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6種電流測量方法的優缺點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對比6種電流測量方法的優缺點

佚名 發表於 2016-05-20 11:29:06

  電流檢測被用來執行兩個基本的電路功能。首先,是測量「多大」電流在電路中流動,這個信息可以用於DC/DC電源中的電源管理,來判定基本的外圍負載,來實現節能。第二個功能是當電流「過大」或出現故障時,做出判斷。如果電流超過了安全限值,滿足軟體或硬體互鎖條件,就會發出一個信號,把設備關掉,比如電機堵轉或電池中發生短路的情況。因此有必要選擇一種能承受故障過程中極端條件的魯棒性設計的技術。採用適當的元器件來執行測量功能,不但能獲得準確的電壓信號,還能防止損壞印製電路板。

  測量方法

  有各種不同的測量方法能產生提示「多大」或「過大」的信號,如下:

  電阻式(直接)

  檢流電阻。

  磁(間接)

  電流互感器;

  羅氏線圈;

  霍爾效應器件。

  電晶體(直接)

  RDS(ON);

  比率式。

  每種方法都有其優點,是有效的或可接受的電流測量方法,但也各有利弊,這一點對應用的可靠性至關重要。這些測量方法可分為兩類:直接的,或間接的。直接方法的意思是直接連到被測電路裡,測量元件會受到線電壓的影響,間接方法的測量元件與線電壓是隔離的,在產品的安全性有要求時有必要採用間接方法。

  電阻式

  檢流電阻

  用電阻測量電流是一種直接方法,優點是簡單,線性度好。檢流電阻與被測電流放在一個電路裡,流經電阻的電流會使一小部分電能轉化為熱。這個能量轉換過程產生了電壓信號。除了簡單易用和線性度好的特點,檢流電阻的性價比也很好,溫度係數(TCR)穩定,可以達到100 ppm/℃以下或0.01%/℃,不會受潛在的雪崩倍增或熱失控的影響。還有,低阻(小於1mΩ)的金屬合金檢流電阻的抗浪湧能力非常好,在出現短路和過流情況時,能實現可靠的保護。

  磁

  電流互感器

  電流互感器(圖1)有三個突出優點:與線電壓隔離,無損測量電流,大信號電壓能很好地抵禦噪聲。這種間接測量電流的方法要求用到變化的電流,例如交流電,瞬變電流或開關式直流電,來產生一個磁耦合到次級繞組裡的變化磁場。次級測量電壓可以根據在初級和次級繞組間的匝數比實現縮放。這種測量方法被認為是「無損的」,因為電路電流通過銅繞組時的電阻損耗非常小。但是,如圖2所示,由於負載電阻、芯損,以及初級和次級直流電阻的存在,互感器的損耗會導致失去一小部分能量。

  圖1,理想的電流互感器電路

  圖2,電流互感器損耗的組成

  羅氏線圈

  羅氏線圈(圖3)類似於電流互感器,會在次級線圈內會感應產生一個電壓,電壓大小與流經隔離電感器的電流程正比。特殊之處在於,羅氏線圈採用的是氣芯設計,這一點與依賴層壓鋼等高磁導率鐵芯和次級繞組磁耦合的電流互感器完全不同。氣芯設計的電感較小,有更快的信號響應和非常線性的信號電壓。由於採用了這種設計,羅氏線圈經常被用在像手持電錶這樣的已有接線上,臨時性地測量電流,可以認為是電流互感器的低成本替代方案。

  圖3

  霍爾效應

  當一個帶電流的導體被放進磁場裡時(圖4),在垂直於磁場和電流流動方向上會產生電位差。這個電位與電流大小成正比。在沒有磁場和電流流過時,就沒有電位差。但如圖5所示,當有磁場和電流流過時,電荷與磁場相互作用,引起電流分布發生變化,這樣就產生了霍爾電壓。

