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8日,由鳳凰網、鳳凰網新聞客戶端主辦的「2020鳳凰網科技移動創新趨勢「論壇正式在線上召開。
11月7日至8日,由鳳凰網、鳳凰網新聞客戶端主辦的「2020鳳凰網科技移動創新趨勢「論壇正式在線上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逆勢而起、砥礪前行的科技力量」,由京東贊助播出。論壇聚焦中國科技力量的崛起之路,邀請了多位學界人士和企業領袖,以期凝聚各方智慧與共識,為大家深入剖析不尋常時期下中國科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論壇中,嘉賓金句觀點頻出。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在演講中直言,應當支持華為建立晶片產線,」給予支持、給予稱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從多個角度論述,表示下一個科技中心將會出現在中國。
5G的普及到底會給當下社會帶來怎樣的改變?VR產業如何憑藉5G東風再度起飛?被譽為網際網路新基建的雲服務,在未來十年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遠程辦公真的能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嗎?Z世代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人群?嘉賓針對以上問題展開了精彩討論。
中國「芯」力量
晶片產業在2020年持續受到關注。工商信息顯示,今年僅第三季度,我國新增集成電路產業公司就多達1.9萬家。相關投資機構預測,今年半導體領域投資規模總額將達到1000億,是去年全年總額的3倍。
本屆論壇的第一個分論壇為「中國』芯『與大國路」,邀請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
「我們還存在不少短板和差距」,李毅中在發言中指出,中國有著廣闊的市場,但自給率較低。「我們的晶片設計在全世界不落後,但是設計工具、EDA軟體被國外公司壟斷「,李毅中舉例,我國半導體半導體設備自製率只有十分之一,90%還需要進口。
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要加強核心技術的攻關,在一些薄弱環節如光刻機、EDA 設計軟體等重點投入,同時加大投資,合理布局,著力解決「卡脖子」的難點。我國在5G 技術上取得領先與突破之後,更要加強和優化5G 技術的應用,促進工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對於美方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封殺、斷供和撤離,李毅中說,我們要有充分的預判做好防範、填補和替代,採取多種措施,加快轉化、實現替代,開拓新的市場,尋求新的合作夥伴,加深合作的內容,增強應動和反制能力。
邁入5G時代
2020年,被業界認為是5G 商用的正式元年。在分論壇「邁入5G 時代」上,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傑認為,5G 的大規模應用,不僅能提供無處不在的連結,「更是提供無處不在的算力」。
他在發言中表示,5G 會打造一個萬物智聯的數位化社會,「我們將進入到一個數字孿生的時代,物理空間和網絡虛擬空間將會被打通」,物聯網、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加速發展。
他進一步指出,基於5G 高傳輸性、低時延等特徵,將會使得雲計算領域發生重大變革,邊緣計算大幅發展,「計算將無處不在」。
中國移動市場經營部總經理張冬則指出,5G 為雲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只能等 AICDE 等新技術提供了大量創新要素和需求場景,將推動這些新技術加速成熟和落地應用。他預計,5G 應用將帶來包括「泛在化」、「下沉化」、「中臺化」及「融合化」的四大趨勢。
在 HTC 中國區總裁汪叢青看來,5G 將成為助力 VR 行業「復甦」的關鍵,憑藉5G,未來 VR 設備將會實現輕薄化,解決當下 VR 設備的種種痛點。他大膽設想,5年之內,VR 就有可能真正地流行開來,「就像是人們戴的眼鏡一樣」。
遊戲曾被外界認為是5G 普及的關鍵應用,但汪叢青表示,「VR 最大的應用一定不是遊戲」。在他看來,遠程辦公、遠程學習、遠程社交都將是 VR 的應用場景。基於此,VR 將會首先在 To B 端流行開來。
雲上的世界
伴隨著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雲服務產業日益受到重視。艾瑞諮詢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雲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612.4億元,增速超過57%,為歷年增速最高。
8日,論壇聚焦雲服務產業,在「雲上的世界」分論壇上,金山雲 CEO 王育林在對談中指出,過去幾年,中國的雲服務產業已經經過了早期的發展階段,「行業的用雲的深度和廣度都在增加」,整個國內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和成熟度。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國內的雲產業同美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王育林說,當下的雲服務行業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高速增長階段,正逐步從網際網路領域向傳統行業滲透。他表示,雲服務產業在未來十年都會呈現出超高速增長的態勢。
疫情影響下,遠程辦公成為常態。作為一家深耕於在線協作領域的創業公司,石墨文檔創始人兼 CEO 吳潔幾乎是伴隨著在線文檔行業的發展和壯大。
「2014年我們剛回國做石墨文檔時,國內還沒有什麼遠程協作的概念」,吳潔說。早期,他們服務的還大多是中小型企業,但是現在,他們服務的對象已經開始向大中型企業擴展。
在疫情期間,石墨文檔的用戶量增速是平時的五到六倍,在吳潔看來,疫情的到來加速了遠程辦公概念的普及,讓人們更多地了解到了遠程辦公。
不過,他同時指出,不能誇大遠程辦公的作用。「它只是一個工具」,吳潔說,遠程辦公解決的更多是企業在溝通效率上的問題,但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比如企業的凝聚力、團隊文化等。
Z世代,我為誰買單?
Z 世代群體的興起,讓市場看到了年輕消費群體的更大可能性。本屆論壇專門設立「Z 世代,我為誰買單」環節,邀請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展開對談。
江小白是一眾白酒品牌中的「另類」,這家創立僅有10年的白酒品牌,另闢蹊徑從年輕群體入手,提出「新酒飲」的概念,立志要讓年輕人愛上白酒。
在陶石泉看來,每一代的年輕群體都會有新的需求,他們瞄準年輕群體,正是看到了需求的迭代,「我們沒有從別的品牌手裡搶用戶,而是把一個潛在的市場培育出來」。
Z世代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群體?陶石泉認為,相較於上一代消費群體,Z世代的消費個性更強烈,更願意接受個性化、長尾化的產品。」他們的眼界更寬泛,會拿中國的產品同海外的產品比較「,陶石泉建議,新品牌要放眼全球,而不應局限在某個地方。
同時,原有的品牌傳播在當下的時期已經有些過時。「要贏得他們的喜歡,其實不容易」,陶石泉說。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令傳統的廣告手段大打折扣,Z世代的消費群體更加注重社交媒體的口碑,為品牌商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一個科技中心:中國
閉幕演講環節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拋出觀點:中國將成為下一個科技中心。在他看來,中國科技創新力量正在逐漸成長起來,在多個緯度的比較下,中國科技力量領先於全球。
「要進入一個高質量經濟發展的階段,缺什麼?」魏建國說,最根本的還是要科技創新,「科技衝在前面」。他舉例,深圳的崛起正是證明了科技創新的力量。在他看來,中國的科技力量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比如,在全球獨角獸企業的對比上,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獨角獸企業,領先於其他國家。
魏建國表示,中國在疫情期間出色的防控能力,將會吸引高端製造業、人才及資本加速向國內流動,推動中國式創新。其次,中國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科技人才,包括工程師、民營企業家等,在人才梯隊上優勢顯著。
「更重要的是,中國正在打造全球最佳的營商環境,將會給科技創新帶來不可估量的推動力」,魏建國說。他舉例,今年是新《外商投資法》實施的第一年,和舊的《外商投資法》有很大差別,「以前對外商是管,沒有放開、沒有服務好,新的《外商投資法》則是更大促進外商投資」。
「有人問下一個科技中心會在什麼地方,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告訴你,中國!」 魏建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