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2020-12-15 川北在線網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

  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 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的「舉杯邀明月」,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裡共嬋娟」。

 

  在中秋節,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但每一種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摺疊編輯本段節日別稱

 

  根據中國的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中秋節的來歷、風俗和美食 中秋節的七大習俗,你知道幾個?
    中秋節的來歷、風俗和美食 中秋節的七大習俗,你知道幾個?時間:2020-09-30 23: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風俗和美食 明天就是國慶中秋節雙節了,啊任在這裡提前祝大家雙節快樂。下面我來說說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美食。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基本上都是由很多神話故事串聯起來的,這也印證了中國人的智慧,因為刻板的知識往往很難讓人們記住,但是形成了故事,經歷了無數代人的傳承,只會越來越廣為人知,不會因為時間,媒介而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時間:2019-09-12 22: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按照史籍的記實,中秋一詞最早呈此刻《周禮》一書中。
  • 中秋節的來歷20字50字100字簡短簡單介紹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來歷20字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因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中秋節才成為了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來歷50字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簡單 中秋節由來故事傳說古詩50字
    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祭祀月神,文字記載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後來加上吃月餅殺的傳說,中秋節成為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為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很多學生都會畫中秋節的手抄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秋節手抄報的資料,有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也有中秋節的由來介紹,感興趣可以接著往下看。
  • 中秋節的風俗來歷有哪些 中秋節習俗簡短20字30字50字100字
    中秋賞月中秋節的風俗來歷有哪些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 2018中秋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中秋節習俗來歷50字簡短
    又是一年中秋節,一輪明月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不知不覺中,絢麗得難以封存,拔動了濃濃的故鄉情,還有那些古老的中秋傳說。那麼,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中秋節手抄報內容大全。  中秋節習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 中秋節的故事傳說簡短 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的來歷50字為何叫中秋
    中秋節的故事傳說簡短 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的來歷50字中秋節由來  2018年中秋節是9月24日,很多人都要回家過節了,中小學也要被老師布置寫作文,或者做手抄報,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就成了重要的素材,小編準備了中秋的由來故事傳說,希望對網友有所幫助。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啊。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是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心願。 金桂飄香的月圓之夜,正是闔家團圓之時。
  • 中秋節的來歷英文版[1]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園百科>節日習俗>正文中秋節的來歷英文版[1] 2012-08-21 11:14 來源:網絡 作者:
  •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佳節的來歷有很多版本:第一肯定是很多人會想到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和月亮相關的傳說,嫦娥飛向月宮,從此和相愛的后羿不能見面,而后羿因為思念嫦娥而以月亮為原型,結合嫦娥最愛吃的糕點做成了最初的月餅。月餅寄託了后羿對嫦娥的思念,而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遙祭嫦娥。
  • 中秋節英語作文小短文:中秋節的來歷(帶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中秋節英語作文小短文:中秋節的來歷(帶翻譯) 2015-09-08 15:10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來歷!
    眾所周知,月餅和柚子是中秋節最常見的食物。在中國,中秋節時,人們經常用月餅作為禮物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敬意。中國人在中秋節吃月餅,因為月餅的形狀類似天空中的明月,所以它們通常有團圓的美好含義。所謂度過一個美好的滿月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遊子回家團聚的重要時刻。
  • 中秋佳節的由來和發展歷史文化、習俗
    中秋佳節很多人多多少少了解一點中秋節的習俗,還有那些朗朗上口的詩詞,哪一句最令您動容?今天,我們帶您來了解一下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順便鑑賞一中秋節的詩詞名句。最初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就演變成為中秋節。中秋節來歷的第二個說法:中秋節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后羿射掉了多餘的九個太陽,然後上天賞賜他一種成仙的藥,他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藥交給嫦娥保管。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一起來盤點中秋佳節的這些習俗吧
    馬上就要到中秋佳節了,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很巧的是同一天,家國同樂,而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素有「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的說法,八月十五中秋節要吃月餅是古往今來我們一直的約定,月餅就是中秋節才會吃的甜點,那麼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呢?
  • 中秋節之玉兔的由來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民間故事。中秋節是古時候咱們的祖先,對上古天相的崇拜,然後有了敬月的習俗。最早呢,是在秋分時節舉辦的,被叫做祭月節。隨著季節不斷的演化,變成了咱們今天的中秋節,最初的節日是定在二十四節氣的秋分這一天。
  • 2016年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中秋節放假安排2016
    2016年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中秋節放假安排2016時間:2016-09-08 00:22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6年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中秋節放假安排2016 一年一度的中秋假期快要到來了,2016年中秋節是幾月幾號呢?中秋節有什麼來歷傳說習俗,送什麼禮品好呢?
  • 中秋節的由來,看完漲知識了
    中秋節的起源有幾種說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遠古先人祭拜月神的習俗,古人敬畏月亮,奉其為月神,列入祀典之列,隨著對自然規律的了解和掌握,人們對月亮敬畏的成分減弱,尊敬和喜愛的感情成分增加
  • 小學生中秋節手抄報圖片資料,中秋節手抄報素材大全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大全     一、中秋節手抄報資料之中秋節來歷     中秋節(Midautumn Festival),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