  霍爾效應元件的優點是能測量大電流,而且功率耗散小。然而,這種方法也有不少缺點,限制其使用,例如要對非線性的溫度漂移進行補償;帶寬有限;對小量程的電流進行測量時,要求使用大偏置電壓,這會引起誤差;易受外部磁場的影響;對ESD敏感;成本高。

  圖4,霍爾效應原理,無磁場

  圖5,霍爾效應原理,有磁場

  電晶體

  RDS(ON) -漏極到源極的導通電阻

  由於電晶體對電路設計來說是標準的控制器件,不需要電阻或消耗能量的器件來提供控制信號,因此電晶體被認為是沒有能量損失的過流探測方法。電晶體數據表給出了漏極到源極的導通電阻(RDS(ON)),功率MOSFET的典型電阻一般在毫歐範圍內。這個電阻由幾部分組成,首先是連到半導體裸晶的引線(圖6),這部分電阻影響了很多溝道特性。基於這個資料,流經MOSFET的電流可以用公式 ILoad = VRDS(ON) / RDS(ON)計算得出。

  由於界面區域電阻的微小變化和TCR效應,RDS(ON)的每個組成部分都會造成測量誤差。通過測量溫度,及用由溫度引起的電阻預期變化來修正被測電壓,可以對TCR效應部分地加以補償。很多時候,MOSFET的TCR會高達4000ppm/℃,相當於溫度上升100℃,電阻的變化達到40%。通常來說,這種測量方法的信號精度大約為10%~20%。從應用對精度的要求來看,對於提供過壓保護來說,這個精度範圍是可以接受的。

  圖6 ,N溝道增強型MOSFET的簡化模型

  比率式 - 電流檢測MOSFET

  MOSFET由成千上萬個能降低導通電阻的並聯的電晶體元胞構成。檢流MOSFET使用一少部分並聯元胞,連到共柵極和漏極,但源極是分開的(圖7)。這樣就產生了第2個隔離的電晶體,即「檢測」電晶體。當電晶體導通時,流經檢測電晶體的電流與流經其他元胞的主電流成一定比例。

