變化,一個在我國法律中尚屬空白的新就業概念——「靈活就業」,受到更多關注。
  • 00後兼職外賣騎手有七成高校學生,靈活就業背後有法律空白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滴滴出行平臺在8個月裡增加了150餘萬名網約車司機;在餓了麼外賣平臺上,有1.2萬名00後大學生開始兼職送外賣。伴隨著這些新的變化,一個在我國法律中尚屬空白的新就業概念——「靈活就業」,受到更多關注。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認為,靈活就業因工時長、收入不穩定、大部分未進入社保,導致就業問題突出,應高度重視。
  • 靈活就業背後的法律空白:00後兼職外賣騎手中有七成是在校大學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靈活就業背後的法律空白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滴滴出行平臺在8個月裡增加了150餘萬名網約車司機;在餓了麼外賣平臺上,有1.2萬名00後大學生開始兼職送外賣。曾湘泉介紹,靈活就業通常是指在工作時間、勞動報酬、工作場所等方面,不同於傳統正規或標準僱傭方式的企業就業形式的總和。比如,自營就業、非全日制就業、臨時就業、兼職就業、遠程就業、獨立就業、承包就業等。網際網路數位技術平臺創造了大量不同於傳統就業的工作形態,比如泛娛樂的直播、遊戲直播、電商直播、網絡文學平臺等,平臺型就業是這類就業的最大特徵。
  • 靈活就業背後法律空白:00後兼職外賣騎手中有七成是在校大學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 靈活就業背後的法律空白記者 耿學清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滴滴出行平臺在8個月裡增加了150餘萬名網約車司機;在餓了麼外賣平臺上,有1.2萬名00後大學生開始兼職送外賣。曾湘泉介紹,靈活就業通常是指在工作時間、勞動報酬、工作場所等方面,不同於傳統正規或標準僱傭方式的企業就業形式的總和。比如,自營就業、非全日制就業、臨時就業、兼職就業、遠程就業、獨立就業、承包就業等。網際網路數位技術平臺創造了大量不同於傳統就業的工作形態,比如泛娛樂的直播、遊戲直播、電商直播、網絡文學平臺等,平臺型就業是這類就業的最大特徵。
  • 00後兼職外賣騎手中有七成是在校大學生 靈活就業背後的法律空白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滴滴出行平臺在8個月裡增加了150餘萬名網約車司機;在餓了麼外賣平臺上,有1.2萬名00後大學生開始兼職送外賣。伴隨著這些新的變化,一個在我國法律中尚屬空白的新就業概念——「靈活就業」,受到更多關注。
  • 網際網路就業新形態遭遇「成長煩惱」
    130家企業和機構在2萬平方米的展館內聚焦網際網路最新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動態,著力展示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等領域的數字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成果。圖為觀眾在會上通過掃碼了解數字經濟人才招聘信息。記者 李鑫 攝近年來,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網紅經濟等迅猛發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就業形態,為緩解疫情下的大學生就業難題打開了「一扇窗」。
  • 就業新形態 擇業新舞臺_資訊中心_中國物流與採購網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以新業態形式出現的平臺企業員工數已達623萬人,比上年增長了4.2%;平臺帶動的就業人數約7800萬人,同比增長4%。這種新,也體現為全新的就業模式。
  • 新就業形態活力迸發,從業人員規模不斷擴大——職業選擇更多 發展...
