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開辦新聞網、數字報、兩微一端,成立工作室和融媒體研究所,製作短視頻、抖音和微劇……鳳臺縣融媒體中心自成立以來,借勢改革,從「相加」到「相融」,逐步形成全媒體報導模式。
在大數據、網際網路時代飛速發展的新形勢下,縣級媒體機遇和挑戰同在,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無疑為縣級媒體發展帶來曙光,更為縣級媒體改革注入活力。借勢改革成為縣級媒體在媒體融合環境下的發展方向。
鳳臺縣融媒體中心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在內容、品牌、人才、公信力等方面的優勢,先後開辦了鳳臺政府網、鳳臺新聞網、鳳臺縣融媒體中心網,並開通了《鳳凰臺》數字報和「兩微一端」,率先實現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一步一個腳印,推進融合發展進程,再造傳統媒體傳播優勢,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同時,對現有宣傳發布平臺進行優化,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對聲、屏、報、網、刊進行科學有效整合,積極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全面再造策、採、編、發流程,以實現「統一調度、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全媒傳播」的全新媒體中心建設目標,促進媒體資源的創新深化與一體化運用,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向縱深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融媒體中心崗位設置,體現了融合發展總思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給平臺,給舞臺。以崗定人與以「人」設崗相結合,有力地激活內生動力,初步形成人才優勢疊加、競相發展之勢。
中心還成立了創意工作室和融媒體研究所,製作短視頻、抖音和微劇。創意工作室今年6月份下旬開通官方抖音帳號以來,製作抖音作品66條,積累粉絲1.5萬,點讚達16.3萬,單條抖音作品破千萬播放量,單條點讚6.8萬,製作的視頻歌曲《一切都會好起來》廣為傳唱。
據悉,融媒體中心在建設過程中,積極突出自身特色。結合鳳臺縣經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風格的全新平臺,製作和開闢符合當地老百姓口味的節目和欄目,唱好「地方戲」。打破傳統媒體邊界,實現廣播《行風熱線》與政府網站《在線訪談》聯動。向民眾關心的熱點領域傾斜,挖掘身邊的平民英雄,合辦的《視點》《民生工程》等「飛入尋常百姓家」。通過植入本土元素,講好鳳臺故事,文化產品、廣告業務、媒體宣傳的文化廣度得到進一步拓寬。
在做強做精新聞主業的基礎上,中心還積極拓展「媒體+政務」、「媒體+服務」、「媒體+文創」等服務領域,著力打造綜合型的信息服務平臺,保證宣傳工作的實效、促進政府形象的展示、增強政府與民眾的互動,進一步滿足廣大群眾的信息和生產服務需求。
目前,融媒體中心建設從「相加」到「相融」,不斷強化一體化發展理念,初步實現「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格局,並以體制機制產品創新為動力,逐步形成全媒體報導模式。(記者 檀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