  精度公差的範圍取決於具體的電晶體產品,低的達到5%,高的可以達到15%到20%。這種方法通常不適合一般要求測量精度達到1%的電流控制應用,但適合過流和短路保護。

  圖 7

  從上面的總結表可以看出,探測電路中電流的方法有很多種,要根據應用特定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方法。每種方法均有其優點和短板,這些因素都要在設計中加以仔細考量。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對比六種電流測量方法,孰優孰略一目了然
    >磁(間接)電流互感器羅氏線圈霍爾效應器件電晶體(直接)RDS(ON)比率式每種方法都有其優點,是有效的或可接受的電流測量方法,但也各有利弊,這一點對應用的可靠性至關重要。這些測量方法可分為兩類:直接的,或間接的。直接方法的意思是直接連到被測電路裡,測量元件會受到線電壓的影響,間接方法的測量元件與線電壓是隔離的,在產品的安全性有要求時有必要採用間接方法。電阻式檢流電阻用電阻測量電流是一種直接方法,優點是簡單,線性度好。檢流電阻與被測電流放在一個電路裡,流經電阻的電流會使一小部分電能轉化為熱。這個能量轉換過程產生了電壓信號。
  • 電流互感器的幾種接線方法,不會的都收藏吧
    電流互感器的接線方式有很多種,你了解幾種呢?今天就來為大家科普它們的優缺點,教你正確認識各類接線方式。根據互感器的數量我們可以有多種接線方式,具體如下:第一種情況是當只有一臺互感器需要進行接線的時候,這時它的作用就是對「對稱三相電路中線路上的電流」進行測量。這種接線方式只能幫助我們了解單相電流的情況,要是想熬到測量一相就能知道三相的效果,這就需要我們繼續接用電流表了。
  • 電流表內阻的測量方法
    靈敏電流表是用來測定電路中電流強度且靈敏度很高的儀表。它有三個參數:滿偏電流Ig、滿偏時電流表兩端的電壓Ug和內阻rg。一般靈敏電流表的Ig為幾十微安到幾毫安,rg為幾十到幾百歐姆,Ug=Ig+rg也很小。下面介紹幾種測定電流表內阻的方法。中學物理實驗中常測定J0415型電流表的內阻。
  • 電動機 線電流、相電流、零序電流的測量方法
    對於三相電動機功率比較小的電動機,經常接成星形,星形接法就是講電動機的三相繞組線圈的三個線頭或者三相繞組線圈的尾部相連接,這樣在星形的中間就形成了一個O點(零點),另外的三根輸入線U1、V1、W1接380V的電源,此時用鉗形萬用表所測量的電流為這三根線的工作時的電流稱為 相電流。
  • 指針式萬用表測量測量電流的正確操作方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3817.htm平時用萬用表判斷舊乾電池時,除要測量電池的電壓,還要測短路電流。其操作方法如圖1-13所示。將萬用表的量程開關撥至萬用表的最大直流電流擋,如500mA或1000mA等,因萬用表的型號不同而不同,用紅表筆接待測電池正極,黑表筆接其負極。
  • 如何測量電流電壓_測量電流和電壓的注意事項
    一、電流的大小用電流表測量,測量流程如下:   1、電流表要與被測用電器串聯。   2、正負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俗稱正進負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否則會燒壞電流表),可用試觸的方法確定量程。   4、因為電流表內阻太小(相當於導線),所以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5、確認使用的電流表的量程。
  • 穿越電流測量的無人區——pA等級電流測量
    從毫安到微安再到皮安,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市場對於低功耗的需求,電子設備的電流水平有往小發展的趨勢,比如手機電池待機電流(10−3 A)、光電二極體暗電流(10−12 A)、OLED的像素電流(10−12 A)等。而如何精確測量出微弱電流,則成了一道避不開的難題。
  • 一種便於實現的放大器偏置電流Ib測量方法與仿真
    本篇介紹一個種不依賴昂貴檢測設備的偏置電流測試方法,同時配合LTspice仿真增強理解。工程師可以在普通實驗室環境中,根據該方法調整放大器局部電路實現偏置電流的準確測量。如圖2.36為ADA4077的偏置電流測試電路,R1、R2是串聯在放大器輸入端的1MΩ電阻,用於感應Ib+與Ib-,通過控制開關S1和S2通斷的狀態,分別測量Vos、Ib+、Ib-單獨或者組合情況下,作為激勵產生相應的輸出直流噪聲,進而計算出Ib+、Ib-,並最終得到Ib及Ios,測試操作如下:
  • 大直流電流精確測量的實現