    新就業形態蓬勃發展,職業種類日趨多樣,從業人員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勞動力市場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改變。作為新就業形態的從業人員,他們的工作內容有了哪些新變化?職業技能有什麼新要求?對於職業發展有怎樣的新期待?讓我們走近他們,傾聽他們的職業故事。一把水白菜下鍋,趁空閒把蘿蔔雕成花,那邊端出鍋煲湯……廚房中飄來陣陣香氣,普通的食材在廚師羅才華手中迅速變樣兒。
  • 美團報告:上半年獲得收入騎手近300萬 近四成騎手有其他職業
    疫情影響下,「兼職做騎手」成為就業新趨勢,近四成騎手有其他職業,其中不乏律師、舞蹈演員、導演、企業中層管理者、金融從業者、軟體工程師等群體。兼職騎手主業分布(央廣網發 美團供圖)騎手工作覆蓋全國眾多市縣,有利於從業者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報告顯示,疫情期間,跨省勞動力流動受到制約,騎手就地就近就業的比重明顯上升。
  • 為什麼騎手越來越多?《2020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說出真相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疫情關係,騎手崗位吸納了大量二產、三產從業人員。其中,35.2%的騎手曾是工廠工人,31.4%曾是創業或自己做小生意的人員。並且有4成騎手有其他的工作,他們可能是公司白領、小微創業者、律師、攝影師、廚師、Java軟體工程師、企業中層管理者。。。靈活用工已成為就業新趨勢。
  • 容量大、靈活性強,提高勞動者收入—— 就業新形態 擇業新舞臺...
    電商主播、網約配送員、在線諮詢師……新職業不斷湧現、廣受關注,如何發揮新就業形態積極作用,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新形態  網絡數字平臺拆分工序,將任務分包給不同勞動者新就業形態是什麼?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以新業態形式出現的平臺企業員工數已達623萬人,比上年增長了4.2%;平臺帶動的就業人數約7800萬人,同比增長4%。這種新,也體現為全新的就業模式。位於福建的一家食品公司有400名特殊的員工。「他們全部都是從欣悅餐飲管理公司派遣過來的,給我們解了難題。」
  • 關注新就業形態:容量大更靈活,提高勞動者收入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以新業態形式出現的平臺企業員工數已達623萬人,比上年增長了4.2%;平臺帶動的就業人數約7800萬人,同比增長4%。這種新,也體現為全新的就業模式。
  • 新就業形態受高度重視 德生科技人社就業服務有望加速發展
    疫情之下,就業壓力不容忽視。作為「六保」之首,就業是緩解疫情衝擊必須做好的答卷。 在兩會中,有政協委員與人大代表紛紛提出建議:需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制度創新與支持力度,高度重視發展靈活就業的新就業形態,充分發展靈活就業領域這個的重要渠道等等,為實現保就業目標獻計獻策。
  • 00後兼職外賣騎手中有七成是在校大學生_新聞中心_中國網
    00後兼職外賣騎手中有七成是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背後的法律空白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滴滴出行平臺在8個月裡增加了150餘萬名網約車司機;在餓了麼外賣平臺上,有1.2萬名00後大學生開始兼職送外賣。曾湘泉介紹,靈活就業通常是指在工作時間、勞動報酬、工作場所等方面,不同於傳統正規或標準僱傭方式的企業就業形式的總和。比如,自營就業、非全日制就業、臨時就業、兼職就業、遠程就業、獨立就業、承包就業等。網際網路數位技術平臺創造了大量不同於傳統就業的工作形態,比如泛娛樂的直播、遊戲直播、電商直播、網絡文學平臺等,平臺型就業是這類就業的最大特徵。
  • 法律專業就業前景很不錯,畢業生也不是只能做律師
    法律專業就業前景很不錯,畢業生也不是只能做律師。每年高考填報志願之時就有很多人說勸人學法千刀萬剮,法律專業就如此不堪嗎?法律的相關行業其實是非常光鮮亮麗的,而且近年來法律專業越來越熱門,由於我國依法治國政策的大力開展,國家對於法律人才越來越需要,學習法律讓學生在生活中也具有很多優勢,雖然律師一直是社會當中收入最高的一類群體,但是由於其難度係數過大,所以現在被認為是最勸退的專業之一,下面我就給大家說一下法律專業的缺點,然後再說一下法律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
  • 網際網路就業新形態遭遇「成長煩惱」三重困境成「攔路虎」
    130家企業和機構在2萬平方米的展館內聚焦網際網路最新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動態,著力展示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等領域的數字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成果。圖為觀眾在會上通過掃碼了解數字經濟人才招聘信息。記者 李鑫 攝近年來,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網紅經濟等迅猛發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就業形態,為緩解疫情下的大學生就業難題打開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