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華為的HiAI的晶片嗎,作為一個科技狗,小編也是日常關注這個晶片的發展,不過近期,小編發現,這個晶片的商標之路甚是曲折!
下面讓我給大家理一理。
時間線一:
2017年9月2日對我們來講,那是一個普通的日子,或者雲淡風輕,或者秋雨初上。但對華為來講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對華為的晶片「HiAI」來說,是一個在商標案件中反覆被提及的時間點。
2017年9月2日,華為首次發布了「HIAI」晶片。
2017年9月25日,華為向媒體展示「HIAI」人工智慧特性。
2017年11月10日,華為向商標局申請提交了「HIAI」商標,下圖為華為公司申請的商標展示:
華為公司申請的「HIAI」商標
華為發布晶片和註冊商標的時間點,不可謂不緊湊,可以說相當快了,但是華為低估了自己的流量和市場影響力,也低估了中國的每日商標申請量(每天申請量將近2萬件),更是低估了華為公司相關人對華為商標的「熱愛」,在2017年9月25日,也就是華為向媒體展示「HIAI」人工智慧特性的當天,另外一家單位申請了「HIAI」商標。
2017年11月10日和2017年9月25日,也就是,另外一家單位(以下我們簡稱「亮風臺」公司)申請「HIAI」商標的時間比華為早了僅僅一個多月。
下圖為商標展示:
亮風臺申請的「HIAI」商標
大家註冊到沒有,這兩個商標的圖樣,除了字母的粗細不一樣,其他方面基本沒有差別,我想,任何人大眼一看都是可以注意到的,同樣的,智慧財產權界的小明星華為公司,也很快發現了這一事實。
我們都有一百種方法去救濟自己的商標,華為公司應該也懂,商標局提供的商標救濟方式,不過是商標異議、商標無效。華為自然的採取了商標無效。(這一點,小編覺得很迷惑呀,在這個商標的異公示期中提出異議,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救濟手段,可能華為失誤了或者是華為想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時間線二:
2017年9月25日申請「HIAI」商標的亮風臺公司的商標於2018年6月13日初審公告,在9月14日註冊成功。
2017年11月10日申請「HIAI」商標的華為公司的商標於2018年7月10日駁回,而後華為公司針對該商標,在2018年7月31日申請了駁回覆審。2019年1月18日商標覆審決定書下發,覆審失敗。2019年2月26日,華為公司不服覆審決定,就該商標,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出訴訟。
華為公司針對亮風臺公司申請「HIAI」商標的行為,做出了以下行動:2019年3月12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了無效宣告。在2020年4月1日,該無效宣告結果下發,亮風臺公司的商標大部分小項得以維持,華為公司對無效宣告結果不服,在2020年6月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出訴訟。2020年10月9日,也就是今天,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維持了商標局的無效宣告決定。說句通俗易懂的話,晶片相關的項目被無效宣告掉了,其他的相關項目和華為失之交臂。
因為,華為並不能提供證據,來證明「HIAI」商標在除了晶片之外的其他產品上已經使用並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你可能就說了,華為公司要的不就是晶片,只要晶片這個項目還牢牢的把握在華為公司的手中,一切不就OK了?那當然不是,相關的項目拿不到,華為公司此後由「HIAI」晶片所積累的商譽和市場知名度都會被他人無償拿去使用,最終將會降低「HIAI」和華為公司的一一對應性,同時,對拓展其他業務來講,都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此石不搬,華為公司自然是難受的。為了爭取更多的項目,華為公司在第9類又在2019年10月12、2020年3月、2020年4月又陸陸續續申請了多項「HIAI」商標,詳情如下:
華為公司後續申請的「HIAI」商標
華為公司在商標這件事上有錢有實力有恆心有毅力,畢竟華為公司有一個專業的法務部門來處理這些商標的小事。「HIAI」商標從2017年已經拖到了2020年,依然是沒有得到一個妥善的解決,如果華為公司在2017年9月2日首次發布了「HIAI」晶片之前已經將商標申請了,或許都不會有上面的一系列的事情,小編也不用碼字去蹭華為的熱點。
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商標被搶註,可以按照商標局設定的方式去救濟,比如商標無效,商標異議,駁回覆審,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出訴訟,這件事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商標註冊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