    第一種技術是檢測承載電流的導體周圍的磁場。第二種技術是測量承載待測電流(和電荷)的電阻(經常稱之為分流器)上的壓降。這個壓降遵循歐姆定律(V = I × R)。用於大電流測量的器件通常稱為霍爾效應電流傳感器。這種傳感器內置有一個載流元件。當電流和外部磁場施加於該元件上時,元件兩側會呈現一個垂直於電流方向並垂直於外部磁場方向的壓差。普通金屬中的霍爾效應壓差值很小。
  • 交直流電流表的接線方法
    電流表:電流表是測量電路電流的儀表,電流表又分為分為直流電流表和交流電流表。1 ,直流電流表,測量範圍0一0.6A電流表直流電流表是測量直流電路電流的儀表,測量範圍有0一0.6A和0一3A的(如上圖),接線方法有直接接入法和間接接入法,當電路電流在電流表量程內時,用直接接入法
  • 小電流測量小技巧
    ,該晶片工作電流為60uA,待機不超過10uA,如果晶片有問題則電流會超過幾百uA。客戶的要求就是能用簡單的方法對這種晶片進行電流測試,將有問題的晶片挑出來。要說最簡單的測試方法,用指針式微安表或萬用表直接測量肯定最簡單,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測試的晶片數量非常之多,讓測試員去看表的顯示值不太適合現實應用。你想一想,如果是讓你一天到完重複看表的顯示值,告訴你正常的數字應該是多少,你能保證出錯的比例維持在很低數值嗎?
  • 鉗型電流表原理圖_鉗型電流表使用方法圖解
    對比功能:   Ø 在各個測量範圍選擇和設置標準絕緣值,並與讀數做對比。   鉗型電流表使用方法圖解   1、首先正確選擇鉗型電流表的電壓等級,檢查其外觀絕緣是否良好,有無破損,指針是否擺動靈活,鉗口有無鏽蝕等。根據電動機功率估計額定電流,以選擇表的量程。
  • 數字式萬用表測量直流電流
    作為電子入門者,正確使用萬用表是最基本的技能,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從業者使用數字萬用表,本文主要講解如何用數字萬用表測量直流電流。
  • 變壓器鐵芯接地電流異常分析與處理
    圖1 頂部套管常用方法利用專用鉗形電流表測量變壓器鐵心接地引下線上電流數值,判斷變壓器是否存在多點接地問題。2)色譜分析法變壓器鐵心存在多點接地時,變壓器會呈現高溫過熱或中溫過熱現象。3)絕緣電阻測試法測量絕緣電阻是一種簡單可行檢測鐵心是否存在多點接地的方法,檢測時需先斷開接地引下線,分別測量鐵心、夾件對地的絕緣電阻來判斷鐵心、夾件是否存在多點接地故障。測量鐵心對夾件的絕緣電阻值來判斷兩者是否存在搭接的情況。該方法無法檢測到變壓器鐵心片間短路檢測。
  • 電流表的使用方法_鉗型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及圖解
    電流表是指用來測量交、直流電路中電流的儀表。在電路圖中,電流表的符號為「圈A」。電流值以「安」或「A「為標準單位。本文主要介紹一下電流表的使用方法以及鉗型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及圖解,一起來了解一下。
  • 圖文講解:電流互感器的6種接線方案,90%電氣人都收藏了
    在電力系統中電流互感器的作用是把大電流變成小電流,將連接在繼電器及測量儀器儀表的二次迴路與一次電流的高壓系統隔離,並將一次電流變換到5A或1A兩種標準的二次電流值。那麼電流互感器接線方式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就分享一下6種不同的電流互感器接線方式,供大家參考學習。
  • 為什麼每一次安裝電機都用鉗形電流表測量電流?
    用鉗形電流表測量的是一相相線的實際電流,因為鉗形電流表就相當於一個一次繞組開口的CT,一次檢測的電流是多少二次就會反映顯示,多少這與三相電機的接法沒有關係。第一步:相別分別測量,可直接測量電壓互感器二次側的相電壓(方法同上),可直接測量相電壓(鉗形表的輸入端。但需要插入表筆,選擇合適的量程才可以的,它的「卡口」只能測量交流電流的、專用的鉗形卡表。
  • 關於小電流測量技巧
    小電流換種說法就是高電阻,測量小電流有兩種基本技術:分流法和反饋安培計法。在測試中,在理想情況下,電流表對電路完全沒有影響。然而,在實際測量中,可能會出現多種誤差源。正如我們在下文中討論的一樣,這些誤差源會造成明顯的測量不確定性。
  • 開合式電流互感器優缺點及使用注意事項
    打開APP 開合式電流互感器優缺點及使用注意事項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1-12 15:45:25   開合式電流互感器
  • 用於電機控制的優化∑-∆調製電流測量
    在高性能電機和伺服驅動器中,基於隔離式sigma-delta(Σ-Δ)的模數轉換器(ADC)已成為首選的相電流測量方法。這些轉換器以其強大的電流隔離和卓越的測量性能而聞名。隨著新一代ADC的推出,其性能也在不斷提高,但是,要充分利用最新的ADC的功能,就需要對其他的電機驅動器進行相應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